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13.91 KB
- 文档页数:3
表面粗糙度选用-----------------------------------------------------------序号=1Ra值不大于\μm=100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的表面,如粗车、粗刨、切断等表面,用粗镗刀和粗砂轮等加工的表面,一般很少采用-----------------------------------------------------------序号=2Ra值不大于\μm=25、50表面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序号=3Ra值不大于\μm=12.5表面状况=可见刀痕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表面,如轴的端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侧面、键槽的非工作表面,减重孔眼表面-----------------------------------------------------------序号=4Ra值不大于\μm=6.3表面状况=可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铣齿应用举例=不重要零件的配合表面,如支柱、支架、外壳、衬套、轴、盖等的端面。
紧固件的自由表面,紧固件通孔的表面,内、外花键的非定心表面,不作为计量基准的齿轮顶圈圆表面等-----------------------------------------------------------序号=5Ra值不大于\μm=3.2表面状况=微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铣、刮1~2点/cm^2、拉、磨、锉、滚压、铣齿应用举例=和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如箱体、外壳、端盖等零件的端面。
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心的轴间,键和键槽的工作表面。
概况粗糙度:指加工概况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服度。
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用肉眼是难以区此外,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概况粗糙度越小,则概况越光滑。
概况粗糙度的大小,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示在以下几个方面:宇文皓月① 概况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概况越粗糙,配合概况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磨损就越快。
② 概况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对间隙配合来说,概况越粗糙,就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间隙逐渐增大;对过盈配合来说,由于装配时将微观凸峰挤平,减小了实际有效过盈,降低了联结强度。
③ 概况粗糙度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粗糙零件的概况存在较大的波谷,它们像尖角缺口和裂纹一样,对应力集中很敏感,从而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④ 概况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
粗糙的概况,易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通过概况的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内层,造成概况腐蚀。
⑤ 概况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封性。
粗糙的概况之间无法严密地贴合,气体或液体通过接触面间的缝隙渗漏。
此外,概况粗糙度对零件的外观、丈量精度也有影响。
概况粗糙度有Ra,Rz,Ry 之分,据GB 3505摘录:概况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Surface Roughness Parameters and their Values)经常使用的3个分别是: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arithmetical mean deviation of the profile;微观不服度十点高度(Rz)--the point height of irregularities;轮廓最大高度(Ry)--maximum height of the profile。
Ra--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z--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Ry--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如果图面没标注粗糙度选用Ra /Rz /Ry 的情况下默认为Ra。
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制造中,表面粗糙度标准通常使用Ra(平均粗糙度)或Rz(峰值粗糙度)来表示。
不同的应用和行业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PCB表面粗糙度标准:
1. IPC-6012标准:IPC(Institute for Printed Circuits)制定了很多与PCB相关的标准,其中IPC-6012是用于刚性PCB的最常见标准之一。
对于IPC-6012 Class 2和Class 3,通常要求表面粗糙度Ra在0.2-0.5μm之间。
2. ISO 4287标准:ISO 4287是描述表面纹理的国际标准,它定义了基本表面参数和测量方法。
对于一般的PCB制造,常见的表面粗糙度要求Ra在0.2-0.8μm之间。
3. JIS标准:日本工业标准(JIS)中有一些与PCB制造相关的标准,如JIS C 6481(用于刚性PCB的绝缘材料)和JIS C 6484(耐热丝印油漆)等。
这些标准中对于表面粗糙度往往有具体的要求和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PCB制造商和客户可能有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评估和测量,以确保满足所需的表面粗糙度标准。
具体的表面粗
糙度要求应在设计和制造的早期与相关方沟通和确认。
表面粗糙度标准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用肉眼是难以区别的,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
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磨损就越快。
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对间隙配合来说,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间隙逐渐增大;对过盈配合来说,由于装配时将微观凸峰挤平,减小了实际有效过盈,降低了联结强度。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较大的波谷,它们像尖角缺口和裂纹一样,对应力集中很敏感,从而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
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通过表面的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内层,造成表面腐蚀。
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封性。
粗糙的表面之间无法严密地贴合,气体或液体通过接触面间的缝隙渗漏。
此外,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外观、测量精度也有影响。
表面粗糙度有Ra,Rz,Ry 之分,据GB 3505摘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Surface Roughness Parameters and their Values)常用的3个分别是: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arithmetical mean deviation of the profile;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the point height of irregularities;轮廓最大高度(Ry)--maximum height of the profile。
