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四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943.50 KB
- 文档页数:17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四课时旋转与角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四课时旋转与角教案第二单元线与角第四课时转动与角教学内容:转动与角(第22-23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方式活动,重新认识平角、周角。
2、能够讲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重难点:1、重新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归纳。
学法:观察思考,自学讨论。
教学准备工作:活动角,直尺,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具钟面模型,转动上面的分针或时针,鼓励学生观测。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在时针和分针不停地旋转的过程中,它们组成了什么图形?寻找到这个数学密码的同学请举手。
构成了角。
组成的角是静止不动的吗?不是,是不断变化的。
认为,生活中除了静态的角,除了这样不断变化的角,它也可以和恒定的角一样美吗?今天,我们就去观赏和研究转动变化中的角。
板书课题:旋转与角【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转动与角的概念,并使学生体会至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训学生自己积极探索、集体交流的独立自主意识。
】二、探索新知。
1.操作方式活动,带出平角。
请同学们拿出刚做好的活动角,固定其中的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个角,你存有什么辨认出?与同桌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帮助指导。
让学生体验角的大小是在变化的,名称也会随之变化。
让学生说说活动结果。
你能够挂一个锐角吗?怎样检验它就是锐角?锐角和直角存有什么关系?学生挂一个锐角,用三角尺检验。
请你摆一个直角,并验证它是不是一个直角。
学生摆一个直角,并用三角尺验证。
你能摆一个比直角更大的角吗?教师指名,学生上前展示所摆的角。
同学们看看明白他就是怎样转动的吗?你们自己再转转看,又存有什么辨认出呢?2.认识平角。
(1)重新认识平角的特征。
教师和学生一起旋转活动角,逐步得到平角。
现在活动角转换成这样了,想一想,它跟前面的几个角较之,存有什么不一样?它比前面几个角都小。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原版高清电子课
本(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
第一课时:音乐的基础知识
- 音的高低
- 音的长短
- 节奏与节拍
第二课时:音乐的基本要素
- 旋律
- 和声
- 节奏
- 音色
第二单元:唱歌与欣赏
第三课时:唱歌
- 《小星星》
- 《小燕子》
第四课时:音乐欣赏
- 古典音乐:《月光奏鸣曲》- 民乐:《茉莉花》
第三单元:打击乐演奏第五课时:打击乐基础知识
- 打击乐器:鼓、钹、木鱼等- 打击乐的节奏与节拍
第六课时:打击乐演奏
- 《小兔子乖乖》
- 《两只老虎》
第四单元:音乐游戏
第七课时:音乐游戏
- 音乐捉迷藏
- 音乐接龙
第八课时:音乐表演
- 舞蹈:《小鸭子》
- 诗歌朗诵:《春晓》
第五单元:音乐与文化第九课时:音乐与文化
- 民间音乐:二人转、京剧等- 外国音乐:交响乐、歌剧等
第十课时:音乐与生活
- 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
- 音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第六单元:综合练
第十一课时:综合练
- 歌曲:《我们的田野》
- 音乐欣赏:《梁祝》
第十二课时:期末考试
- 考试内容:唱歌、演奏、音乐知识等。
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1:通过比较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师:观察旋转中过程中所形成的角,认一认,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活动角这样张开一点点,就是锐角。
再继续旋转,就形了成直角。
再向左旋转一点,就是钝角了。
师:(活动角转到成为一条直线)这个还是钝角吗?
师:这个角叫做平角。
当活动角的一边在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上时,这样的角叫平角。
师:平角可不是一条直线,它只是看起来像一条直线。
师:那平角有多少度呢?
师:一个平角就等于两个直角,也就是180度。
(二)认识周角
师:继续旋转活动角,还能组成什么新的角呢?
师:(继续转动活动角)旋转活动角时,发现角越来越大,(转动到两条边重合)这还是角吗?
师:它是周角,当活动角的一边旋转一周重合到另一条边上时,这样的角叫周角。
师:周角只是看起来像一条射线,但是它也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只是两条边重合在一起了。
师:那周角多少度呢?
师: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也就是360度。
(三)比较角的大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四课时利率教学目标1.通过对利率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2.通过计算利息,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通过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金融知识,培养学生理财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利用利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1.学生深入家庭、银行做的调查表。
2.银行储蓄凭证。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算式。
(1)300×5%(2)700×4%+700(3)9000×(1+3%)学生完成后,说说整数乘百分数是怎么计算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生1: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生2: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缩小为原来的1100……二、导入新课方法一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给你们一个任务,就是老师有1000元钱,暂时不用,应该怎么更好地管理这笔钱呢?预设生1:可以用来买保值产品,防止贬值。
生2:可以存入银行,获得一部分利息。
师:我想把钱存入银行获得一部分利息,那么银行是怎么给我们计算利息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做的关于2015年5月央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调查表。
(PPT课件出示调查表)项目年利率(%)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一)活期存款0.35(二)定期存款1.整取整存三个月1.85六个月2.05一年2.25二年2.85三年3.5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1.85三年2.05五年2.403.定活两便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利率打6折师:观察这个表,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预设生1:存款的时间可以分好多种。
生2:不同的存款种类,存款的利率是不同的。
师:那么什么是利率?我们存入银行的钱又怎么来计算利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存款的内容,也就是学习利率。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教案一、Teaching Contest:本课时教学重点是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y favourite season》第四课时Let's talk的教学部分。
二、Teaching Objectives:1.Knowledge and Ability: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能够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及意群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Why?Because I …询问并回答喜欢某个季节的理由。
2.Process and Methods:利用中国古诗和图片呈现Let's talk中的内容;通过Free talk、Pair work、Role-play等形式操练本节课重点句型;最后通过观看四季相关的视频,感知四季之美。
3.Emotion、Attitude and Value:本课通过讨论季节,让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Important & difficult points:1.重点: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Why?Because I …询问并回答喜欢某个季节的理由。
2.难点:熟练掌握重点句型,并能够分角色表演或重新编排情景对话。
四、Teaching methods:Free talk、Pair work、Role-play等五、Teaching aids:关于四季季节的图片、诗句、音频和视频六、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 Warm up1.--Good morning, class!Today, we'll learn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Before the class,let's sing a song about season,OK?--OK...(Teacher&Students sing together.)--Wow,you are so great! Clap hands for yourself.2.Next Let's do a revision.--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Spring/Summer/...--Good job? And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I like summer best.--I like summer, too.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1.Presentation:T:As we know, there are many poems about seasons in China. For example,《春晓》、《春夜喜雨》、《绝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第四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第四课时∣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为大家分享我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关于两位数减两位数第四课时的教学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单元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需要熟悉这一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两位数减两位数过程中,相同数位对齐的掌握。
2.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算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8个苹果,他吃掉了15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以38减27为例,讲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强调相同数位对齐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掌握程度。
6. 巩固提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让学生抢答,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38 2711七、作业设计(1) 45 23(2) 76 34(3) 89 562. 答案:(1) 22(2) 42(3) 3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内容,特别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课时。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减少父母的担忧,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自立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中年级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逐渐具备一定的自立能力,但有时候还是会在生活中依赖父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自立的概念,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减少父母的担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增强自立意识,养成良好的自立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减少父母的担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引出本课主题。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自立意识。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自立,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情景模拟:设置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模拟如何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自立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布置一道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一件家务事,培养自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