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全集 第二章压缩包 (26)
- 格式:rtf
- 大小:487.16 KB
- 文档页数:1
第二章逻辑门电路第一节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TTL与非门外特性(1)电压传输特性及输入噪声容限:由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可以得出与非门得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得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得出反映与非门抗干扰能力得参数U on、U off、U NH与U NL。
开门电平U ON就是保证输出电平为最高低电平时输入高电平得最小值。
关门电平U OFF就是保证输出电平为最小高电平时,所允许得输入低电平得最大值。
(2)输入特性:描述与非门对信号源得负载效应。
根据输入端电平得高低,与非门呈现出不同得负载效应,当输入端为低电平U IL时,与非门对信号源就是灌电流负载,输入低电平电流I IL 通常为1~1、4mA。
当输入端为高电平U IH时,与非门对信号源呈现拉电流负载,输入高电平电流I IH通常小于50μA。
(3)输入负载特性:实际应用中,往往遇到在与非门输入端与地或信号源之间接入电阻得情况,电阻得取值不同,将影响相应输入端得电平取值。
当R≤关门电阻R OFF时,相应得输入端相当于输入低电平;当R≥ 开门电阻R ON时,相应得输入端相当于输入高电平。
2.其它类型得TTL门电路(1)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多个TTL与非门输出端不能直接并联使用,实现线与功能。
而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输出端可以直接相连,实现线与得功能,它与普通得TTL与非门得差别在于用外接电阻代替复合管。
(2)三态门TSL三态门即保持推拉式输出级得优点,又能实现线与功能。
它得输出除了具有一般与非门得两种状态外,还具有高输出阻抗得第三个状态,称为高阻态,又称禁止态。
处于何种状态由使能端控制。
3.CMOS逻辑门电路CMOS反相器与CMOS传输门就是CMOS逻辑门电路得最基本单元电路,由此可以构成各种CMOS逻辑电路。
当CMOS反相器处于稳态时,无论输出高电平还就是低电平,两管中总有一管导通,一管截止,电源仅向反相器提供nA级电流,功耗非常小。
CMOS器件门限电平U TH近似等于1/2U DD,可获得最大限度得输入端噪声容限U NH与U NL=1/2U DD。
教材习题3答案部分(P73)答案略 答案解:(a ) 本题考虑到电桥平衡,再利用叠加定理,计算非常简单。
(1)3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a-1)、(a-2)所示。
(a-1)(a-2)由图(a-2)可得'3V1A 148348I ==⨯Ω+Ω+由分流公式得:''182A 483I I Ω=-⨯=-Ω+Ω(2)1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a-3)所示。
(a-3)考虑到电桥平衡,"0I =,在由分流公式得:"1131A A 134I =-⨯=-+ (3)叠加:'"1A I I I =+= '"11117/12A I I I =+=-2111 2.007W P I Ω=⨯=(b )(1)4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b-1)所示。
'I '由图(b-1)可得,'24V2V (2+2)U Ω⨯==Ω'136A I U =-=- ''21'5A I I I =+=-(2)2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b-2)所示。
(b-2)''222A=2V 22U ⨯=Ω⨯+ "''2311A 2I I =⨯= 对节点②列KCL 方程得,"""1132A 4A I U I +==对节点③列KCL 方程得,"""230I I U ++=解得"5A I =(3) 叠加'"1116A 4A=10A I I I =+=---'"5A 5A=10A I I I =+=---2111100W P I Ω=⨯Ω=答案略答案略答案解 :利用叠加定理,含源电阻网络中的电源分为一组,其作用为'I ,如图(b)所示。
S I 为一组,其单独作用的结果I '' 与S I 成比例,即:"S I kI =,如图(c)所示。
第1章参考答案 第1页共12页第1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电源 负载 连接导线 2.通路 短路 3.5×10-3 1×104 4.安培(A ) 串联 5.电压 qW U ABAB =6.相对 有关 绝对 无关7.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由低电位指向高电位 8.电动势 qW E = 9.电 化学 10.1×104 11.3:4 12.R 41 13.主称 电阻器 电位器 14.±1% ±5% 15.5Ω ±5% 6.5W 16.正比 反比 RU I =17.电源电动势 电路的总电阻 Rr EI += 18.2A 19.220V 20.1A 4V第1章参考答案 第2页共12页21.单位时间 电源内电阻 负载 22.807 Ω 15W 23.6600W24.电流的平方 导体的电阻 通过的时间25.R =r 2max4E P RR =r二、选择题1.B2.D3.D4.B5.B6.D7.B8.A9.B 10.A 11.B 12.D 13.A 三、计算题 1.1 Ω2.1.5V 0.5 Ω 3.12V 50W4.