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疲劳强度
- 格式:ppt
- 大小:12.55 MB
- 文档页数:27
第一章机械设计总论思考题1-1 一部现代化的机器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1-2 开发一部新机器通常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1-3 作为一个设计者应具备哪些素质?1-4 机械设计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是什么?1-5 机械设计课程有哪些特点?学习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6 什么是失效?什么是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常用的计算准则有哪些?1-7 什么是校核计算?什么是设计计算?1-8 什么是名义载荷?什么是计算载荷?为什么要引入载荷系数?1-9 静应力由静载荷产生,那么变应力是否一定由变载荷产生?1-10 什么是强度准则?对于零件的整体强度,分别用应力和安全系数表示的强度条件各是什么?1-11 在计算许用应力时,如何选取极限应力?1-12 什么是表面接触强度和挤压强度?这两种强度不足时,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失效?1-13 刚度准则、摩擦学准则以及振动稳定性准则应满足的条件各是什么?这些准则得不到满足时,可能的失效形式是什么?1-14 用合金钢代替碳钢可以提高零件的强度,是否也可以提高零件的刚度?1-15 什么是机械零件的“三化”?“三化”有什么实际意义?1-16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哪些?设计机械零件时需遵循哪些原则?第二章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思考题2-1 什么是疲劳破坏?疲劳断口有哪些特征?2-2 变应力有哪几种不同的类型?2-2 什么是疲劳极限?什么是疲劳寿命?2-4 什么是疲劳曲线?什么是极限应力图?用它们可以分别解决疲劳强度计算中的什么问题?2-5 什么是有限寿命设计?什么是无限寿命设计?如何确定两者的极限应力?2-6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σm-σa极限应力图应如何简化?2-7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什么?它们是否对应力幅和平均应力均有影响?2-8 如何根据几个特殊点绘出机械零件的σm-σa极限应力图?2-9 机械零件受恒幅循环应力时,可能的应力增长规律有哪几种?如何确定每种规律下的极限应力点?如何计算安全系数?2-10 什么是Miner 法则?用它可以解决疲劳强度计算中的什么问题?2-11 如何计算机械零件受规律性变幅循环应力时的安全系数?习 题2-1 已知:45钢的σ-1=270MPa ,寿命指数m=9,循环基数N 0=107。
第二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重要基本概念1.疲劳破坏及其特点疲劳破坏:在远低于材料抗拉强度极限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工程材料发生破坏。
疲劳破坏的特点:1)在循环变应力多次反复作用下发生;2)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3)所受应力远小于材料的静强度极限;4)对材料组成、零件形状、尺寸、表面状态、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敏感。
具有突发性、高局部性和对缺陷的敏感性。
2.疲劳破坏与静强度破坏的区别,强度计算的区别静强度破坏是由于工作应力超过了静强度极限,具体说,当工作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就发生塑性变形,当超过强度极限就发生断裂。
而疲劳破坏时,其工作应力远小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其破坏是由于变应力对材料损伤的累积所致。
交变应力每作用一次,都对材料形成一定的损伤,损伤的结果是形成小裂纹。
这种损伤随着应力作用次数的增加而线性累积,小裂纹不断扩展,当静强度不够时发生断裂。
静强度计算的极限应力值是定值。
而疲劳强度计算的极限应力是变化的,随着循环特性和寿命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3.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
应力集中越大,零件的疲劳强度越低。
在进行强度计算时,引入了应力集中系数σk 来考虑其影响。
当零件的同一剖面有几个应力集中源时,只取其中(应力集中系数)最大的一个用于疲劳强度计算。
另外需要注意:材料的强度极限越高,对应力集中越敏感。
零件的绝对尺寸越大,其疲劳强度越低。
因为绝对尺寸越大,所隐含的缺陷就越多。
用绝对尺寸系数σε考虑其影响。
零件的表面状态直接影响疲劳裂纹的产生,对零件的疲劳强度非常重要。
表面越粗糙,疲劳强度越低。
表面强化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其疲劳强度。
在强度计算中,有表面状态系数β来考虑其影响。
需要注意:这三个因素只影响应力幅,不影响平均应力,因此不影响静强度。