Ra--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z--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Ry--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如果图面没标注粗糙度选用Ra /Rz /Ry 的情况下默认为Ra。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方法当钢材表面经喷射清理后,就会获得一定的表面粗糙度或表面轮廓。
表面粗糙度可以用形状和大小来进行定性。
经过喷射清理,钢板表面积会明显增加很多,同时获得了很多的对于涂层系统有利的锚固点。
当然,并不是粗糙度越大越好,因为涂料必须能够覆盖住这些粗糙度的波峰。
太大的粗糙度要求更多的涂料消耗量。
一般的涂料系统要求的粗糙度通常为Rz40~75微米。
1.粗糙度的定义对表面粗糙度的定义有以下几种:hy:在取样长度内,波峰到波谷的最大高度,ISO8503-3(显微镜调焦法)Ry:在取样长度内,波峰到波谷的最大高度,ISO8503-4(触针法)Ra:波峰和波谷到虚构的中心线的平均距离,ISO 3274Ry5: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波峰到波谷最大高度的算术平均值,ISO8503-4(触针法)有关Rz的表述与Ry5其实是相同的,Rz的表述来自于德国标准DIN 4768-1。
Ra和Rz之间的关系是Rz相当于Ra的4~6倍。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为了测定钢板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标准规定了相应的仪器可以使用,测量值以微米(μm)为单位。
国际标准分ISO 8503成五个部分在来说明表面粗糙度:ISO8503-1:1995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ISO8503-2:1995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分级―样板比较法ISO8503-3:1995 ISO基准样块的校验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显微镜调焦法ISO8503-4:1995 ISO基准样块的校验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触针法ISO8503-5:2004表面轮廓的复制胶带测定法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13288-91《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评定(比较板块法)》,参照ISO8503所制订。
3.比较样块法评定表面粗糙度在涂装现场较为常用的粗糙度评定方法是比较样块法。
常用的粗糙度比较块有英国易高elcometer125,荷兰TQCLD2040、LD2050以及英国PTER2006、R2007等。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方法当钢材表面经喷射清理后,就会获得一定的表面粗糙度或表面轮廓。
表面粗糙度可以用形状和大小来进行定性。
经过喷射清理,钢板表面积会明显增加很多,同时获得了很多的对于涂层系统有利的锚固点。
当然,并不是粗糙度越大越好,因为涂料必须能够覆盖住这些粗糙度的波峰。
太大的粗糙度要求更多的涂料消耗量。
一般的涂料系统要求的粗糙度通常为 Rz40~75微米.1.粗糙度的定义对表面粗糙度的定义有以下几种:hy:在取样长度内,波峰到波谷的最大高度, ISO8503—3(显微镜调焦法)Ry:在取样长度内,波峰到波谷的最大高度,ISO8503—4(触针法)Ra:波峰和波谷到虚构的中心线的平均距离, ISO 3274Ry5: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波峰到波谷最大高度的算术平均值,ISO8503—4(触针法)有关 Rz的表述与 Ry5其实是相同的,Rz的表述来自于德国标准 DIN 4768-1.Ra和 Rz 之间的关系是 Rz相当于 Ra 的 4~6倍。
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为了测定钢板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标准规定了相应的仪器可以使用,测量值以微米(µm)为单位。
国际标准分 ISO 8503 成五个部分在来说明表面粗糙度:ISO8503—1:1995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ISO8503-2:1995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分级―样板比较法ISO8503-3:1995 ISO基准样块的校验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显微镜调焦法ISO8503—4:1995 ISO基准样块的校验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触针法ISO8503-5:2004表面轮廓的复制胶带测定法我国的国家标准 GB/T 13288-91《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评定(比较板块法)》,参照 ISO8503所制订。
3。
比较样块法评定表面粗糙度在涂装现场较为常用的粗糙度评定方法是比较样块法。
常用的粗糙度比较块有英国易高elcometer125,荷兰TQC LD2040、LD2050以及英国PTE R2006、R2007等。
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用肉眼是难以区别的,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
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磨损就越快。
②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对间隙配合来说,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损,使工作过程中间隙逐渐增大;对过盈配合来说,由于装配时将微观凸峰挤平,减小了实际有效过盈,降低了联结强度。
③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较大的波谷,它们像尖角缺口和裂纹一样,对应力集中很敏感,从而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④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
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通过表面的微观凹谷渗入到金属内层,造成表面腐蚀。
⑤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封性。
粗糙的表面之间无法严密地贴合,气体或液体通过接触面间的缝隙渗漏。
此外,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外观、测量精度也有影响。
表面粗糙度有Ra,Rz,Ry 之分,据GB 3505摘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Surface Roughness Parameters and their Values)常用的3个分别是: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arithmetical mean deviation of the profile;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the point height of irregularities;轮廓最大高度(Ry>--maximum height of the profile。
b5E2RGbCAPRa--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z--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Ry--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表面粗糙度标准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宏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波度误差、表面粗糙度三者之间的区别,通常以一定的波距与波高之比来划分,如图所示。
一般比值大于1000者为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小于40者为表面粗糙度;介于两者之间者为表面波度误差。
1.表面粗糙度的图形符号及含义
2.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他补充要求在图形符号中的注写位置
(1) 位置a:注写表面结构的单一要求。
(2) 位置a和b:注写两个或多个表面结构要求。
在位置a注写第一个表面结构要求,方法同(1),在位置b注写第二个表面结构要求。
如果要注写第三个或更多个表面结构要求,图形符号应在垂直方向扩大,以空出足够的空间。
扩大图形符号时,a和b的位置随之上移。
(3) 位置c:注写加工方法、表面处理、涂层或其他加工工艺要求等。
如“车”、“磨”、“镀”等。
(4) 位置d:注写所要求的表面纹理和纹理的方向,如“=”、“X”、“M”等。
(5) 位置e:注写所要求的加工余量,以毫米为单位给出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