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钳工培训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47.00 KB
- 文档页数:48
员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资料策划:栾长平主编:徐正来主讲:吴邦荣扬州市海信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装配工艺通则1、一般要求:(1)应打腻子和喷漆而尚未进行此道工序的铸件及钣金件等,不能装配。
(2)组装1.6以上粗糙度的零件,不准使用锉刀,必要时在取得检验员的同意下,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3)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4)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未经工艺员和检验员同意,不准私自修花键侧面的公差。
(5)在装配高精度主轴和丝杆时,必须选配轴承,并在已定好的相互位置上,标以记号,对号装配。
(6)刮研导轨,用配合件或检验工具做涂色法检验,检验时在全部表面上接触点应均匀。
要求在25×25平方毫米面积上,滑动导轨不小于6~8个接触点。
(7)重要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如导轨结合面、滑枕结合面等。
(8)零件加工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锈蚀,特别是工作台表面、滑块、导轨面等。
2、部装和总装要求:(1)零件装配前和部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清洗,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倒去棱边和毛刺。
(2)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
必须达到正确可靠,不得偏斜。
部件装配中,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装配。
(3)齿轮应没有啃住现象,变速机构应保证准确变位,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按照图纸和工艺的要求,对多级齿轮应考虑全部尺寸链的正确,若工艺上无明显要求的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不超过下列数值:啮合齿轮轮缘宽度≤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毫米啮合齿轮轮缘>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的5%,且不得大于5毫米。
(4)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装配钳工是制造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负责机械零部件
的装配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知识。
为了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
装配钳工的基础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基础知识培训资料,希望对学
习者有所帮助。
1. 工具介绍
装配钳工需要掌握并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常用的工具包括螺丝刀、
扳手、卸扣钳、量具等。
螺丝刀用于拧螺丝,扳手用于拧紧螺帽,卸
扣钳用于卸下各种扣件,量具用于测量尺寸。
学习者需要了解各种工
具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零部件认识
装配钳工需要熟悉各种机械零部件,了解其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常见的零部件包括螺丝、螺母、轴承、轴套等,学习者需要能够准确
辨认这些零部件,并知道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3. 装配技巧
装配钳工在进行装配工作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
和质量。
比如,要注意零部件的清洁和润滑,避免出现磨损和生锈现象;要注意装配顺序,确保零部件能够正确拼接在一起;要注意力量
的控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坏零部件等。
4.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装配工作时,装配钳工需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比如,要保持工作场所整洁,避免绊倒和摔倒;要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工具伤人;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具,保护视力和皮肤等。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培训资料的学习,相信初学者们能够快速入门装
配钳工这一职业,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表现。
希
望大家能够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成为优秀的装配钳工。
祝大家工作顺利!。
员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资料策划:栾长平主编:徐正来主讲:吴邦荣扬州市海信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装配工艺通则1、一般要求:(1)应打腻子和喷漆而尚未进行此道工序的铸件及钣金件等,不能装配。
(2)组装1。
6以上粗糙度的零件,不准使用锉刀,必要时在取得检验员的同意下,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3) 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4) 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未经工艺员和检验员同意,不准私自修花键侧面的公差。
(5)在装配高精度主轴和丝杆时,必须选配轴承,并在已定好的相互位置上,标以记号,对号装配.(6)刮研导轨,用配合件或检验工具做涂色法检验,检验时在全部表面上接触点应均匀。