(1)1.36A (2)225min 5.2.5 Ω 10W *四、综合题 略第2章 直流电路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正 2.电流 正 3.分压 4.500Ω 5.1.5V 0.5A6.电压反7.分流8.20Ω9.2:110.12Ω6Ω11.6Ω12.-12V13.21V14.电流代数和∑I=0 各电阻上电压各电源电动势ΣRI=ΣE 15.4 6 716.-3A17.n-1 m-n+118.等效变换短路开路外电路内电路19.开路电压等效电阻20.短路开路21.代数和电流或电压功率二、选择题1.A2.B3.A4.B5.D6.A7.B8.D9.A 10.A11.A 12.B 13.D 14.C 15.A 16.C三、计算题1.串联36Ω电阻2.(1)2A 60V 110V 50V (2)4A 120V 0 100V 3.2.5kΩ27kΩ4.66.7Ω0.6A5.300Ω2mA6.6Ω7.(a)6.86Ω(b)7.2Ω第1章参考答案第3页共12页8.(a)6Ω3Ω(b)20Ω7.2Ω9.(1)6A (2)144V10.2A 3A 3A11.1.4A 4A 3A 1.6A 7A12.1A 10A 11A 110V13.(1)2A (2)-4V (3)8W四、综合题1.略2.(1)3 串(2)如图1所示(3)并3.如图2所示第3章电容器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1061×10122.储存电荷额定工作电压标称容量3.耐压不低于4.法拉微法皮法1F=106μF=1012pF第1章参考答案第4页共12页第1章参考答案 第5页共12页5.极板面积 两极板间距离 6.>7.小 反比 8.2121C C C C9.小于 越小 10.耐压 电容 11.C 1+C 2 12.大 相等 13.电容 耐压 14.200μF 900μF15.2×10-6J 72×10-6J 70×10-6J 16.0.05J 0.15J17.储能 电场能 电场能 221CU 二、选择题1.C2.B3.B4.C5.B6.B7.C8.D9.A 三、计算题 1. 0.015C2.将4个电容器两两串联再两两并联3.(1)120μF (2)击穿4.(1)6.67μF 37.5V (2)30μF 16V5. 4.8μF 5μF第4章 磁与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磁性磁体2.磁极N极和S极3.排斥吸引4.磁场磁场5.电场磁场6.磁通磁感应强度B=ΦS7.媒介质亨利每米4π×10-7H/m8.软磁硬磁矩磁9.电磁力安培力10.磁场11.B与I相互垂直12.BIL sinαBIS cosα左手定则13.电磁感应感应电流14.磁通变化率法拉第电磁感应15.切割磁感线16.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17.变化自感电动势18.L19.空心电感器铁心电感器可调电感器20.空心电感器21.主称线圈特征高频形式小型22.标称电感量额定电流23.12μH ±5% 50mA24.μH二、选择题1.A2.C3.A4.A 5C 6.B 7.B 8.B 9.D 10.D 11.A 12.C 13.D 14.C第1章参考答案第6页共12页第1章参考答案 第7页共12页三、综合题略第5章 正弦交流电路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正弦规律 单相交流电 AC 2.有效值 最大值和有效值的2倍 3.频率 f =T1ω=T π24.50Hz 220V 5.502A 50A 6.0.02s 50Hz7.最大值 频率 初相位8.2A 100πrad/s 0.02s i =2sin (314t +6π)A 9.i =152sin (314t -3π)A 10.瞬时 11.反相12.50Hz 70.7V 100sin (100πt -600)V 13.20sin314t V 10sin (314t -4π)V 4π 14.储能 耗能 15.欧姆 u 与i 同相 16.32W17.0.942Ω 18.84Ω 18.减小一半第1章参考答案 第8页共12页19.增大 20.12.5var 0 21.1 0 0 22.电阻 23.U R U 24.13V25.电感 电容 电阻 26.0.5*27.1A 50V*28.减小 不变 增大 不变 *29.X L =X CLCπ21*30.选择性 通频带 二、选择题1.B2.D3.C4.C5.C6.D7.C8.B9.D 10.A11.C 12.A 13.D 14.C 15.B 16.B 17.D 18.C 19.A 20.C *21.C *22.C *23.B *24.D 三、计算题1.(1)4.55A i =4.552sin (ωt -3π)A (2)1000W 2.(1)35A i =352sin (314t -600)A (2)7707var 3.(1)44A i =442sin (314t +300)A (2)9680var 4.(1)28.3Ω (2)7.78A (3)1210W (4)0.707 5. 302.5Ω 1.67H6.(1)100Ω (2)2.2A (3)387.2W (4)0.8 7.(1)42.4Ω (2)5.2A (3)156V 364V 208V (4)811W 811var 1144V A (5)感性*8.(1)100V (2)13.3Ω 127mH 106μF (3)53.10第1章参考答案 第9页共12页(4)480W 360var 600V A*9.(1)5Ω (2)电感性 (3)4.33Ω 2.5Ω (4)17.32W *10.(1)318Hz (2)0.2mA (3)200 (4)2V *四、综合题1.(1)不变 (2)减小 (3)交流250V 或500V (4)U =L R U U2.略3.略第6章 三相交流电路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三相交流发电机 最大值 频率 12002.三根相线和一根中线 相线与中线 相线与相线 33.