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词逻辑I 谓词、量词与谓词公式共3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32
谓词逻辑基本推理公式
谓词逻辑的基本推理公式包括:
1. 全称量词规则:如果个体域中每一个个体具有性质A,则存在一个个体具有性质A。
即,能找出一个就表示存在。
公式为A ( c ) ⇒∃ x A
( x )A(c)\Rightarrow\exists xA(x)A(c)⇒∃xA(x)。
规则成立的条件是c是个体域中某个确定的个体,代替c的x不在A©中出现过。
2. 存在量词规则:如果个体域中存在个体具有性质A,则至少存在一个个体具有性质A。
公式为∃ x A ( x ) ∀ y A ( y )\exists xA(x)\forall yA(y)∃x A(x)∀yA(y)。
3. 归结推理:将公式中的量词的指导变元及其辖域中的该变元换成该公式中没有出现的个体变元,公式的其余部分不变。
4. 代入规则:把公式中的某一自由变元,用该公式中没有出现的个体变元符号替代,且要把该公式中所有的该自由变元都换成新引入的这个符号。
5. 解释(赋值):谓词公式A的个体域D是非空集合,则每一个常项指定D中一个元素;每一个n元函数指定Dn到D的一个函数;每一个n元谓词指定Dn到{0,1}的一个谓词。
按这个规则做的一组指派,称为A的一个解释或赋值。
以上是谓词逻辑的基本推理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推导出更复杂的逻辑推理结果。
第2章 谓词逻辑本章重点:谓词与量词,公式与解释,前束范式,谓词逻辑推理证明.一、重点内容1. 谓词与量词谓词,在谓词逻辑中,原子命题分解成个体词和谓词. 个体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客体,它可以是具体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谓词是用来刻划个体词的性质或事物之间关系的词. 个体词分个体常项(用a ,b ,c ,…表示)和个体变项(用x ,y ,z ,…表示);谓词分谓词常项(表示具体性质和关系)和谓词变项(表示抽象的或泛指的谓词),用F ,G ,P ,…表示.注意,单独的个体词和谓词不能构成命题,将个体词和谓词分开不是命题.量词,是在命题中表示数量的词,量词有两类:全称量词∀,表示“所有的”或“每一个”;存在量词∃,表示“存在某个”或“至少有一个”.在谓词逻辑中,使用量词应注意以下几点:(1) 在不同个体域中,命题符号化的形式可能不同,命题的真值也可能会改变.(2) 在考虑命题符号化时,如果对个体域未作说明,一律使用全总个体域.(3) 多个量词出现时,不能随意颠倒它们的顺序,否则可能会改变命题的含义.谓词公式只是一个符号串,没有什么意义,但我们给这个符号串一个解释,使它具有真值,就变成一个命题. 所谓解释就是使公式中的每一个变项都有个体域中的元素相对应.在谓词逻辑中,命题符号化必须明确个体域,无特别说明认为是全总个体域。
一般地,使用全称量词∀,特性谓词后用→;使用存在量词∃,特性谓词后用∧.2. 公式与解释谓词公式,由原子公式、联结词和量词可构成谓词公式(严格定义见教材). 命题的符号化结果都是谓词公式.例如∀x (F (x )→G (x )),∃x (F (x )∧G (x )),∀x ∀y (F (x )∧F (y )∧L (x ,y )→H (x ,y ))等都是谓词公式. 变元与辖域,在谓词公式∀xA 和∃xA 中,x 是指导变元,A 是相应量词的辖域. 在∀x 和∃x 的辖域A 中,x 的所有出现都是约束出现,即x 是约束变元,不是约束出现的变元,就是自由变元. 也就是说,量词后面的式子是辖域. 量词只对辖域内的同一变元有效.换名规则,就是把公式中量词的指导变元及其辖域中的该变元换成该公式中没有出现的个体变元,公式的其余部分不变.代入规则,就是把公式中的某一自由变元,用该公式中没有出现的个体变元符号替代,且要把该公式中所有的该自由变元都换成新引入的这个符号.解释(赋值),谓词公式A 的个体域D 是非空集合,则 (1) 每一个常项指定D 中一个元素; (2) 每一个n 元函数指定D n 到D 的一个函数;(3) 每一个n 元谓词指定D n 到{0,1}的一个谓词;按这个规则做的一组指派,称为A 的一个解释或赋值.在有限个体域下,消除量词的规则为:如D ={a 1,a 2,…,a n },则)(...)()()()(...)()()(2121n n a A a A a A x xA a A a A a A x xA ∨∨∨⇔∃∧∧∧⇔∀谓词公式分类,在任何解释下,谓词公式A 取真值1,公式A 为逻辑有效式(永真式);在任何解释下谓词公式A 取真值0,公式A 为永假式;至少有一个解释使公式A 取真值1,公式A 称为可满足式.3. 