要求在25×25平方毫米面积上,滑动导轨不小于6~8个接触点。
(7)重要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如导轨结合面、滑枕结合面等。
(8)零件加工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锈蚀,特别是工作台表面、滑块、导轨面等。
2、部装和总装要求:(1)零件装配前和部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清洗,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倒去棱边和毛刺。
(2) 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
必须达到正确可靠,不得偏斜。
部件装配中,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装配。
(3)齿轮应没有啃住现象,变速机构应保证准确变位,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按照图纸和工艺的要求,对多级齿轮应考虑全部尺寸链的正确,若工艺上无明显要求的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不超过下列数值:啮合齿轮轮缘宽度≤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毫米啮合齿轮轮缘>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的5%,且不得大于5毫米.(4) 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员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资料策划:栾长平主编:徐正来主讲:吴邦荣扬州市海信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装配工艺通则1、一般要求:(1) 应打腻子和喷漆而尚未进行此道工序的铸件及钣金件等,不能装配。
(2)组装 1.6以上粗糙度的零件,不准使用锉刀,必要时在取得检验员的同意下,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3) 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4) 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未经工艺员和检验员同意,不准私自修花键侧面的公差.(5)在装配高精度主轴和丝杆时,必须选配轴承,并在已定好的相互位置上,标以记号,对号装配。
(6) 刮研导轨,用配合件或检验工具做涂色法检验,检验时在全部表面上接触点应均匀.要求在25×25平方毫米面积上,滑动导轨不小于6~8个接触点。
(7)重要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如导轨结合面、滑枕结合面等。
(8)零件加工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锈蚀,特别是工作台表面、滑块、导轨面等。
2、部装和总装要求:(1)零件装配前和部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清洗,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倒去棱边和毛刺.(2)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
必须达到正确可靠,不得偏斜。
部件装配中,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装配。
(3)齿轮应没有啃住现象,变速机构应保证准确变位,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按照图纸和工艺的要求,对多级齿轮应考虑全部尺寸链的正确,若工艺上无明显要求的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不超过下列数值:啮合齿轮轮缘宽度≤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毫米啮合齿轮轮缘>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的5%,且不得大于5毫米。
(4)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装配钳工培训内容1.基本质量术语及其概念2.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3.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4.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5.螺纹的基础知识6.装配基本概念7.产品装配的工艺过程8.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9.装配工艺原则10.装配工作的相关组成11. 常用零件装配形式12. 拆卸工作的要求一、基本质量术语及其概念1、合格:满足要求;2、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3、缺陷: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4、返工和返修的区别:返工可以达到合格标准;返修后仅仅是满足预期使用(必要时返修要有返修工艺),反修只能作为回用品。
5、让步(回用):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6、报废:为避免不合格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7 、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区别:纠正是指对不合格采取措施使之达到合格(简称改错);纠正措施是针对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得措施,防止再重复发生;8、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区别:纠正措施是针对已发生的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预防措施是针对潜在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9、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10、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1. 