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单元
- 格式:docx
- 大小:24.69 KB
- 文档页数:5
2020牛津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3课文原文及翻译(含单词表)Alex around the world亚力克斯环球游记10 January, a wedding ceremony, India一月十日,一场婚礼,印度When Nadim invited me to his sister's wedding, I knew it would be the opportunity of a lifetime. I was definitely not wrong!当纳迪姆邀请我参加他妹妹的婚礼时,我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结果我还真没猜错!The wedding ceremony took place in a brightly decorated hotel room. There were hundreds of guests, all dressed up in formal, colourful clothes. According to tradition,the bride was wearing an eye-catching red silk sari.婚礼在一间装饰华美的酒店包房内举行。
到场宾客数以百计,个个身着色彩艳丽的礼服。
遵照传统,新娘身穿一袭分外夺目的红丝绸莎丽。
I did not understand all of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but a few made a deep impression on me. One was the bridegroom's entrance on a beautiful white horse. I had never seen that back home! Another was the part when Nadim's father proudly led his daughter through the rows of seats to her husband. It reminded me of my sister's wedding.Although our cultures are so different, the smiling faces are the same.不是所有的传统习俗我都了解,但有一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3单词及词组1.blog[blɑg] n. 博客vt.写博客2.blog post博文;博客帖子3.blogger [ˈblɒɡə(r)] n. 博客作者;博主4.engine[ˈɛndʒɪn] n. 引擎;发动机;火车头5.search engine(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6.chat[tʃæt] vi. 聊天;闲聊7.stream[stri:m] vt. 流播(不用下载直接在互联网上播放音视频;流出vi.流动n.小河;溪流8.identity[aɪˈdɛntəti] n. 身份;个性9.identity card身份证10.convenient[kənˈvinɪənt] adj. 方便的;近便的11.cash[kæʃ] n. 现金;金钱12.update[ˌʌpˈdeit] vt. 更新;向……提供最新信息n. 更新;最新消息13.database[ˈdeɪtəbeɪs] n. 数据库;资料库14.software[ˈsɔftwɛr] n. 软件work[ˈnetwɜːk] n. (互联)网络;网状系统;人际网vt.将……连接成网络;联播vi. 建立工作关系16.stuck [stʌk] adj. 卡住;陷(入);困(于)17.keep sb. company陪伴某人18.surf[sɜːf] vt.&vi. 浏览;冲浪19.benefit[ˈbɛnɪfɪt] n. 益处vt. 使受益vi. 得益于20.distance[ˈdɪstəns] n. 距离21.inspire[ɪnˈspaɪɚ] vt. 鼓舞;激励;启发思考22.now that既然;由于23.access[ˈæksɛs] n. 通道;(使用、查阅、接近或面见的)机会vt. 进入;使用;获取24.charity[ˈtʃærəti] n. 慈善;慈善机构(或组织)25.go through经历;度过;通读26.tough[tʌf] adj. 办艰难的;严厉的27.province[ˈprɑvɪns] n. 省28.conference[ˈkɑnfərəns] n. 会议;研讨会;正式会谈29.resident[ˈrɛzɪdənt] n. 居民;(美国的)住院医生adj. (在某地)居住的30.plus[plʌs] conj. 而且;此外n. 加号;优势prep.加;另加31.function[ˈfʌŋkʃən] n. 功能;作用;机能vi. 起作用;正常工作;运转32.battery[ˈbætri] n. 电池33.confirm[kənˈfɜːm] vt. 确认;使确信34.Wi-Fi[ˈwaɪfaɪ] n. 无线保真(用无线电波而非网线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的系统)35.press[prɛs] vt. 按,压;敦促36.button[ˈbʌtn] n. 按钮;纽扣37.file[faɪl] n. 文件;文件夹;档案38.in shape状况良好39.keep track of掌握……的最新消息;了解……的动态40.discount[dɪsˈkaʊnt] n. 折扣vt.打折41.account[əˈkaʊnt] n. 账户;描述42.click[klɪk] vt.&vi. 点击43.privacy [ˈprɪvəsi] n. 隐私;私密44.theft[θɛft] n. 偷(窃);盗窃罪45.rude[ru:d] adj. 粗鲁的;无礼的46.target[ˈtɑːɡɪt] n. 目标;对象;靶子vt.把……作为攻击目标47.troll [trɒl] n. 发挑衅帖子的人;恶意挑衅的帖子48.cyberbully ['saɪbəˈbʊli] n. 网霸vt.&vi. 网络欺凌49.false[fɔls] adj. 假的;错误的50.particular[pəˈtɪkjələ(r)] adj. 特定的;特别的;讲究的51.embarrassing [ɪmˈbærəsɪŋ] adj. 让人难堪(尴尬;害羞)的52.make fun of取笑;戏弄53.upset[ʌpˈsɛt] adj. 心烦的;苦恼的;沮丧的vt. 使烦恼;使生气;搅乱54.guideline[ˈɡaɪdlaɪn] n. 准则;指导原则55.author[ˈɔːθə(r)] n. 作者;作家56.tip[tɪp] n. 忠告;诀窍;实用的提示57.familiar[fəˈmɪljɚ] adj. 熟悉;熟知58.keep sth. in mind牢记59.define [dɪˈfaɪn] vt. 给……下定义;界定;解释60.case[keis] n. 盒;箱;情况;案件61.the World Wide Web abbr. WWW 万维网;环球信息网62.Jan Tchamani 简▪夏曼尼63.Birmingham [ˈbərmɪŋˌhæm] 伯明翰(英国城市)Unit 3单词及词组默写清单1.n. 博客写博客2.博文;博客帖子3.n. 博客作者;博主4.n. 引擎;发动机;火车头5.(互联网上的)搜素引撃6.vi. 聊天;闲聊7.v 流出流动n.小河;溪流8.n. 身份;个性9.身份证10.adj. 方便的;近便的11.n. 现金;金钱12.v. 更新n.更新;最新消息13.n. 数据库;资料库14.n. 软件15.n.(互联)网络;网状系统;人际网vt.将……连接成网络;联播vi. 建立工作关系16.adj. 卡住;陷(入);困(于)17.陪伴某人18.vt vi.浏览;冲浪19.n. 益处vt.使受益vi.得益于20.n. 距离21.vt. 鼓舞;激励;启发思考22.既然;由于23.n. 通道;(使用、查阅、接近或面见的)机会.进入;使用;获取24.n 慈善;慈善机构(或组织25.经历;度过;通读26.ad. 艰难的;严历的27.n. 省28.n. 会议;研讨会;正式会谈29.n. 居民adj.(在某地)居住的30.conj.而且n.加号;优势prep.加;另加31.n 功能;作用vi.起作用;运转32.n 电池33.vt. 确认;使确信34.n. 无线保真(用无线电波而非网线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的系统)35.vt. 按,压;敦促36.n. 按钮;细扣37.n. 文件;文件夹;档案38.状况良好39.掌握…的最新消息40.n 折扣vt.打折41.n. 账户;描述42.vt. vi.点击43.n. 隐私;私密44.n. 偷(窃);盗窃罪45.adj. 粗鲁的;无礼的46.n. 目标;靶子vt.把…作为攻击目标47.n. 发挑衅帖子的人;恶意挑衅的帖子48.n. 网霸vt.&vi. 网络欺凌49.adj 假的;错误的50.adj. 特定的;特别的;讲究的51.adj. 