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章
- 格式:pdf
- 大小:638.62 KB
- 文档页数:47
第一章 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1、 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 的台阶.8。
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
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11。
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12.弹性不完整性: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现象,称之为弹性不完整性。
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2、 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
答:E 弹性模量 G 切变模量 r σ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2.0σ屈服强度 gt δ金属材料拉伸时最大应力下的总伸长率 n 应变硬化指数 【P15】3、 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答:主要决定于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
第二单元第二章 杆件的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2-1 引言工程实例: 连杆、螺栓、桁架、房屋立柱、桥墩……等等。
力学特征: 构件:直杆外力:合力沿杆轴作用(偏离轴线、怎样处理?)内力:在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横截面上的唯一内力分量为轴力N ,它们在该截面的两部分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规定拉力为正,压力为负。
变形:轴向伸缩§2-2 拉压杆的应力一、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可演示,杆件受拉,上面所划的横线和纵线仍保持直线,仅距离改变,表明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平面假设→应变均匀→应力均匀AN=σ或A P =σ(拉为正,压为负)二、Saint-Venant 原理(1797-1886,原理于1855年提出)问题:杆端作用均布力,横截面应力均布。
杆端作用集中力,横截面应力均布吗? 如图, 随距离增大迅速趋于均匀。
局部力系的等效代换只影响局部。
它已由大量试验和计算证实,但一百多年以来,无数数学力学家试图严格证明它,至今仍未成功。
这是固体力学中一颗难以采撷的明珠。
三、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低碳钢拉伸,沿45°出现滑移线,为什么?)0cos =-P Ap αα ασ=α=αcos cos AP p ασ=α=σαα2cos cos pασ=α=ταα22sin sin p ()0=ασ=σm ax ()452=ασ=τmax方位角α:逆时针方向为正剪应力τ:使研究对象有顺时针转动趋势为正。
例1和例2,看书p17,18§2-3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仅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和所受外力有关,而且与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关。
拉伸试验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试验。
)一、拉伸试验P18: 试样 拉伸图绘图系统放大变形传感器力传感器--→→→→二、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材料分类:脆性材料(玻璃、陶瓷和铸铁)、塑性材料(低碳钢:典型塑性材料)四个阶段:线性阶段(应力应变成正比,符合胡克定律,正比阶段的结束点称为比例极限)、屈服阶段(滑移线)(可听见响声,屈服极限s σ)、强化阶段(b σ强度极限)、局部变形(颈缩)阶段(名义应力↓,实际应力↑) 三(四个)特征点:比例极限、(接近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超过强度极限、名义应力下降、实际应力仍上升)。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基本知识及钢材的脆化金属材料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以及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这不仅是由于其来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成熟,而且还因为它具有优良的性能。
通常所指的金属材料性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使用性能即为了保证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等能正常工作,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主要有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刚度、塑性、韧性等),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等),化学性能(耐蚀性、热稳定性等)。
使用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使用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工艺性能即材料在被制成机械零件、设备、结构件的过程中适应各种冷、热加工的性能,例如锻造,焊接,热处理,压力加工,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性能。