14种形位公差的符号及含义公差以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符号含义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1、机械制图中有6个基本视图;他们之间保持三个相等关系;优先选用三种视图♦6个基本视图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它们之间保持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优先选用的三种视图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2 、有6 个基本视图示例:三视图实例示例:3、剖视图及断面图3.1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工件所得的剖视图;3.2半剖视图:以对称平面为界,用剖切面剖开工件的一半所得的剖视图;??3.3局部剖视图:用剖切面局部的剖开工件所得的剖视图;3.4断面图:与剖切面将工件切断,仅画出其断面的图形;3.5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断面图只画出被剖切的断面形状,而剖视图要画出剖切面及其他可见部分的视图。
员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资料策划:栾长平主编:徐正来主讲:吴邦荣扬州市海信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装配工艺通则1、一般要求:(1)应打腻子和喷漆而尚未进行此道工序的铸件及钣金件等,不能装配。
(2)组装 1.6以上粗糙度的零件,不准使用锉刀,必要时在取得检验员的同意下,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3)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4)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未经工艺员和检验员同意,不准私自修花键侧面的公差。
(5)在装配高精度主轴和丝杆时,必须选配轴承,并在已定好的相互位置上,标以记号,对号装配。
(6)刮研导轨,用配合件或检验工具做涂色法检验,检验时在全部表面上接触点应均匀。
要求在25×25平方毫米面积上,滑动导轨不小于6~8个接触点。
(7)重要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如导轨结合面、滑枕结合面等。
(8)零件加工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锈蚀,特别是工作台表面、滑块、导轨面等。
2、部装和总装要求:(1)零件装配前和部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清洗,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倒去棱边和毛刺。
(2)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
必须达到正确可靠,不得偏斜。
部件装配中,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装配。
(3)齿轮应没有啃住现象,变速机构应保证准确变位,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按照图纸和工艺的要求,对多级齿轮应考虑全部尺寸链的正确,若工艺上无明显要求的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不超过下列数值:啮合齿轮轮缘宽度≤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毫米啮合齿轮轮缘>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的5%,且不得大于5毫米。
(4)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
(5)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
销钉头应齐平或露出部份不超过倒棱值。
(6)对轴类组件(包括齿轮、轴承、垫圈、法兰盘等)以及箱体装配均应实行预装,达到工艺要求后,再进行装配。
(7)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
对外供部装件、组合件,均应按规定预先单独试验无误后,才能投入装配。
(8)高速回转轴在装成前,应进行动平衡试验。
(9)组件或部件装好经检验合格后,必须加以防护盖罩,以防止水、气、污物及其他脏东西进入内部。
(10)机床装配时,应注意整机和部件以及组件间的调整工作,如摩擦片、皮带、手把、主轴、丝杠等均应仔细调整,转动灵活,松紧一致,符合工艺规定的要求。
(11)装配完成的齿轮箱、变速箱,必须按工艺规定从低速、中速到高速进行空转试验及负荷试验,每级速度运转不少于2分钟,最高速运转达到稳定温度,并测量各点:如变速齿轮的灵活性、齿轮噪音,不得有异常声音;不得大于80db (A)、轴承的温度试车30分钟,轴承温升小于40℃,并无渗漏现象等。
(12)机床总装应保证全部部件,相互位置的精确性和工作的正确性,滑动和传动部位的手柄应轻便灵活。
(13)机床空运转前,应检查箱体内和部,组件上均无铁屑及其他污物以及遗漏的零件等。
(14)各管路系统(如电器管路和冷却液管路等),应按机床外形排列整齐,不允许扭曲及损害外形美观。
(15)各管路系统的各处接头,不得有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
(16)配合件和紧固件所用的螺钉、螺母、定位销等,在装配时须涂上机油,以便检修和拆卸。
(17)装配完毕后,应彻底清除各种油污、脏物和铁屑。
第二部分装配工艺过程1.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研究和熟悉装配图的技术条件,了解产品的结构和零件作用,以及相连接关系。
(2)确定装配的方法、程序和所需的工具。
(3)领取和清洗零件。
2. 装配装配又有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总装配之分,整个装配过程要按次序进行。
(1)组件装配将若干零件安装在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成组件。
如减速器中一根传动轴,就由轴、齿轮、键等零件装配而成的组件。
(2)部件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组件安装在另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成部件(独立机构)。
如车床的床头箱、进给箱、尾架等。
