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5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三单元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1讲钠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1.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考点一钠及其氧化物1.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是一种0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02柔软,是03热和04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的05小,比煤油的06大,熔点07低。
2.钠的化学性质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知钠具有很强的01还原性:(1)钠与非金属单质(如O2、S、Cl2等)反应O2:024Na+O2===2Na2O(常温)△Na2O2(加热)032Na+O2=====S:042Na+S===Na2S(研磨爆炸)△2NaClCl2:052Na+Cl2=====(2)钠与水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062Na+2H2O===2NaOH+H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操作现象原理或解释向一个盛有适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07小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反应08放热,钠的熔点较09低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到处游动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产生的10气体推动小球游动与水反应伴有“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有11碱性物质生成(3)钠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122Na +2H +===2Na ++H 2↑。
(4)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一般考虑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再与该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与CuSO 4溶液反应:132Na +2H 2O +CuSO 4===Cu(OH)2↓+Na 2SO 4+H 2↑。
与FeCl 3溶液反应:146Na +6H 2O +2FeCl 3===2Fe(OH)3↓+6NaCl +3H 2↑。
(5)与含羟基或羧基的有机物发生置换反应①与乙醇反应:15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②与丙酸反应:2CH 3CH 2COOH +2Na ―→2CH 3CH 2COONa +H 2↑。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考点分布]考点一 钠、镁的性质及用途[学生用书P30]一、钠的性质、制取及用途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ρ(H 2O)>ρ(Na)>ρ(煤油);熔点:低于100 ℃;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在空气中钠表面很快变暗)点燃:2Na +O 2=====△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2)与水反应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
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通电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做热交换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二、镁的存在、工业制法及性质1.镁的存在自然界中的镁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地壳和海水中,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 t 。
2.镁的工业制法 海水――→石灰乳①海水沉淀池Mg(OH)2――→HCl ②MgCl 2――→蒸发结晶③MgCl 2·6H 2O ――→HCl 气流中△④MgCl 2――→电解⑤Mg3.镁的性质(1)与N 2、O 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Mg +N 2=====点燃Mg 3N 2、2Mg +O 2=====点燃2MgO 。
(2)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 +2H +===Mg 2++H 2↑。
第2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程标准]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实例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考点一 铁的单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1.铁的单质(1)原子结构铁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或3个电子而表现为+2价或+3价。
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四位。
(2)物理性质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磁体吸引的特性;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3)化学性质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①Fe 与Cl 2、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 +3Cl 2=====△2FeCl 3;Fe +S=====△FeS 。
②Fe 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③Fe 与氧化性酸(如HNO 3)的反应(写离子方程式,下同)Fe 与过量稀HNO 3的反应:Fe +NO -3+4H +===Fe 3++NO↑+2H 2O ;F e 与少量稀HNO 3的反应:3Fe +2NO -3+8H +===3Fe 2++2NO↑+4H 2O 。
④Fe 与FeCl 3溶液的反应:Fe +2Fe 3+===3Fe 2+。
[点拨] ①铁分别与氯气和盐酸反应所得的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同,Fe 与Cl 2反应无论用量多少都生成FeCl 3,而Fe 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 2。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而铁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Fe 3O 4。
2.铁的氧化物(1)物理性质 化学式 FeO Fe 2O 3 Fe 3O 4 俗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 色、态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铁的价态+2价 +3价 +2价、+3价 (2)化学性质①FeO、Fe 2O 3、Fe 3O 4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 +2H +===Fe 2++H 2O ;Fe 2O 3+6H +===2Fe 3++3H 2O ;Fe 3O 4+8H +===2Fe 3++Fe 2++4H 2O 。
