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制作与观察2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日期班级第组姓名实验目的1、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2、认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3、熟练画细胞结构图实验器材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碘液、镊子、纱布、漱口杯、牙签步骤与方法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用纱布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很薄,应轻擦)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0.9%),3、漱净口。
4、用牙签在口腔内壁轻划几下,将上面附有碎屑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5、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6、染色。
①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②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
使用显微镜①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调节焦距,用眼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被染成桔黄色的上皮细胞.三、绘图:四、整理:清洁玻片,废物放在指定位置。
我的发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实验结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
备注赠送资料青花鱼(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财务分析报告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2 .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2-1 资产状况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0.82亿元。
2-1-1 资产构成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10.63亿元,长期投资3.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5.16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46亿元。
主要构成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7.0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1.64亿元,应收票据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XXX2亿元,XXXXX1.08亿元,XXXX3496万元。
(3)固定资产净值:XXXX净值4.8亿元,XXXXX等房屋净值2932万元。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人类的身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机器,由无数个微小的细胞组成。
在人体中,口腔上皮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覆盖在口腔黏膜的表面,起到保护和感知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实验前,我们从一位健康志愿者的口腔黏膜中采集到了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通过简单的刮取,我们得到了一小片黏膜组织。
接下来,我们将样本转移到显微镜载玻片上,并使用特殊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的结构。
在显微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特征。
口腔上皮细胞通常呈扁平的形状,呈现出多边形的外观。
细胞质内充满了细小的颗粒,这是细胞器的存在证明。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
通过细胞核的形态和染色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健康状态和功能。
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口腔黏膜免受外界损伤。
通过观察细胞表面的微细结构,我们可以发现细胞表面覆盖着许多细小的突起,称为微绒毛。
这些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吸收和分泌功能。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还通过分泌黏液来保护黏膜表面,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
除了保护功能,口腔上皮细胞还承担着感知的任务。
在口腔黏膜中,有许多感受器敏感地分布在口腔上皮细胞上。
这些感受器可以感知温度、压力和化学物质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这些感受器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食物,同时也是我们保护口腔健康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使其成为维持口腔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结起来,口腔上皮细胞在口腔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保护口腔黏膜和感知外界刺激来维持口腔的正常功能。
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人体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是食物进入体内的第一个接触点。
在口腔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细胞类型,其中口腔上皮细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细胞类型。
通过对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其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
首先,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是多样的。
在口腔黏膜中,可以观察到不同形状的上皮细胞,包括鳞状上皮细胞、立方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等。
鳞状上皮细胞是最常见的一种,在口腔中可见到其形成的表层,其特点是扁平的细胞形态和不规则的多边形形状。
立方上皮细胞则呈立方形,常见于口腔黏膜下方的腺体上皮,其细胞间贴近紧密,形成相对规整的结构。
柱状上皮细胞则具有长形外观,细胞间有较大的空隙,常见于咽喉和食管等部位。
其次,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也有一些特点。
口腔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可以通过染色技术进行观察。
细胞核形状正常情况下是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般在5-10微米之间。
细胞质则呈淡染色,内含有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器的功能结构。
在柱状上皮细胞中,可以观察到棘层细胞连接蛋白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最后,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是多样的。
口腔黏膜的上皮细胞具有保护和分泌的功能。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能够分泌黏液,形成口腔的保护层,防止外界刺激和细菌感染。
同时,口腔上皮细胞也能够吸收和分解食物中的一些成分,起到消化作用。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还具有感觉功能,能够感知咀嚼和进食等行为。