三相四线 三相三线 4.380V 220V 5.黄、绿、红 黑或白 6.线电压 220V 7.顺时针 逆时针8.三相对称负载 三相不对称负载 三相照明电路 9.星形 三角形10.三相三线 三相四线 使不对称负载两端电压保持对称 11.星形 三角形 星形 三角形 12.380V 220V 13.0 10A 8A 14.13二、选择题1.D2.C3.A4.A5.B6.C7.A8.A9.A 10.B三、计算题1. (1)50A 50A (2)0 50A 50A (3)190V 190V2. 0 19A 19A 19A 19A 32.9A3. (1)22A 22A 11.6kW (2)38A 66A 34.8kW4. 2.2A 2.2A 1448W5. (1)38A 65.8A (2)0.6 (3)26kW6. (1)0.69 (2)18.2Ω7. 9.84A 5.68A*四、综合题星形接法三角形接法3kW第7章变压器与电动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电磁感应变压变流变阻抗2.铁心线圈硅钢片3.20A4.把大电流变换成小电流将高电压变换成低电压5.短路开路6.定子转子电动机7.定子转子三角形星形8.相序相同磁极对数和电源频率9.1500r/min10.小临界第1章参考答案第10页共12页11.串电阻降压启动Y-Δ降压启动自耦补偿器降压启动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12.变极变频变转差率13.反接制动能耗制动二、选择题1.D2.C3.A4.C5.C6.D7.A三、计算题1. 80匝2. 220*第8章安全用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2.其它形式的能量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原子能发电厂3.变电输电配电4.36V 50mA5.单相触电双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6.触电7.双相触电8.跨步电压触电9.脱离电源现场判断现场救护10.低压高压11.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护法心脏胸外挤压救护法12.切断电源13.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工作接地重复接地14.火接地接零第1章参考答案第11页共12页15.重复接地16.保护接地保护接零17.技术经济电能18.照明节电电动机节电变压器节电二、选择题1.B2.B3.C4.D5.D6.A三、选择题略四、综合题略第1章参考答案第12页共12页。
习题22.1选择题(1)C (2)D (3)A (4)C (5)B (6)C2.2简答题(1)因为P 1=100W I s2=-4A所以U s2=50VI 1=10A I r2=5AI A =2-(10-4+5)=-9A(2)11101020111136152020R =+=+=++ 所以i=6020=3 i 1+i 2=330 i 1=15i 2i 2=2i 1i 1=1 i 2 =2i 1’=i 2’i 1’=(60-30)/20=1.5i 1+I=i 1’所以I=0.5A(3) ①有三个电容组成一个网络时有SCU(s)+SCU 1(s)=SC ’U(s)得 C ’=3/2C依次 可得如图所示输入端电容Ci=(n+1)/2(n 为电容所组成的网孔数) ②同理可得 Ri =2/(n+1) (n 为电阻所组成的网孔数)(4) L=L 11+L 22+2 M =16H(5) 设放大器副端电压为U 3 电流为i 2 正端为i 1 从R 1,R 2端流出得电流为i 则有图可得U 3=0, i 1=i 2=001212+=fU U U i R R R =- 所以01212ff R R U U U R R =--R f /R 1=4 R f /R 2=7由此得R 1=2.5K Ω,R 2=10/7(K Ω)(6)设理想变压器输入端线圈电压为U1,输出端线圈电压为U2 有n 1/u 1= n 2/u 2得 u 1=(n 1/n 2)×u 2=3u 2n 1i 1+n 2i 2=0得 i 1=-(1/3)i 2Ri =U/i 1=4i 1+U 1=4+(3U 2)/(-1/3 i 2)=4-9×(-23/3)=73 K Ω2.3(1)LTI ,双向、单调、有源电阻(2)非线性、时变、单调、有源电阻(3)非线性时不变、单调、单向、有源电容(4)非线性、时不变、单向、流控、有源电感(5)非线性、时不变、有向、有源电感、单调(6)非线性、时不变、单调、单向、有源电阻(7)非线性、时不变、压控、单向、无源电(电流)(8)非线性、时不变、单调、单向、有源电容(9)非线性、时不变、单调、有源电阻(10)非线性、时不变、单调、流控、有源电阻(11)非线性、时不变、荷控、有源电容(12)非线性、时不变、单调、有源电阻2.4①2121U ()U ()1 ()()2t t L di t di t dt dt=== ∴元件1 为电感 ②又2L C 1(0)(0)(0)25(0)252C W W W CU =+=+= 故Uc(0)=0,i 1(0)=i 1(t)t =0= -10A.设元件2 为电阻,则(0)(0) 1.5(0)C L U U R i --==Ω ③元件3 为电容,2111()(0)()(1010)0t t C C t U t U i d e e C Cττ--==-+⎰ 由KVL 又可得:Uc(t)=-U L (t)-U R (t)= -10e-t+10e-2t比较两式系数得C=1F .2.52.6(a )P R =34 (w),P v =32 (w),P 1= -2(w ),消耗功率来源于电流源。
电路理论教程答案陈希有【篇一:《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指向b。
