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三面投影体系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37
第二节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教学目的:1、了解三视图的形成。
2、掌握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三视图位置关系、投影对应关系、方位对应关系)..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1、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2、三视图位置关系3、投影对应关系(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左、俯视图宽相等)。
4、方位对应关系(主视图反映物体长与高,俯视图反映物体长与宽,左视图反映物体宽与高)。
教具:三角直尺板、立体模型。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2、引入新课3、新课讲解一、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三投影体系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组成.如右图所示:三个投影面分别是: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用V表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H表示。
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W表示。
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之间的交线,称为投影轴,它们分别是:OX轴(简称X轴),是V面与H面的交线,它代表长度方向。
OY轴(简称Y轴),是H面与W面的交线,它代表宽度方向。
OZ轴(简称Z轴),是V面与W面的交线,它代表高度方向.三投影轴相互垂直其交点O称为原点。
二、三视图的形成:1、三视图的形成:将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将空间的物体投影到投影面上,形成的平面投影图称为“视图”。
因此,在下图(a)中,我们分别得到了正面投影(主视图),水平面投影(俯视图),侧面投影(左视图)。
主视图:由前向后的投影,在正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的投影,在水平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由左向右的投影,在侧面上所得到的视图.2、三视图的展开:为了看图与画图的方便,需要将相互垂直的三个投影面摊平在同一个平面上。
因此,规定:正立投影面不动,将水平投影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将侧立投影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使它们与正立投影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纸面)。
展开效果图如下图(b)所示:图(a)图(b)注意:在旋转过程中,OY轴一分为二,随H面旋转的Y轴用Y H表示,随W面旋转的Y轴用Y w表示。
三面投影体系中投影的基本规律
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物体的X轴方向尺寸称为长度,Y轴方向尺寸称为宽度,Z轴方向尺寸称为高度。
在物体的三面投影中,水平投影图和正面投影图在X轴方向都反映物体的长度,它们的位置左右应对正,即“长对正”。
正面投影图和侧面投影图在Z轴方向都反映物体的高度,它们的位置上下应对齐,即“高平齐”;水平投影图和侧面投影图在Y轴方向都反映物体的宽度,这两个宽度一定相等,即“宽相等”。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称为“三等关系”,它是形体的三面投影图之间最基本的投影关系,是画图和读图的基础。
三面投影图的方位关系
物体在三面投影系统中的位置确定后,它在空间中相对于观察者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
这六个方位也反映在身体的三面投影上,每个投影可以反映四个方位。
V面投影反映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H面投影反映物体的前后、左右关系,W面投影反映物体的前后、上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