口腔上皮细胞的这些功能为口腔的正常生理过程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一类形态多样、结构复杂且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
通过对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为口腔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和特点;2.学生能够掌握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描述。
二、教学准备:1.镜头、显微镜和其他显微镜相关设备;2.菲涅尔镜片、尖头镊子、玻璃游离器;3.口腔上皮细胞样本;4.实验耗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盖玻石油等。
三、教学过程:引入:1.引导学生思考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一些提示,如防止细菌侵入、感受味道等。
实验操作:2.组织学生进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
a.学生先取一块洁净的载玻片;b.从口腔内用尖头镊子小心地取一点口腔上皮细胞样本;c.学生将取样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滴在载玻片上;d.在滴有口腔上皮细胞样本的玻片上滴上菲涅尔液,并轻轻振动玻片以均匀分布样本;e.将玻璃游离器倾斜45度,将载玻片慢慢滑入菲涅尔镜片中;f.用尖头镊子轻轻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盖玻石油上;g.将显微镜盖玻石油盖在载玻片上,确保不留气泡。
观察和描述:3.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并描述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a.学生首先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进行初步观察;b.细致观察并描述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特点;c.学生利用显微镜和相关设备拍摄高质量的口腔上皮细胞照片。
讨论和总结:4.学生根据观察和描述,进行讨论和总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a.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并进行比较;b.学生讨论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和与口腔健康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执行相关实验,进一步探究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和与健康相关的问题;2.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人体细胞类型的结构和特点。
五、教学评估:1.学生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2.学生口述或书写观察和描述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和特点;3.学生参与讨论和总结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和与口腔健康相关的问题。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实验室报告格式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并对细胞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2.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2) 实验方法:①取一个装有 0.9% 生理盐水的试管,在一个安全实验室环境下,用无菌钳子夹住样本,放入试管中。
②将试管放入离心机中离心 5min。
③倒掉上清液,加入适量的 0.9% 生理盐水,用吸管吹散样本细胞。
④转移到载玻片上,用甲醛固定后进行苏木精与伊红染色。
⑤镜下观察,拍摄照片并进行分析。
3. 实验结果(1) 在苏木精与伊红染色后,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发现细胞形态大致呈长条形,大小约为 25-30 μm,细胞核呈椭圆形,大小约为5 μm,核内可见核仁。
(2) 在细胞质内,可以见到大量的有色颗粒分布,这些有色颗粒可能是高密度蛋白质或者其他有机物质。
(3) 细胞膜清晰可见,并有许多细小细胞突起在其表面。
(4) 可以看到许多细小的细胞排列成排列,通过细胞间连接蛋白进行联通。
4.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以及结构。
细胞呈现出长条状的形态,大小约为 25-30 μm,细胞核呈椭圆形,大小约为5 μm,核内有核仁。
细胞质内含有大量高密度蛋白质或者其他有机物质,且细胞表面有细小细胞突起。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许多细小的细胞排列成一排,通过细胞间连接蛋白进行联通。
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 实验的不足与改进(1) 样本数量不足,如果能够获得更多的样本,可能会有更多有价值的观察结果。
(2) 活细胞样本的观察也有一定的重要性,我会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样本和准备载物玻片。
6. 参考文献无。
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原理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原理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来判断人体口腔健康状况的一种技术,下面我们一步步来了解这一技术的观察原理。
首先,需要取得一份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这通常是通过在口腔内拭取粘膜表面细胞来完成的。
在实施采集的时候需要注意卫生条件,以及采样操作方式。
在采集口腔上皮细胞的同时,也要注意采集到足够多的细胞,以便于观察和判断。
接下来就是制备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制备样本液时,首先要将取得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放入药物液体中,进行固定和处理。
样本液的制备通常使用甲醛、琼脂和醋酸染色剂等材料,其中甲醛是最为常用的样本液成分。
使用甲醛对口腔上皮细胞样本进行固定处理后,加入其他药物液体,再用玫瑰红或墨绿等染色剂进行染色,以便于观察和分析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数量、大小以及染色情况等。
制备好口腔上皮细胞样本液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了。
将进行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液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再加盖镜,用显微镜进行放大观察。
观察时需利用显微镜,肉眼无法看清口腔上皮细胞的细微结构。
观察时需要使用不同倍数的目镜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口腔上皮细胞的状况。
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样本的数量、形态和染色情况,就能够发现口腔内的一些细胞学变化,比如炎症、癌变等状况的发生和演变。
在医学领域,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能够更准确的判断出是否患有口腔疾病,协助医生开出更加管用的药物治疗方案。
此外,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样本,还能够准确地判断口腔口腔细菌、病毒、真菌的感染情况,为口腔保健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
在此,我们介绍了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原理,具体包括采样、制备、观察等步骤。