前束范式 一个谓词公式的前束范式仍是谓词公式. 若谓词公式F 等值地转化成B x Q x Q x Q k k ...2211那么B x Q x Q x Q k k ...2211就是F 的前束范式,其中Q 1,Q 2,…,Q k 只能是∀或∃,x 1,x 2,…,x k 是个体变元,B 是不含量词的谓词公式.每个谓词公式F 都可以变换成与它等值的前束范式. 其步骤如下:① 消去联结词→,↔,⎺∨;② 将联结词⌝移至原子谓词公式之前;③ 利用换名或代入规则使所有约束变元的符号均不同,并且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的符号也不同;④将∀x ,∃x 移至整个公式最左边;⑤ 得到公式的前束范式.4.谓词逻辑的推理理论 谓词演算的推理是命题演算推理的推广和扩充,命题演算中的基本等值公式,重言蕴含式以及P ,T ,CP 规则在谓词演算中仍然使用. 在谓词演算推理中,某些前提和结论可能受到量词的限制,为了使用这些推理,引入消去和附加量词的规则,有US 规则(全称量词消去规则),UG 规则(全称量词附加规则),ES 规则(存在量词消去规则),EG 规则(存在量词附加规则)等,以便使谓词演算公式的推理过程可类似于命题演算的推理进行.二、实例例2.1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 有某些实数是有理数;(2) 所有的人都呼吸;(3)每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注意:一般地,全称量词“∀”后,跟蕴含联结词“→”;存在量词“∃”后,跟合取联结词“∧”.解 (1) 设R (x ):x 是实数,Q (x ):x 是有理数。
数理逻辑中的谓词逻辑与量词数理逻辑是研究推理和思维规律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谓词逻辑与量词。
谓词逻辑是数理逻辑中的一种形式,它通过谓词和量词来描述真假性以及命题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数理逻辑中的谓词逻辑与量词。
一、谓词逻辑的基础谓词逻辑中的核心概念是谓词。
谓词是一个用于描述对象性质或关系的符号。
在数理逻辑中,谓词可以用来表示真假性,并与量词结合来形成命题。
谓词逻辑的语言形式包括原子公式和复合公式。
原子公式是谓词逻辑中最基本的命题形式。
它由一个或多个常量、变量和谓词组成,用于描述具体对象或对象之间的关系。
例如,"x > 5"这个原子公式表示某个对象x大于5。
复合公式是由多个原子公式通过逻辑连接词(例如"与"、"或"、"非")组合而成的。
通过逻辑连接词的运算,可以形成更复杂的命题。
例如,"x > 5 且 y < 10"是一个由两个原子公式通过"且"逻辑连接词连接而成的复合公式。
谓词逻辑中还引入了量词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个或一类对象的范围。
量词一般包括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分别表示全体对象和存在某个对象。
通过量词的运用,可以对对象进行分类和概括,并进一步推导出更复杂的命题。
二、量词的应用1. 全称量词全称量词以"对于所有"的形式出现,表示某个属性适用于所有对象。
全称量词可以用来描述普遍性的命题。
例如,"对于所有的整数x,x > 0"表示所有的整数都大于0。
2. 存在量词存在量词以"存在某个"的形式出现,表示至少存在一个对象满足某个属性。
存在量词可以用来描述某种情况的存在性。
例如,"存在一个正整数x,使得x > 10"表示存在一个正整数大于10。
量词可以与谓词逻辑的其他部分进行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命题。
数理逻辑中的谓词逻辑与量词数理逻辑是研究语言和推理规则的一门学科,其中谓词逻辑和量词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谓词逻辑和量词在数理逻辑中的作用和应用。
一、谓词逻辑的概念与特点谓词逻辑是数理逻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陈述句”的逻辑结构和推理规则。
在谓词逻辑中,一个句子可以包含谓词和变量,谓词表示一个性质或关系,而变量则是指代具体个体的符号。
通过对谓词和变量进行合适的组合和运算,可以构建出具有复杂逻辑结构和语义含义的句子。