课程篇一、指导思想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堂教学中,力争通过化学学科思维、学科观念以及学科方法等的培养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植根于头脑中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复习内容主要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中金属铁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梳理。
学生对于金属铁、铁的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对于整体构建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还没有形成,更不能从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去认识和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铁及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构建铁及其化合物“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思维模型;通过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实验探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3.感受铁及其化合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发现小药片中的大智慧,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
四、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过程引言:请大家通过观看图片介绍再来认识一下我们熟悉的金属铁(背景音乐)。
展示:近几年“铁”定出现的高考考题(非选择题)题目目录。
情景创设:“神明颜料———制作彩霞的指定颜料”,了解氧化铁的多彩用途。
【任务1】铁与氧气反应情况:铁→四氧化三铁;铁→氧化铁(吸氧腐蚀);铁→氧化亚铁(氧气顶吹转炉里过量高温铁水与纯氧反应生成氧化亚铁)。
展示:铁与铁的氧化物关系图问题:思考并找出哪些条件对反应产物的不同产生了影响?【任务2】铁与硫酸、硝酸反应情况展示:铁与Fe2+、Fe3+关系图:铁与稀硫酸、铁与浓硫酸、铁与稀硝酸、铁与浓硝酸等。
设计意图:巩固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并检测学生课前预习效果;初步认识并构建了条件对化学反应影响的物质转化观;逐步构建铁及其化合物“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思维模型。
过渡:从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中,能否再找出条件对其有一定影响的其他反应呢?【任务3】三价铁离子的水解反应的研究1.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铁与铁的氢氧化物关系[例题1]用饱和的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正确的操作是()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B.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C.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2.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思考:(1)FeCl3水解时若“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并持续加热”,将生成什么?为什么?(2)配置FeCl3饱和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少许盐酸?3.Fe3+水解生成聚合硫酸铁[例题2]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Fe2(OH)n(SO4)3-0.5n]m 广泛用于污水处理。
第14讲 侯氏制碱法与Na 2CO 3含量的测定[复习目标] 1.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2.掌握Na 2CO 3含量的测定方法。
考点一 侯氏制碱法1.制备原料食盐、氨、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反应为C +H 2O(g)=====高温CO +H 2,CO +H 2O(g)=====高温CO 2+H 2。
2.工艺流程3.反应原理(1)产生NaHCO 3的反应:NH 3+NaCl +CO 2+H 2O===NaHCO 3↓+NH 4Cl 。
(2)产生Na 2CO 3的反应: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4.绿色思想 循环使用的物质为CO 2、NaCl 。
1.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 3的部分装置。
(1)实验时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 2、NH 3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通入__________,然后b 通入_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c 中放蘸有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先通入NH 3,然后通入CO 2(2)NH 3 CO 2 由于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而NH 3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通入NH 3的导气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液中,为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率,通入CO 2的导气管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以下(3)吸收氨气尾气,防止污染空气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1)分别写出沉淀池、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上述流程中X 物质的分子式。
(3)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
第9讲 钠及其氧化物[复习目标] 1.了解钠的单质和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
2.掌握钠与氧气、水、酸、盐溶液反应的特点。
3.了解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区别,掌握Na 2O 2与H 2O 、CO 2反应的规律。
考点一 钠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小于100 ℃),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Na――――――――→O 2、Cl 2、H 2O 、H +等失去e-Na +(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 ;加热:2Na +O 2=====△Na 2O 2。
Cl 2:2Na +Cl 2=====点燃2NaCl 。
(2)与水反应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
(4)与盐溶液反应与盐溶液反应时一般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与CuSO 4溶液反应:2Na +2H 2O===2NaOH +H 2↑,2NaOH +CuSO 4===Cu(OH)2↓+Na 2SO 4。
总反应为2Na +2H 2O +CuSO 4===Cu(OH)2↓+Na 2SO 4+H 2↑。
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通电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1)钠钾合金(室温呈液态)可用于核反应堆的导热剂。
