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运动症状
• PD 患者除运动症状外,可出现嗅觉减退、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诊断
• PD 的临床诊断是基于 PD 运动症状即运动迟缓加上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并且没有 警示征象提示有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其他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皮 质基底节变性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
病因及发病机制
• PD 的确切病因至今未完全阐明,目前大家普遍认为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 老化所致,氧化应激、细胞内钙超载、线粒体损伤、溶酶体自噬、铁沉积、神经炎 症反应等均可能参与 PD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病理
• PD 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 性减少。另一个帕金森病的病理标志就是黑质残存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即路易小体,异常折叠蛋白聚集,这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点,帕金森病 主要是表现α-synuclein 错误折叠蛋白聚集,因为发现 SNCA 基因突变导致 αsynuclein 蛋白聚集。
理,2016,7(18):250-251.
• (5) 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帕金森综合征的基础知识, 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 同时增强 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认识, 继而提高诊疗依从性。
讨论
• 帕金森综合征是退行性、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尚无可逆转帕金森综合征进展的有效方 法。该病致残率高, 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较大, 严重者可患上焦虑症或抑郁症[7]。目前, 临床上主要借助护理措施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我们可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 行优质护理干预, 通过心理护理、饮食干预、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对帕金森综合征进行护 理。
总结
• 综上所述,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优质护理干预, 增强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 提高护理满意度, 可促使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