谓词逻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通过量化来描述全部或部分个体的性质和关系。
量词是在谓词逻辑中用来指示变量出现范围的符号,分为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表示句子中的变量对于所有个体都成立,而存在量词表示句子中的变量对于至少一个个体成立。
通过引入量词,谓词逻辑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情况。
二、谓词逻辑的应用1. 描述关系:谓词逻辑可以用来描述个体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使用谓词逻辑来描述“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通过谓词和变量的组合,可以表示“对于任意个体x和y,如果y是x的儿子,则x是y的父亲”。
这种描述方式可以适用于任意具体的个体,从而更好地抽象出普适的逻辑规则。
2. 表达约束条件:谓词逻辑可以用来表达约束条件,帮助我们进行推理和判断。
例如,在数学中,可以使用谓词逻辑来描述“大于”和“小于”等关系,通过对变量和谓词进行逻辑运算,可以推导出具体的数学结论。
3. 语义表示:谓词逻辑可以用来表示自然语言中的语义。
自然语言中的句子通常包含大量的信息,而谓词逻辑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简化和抽象,以便进行更精确的逻辑推理和语义分析。
三、量词的作用与应用1. 全称量词的应用:全称量词在数理逻辑中广泛应用于描述普遍性的陈述。
例如,“对于任意的x,如果x是偶数,则x能被2整除”。
通过引入全称量词,可以使这种普遍性的陈述具有更严密的逻辑结构。
2. 存在量词的应用:存在量词在数理逻辑中用于描述至少存在一个满足某种性质的个体。
谓词逻辑知识点总结一、语言和推理的形式化语言和推理的形式化是数理逻辑的基础,它主要研究如何用严格的符号化方法来表示和分析自然语言中的语言和推理。
在谓词逻辑中,我们通常将自然语言中的命题分解成基本的谓词和常量,然后用谓词逻辑公式来表示这些命题。
例如,对于命题“人类都是有智慧的”,我们可以用P(x)来表示“x是人类”,用Q(x)表示“x有智慧”,那么这个命题可以表示为∀x(P(x)→Q(x))。
而推理的形式化则主要是研究如何用逻辑规则和演绎推理方法来推导出符合逻辑规律的结论。
二、谓词演算及其语义谓词逻辑的核心内容就是谓词演算,它是一种用来分析和推导谓词逻辑公式的形式系统。
谓词演算主要包括语法、语义和推导三个方面。
在语法方面,我们主要研究谓词逻辑公式的形式和结构,包括原子公式、复合公式和量词公式等。
在语义方面,我们主要研究谓词逻辑公式的意义和解释,包括谓词的扩展、量词的解释、模型的概念等。
在推导方面,我们主要研究如何用逻辑规则和推导方法来推导谓词逻辑公式的推导系统。
三、逻辑推导逻辑推导是谓词逻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如何用逻辑规则和演绎推理方法来推导出新的谓词逻辑公式。
在逻辑推导中,我们主要研究形式系统中的推理规则和推导方法,包括假言推理、析取推理、量词引入和消去等基本推理规则。
通过逻辑推导,我们可以推导出符合逻辑规律的结论,从而解决一些具体的逻辑问题。
四、完全正式系统完全正式系统是谓词逻辑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指的是一个完全形式化的逻辑系统,包括语法、语义和推导等方面。
在完全正式系统中,我们可以用严格的形式化方法来表示和分析逻辑语言和推理,从而解决一些具体的数理逻辑问题。
完全正式系统的建立对于谓词逻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逻辑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统一的规范框架,同时也为数理逻辑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五、争议在谓词逻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争议性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有关谓词逻辑的语言和推理的形式化方法,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理论,针对谓词逻辑公式的语法和语义,也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