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银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民银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张慧方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

【摘要】结合人民银行资产管理实际,分析现行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革创新人民银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向资产管理要效益、努力构建反腐节约型机关。

【关键词】人民银行资产管理对策

人民银行资产主要是为履行央行职能所需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近年来,央行的资产管理改革在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增强产权意识、完善考核制度、盘活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减轻中央财政负担上还有待改进,迫切需要探索反腐节约型的资产管理新机制。

一、人民银行系统现行资产管理的成果自2006年5月财政部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到目前为止,人民银行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加强了信息化管理,上线运行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已由单机版升级到了网络版),固定资产从入账到处置全部在系统中进行,实现了对固定资产数据的全面、动态掌控,实现了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管理。

二、人民银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房产管理混乱,产权不清晰。人民银行土地、房屋等资产的管理较为

混乱。一是产权意识薄弱。人民银行资产形成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财务预算指标逐级批复,主观上存在“重购轻管”的思想。二是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自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出台后,人民银行对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以前租住的公房,向单位员工出售,但是在资产数量变化后未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也未相应核销固定资产账,造成账面与实际不符。

2.考核制度不健全。虽然人民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没有建立配套的奖惩考核制度。对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没有具体的处罚制度;在各级机构内部普遍未将资产管理列入考核使用部门、部门负责人的指标范围。如果加上单位领导人不够重视、或执行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等,就有可能造成内部控制制度仅限于挂在墙上,有名无实的后果,造成国有资产的直接流失,甚至成为引发腐败的温床。

3.闲置资产盘活管理机制不畅。人民银行各机构按行政区域分布,地域距离远,各级机构间存量资产调剂在客观上存在难度,对闲置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各分支机构的闲置资产数据也尚不能做到准确统计,多有闲置资产等待报废的情况存在。

4.增量资产管理缺乏机制。人民银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增量来源,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增量形成机制。虽然目前已基本建立了资产预算与财政预算相联系的制度,但尚未形成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

对于每一分支机构、每一部门应购置哪些资产、多少资产以及以什么样的标准配备资产等一系列问题尚没有标准。各分支机构间存在“苦乐不均”现象。

三、完善人民银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方法首先必须明确人民银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一是实现国有资产占用公平,二是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三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寻找完善的方法。

1.坚持把理论和制度创新作为改革牵引。制度是罗盘指引方向。

推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必须着力在资产管理理论创新和健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人民银行系统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机制,要在本着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提升人民银行服务水平宗旨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和完善资产配置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组织协调机制。

2.规范资产产权管理制度。一是要从理清土地、房产等产权关系上下功夫,依托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全面摸清人民银行资产存量及使用状况,充分挖掘现有资产潜力,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支出限额标准和增量资产预算提供准确数据。二是科学制定资产编配标准,进行优化增量的改革,这也是实施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托。三是要进行资产的现行价值评估,解决现行核算方法存在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价值核算与事物运动相脱节的问题。四是组织资产合理流动,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3.构建有效的监督、问责、绩效评价机制。一是要依托资产主

管部门的日常监督,同级审计、纪检部门的监督,以及上级和外部的检查监督,对所辖资产管理状况进行全方位、综合监督。二是建立资产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有效杜绝资产管理、使用中的腐败现象。三是要建立配套的奖惩考核制度。对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制定具体的处罚制度;将资产管理绩效列入考核使用部门、部门负责人的指标范围。四是要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人民银行资产的绩效管理模式,由资产管理部门对单位的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合理确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总行制定指导性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各分支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资产管理绩效的各项具体评价指标,明确单位资产管理效率与效益目标,使之成为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完善预算管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庞卫宏、王金玲:《公共财政体制下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研究》。

《财会通讯》2011第8期;

王树喜、王龙云:《国家行政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启示》,《军事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曾荣:《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管理者》2011第1期。

133财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