(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治炼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1.钠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溶液中( )2.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 ) 3.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 4.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 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5.钠的金属性比钾强,工业上用钠制钾的原理为Na +KCl=====熔融K ↑+NaCl( ) 6.实验结束后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 答案 1.× 2.× 3.× 4.× 5.× 6.√一、钠的性质实验1.(2022·长春期中)下列关于钠的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切开一小块钠,观察切面颜色的变化 钠切面颜色变暗,最后呈淡黄色 B把一小块钠投入CuSO 4溶液中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产生蓝色沉淀C 把一小块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冷水中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变蓝D 把一小块钠迅速投入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钠熔成小球,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答案A解析切开钠,钠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切面颜色变暗,但最后不会呈淡黄色,A 项错误;把一小块钠投入Cu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H2,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NaOH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B项正确;把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冷水中,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H2,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变蓝,C项正确;钠的熔点低,加热熔化,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D项正确。
课题名称铁三角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材内容剖析: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知识是本专题的重点之一,经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能够加深稳固“从自然界获得铁和铜”的知识,并为下一节“钢铁的腐化”的学习确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拥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部分知识系统打破了过去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构造—性质—制备—用途”的模式,而是从熟习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着手,引起学生对“他们在自然界怎样存在?人类怎样获得这些物质”的思虑,从而产生研究的欲念。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视线下,认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宽泛应用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认识化学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关系,培育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说与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加强社会责任感。
而且经过“铁三角”的学习还可以进一步稳固氧化复原反响的知识学习者特色剖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铁,铜的物理性质和基本的化学性质,也对铁、铜等金属资料的冶炼:高炉炼铁、湿法炼铜有了简单认识,均为本课时的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是在总复习阶段,学生对铁三角的应用仍旧属于不太好掌握的,所以在安排课不时仍旧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基础知识。
教课目的及确定依照依照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构造和内容的理解,联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色,确定学习目标以下:知识与技术1、认识铁、铜的物理性质,掌握铁、铜的化学性质;2、掌握Fe2+、Fe3+的性质及互相转变,学会用化学方法鉴识Fe2+、Fe3+。
过程与方法1、经过演示实验,锻炼察看的能力,学会剖析问题的方法。
2、经过列表比较和图示联系的方法,在掌握Fe2+、Fe3+的性质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式。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本节铁铜这些常有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学习,进一步深切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学会用化学知识解说或解决身旁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教课重难点剖析及确定依照:鉴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质学习能力,将教课重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Fe2+、Fe3+的性质及其互相转变。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单质1、物理性质:金属钠银白色,硬度:软,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导电性、导热性良好➢钠露置与空气中的过程变化:➢化学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
2、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常温) 2Na+O2Na2O2(过氧化钠)2Na2O+O22Na2O2②与非金属反应2Na + Cl22NaCl 2Na + S=Na2S③与水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2↑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浮、熔、游、响、红。
➢钠燃烧引起火灾,一般用砂土盖灭。
④钠与酸的反应2HCl + 2Na=2NaCl + H2↑⑤将钠与盐的反应a.若将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b.钠可与某些熔盐作用,置换出相应金属。
