第3章牛的体质外貌和生产力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38
牛的结构特征范文牛(学名:Bos taurus)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属于偶蹄目牛科牛属下的动物,具有特有的结构特征。
下面将从外形特征、骨骼、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牛的结构特征。
一、外形特征:1.体型庞大:牛的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4米,肩高约1.7-2.0米,体重可超过1000千克。
2.四肢粗壮:牛具有四根粗壮的腿,适应奔跑和负重的需求。
3.厚实的毛皮:牛的毛皮厚实,能够保护其免受低温和刺激。
4.双层皮肤:牛的皮肤结构特殊,有内皮和外皮两层,内皮富含血管和汗腺,外皮具有保护作用。
二、骨骼:1.骨骼结构稳固:牛的骨骼系统非常稳固,由各种骨骼和关节组成,支撑和保护身体的运动和重量负荷。
2.脊柱静止:牛的脊柱较为静止,脊椎骨数量较多,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牛在负重和运动时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3.四肢骨骼:牛的四肢骨骼非常强壮,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和抗压性能。
4.头骨和牙齿:牛的头骨结构坚固,牙齿均匀排列,适合咀嚼纤维质丰富的食物。
三、消化系统:1.繁复的胃部结构:牛的消化系统由繁复的胃部组成,主要包括瘤胃、网胃、书肠和瘤齿。
这些胃部结构有助于牛有效地消化植物纤维,特别是纤维素。
2.特殊的消化过程:牛的消化过程包括反刍和咀嚼食物两个步骤。
牛首先将食物咀嚼,然后通过反刍过程将粗纤维分解为较小的颗粒,并最终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四、循环系统:1.大而强壮的心脏:牛的心脏结构庞大,肌肉发达,有助于泵血和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
2.完善的血液循环:牛的血管系统发达,血液循环迅速,有助于输送氧气和养分到身体各个部分,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带回肺和肾脏进行排出。
五、呼吸系统:1.强大的肺部:牛的肺部容积大,肺泡发达,能够吸收较多的氧气,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排出二氧化碳。
2.慢而深的呼吸:牛的呼吸速度较慢,每分钟约为10-30次,但每次呼吸的气量较大,有助于满足其高代谢需求。
综上所述,牛具有庞大的体型、强壮的骨骼系统、特殊的消化过程和结构、发达的循环系统以及容积大的肺部。
第三章牛的生产第一节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品种1.下列关于牛的生物学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犊牛的反刍次数比成年牛多B。
公牛的记忆力强C。
视觉听觉休假灵敏D。
母牛在发情过程中排卵 E.采食量大,咀嚼不细2.下列有关木赞牛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六白的特征B.不适宜做第一副本,适合做终端副本C.黄牛改造优良的副本D.全身毛色为白色或乳白色E.原产于瑞士3.下列属于兼用型品种的牛是()A.荷斯坦牛B.海福特牛C.夏洛莱牛D.利木赞牛E.西门塔尔牛4.肉牛有()特点A.三宽三大B.三宽三厚C.四宽四厚D.五宽五厚E.五宽五大5.原产于英国的牛是()A.海福特牛B.夏洛莱牛C.利木赞牛D.西门塔尔牛E.黑白花牛6.下列为大型牛种的事()A.海福特牛B.夏洛莱牛C利木赞牛D蒙古牛E演变牛7体型为契型的牛是()A乳牛B肉牛C黄牛D兼用型牛E牦牛(8-9题共用答案)A蒙古牛B泰川牛C鲁西牛D延边牛E南阳牛8有朝鲜牛之称的是()9我国黄牛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牛()(10-16题共用答案)A荷斯坦牛B海福特牛C夏洛莱牛D利林赞牛E西门塔尔牛10外貌特征中常见有双肌牛的是()11外贸具有明显的三粉特征的是()12属于奶牛品种是(013外貌特征可概括为三宽三大的是()14世界上著名的中小型早熟肉用品种的是()15肩胛或腰部有条状白带的是()16原产于法国中部的是()(17-20题共用答案)A食性和消化特点B生活习性C繁殖特点D对环境的适应性E其他17牦牛适应高寒气候,黄牛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这是他的()18牛对兽医或打过他的人有反感现象,这是他的()19牛在采食饲料时对饲料的选择性差,因此引起创伤性网胃炎,这是()20公牛性发射强,射精快,母牛难产率高,这是()第二节牛的繁殖(1-4题共用题干)某牛于2008年7月22日配种,确认已妊娠1牛的妊娠期()天A150B210C280D114E3052要想提高该牛的繁殖率,应在()配种A产后第一次发情B春末夏初C夏末秋初D秋末冬初E冬末春初3某一天忽见此牛尾根两侧肌肉明显塌陷,称塌垮,说明其在()分娩A1-2d4-5dC7-8dD11-12dE马上4此为该牛的第二胎,胎儿排出需()A2hB6hC10hD14hE根据品种定(5-8共用题干)母牛的发情具有其独特特点5母牛分泌垂体前叶的促卵泡素好是家畜中最低的,而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素又是最多的,所以母牛()A青年牛出血量多B营养差的出