4.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的主要内容材料在承受超过疲劳极限的交变应力时,应力每循环作用一次都对材料产生一定量的损伤,并且各个应力的疲劳损伤是独立进行的,这些损伤可以线性地累积起来,当损伤累积到临界值时,零件发生疲劳破坏。
第一章(p11)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答:应力是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应变是试样在应力作用下单位长度的伸长量2.缩颈现象在拉伸实验中当载荷超过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时,试样上有部分开始变细,出现了“缩颈”。
缩颈发生在拉伸曲线上bk段。
不是,塑性变形在产生缩颈现象前就已经发生,如果没有出现缩颈现象也不表示没有出现塑性变形。
布氏硬度法和洛氏硬度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下列材料或零件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检查其硬度?库存钢材硬质合金刀头锻件台虎钳钳口洛氏硬度法测试简便,缺点是测量费时,且压痕较大,不适于成品检验。
布氏硬度法测试值较稳定,准确度较洛氏法高。
;迅速,因压痕小,不损伤零件,可用于成品检验。
其缺点是测得的硬度值重复性较差,需在不同部位测量数次。
硬质合金刀头,台虎钳钳口用洛氏硬度法检验。
库存钢材和锻件用布氏硬度法检验。
第五题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名称和含义是什么?σb抗拉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σs屈服点它是指拉伸试样产生屈服时的应力。
σ2.0规定残余拉伸强度σ1-疲劳强度它是指金属材料在应力可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不发生疲劳断裂,此应力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σ应力它指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拉力。
a K冲击韧度它是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的变形能量的能力韧性。
HRC 洛氏硬度它是指将金刚石圆锥体施以100N的初始压力,使得压头与试样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然后,向压头施加主载荷,保持数秒后卸除主载荷。
以残余压痕深度计算其硬度值。
HBS 布氏硬度它是指用钢球直径为10mm,载荷为3000N为压头测试出的金属的布氏硬度。
HBW 布氏硬度它是指以硬质合金球为压头的新型布氏度计。
第二章(p23)(1)什么是“过冷现象”?过冷度指什么?答: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平衡结晶温度),这种线性称为“过冷”。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2)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答:金属的晶粒粗细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焊点疲劳强度研讨一.疲劳强度电子元器件的焊点必须能经受长时间的微小振动和电路发散的热量。
随着电子产品元器件安装密度的增加,电路的发热量增加,经常会发生焊接处的电气特性劣化,机械强度下降或出现断裂等现象。
材料在变动载荷和应变长期作用下,因累积损伤而引起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
疲劳是一种低应力破坏。
二.提高疲劳强度性能的方法2.1提高焊点的可靠性提高焊点可靠性的最好方法有三个:提高焊点合金的耐用性;减少元件与PCB之间热膨胀系数(CTE)的失配;尽可能按照实际的柔软性来生产元件,向焊点提供更大的应变;2.1.1提高焊点合金的耐用性2.1.1.1选择合适的焊膏2.1.1 润湿性能对于焊料来说,能否与基板形成较好的浸润,是能否顺利地完成焊接的关键。
如果一种合金不能浸润基板材料,则会因浸润不良而在界面上产生空隙,易使应力集中而在焊接处发生开裂。
焊料的润湿性主要的指标浸润角和铺展率。
从现象上看,任何物体都有减少其自身表面能的倾向。
因此液体尽量收缩成圆球状,固体则把其接触的液体铺展开来覆盖其表面。
如果液体滴在固体表面,则会形成图一所示的情况。
图二和图三分别表示浸润不良和良好的现象。
θ为浸润角,显然浸润角越小,液态焊料越容易铺展,表示焊料对基板的润湿性能越好。
a. 当θ<900,称为润湿,B角越小,润湿性越好,液体越容易在固体表面展开;b. 当θ>90时称为不润湿,B角越大,润湿性越不好,液体越不容易在固体表面上铺展开,越容易收缩成接近圆球的形状;c. 当θ=00或180“时,则分别称为完全润湿和完全不润湿。
通常电子工业焊接时要求焊料的润湿角θ<200。
影响焊料润湿性能主要有:焊料和基板的材料组分、焊接温度、金属表面氧化物、环境介质、基板表面状况等。
IPC-SPVC用润湿力天平来测量并用润湿时间以及最大润湿力来表示的方法评估了不同组成的 SAC 合金的润湿性,结果发现其中(零交时间与最大润湿力)并无差异,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