这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口腔健康检查方法,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多口腔健康方面的参考和帮助。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设计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学习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2、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熟练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一步练习画细胞结构图的技能。
3、通过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的谈话互动以及分组实验,正确地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一步训练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巧以及熟练操作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并概括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经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分析,由学生自主探究并归纳总结出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设计实验方案、改进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
【重点和难点】重点: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2、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难点: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观察比较法、讨论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新课内容;绘图铅笔;上课前漱口。
教师:相关实验材料【课型及课时】实验课、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自然导入新课: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二、整体认定教学目标教师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带着任务去学习和探究。
三、分组实验,合作探究互动1、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教师鼓励学生根据上节课积累的制作临时装片的经验,分组设计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方案,并在巡视中对各组出现的疑惑进行及时引导和帮助,然后要求各组说出自己设计方案的理由。
最后,师生比较在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中所滴液体的异同,分析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的道理,并强调安全事项。
(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以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中的异同,比直接去做新实验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觉探究的欲望。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制作与观察
道真县河口学校邓涛
一、目的要求
1、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认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3、熟练画细胞结构图
4、培养学生生物实验技能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碘液、镊子、纱布、漱口杯、加工后的牙刷状牙签
三、实验过程
回顾植物细胞结构及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的制作与观察过程。
那么动物细胞是什么样子,它和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通过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认识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安全预案讲述。
四、方法步骤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用纱布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2-3滴碘液
2、漱干净口。
目的是将口腔的饭粒清除,以保证能采集到高密度的口腔上皮细胞。
3、取材料:用牙签(将一端特制成多分枝状结构)在口腔内壁轻划几下,将上面附有碎屑的牙签在有碘液的载玻片上涂抹,尽量涂均匀。
4、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5、用显微镜观察。
在视野中会看到被染成桔黄色的上皮细胞,指导学生观察
6、绘图:
7、引导学生将看到的细胞结构与教材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比较,说明对应的名称
8、整理:清洁玻片,废物放在指定位置。
五:学生课后讨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同和不同之处。
制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改进实验目的: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材料用具: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恻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波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但在做这个实验时由于种种原因,到致实验的效果不那么明显,以至于不少学生都没有很好的观察到实验现象,经分析,本人认为主要原因及改进方法如下:二、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及分析1.1 制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原因①实验时学生不能把细胞很好取下来。
书上要求实验前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
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学生在用牙签刮口腔壁时通常刮下来的不是口腔上皮细胞,而是食物残渣,并容易划伤口腔内壁。
取材方法不好掌握;②配制的碘液时间太长,不能很好地染色。
碘液放置时间过长碘挥发后失效染不上色;③显微镜光线调得太强,影响观察效果。
由于学生刚刚练习使用显微镜,调光不够熟练,习惯把通光孔调到最大,光线太强影响对上皮细胞结构的观察效果。
1.2分析事实上我们只要把上皮细胞取下来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就达到此实验的目的。
根据口腔上皮细胞容易脱落的现象,证明可以在唾液里找到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笔者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此想法,从唾液中取细胞比从口腔壁上刮下来要方便得多并不会划伤口腔壁。
另外,在实验中重新配制了龙胆紫液代替碘液进行实验,从而降低实验难度,取得明显实验效果。
2 改进后实验的具体步骤2.1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第一步:收集样本
首先,要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棉签、生理盐水、载玻片、滴管、显微镜等。
然后,用棉签轻轻擦拭口腔内壁、舌头以及其他口腔黏膜部位,将这些样本擦拭到载玻片上。
第二步:制作装片
将收集到的样本涂布均匀,不要过于密集或稀疏,以免影响观察。
然后,将装片放置在通风处晾干,直至样本完全干燥。
第三步:染色
完成装片的制作后,可以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细胞的对比度,便于观察和分析。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吉姆萨染色法和细胞膜染色法。
吉姆萨染色法将样本浸泡在甲醇中,然后使用伊红染色液染色,最后用甲醇漂洗。
细胞膜染色法则使用DAPI染色,将样本浸泡在DAPI染色液中,然后用PBS漂洗。