工艺性能对制造成本、生成效率、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1.1材料力学基本知识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承受不同形式外力的作用,当外力达到或超过某一限度时,材料就会发生变形以至断裂。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锅炉压力容器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这些性能指标可以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测定。
1.1.1 强度金属的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材料强度指标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测出。
把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试样(图1~2)装夹在试验机上,然后对试样逐渐施加拉伸载荷,直至把试样拉断为止。
根据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载荷和产生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可绘出该金属的拉伸曲线(图1—3)。
在拉伸曲线上可以得到该材料强度性能的一些数据。
图1—3所示的曲线,其纵坐标是载荷P(也可换算为应力d),横坐标是伸长量AL(也可换算为应变e)。
所以曲线称为P—AL曲线或一一s曲线。
图中曲线A是低碳钢的拉伸曲线,分析曲线A,可以将拉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弹性阶段即曲线的o-e段,在此段若加载不超过e点的应力值,卸载后试件的变形可全部消失,故e点的应力值为材料只产生弹性变形时应力的最高限,称为弹性极限,曲线的o~e’段为直线,在此段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材料符合虎克定律,该段称为线弹性阶段。
材料⼒学性能复习第⼆章材料在静载荷下的⼒学性能1.连续塑性变形强化材料和⾮连续塑性形变强化材料曲线、变形过程、屈服强度。
2.指出以下应⼒应变曲线与哪些典型材料相对应,并对其经历的变形过程做出说明。
3.拉伸断裂前,发⽣少量塑性变形,⽆颈缩,在最⾼载荷点处断裂;4.断裂前先发⽣弹性变形,然后进⼊屈服阶段,之后发⽣形变强化+均匀塑性变形,有颈缩现象,再发⽣⾮均匀塑性变形直⾄断裂;5.应⼒状态软性系数的定义及其意义、应⼒状态图的应⽤。
6.画出低碳钢的应⼒应变曲线,并说明获得该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指标?⽐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断裂强度延伸率断⾯收缩率7.⼯程应⼒、⼯程应变、真应⼒和真应变之间有什么关系?8.为什么灰⼝铸铁的拉伸断⼝与拉伸轴垂直,⽽压缩断⼝却与压缩⼒轴成45o⾓?9.材料为灰铸铁,其试样直径d=30mm,原标距长度h。
=45mm。
在压缩试验时,当试样承受到485kN压⼒时发⽣破坏,试验后长度h=40mm。
试求其抗压强度和相对收缩率。
10.布⽒、洛⽒、维⽒硬度的试验原理、特点、应⽤。
11.现有如下⼯件需测定硬度,选⽤何种硬度试验⽅法为宜? (1) 渗碳层的硬度分布;(2)灰铸铁;(3)淬⽕钢件;(4)氮化层;(5)双相钢中的铁素体和马⽒体;(6)⾼速钢⼑具;(7)硬质合⾦;(8)退⽕态下的软钢。
第三章材料的变形12.⾦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材料热处理等⽅式进⾏有效改变的吗?为什么说它是⼀个对结构不敏感的⼒学性能?弹性也称之为刚度,都是表征材料变形的能⼒?特点:单值性,可逆性,变形量⼩;物理本质:克服原⼦间⼒(双原⼦模型)组织不敏感:E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性,与晶格类型和原⼦间距有关,合⾦中固溶原⼦、热处理⼯艺、冷塑性变形,温度、加载⽅式等都对弹性模量影响不⼤;刚度:弹性与刚度是不同的,弹性表征材料弹性变形的能⼒,刚度表征材料弹性变形的抗⼒。
13.弹性变形的不完整性?灰⼝铸铁可以⽤作机床机⾝,为什么?对理想弹性体,在应⼒作⽤下产⽣的应变,与应⼒间存在三个关系:线性、瞬时和唯⼀性。
第2章拉伸、压缩与剪切§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ACF以轴向拉压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拉压杆或轴向承载杆。
§2-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F N以1-1截面的右段为研究对象:F N沿轴线方向,所以称为轴力。
F N+直观反映轴力与截面位置变化关系;确定出最大轴力的数值及其所在位置,即确定危险截面位置,为强度计算提供依据。
F N 1A B CF AF B F C F D O OA 段内力F N 1:设截面如图=X 01=−+−+N A B C D F F F F F 05841=−+−+N F F F F FF N 21=∴A B C D F AF BF CF DF N 2F N 3D F DF N 4A B C F AF B F C F D O :段内力:0=−D C F 03=−−D C F F F ,F N 4= FB C D F B F C F D C D F CF D F N 2= –3F ,F N 4= FA B CF A F B F C F D O2F3F 5FF2、变形规律:横向线——仍为平行的直线,且间距增大。
纵向线——仍为平行的直线,且间距减小。
3、平面假设:变形前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各横截面沿杆轴线作相对平移。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σA or =σANor =σAC 45°12B45°AC45°12B 1NF y45°§2-3 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ασααcos cos cos ==A F A F αp ααxF N F N α§2-4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常温、静载两个塑性指标:%100%5>δ为塑性材料§2-5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σbL,铸铁抗压性能远远大于抗拉性§2-7 失效、安全因素和强度计算§2-8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变形(胡克定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1L 1a a1b伸长为正,缩短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