血量少C体熟早D性成熟早E发情持续时间短,排卵快6母牛排卵是在(),这是母牛的独特特点A发情开始后12-15hB发情开始前12-15hC发情束后12-15hD发情结束前12-15hE分娩前(7-8共用题干)7本次配种生产的犊牛体重小,体质弱,稍有疫情就发病,此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A母牛配种过早B母牛配种过晚C公牛配种过早D公牛配种过晚E人工授精8而为了避免现象的再次发生,我们该如何控制母牛的初配年龄()A开始配种时的体重以达到成年牛的百分之七十,年龄为18-24月龄B开始配种时的体重以达到成年牛的60%,年龄18-24月龄C开始配种时的体重以达到成年牛的60%,年龄wie12-18月龄D开始配种时的体重以达到成年牛的80%,年龄18-24月龄开始配种时的体重以达到成年牛的70%,年龄12-18月龄(9-12共用题干)某牛场有一部分牛已达到初配年龄与体重9母牛阴门明显肿胀,黏液增多呈鸡蛋清样,有高度牵缕性,交配欲强烈接受爬跨,这表明母牛处于()A休情期B发情初期C发情盛期D发情后期E发情末期10上述牛群适时(2008.7.16)配种确认已妊娠,预计其预产期()A2008.10.22B2009.4.22C2009.1.20D2008.10.10E无法计算11计算牛最简单的预产期方法()A月-3日+6B月-3日-3C月-6日-6D月-6日+3E月-5日+712牛的最佳配种时间一般在()A发情初期B发情盛期C发情后期D发情末期E发情盛期(13-15共用题干)某母牛配种厚妊娠,要做好接产工作13下列何种情况下,应做接产工作()A阴门开始肿胀,流出少量牵缕性差的黏液B阴门明显肿胀,黏液牵缕性高C阴门肿胀消失,黏液浑浊,牵缕性差D黏液呈浅黄色块状E牛尾根两侧肌肉明显塌陷,称塌垮14下列关于母牛的临产预兆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前半个月前面两个乳头可以挤出液体B分娩前1-2H有絮状垂于阴门外C分娩前1-2h 出现塌垮D母牛经常回顾腹部,时起时卧,频频排尿,即将产犊E母牛临产前12-15h内体温比正常体温高0.5-1℃15下列关于犊牛接产及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接产人员不但要把工具和产科器械严格消毒,自身也要消毒B犊牛产出后立即擦干黏液并哺饮初乳C分娩前要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或1%-2%煤酚皂溶液清洗外阴部。
养牛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养牛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养牛技术》是“河北省全日制涉农专业免费生培养工程” 中《畜禽生产技术》专业课的一个部分,本大纲为“送教下乡”教学活动提供的指导。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建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内外奶牛、肉牛生产的现状、牛的外貌与生物学特征、牛的品种特征、牛的消化生理特点、牛的饲料加工与日粮配合技术、犊牛的培育、奶牛的饲养管理、肉牛的育肥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看录像教材,了解、掌握与养牛生产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各种措施,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到牛场参观,在生产实际中多观察、多了解。
三、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作为专业课,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有关养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初步具备把这些基础知识、理论应用于养牛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本课程共80学时。
其中实习20学时。
二、教材1、文字教材为《养牛技术》。
本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录像教材的基础。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以重点内容讲授为主,并通过插入图片、示意图及实际操作等方式介绍生产实际中操作性强的、教材中不易表达的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归纳和总结。
三、教学环节1、收看录像教材(电视课)收看录像教材(电视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主要的课程内容。
2、面授与自学面授应当根据本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录像教材和生产实际,进行讲解和讨论。
描写牛的外貌牛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属于偶蹄目牛科。
它们通常具有强壮的体型和厚实的皮肤。
牛的外貌特征可以从头部、四肢和身体等方面进行描述。
头部是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呈现出宽大、圆润的特点。
牛的额头较宽,鼻梁部分相对较长。
在头部的正中央,有一对长角,这些角通常具有弯曲的形状,有些品种的牛甚至具有双角。