当时间t2s时电流从a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2s时电流从b流向a,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
所以电流i的数学表达式为2a t?2s? i??-3at?2s ?答案1.2解:当t?0时u(0)?(5?9e0)v??4v0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为高电位端,a为低电位端;当t??时u(?)?(5?9e??)v?5v0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即a为高电位端,b为低电位端。
答案1.3解:(a)元件a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a消耗的功率为pa?uaia则ua?pa10w??5v ia2a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b消耗的功率为pb?ubib则ib?pb?10w1a ub10v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c发出的功率为pc?ucic则uc?pc?10w10v ic1a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解:对节点列kcl方程节点③: i4?2a?3a?0,得i4?2a?3a=5a节点④: ?i3?i4?8a?0,得i3??i4?8a?3a节点①: ?i2?i3?1a?0,得i2?i3?1a?4a节点⑤: ?i1?i2?3a?8a?0,得i1?i2?3a?8a??1a若只求i2,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方程,得 i28a-3a+1a-2a0解得i2?8a?3a?1a?2a?4a答案1.5解:如下图所示(1)由kcl方程得节点①:i1??2a?1a??3a节点②:i4?i1?1a??2a节点③:i3?i4?1a??1a节点④:i2??1a?i3?0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方程得回路l1:u14?u12?u23?u34?19v回路l2:u15?u14?u45?19v-7v=12v回路l3:u52?u51?u12??12v+5v=-7v回路l4:u53?u54?u43?7v?8v??1v若已知支路电压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压。
第二章电路分析方法【引言】①电路分析是指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确定各部分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②电路按结构形式分简单电路——单回路电路。
用欧姆定律即可解决。
复杂电路——不能用串并联的方法将多个回路化简为单回路的电路③ 分析和计算电路原则上可以应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解决,但往往由于电路复杂,计算手续十分繁琐,还需用到一些其他方法,以简化计算。
本章介绍三种最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方法。
2.掌握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3.掌握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2-1支路电流法【讲授】计算复杂电路的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支路电流法。
一、内容:以支路电流为待求量,利用基尔霍夫两条定律,列出电路的方程式,从而解出支路电流。
【说明】因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故支路电流法是分析复杂电路的一种最基本方法,可以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情况下求解任何电路。
〔例 2-1-1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例1-2-3 的两台直流发电机并联电路中的负载电流I 及每台发电机的输出电流I1和 I2。
〔解〕( 1)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2-1-1所示。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结点电流方程。
对于结点 A 有12- I=0( 1)I +I对于结点 B 有-I 12- I +I=0【说明】①这两个方程中只有一个是独立的。
另一个可由图 2-1-1②一个独立的电流方程中至少应包含一个在其它方程中没有出现过的新支路电流。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路有 n 个结点,则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的独立方程数为n-1。
至于选那几个结点列方程,则是任意的。
③本例中选结点 A 的电流方程作为独立方程,把它记作式( 1 )。
(2)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回路的电压方程。
对于回路Ⅰ有I1R1- I2R2+U S2- U S1=0( 2)对于回路Ⅱ有I 2 2S2( 3)R +IR- U =0本例中共有三条支路,也就是有三个待求电流I1、I 2和I,因而有三个方程即可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