让人难堪(越尬;害羞)的52.取笑;戏弄53. a. 心烦的;沮丧的vt.使烦;使生气54.n. 准则;指导原则55.n. 作者;作家56.n 忠告;读;实用的提示57.adj. 熟悉;熟知58.牢记59.vt. 给……下定义;界定;解释60.n. 盒;箱;情况;案件61.万维网;环球信息网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3 Reading and Thinking课文(英汉对照)STRONGER TOGETHER:HOW WE HAVE BEEN CHANGEDBY THE INTERNET我们一起更加强大:我们是如何被互联网改变的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 Wide Web. There are countless articles telling us how the Internet has made our lives more convenient. We no longer have to wait in line or carry cash around when we go shopping. We can get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 from large databases.We can download software, documents,and images whenever we need them. But the Internet has done much more for people than simply make life more convenient. People’s lives have been changed by online communities and social networks.关于万维网奇迹的文章有很多。
高中高一人教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高一人教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篇1当你惊诧于珍珠的圆润华美、晶莹剔透时,你可知道蚌忍受了怎样的苦痛,才将一颗沙粒孕育成绚丽的珍珠?责任就像心灵的沙粒,它束缚了我们的行动,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但终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它已成为一颗珍珠,给我们的生命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个人若想立足于社会,首先应该具有的,就是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范仲淹少时勤奋,学有所成,本可以在京城享受高官厚禄,可他却主动要求到偏远的边塞去保家卫国。
他到边塞后,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日夜操练军队,使敌军十余年不敢进犯。
后来,皇帝又让他作宰相,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象征着财富、地位,是多少人心驰神往、梦寐以求的。
但范仲淹拒绝了,他认为国家的安定才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守卫边疆,敌人不敢来犯,国家才能安定富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心怀责任,克制私欲,虽未作宰相,但其成就和名声,仍不逊于任何一位身居相位的人。
杜甫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以拯救贫苦人民为责任;董存瑞以身为支架,手举炸药包,是以掩护队友、革命胜利为责任;马丁·路德·金常说“我有一个梦想”,是以解放黑人为责任。
他们的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但他们的心灵也因责任打磨出了一颗颗令后人铭记的珍珠。
责任的珍珠之所以发光,是因为它经历了心灵的选择。
菲利普医生生于20世纪初,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有小偷进他的诊所偷东西摔断了腿,他却二话没说,将小偷治好后送走。
可当二战发生后,一位盖世太保头目身受枪伤被送进他的诊所治疗,他却毫不犹豫地一刀杀死了这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他被逮捕后,有人指责他忘记了自己作为医生的责任。
他义正言辞地回答:“不,我没有忘记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可以救伤害过我的人,但当纳粹到来时,我的首要责任就是反法西斯,我不能救伤害世界人民的人!”菲利普医生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单词表1. background n. 背景;背景知识2. benefit n. 利益;益处;v. 使受益3. bond n. 结合;联系;v. 粘合4. brotherhood n. 兄弟般的关系5. celebrate v. 庆祝;赞美6. challenge n. 挑战;v. 向…挑战7. charity n. 慈善;慈善事业;慈善团体8. childhood n. 童年;幼年9. citizen n. 公民;居民10. community n. 社区;共同体11. contribute v. 贡献;捐献12. cooperation n. 合作;协作13. culture n. 文化;文明14. diversity n. 多样性;差异;变化15. donation n. 捐赠;捐献16. environment n. 环境17. equal adj. 平等的;n. 平等的人,同等的事物18. ethnicity n. 种族;民族特点19. freedom n. 自由;自主20. friendship n. 友谊;友情21. harmony n. 和谐;协调22. heritage n. 遗产;传统;文化财富23. immigration n. 移民;移居24. integration n. 整合;融入25. justice n. 正义;公正26. liberty n. 自由;自由权27. multicultural adj. 多元文化的28. neighborhood n. 街坊;社区29. opportunity n. 机会;机遇30. patriotism n. 爱国主义31. peace n. 和平;平静32. philanthropy n. 慈善事业;慈善行为33. race n. 种族;人类;竞赛34. respect n. 尊重;敬重;v.尊重;敬重35. tolerance n. 容忍;忍受;宽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1.1产生1.1.2地位1.1.3任期1.1.4职责1.2 人民代表大会1.2.1性质1.2.2地位1.2.3职权1.2.4体系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3.1含义1.3.2基本内容1.3.3组织和活动特点1.3.4地位1.3.5实行的必要性1.3.6优越性1.3.7如何坚持和完善2政党制度2.1 中国共产党2.1.1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2.1.2性质2.1.3宗旨2.1.4地位2.1.5执政方式2.1.6指导思想2.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2.1基本内容2.2.2重要机构2.2.3优越性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1 我国的民族关系3.1.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2.1民族平等3.2.2民族团结3.2.3各民族共同繁荣3.2.4三原则之间关系3.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3.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3.4.1自治地方3.4.2自治机关3.4.3自治权3.5 实行的必要性3.5.1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3.5.2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3.6 优越性3.6.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3.6.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6.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3.6.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4宗教政策4.1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4.1.1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4.1.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4.1.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4.2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4.3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4.5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兰亭集序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