第四步:封片
染色完成后,需要将装片封闭,以保护样本并防止样本变干。
使用封片胶或封片剂将装片周围封闭。
第五步:观察和分析
将封片放置于显微镜下,使用合适的镜头和调焦,观察样本的细胞形态和结构。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拍照或录像,以便后续分析和记录。
通过观察和分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可以研究口腔黏膜的健康状况、病变情况以及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等,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结起来,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主要包括收集样本、制作装片、染色、封片、观察和分析。
这是一项简单而重要的实验技术,可以在研究和诊断口腔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人体细胞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其中,口腔上皮细胞作为人体表面上的一种细胞类型,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本实验旨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征和特性,为进一步了解人体细胞提供参考。
实验开始时,我们从志愿者中收集了一定数量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这些样本经过专业处理后,我们将其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注意到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多样,有扁平形、立方形和柱状形等不同形态。
这种多样性可能与细胞所在的位置和功能有关。
进一步观察中,我们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较大的细胞核和丰富的细胞质。
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位置,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内含有染色质和核仁。
细胞质则包含了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这些细胞器的存在为细胞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较为特殊的特征,例如细胞表面上的纤毛和微绒毛。
纤毛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突起结构,它们能够帮助细胞进行运动和物质交换。
而微绒毛则是一种较短的细胞突起,它们能够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提高吸收和分泌的效率。
在实验的后续观察中,我们还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更新能力。
这意味着这些细胞可以不断分裂和更新,以维持口腔组织的正常功能。
这一特性使得口腔上皮细胞在修复口腔伤口和抵御外部微生物入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对口腔上皮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通常具有46条染色体,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这些染色体携带了人类遗传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我们了解到这些细胞具有多样的形态、较大的细胞核和丰富的细胞质。
它们还具有纤毛和微绒毛等特殊结构,以及更新能力和染色体的特征。
这些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于口腔健康和疾病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一、探究目的要求:
1. 认识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
3. 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图。
二、探究准备:
1、实验材料准备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烧杯,吸管,0.9% ,稀碘液,吸水纸
2、实验安排全班56人,2人一组,共分28组。
3 ,课时安排:l课时。
三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
1 净
2 滴
3 取4涂5 盖6 染7吸8观察
四、探究过程:
1·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为什么要用0.9%的生理盐水?
2· 刮取口腔黏膜时为什么要消毒牙签?
3· 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为什么要涂抹几下?
4· 如何正确盖盖玻片?
5· 为什么制好的玻片要染色?怎样染色?
五。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先想一想怎样使用低倍显微镜?再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中所看到的边缘整齐的扁平细胞,就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辨认它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六。
绘图
依照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图,并且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七。
教学反思
学生都能够完整做下来,但问题较多,有的染色太浓,有的气泡太多,所以在做以前,应向学生说明各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及作用,这样,问题就少了。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制作与观察
修订后实验教学设计
道真县河口学校邓涛
一、实验目标
1、学会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动物细胞结构
3、能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图并能指出各部分名称
4、培养学生生物实验技能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碘液、镊子、纱布、漱口杯、加工后的牙刷状牙签
三、实验过程
四、要求学生阅读以下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用纱布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2-3滴碘液
2、漱干净口。
保证能采集到高密度的口腔上皮细胞。
3、取材料:用牙签(将一端特制成多分枝状结构)在口腔内壁轻划
几下,后在有碘液的载玻片上涂抹,尽量涂均匀。
4、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5、用显微镜观察。
在视野中会看到被染成桔黄色的上皮细胞,指导学生观察
五、检查指导学生拟定的计划
六、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将看到的细胞结构与教材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比较,说明对应的名称
七、完成实验报告
八、学生合作交流: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同和不同之处。
九、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在理解了临时装片制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再探究和学习。
所以,对于本节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设计实验,通过过程性感悟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快速掌握实验技能。
课堂中重点放在纠正不规范制作指导及口腔上皮细胞的寻找。
制作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可能不能预期完成,或者效果不理想。
所以,我课堂留了一定时间让学生相互分享设想,以达到共同理解和掌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