(3)总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组件、部件组合成整台机器的操作过程称为总装配。
例如车床就是把几个箱体等部件、组件、零件组合而成。
3. 装配工作的要求(1)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2)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
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不应有跳动。
(3)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表面,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若有油路,必须畅通。
(4)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位,装配后不得有渗漏现象。
(5)试车前,应检查个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和运动的灵活性,各操纵手柄是否灵活和手柄位置是否在合适的位置;试车前,从低速到高速逐步进行。
第三部分装配基本技能一、刮研:(1)、用刮刀以人工方法修整工件表面形状、粗糙度的手段与方法,叫刮研。
通常机床的导轨、拖板,滑动轴承的轴瓦都是用刮研的方法作精加工而成的刮研平面用于未淬火的工件,它的目的是使两个平面之间达到紧密接触,能获得较高的形状和位置精度,加工精度可达IT7级以上,表面粗糙度值Ra0.8~0.1μm。
刮研后的平面能形成具有润滑油膜的滑动面,因此能减少相对运动表面间的磨损和增强零件接合面间的接触刚度。
刮削精度的检查(2)、刮刀是刮削工作中的重要工具,要求刀头部分有足够的硬度和刃口锋利。
常用T10A、T12A和GCr15钢制成,也可在刮刀头部焊上硬质合金,以刮削硬金属。
刮刀可分为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两种。
平面刮刀用于刮削平面,可分为粗刮刀、细刮刀和精刮刀三种;曲面刮刀用来刮削曲面,曲面刮刀有多种形状,常用三角刮刀。
(3)、校准工具校准工具的用途是:一是用来与刮削表面磨合,以接触点子多少和疏密程度来显示刮削平面的平面度,提供刮削依据;二是用来检验刮削表面的精度与准确性。
刮削平面的校准工具有:校准平板、校正尺和角度直尺三种(4)、显示剂显示剂是用来显示被刮削表面误差大小的。
它放在校准工具表面与刮削表面之间,当校准工具与刮削表面合在一起对研后,凸起部分就被显示出来。
这种刮削时所用的辅助涂料称为显示剂。
常用的显示剂有红丹粉(加机油和牛油调和)和兰油(普鲁士蓝加蓖麻油调成)(5)、刮削精度的检查刮削精度的检查常用刮削研点(接触点)的数目来检查。
其标准为在边长为25mm 的正方形面积内研点的数目来表示(数目越多,精度越高)。
一级平面为:5~16点/25×25;精密平面为:16~25点/25×25;超精密平面为:大于25点/25×25 平面刮削(6)、平面刮削有手刮法和挺刮法两种。
其刮削步骤为:粗刮用粗刮刀在刮削平面上均匀地铲去一层金属,以很快除去刀痕,锈斑或过多的余量。
当工件表面研点为4~6点/25×25,并且有一定细刮余量时为止。
细刮用细刮刀在经粗刮的表面上刮去稀疏的大块高研点,进一步改善不平现象。
细刮时要朝一个方向刮,第二遍刮削时要用45°或65°的交叉刮网纹。
当平均研点为10~14点/25×25时停止。
精刮用小刮刀或带圆弧的精刮刀进行刮削,使研点达:20~25点/25×25。
精刮时常用点刮法(刀痕长为5mm),且落刀要轻,起刀要快。
刮花刮花的目的主要是美观和积存润滑油。
常见的花纹有:斜纹花纹、鱼鳞花纹和燕形花纹等。
二、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操作。
钻削的特点是钻头转速高;摩擦严重、散热困难、热量多、切削温度高;切削量大、排屑困难、易产生振动。
钻头的刚性和精度都较差,故钻削加工精度低,一般尺寸精度为IT11~IT10,粗糙度为Ra100~25。
钻头(麻花钻):麻花钻有直柄和锥柄两种,直柄传递的的扭矩较小,钻头直径在20mm以内,锥柄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
常用的钻头,一般直径大于13mm的都制成锥柄。
其尾部采用莫氏锥度。
钻头直径大于6~8mm时,时常制成焊接式的,工作部分一般用高速钢(W18Cr4V)制作,淬硬至62~68HRC,热硬性可达550~600摄氏度。
柄部一般用45钢制作,淬硬至30~45HRC。
直柄钻头:最小直径0.25mm,最大直径20mm。
常用直径2~13mm之间的规格,基本上每增加0.1mm为一种规格,还包括 2.05mm、2.15mm、2. 25mm、2.65mm、3.15mm、3.75mm几种规格。
锥柄钻头:最小直径6mm,最大直径100mm。
常用直径12~50mm之间的规格,基本上每增加0.1mm为一种规格,但整数上加0.1的几乎没有,如14.1、20.1等等。
(1)麻花钻头的构造麻花钻由柄部、颈部和工作部分(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组成。
麻花钻一般用高速钢W18Cr4V或W9 Cr4V2制成,淬硬后的硬度为HRC62~68。
①柄部是钻头的夹持部分,用于装夹定心和传递扭矩动力。
钻头直径小于12mm时,柄部为圆柱形;钻头直径大于12mm时,柄部一般为莫氏锥度。
②颈部是工作部分和柄部之间的连接部分。
用作钻头磨削时砂轮退刀用,并用来刻印商标和规格号等。
③工作部分包括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
切削部分切削部分起主要切削作用。
它由前、后刀面、横刃、两主切削刃组成。
导向部分导向部分有两条螺旋形棱边,在切削过程中起导向及减少摩擦的作用。
两条对称螺旋槽起排屑和输送切削液作用。
在钻头重磨时,导向部分逐渐变为切削部分投入切削工作。
麻花钻头的刃磨:①标准麻花钻的刃磨要求两刃长短一致,顶角对称,顶角符合要求,通常为118°±2°。
获得准确、合适的后角。
通常外缘处的后角为10°~14°。
横刃斜角为50°~55°。
两主切削刃长度以及和钻头轴心线组成的两角要相等。
否则在钻孔时都将使钻出的孔扩大或歪斜,同时,由于两主切削刃所受的切削抗力不均衡,造成钻头很快磨损。
两个主后面要刃磨光滑。
②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方法:两手握法右手握住钻头的头部,左手握住柄部。
钻头与砂轮的相对位置钻头轴心线与砂轮圆柱母线在水平面内的夹角等于钻头顶角的一半,被刃磨部分的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
刃磨动作将主切削刃在略高于砂轮水平中心平面处先接触砂轮。
右手缓慢地使钻头绕自己的轴线由下向上转动,同时施加适当的刃磨压力,这样可使整个后面都磨到。
左手配合右手作缓慢的同步下压运动,刃磨压力逐渐加大,这样就便于磨出后角,其下压的速度及其幅度随要求的后角大小而变,为保证钻头近中心处磨出较大后角,还应作适当的右移运动。
刃磨时两手动作的配合要协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