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饮酒一杯,咏诗一首,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恬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产生。
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是一件大事。
”怎么能不悲痛呢?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
本来就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命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聚会的人,抄录他们做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聚会的诗文。
赤壁赋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教学设计:2024秋季高中政治思想必修二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理解这一特征在推动国家发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及其体现,形成客观、理性的政治认知。
3、法治意识: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观念。
4、公共参与:鼓励学生关注国家政治生活,理解自身作为未来公民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责任与使命,激发其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与措施。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及这一特征如何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推动国家发展、保障人民权益中的实际成效。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
•多媒体课件(包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沿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介绍、国家发展成就展示等)。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解读资料。
•新闻报道、纪录片等视频资料,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建设成就。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系统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作用。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政治决策过程、政策制定等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决策机制。
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0-2)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是A.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B.巩固了苏维埃政权C.取消商品贸易D.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2.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3.作为苏联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同的是A.都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B.都由于对农民的剥夺破坏了工农关系C.都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4.苏俄(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其中有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该体制的特点包括①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②运用多种所有制发展经济③实行指令性计划④按照“物质利益原则”进行利益分配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②④5.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
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
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D.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6.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D.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7.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8.对“斯大林模式”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②经济上高度集中,实行指令性计划③政治上高度集权,个人崇拜④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却严重地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曾产生过积极作用B.都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C.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0.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11.就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A.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或工业上B.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C.缺乏正确的理论、周密的计划和必要的实践D.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2.西方史学家认为:“(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B.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C.重视消费品生产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13.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A.经济基础落弱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D.西方国家长期经济封锁14.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