如:4Na + TiCl4 (熔)=4NaCl + Ti(二)钠的化合物1、Na2O和Na2O2名称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电子式分类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Na2O2与CO2、H2O反应的各种关系➢Na2O2的强氧化性Na2O2可与SO2、H2S、FeCl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3)Na2CO3和NaHCO3碱反应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此法可用于土法制烧碱或除掉烧碱中的Na2CO3少量石灰水:2NaHCO3+Ca(OH)2=CaCO3↓+Na2CO3 +2H2O过量石灰水:NaHCO3+Ca(OH)2=CaCO3↓+NaOH +H2O与盐反应CaCl2Ca2+ + CO32-==CaCO3↓不反应NaHSO4CO32-+ 2H+=CO2↑+H2O HCO3-+H+=H2O+CO2↑热稳定性很稳定受热不分解不很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二者之间相互转化➢常见离子的焰色反应和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Na+(黄色) K+(紫色,需透过钴玻璃)Cu2+(绿色)Ba2+ (黄绿色)操作:洗—烧—蘸—烧—洗仪器:铁丝、铂丝、蓝色钴玻璃说明:①并非所有的金属都有焰色反应②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都有同样的焰色③焰色反应为物理性质➢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二、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铝单质➢①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2Mg+O22MgO 3Mg+N2Mg3N2 Mg+S MgS Mg+Cl2MgCl2 4Al+3O22Al2O3 2Al+3S Al2S3 2Al+3Cl22AlCl3②跟酸的反应③跟碱的反应(镁不能跟碱起反应)2Al+6H2O2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2Al+2H2O+2NaOH=2NaAlO2+3H2↑④与氧化物的反应:a.与H2O的反应:Mg+2H2O Mg(OH)2+H2↑(能使酚酞变红)2Al+6H2O2Al(OH)3+3H2↑b.铝热反应:Al(S)+M x O y(S)Al2O3+xM(l)△H<0c.2Mg+CO22C+2MgO2、铝的化合物(1)氧化铝(Al2O3)①物理性质:白色难熔固体、也不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③应用:冶炼金属铝的原料;耐火材料,可以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
(2)氢氧化铝[Al(OH)3] ①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3与强酸反应生成铝盐: Al(OH)3+3H +=Al 3++3H 2OAl(OH)3与强碱溶液作用生成偏铝酸盐: Al(OH)3+OH -=AlO 2-+2H 2O值得注意的是:Al 3+与OH -、AlO 2-与H +、Al 3+与AlO 2-不能大量共存:Al 3++3OH -=Al(OH)3↓ AlO 2-+H ++H 2O=Al(OH)3↓ Al 3++3AlO 2-+6H 2O=4Al(OH)3↓ ➢ 离子共存问题: Al 3+与OH -、S 2-、HCO 3-、CO 32-、AlO 2-等不能大量共存; AlO 2-与H + 、Al 3+、NH 4+、Fe 3+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氢氧化铝的生成:a .铝盐与可溶性弱碱氨水反应制Al(OH)3:Al 3++3NH 3·H 2O=Al(OH)3↓+3NH 4+b .一般用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 2的方法制取Al(OH)3。
当CO 2不足或适量时: CO 2+2AlO 2-+3H 2O=2Al(OH)3↓+CO 32-;当CO 2过量时: CO 2+AlO 2-+2H 2O=Al(OH)3↓+HCO 3-。
c .铝盐和偏铝酸盐反应: Al 3++3AlO 2-+6H 2O=4Al(OH)3➢ Al 3+、AlO 2-的图像问题(3)硫酸铝钾 KAl(SO 4)2 电离方程式: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 4)2·12H 2O 〕俗名:明矾。
明矾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 KAl(SO 4)2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32424()2K A l S O KA l S O ++-=++沉淀物质的量最大:2KAl(SO4)2+3Ba(OH)2==3BaSO4+Al(OH)3+K2SO4沉淀质量最大:KAl(SO4)2+2Ba(OH)2==2BaSO4+KAlO2+2H2O➢明矾净水化学方程式:➢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三、铁、铜及其化合物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4周期,第Ⅷ族。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物理性质:铁具有金属全部物理通性:常温下是固态,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2)化学性质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当铁跟弱氧化剂反应时:Fe-2e-=Fe2+;当跟强氧化剂反应时:Fe-3e-=Fe3+。
a.铁跟氧气等其它非金属单质的反应:3Fe+2O2Fe3O4 (一定要注意产物)2Fe+3Cl22FeCl3 2Fe+3Br2=2FeBr3过量的铁在氯水或溴水中可以生成FeCl2、FeBr2Fe+I2FeI2 Fe+S FeSb.铁跟水的反应:3Fe+4H2O(g)Fe3O4+4H2(注意产物也是Fe3O4)c.铁跟酸的反应:①与非氧化性酸:Fe+2H+=Fe2++H2↑②与强氧化性酸(稀硝酸为例):Fe+4HNO3(稀)=Fe(NO3)3+NO↑+2H2OFe+2Fe(NO3)3=3Fe(NO3)2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铁和浓硝酸、浓H2SO4发生钝化,但在加热条件下,钝化作用立即遭到破坏:Fe+6HNO3(浓)Fe(NO3)3+3NO2↑+3H2O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d.铁和某些盐溶液的作用:Fe+Cu2+=Fe2++Cu Fe+2Fe3+=3Fe2+2、铁的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FeO Fe3O4Fe2O3铁的化合价+2价+2价(1/3),+3价(2/3) +3价俗称——磁性氧化铁铁红状态和颜色黑色固体黑色固体红棕色固体与H2O的关系不反应,不溶解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氧化性高温下被CO、H2、Al、C等还原还原性可被氧化可被氧化一般不再被氧化主要用途——炼铁炼铁、作铝热剂、颜料①Fe(OH)2可由易溶性的亚铁盐跟碱溶液起反应制得。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易被空气中O2迅速氧化成Fe(OH)3。
因此,白色絮状沉淀能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制备时:a.要将滴管口插入硫酸亚铁液面下,再滴入NaOH溶液;b.配液时可用加热的方法尽可能除去溶解氧;c.可在液面加少许汽油或苯等有机溶剂,以隔绝空气。
②Fe(OH)3可由易溶性的铁盐跟碱溶液起反应制得。
Fe(OH)3为红褐色沉淀,可溶于强酸,受热易分解。
Fe3++3OH-=Fe(OH)3↓ Fe(OH)3+3H+=Fe3++3H2O 2Fe(OH)3Fe2O3+3H2O制备Fe(OH)3胶体:➢Fe2+ Fe3+的鉴别离子共存问题:➢Fe、Fe2+、Fe3+的互相转化➢3、铜及其化合物(1)铜的物理性质:黄色或紫红色,导电导热延展性,导电性位于金属的第二位。
(2)铜在周期表中第4周期IB族(3)铜单质的化学性质①铜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Cu+O22CuO Cu+Cl2CuCl2 2Cu+S Cu2S2Cu+O2 +CO2 +H2O = Cu2(OH)2CO3②与化合物反应Cu+2FeCl3 = CuCl2+2FeCl2Cu+4HNO3 = Cu(NO3)2+2NO2↑+2H2O3Cu+8HNO3 = 3Cu(NO3)2+2NO↑+4H2OCu+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 (4)氧化铜(CuO)CuO+H2Cu + H2OCuO+H2SO4 = CuSO4 + H2OCuO+C2H5OH Cu+CH3CHO+H2O(5)氢氧化铜[Cu(OH)2]①检验醛基(CH3CHO)CH3CHO+2Cu(OH)2Cu2O+CH3COOH+2H2O ②和乙酸反应2CH3COOH+Cu(OH)2=(CH3COO)2Cu+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