牛的眼睛相对较大,通常呈圆形或卵形,黑色或棕色。
它们的耳朵也相对较大,直立或稍微下垂。
四肢是牛行走和奔跑的重要支撑。
牛的前肢通常比后肢更粗壮,肌肉发达。
前肢具有强大的力量,用于支撑和运动。
后肢相对较细,但同样坚实稳定。
牛的蹄部由坚硬的角质构成,能够提供良好的抓地力。
牛的身体特征可以从身长、体重和体毛等方面进行描述。
牛的身长通常在1.5米到2.5米之间,体重在500千克到1000千克之间。
牛的身体呈长方形,背部较平坦,腹部较圆润。
它们的皮肤通常呈现出浅灰色或深棕色,有些品种的牛具有斑点或纹路。
牛的体毛密集而浓厚,具有保暖和保护作用。
除了头部、四肢和身体之外,牛的尾巴也是其外貌的一部分。
牛的尾巴较长,粗壮,通常垂直于身体。
尾巴上的毛发较长,能够驱赶蚊虫和苍蝇。
总的来说,牛的外貌特征可以用以下词汇进行描述:强壮、厚实、宽大、圆润、长角、大眼睛、直立耳朵、粗壮的四肢、坚硬的蹄部、长方形身体、浅灰色或深棕色皮肤、密集的体毛、长尾巴。
牛是农业社会中重要的家畜之一,其外貌特征不仅仅是其生物学特点,更是人们对牛进行分类和鉴别的重要依据。
了解和描述牛的外貌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动物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
第三章 牛的体型外貌及其鉴别第一节 牛体各部分的特征一、牛的体表部位名称 牛体二、牛的各部位特征(一)头部:头部所表现的品种特征最为明显,亦可区别生产用途和性别特征。
品种用 途役牛 头较粗重 性 别公牛: 头宽短而深,粗重,眼大,鼻孔大,嘴宽肉牛 头短宽奶牛头细长母牛: 头轻狭长,清秀细致※如果牛头公母不分,甚至公牛母相或母牛公相,都是严重缺点。
一般标准:头长/体斜长>34%→长头 头长/体斜长<26%→短头 最大额宽/头长>47% 最小额宽/头长<37—40%正常(二)颈部:颈长一般为体长的27—30%,超过此限则为长颈或短颈。
1.一般役用牛和肉用牛的颈较短粗,肌肉发达;乳用牛颈较薄 长,两侧有许多皱纹。
2.公牛颈部比母牛粗短而隆起。
(三)鬐甲亦称肩峰 肉用牛或兼用牛比奶牛及役牛的要宽、厚,公 牛的鬐甲比母牛的高而宽。
(四)前肢:肢势应端正,肢间距离宽,肢间距离很近时会影响胸部的发育。
(五)胸部:胸要宽大,并有足够的深度。
肋骨扩张愈好,弯曲成弓形。
胸腔的容积大,因而其心、肺发达。
(六)背部:良好的背应该是长、直、平、宽,与腰结合良好。
由耆甲到十字部成一水平线,不可有凹陷或拱起。
(七)腰部:长、宽、平,与背和十字部结合良好。
(八)腹部:腹内有消化器官,故应充实,容积宜大呈圆筒形,不应有垂腹或卷腹。
垂腹也叫“草腹”,表现在腹部左侧显得特别膨大而下垂,多由于幼年期营养不良,采食大量质量低劣的粗料,瘤胃扩张,腹肌松弛的结果。
卷腹:由于幼年期采食体积小的精料的结果,腹部两侧扁平,下侧向上收缩成犬腹状态。
消化器官不发达。
(九)尻部:尻部要求长、宽、平直,肌肉丰满。
母牛尻部宽广,有利于繁殖和分娩,而且两后肢相距也宽,有利于乳房的发育,产肉量也多。
(十)臀部:要宽大,肌肉丰满。
(十一)乳房:乳用牛要求乳房形状巨大,乳腺发达,结缔组织不宜过分发达。
肉用牛同样要求发育良好的乳房,以便有足够的奶汁哺育犊牛。
牛的特征一、牛的外貌特征牛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
下面将介绍牛的外貌特征:1. 体型庞大:牛的体型较大,一般有雄牛和雌牛之分,雄牛比雌牛要大一些。
2. 四肢健壮:牛的四肢粗壮有力,适合长时间站立和奔跑。
3. 皮肤粗糙:牛的皮肤呈灰褐色,覆盖着较长的毛发,可以有效保护牛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4. 牛角:一些牛种(例如高原牛)具有长而弯曲的牛角,牛角是牛的特征之一,也是其攻击和自卫的武器。
二、牛的饮食习性牛是草食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
下面将介绍牛的饮食习性: 1. 反刍动物:牛是一种反刍动物,它们通过分多个阶段的消化来充分利用植物的养分。
首先,牛将食物吃进胃中,经过初步消化,然后会反胃出来细嚼慢咽。
这个过程称为反刍。
2. 以草为主食:牛主要以草为食,牛嗅觉灵敏,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植物,并选择合适的食物。
3. 需要大量的水:牛的饮食中还需要大量的水来满足其生理需求,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条件下。
三、牛的生活习性牛是群居动物,通常会组成牛群生活。
下面将介绍牛的生活习性: 1. 以领导为主:牛群通常有一头领导牛,其他牛会跟随领导牛行动,领导牛负责保护牛群安全。
2. 活动范围广:牛需要大片的草地来获取足够的食物,因此它们的活动范围一般较大。
3. 在炎热的天气中寻找避荫地:由于牛对高温气候较为敏感,因此在炎热天气中,牛会主动寻找树荫或树丛等地方避暑取凉。
四、牛与人类的关系牛与人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介绍牛与人类的关系: 1. 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社会中,牛被广泛利用作为耕地的劳动力,用于耕种和车辆拉运。
2. 食品供应:牛被人类用来获得肉类和奶制品,例如牛肉、牛奶、黄油等,这些是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
3. 经济价值:在一些地方,牛也被用于帮助运输货物和旅客,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以上就是牛的特征的一些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