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15.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
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16.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
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7.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
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①减少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②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③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④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8.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C.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19.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抑制物价上涨④刺激消费需求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20.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2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有①扩大政府开支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③政府直接采购④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22.195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凯斯•芬斯登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说:“自然,以前有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国家的生产资源。
然而,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
“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是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B.资本家丧失了企业的全部所有权C.国有经济的比重日益上升D.股票分散化,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23.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D.引发了世界大战25.有人认为,20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经济使漫无限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的矛盾得以解决,从而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到了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
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政府大力干预经济②增加社会福利开支③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④出售部分国有企业A. ②④B. ③④C. ②③D. ①②二、材料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合计50分)26.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
政府惟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动、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
这种经济理论的信条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
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请回答:①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2分)②依据材料二,分析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史实说明“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6分)③材料三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的思路指什么?模式僵化了又指什么?这一模式的主要弊端是什么?(6分)④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是如何处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的。
(4分)⑤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和模式前后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27.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
……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材料二在斯大林经济体制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巨大成就。
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后来,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虽历经几次改革,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陷入困境,出现了危机。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坦率的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
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
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特点,并说明其运用手段主要有哪几种?(4分)(2)从经济运行体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中“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二中“斯大林经济体制”主要不同点是什么?(4分)(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突破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成功的探索实践。
(6分)(4)上述材料可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提供哪些借鉴?(4分)28.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在街头求职的失业者背上的小木牌上写着:I know 3 trades,I speak 3 languages,Fought for 3 years,Have 3 children,And no work for 3 months,but I only want one job.材料二1929年美国报纸上刊有《“胡佛村”及其“村民”》的图片,图下配有文字: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各城市的垃圾堆在空地上,人们表情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