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782.00 KB
- 文档页数:32
1.使用教材:初中信息技术(上册)2.教学内容:第1单元第2节3.课时安排:1课时4.教学环境(硬件):极域广播系统、电脑联网5.课前准备(软件):多媒体课件、列出常用搜索引擎网站的网址,以百度搜索引擎为例教学课题:有效获取信息教材分析:《有效获取信息》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节的内容。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主要内容有信息需示分析、获取信息的途径、从因特网获取信息、信息的甄别和引用、信息的管理。
在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如何有效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的共同特征、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再进一步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
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
体验在有明确信息需求的情形下获取信息的一般规律,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总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基于网络资源的探究式“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将教学目标分解到一个任务中,以详尽的图文讲解配以演示流程,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从而让学生协作互助、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系列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获取信息的一般规律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恰当性等特点。
(2)掌握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常用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法、对比观察法、探究法,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和探究新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体验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