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科学 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6.43 MB
- 文档页数:11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大象版2014至2015学年度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资料城关三小科学组汇编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在任何环境中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的影响,还受到生物因素如麦蚜、蝗虫、鼠等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验方法有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
制定实验方案时,需要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
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不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这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分供应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我国春秋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___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
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
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单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在本次植物角的科学单元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对植物学科的深入理解。
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我认为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整体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设计了一次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测量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然而,我意识到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时,有些学生还存在对实验器材和方法的不熟悉,影响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下次教学中,我会提前准备好所需实验材料,并在实验前向学生解释实验步骤,确保他们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实验过程。
其次,我利用了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及其特征。
这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
然而,有些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资源时可能会分心或者难以专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使用更生动、富有趣味性的多媒体资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组织成小组,进行互动和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此外,本单元中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存在沟通不畅、合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我计划在下次实践活动中,提前安排好小组成员,让学生有机会与不同的同学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技巧。
同时,我还会设立明确的任务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贡献的机会。
综合而言,本次植物角的科学单元教学反思中,我发现了自己在准备和组织教学活动方面的不足,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合作中的问题。
通过反思教学经验,我明白了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素材准备、多媒体资源运用以及学生团队合作的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方法。
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改进,我相信我能够做得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对植物科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兴趣。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1)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部分:填空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如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等方法。
在制定实验方案时,需要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向窗外伸展是因为植物具有向光性,而根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则是因为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适应环境的喜好,如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分供应方向和距离等因素。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光源是能够发光的物体,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我国春秋时期的墨家学派创始人___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会发生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利用平面镜、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
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
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5、成功的设计需要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改进。
《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教学设计安阳市健康路小学牛丽教材分析:《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属于探究能力训练单元。
在3—5年级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对完整而系统的科学探究训练,了解并多次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全过程。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以学生常见的教室植物角中植物生长的一些常见现象为研究内容,再次为学生创造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这节课就是以这样一个场景引出要研究的主题的。
植物角里的植物因为光照问题而倾斜生长,学生对这种现象却可能熟视无睹,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很强的,借助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质疑,会激发学生更深刻的探究兴趣。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还要帮助学生学会筛选合理猜想,选择实验收集事实与证据进行验证,避免了耗时低效的猜想影响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并及时发现与提出问题的科学素养。
2、鼓励学生能结合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
3、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合理猜想,尊重事实。
教学准备:温馨提示课件,资料卡课件,植物角中倾斜生长的花草数盆。
教学过程:导入:谈话:五年级我们学过一篇文章《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还记得是谁写的吗?季羡林是我国的国学大师,他的文笔很美,但表达的主题我一直有疑问,大家看我们的植物角里的花草,它们怎样生长?学生观察,回答。
植物角的花草为什么会长歪了身子?是我们的想法让它们长歪了?还是这里有什么科学问题呢?(教学意图:学生的兴趣很少局限于某一特定学科,他们更多也更愿意阅读和亲近多学科交叉的百科知识。
大多数学生对植物角的花草熟视无睹,质疑季羡林大师的文章,既是鼓励学生对权威的挑战,又是在激起学生的好奇。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学习新课:过渡语:我们在教室的植物角种花是美化环境,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看的,可它们都斜着身子向外长。
难道是不喜欢我们这些辛勤浇灌它们的师生吗?你认为植物角里的花草可能是什么原因长歪了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植物角的科学问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推论。
(一)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1、窗台边的花儿向窗外寻科蚜回去就是为了体温新鲜空气。
()2、植物的茎和叶大多具备向光性。
()3、有的生物不能受环境的影响。
()4、植物生长只会受到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水、()5、老鼠、蝗虫、蚜虫等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6、对于猜想的结果,我们可以不管,只要等别人有答案了对一下就可以了。
()7、我猜想,植物角里的花儿长歪了身子可能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8、通过分析、观察、实地考察、采访,我觉得花儿长歪身子是由于受阳光的影响。
()9、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10、阳光、水等就是植物生长发育最基本的市场需求。
()11、植物就是通过根稀释水分,由叶运送水分,由茎冷却水分的。
()12、植物的茎和叶具备向光性。
()13、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14、植物较长时间向着太阳的一面枝叶肯定茂盛些。
()15、大溪边的植物,距小溪很远的地方根须确实又多又短又青。
()16、树干的年轮叶唇柱的一边一定就是向着太阳生长的一面。
()17、任何植物对环境的建议都就是一样的。
()18、植物对环境的建议不尽一样,有著自己的偏好。
()19、仙人掌比较讨厌雨水多的地方,荷花不怕水分太少。
()20、各种植物对阳光、水、空气的市场需求程度相同。
()(二)使生活充满著阳光1、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3、人类最早记述光沿直线传播的就是中国人墨翟。
()4、任何物体表面都存有反射光的能力。
()5、物体表面反射光的能力都一样。
()6、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7、做实验其实不需要先拟实验方案。
()8、太阳光就是由红、橙、徐、蓝、蓝、靛、紫七种色光共同组成的。
()9、相同的物体对相同的色光产生相同的稀释和散射促进作用。
()10、红色的花朵只散射其它的光,而红色则被它稀释了。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方法。
(错)4、窗台边的花草悄悄地把头探向窗外,对此我们可以做出哪些科学方面的猜想?至少说四种。
答:⑴可能是窗外有阳光。
⑵可能是土壤中的肥料分布不均。
⑶可能浇水的时候偏在了一侧。
⑷可能是相吸收更多的露水.5、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6、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7、(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8、植物的根不可能有(A )生长的特性。
A、向上B、向水C向地9、(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0、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份供应方向)和(距离)。
11、在做植物根吸水实验时,要在液面加一层(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一)植物角里科学问题1、窗台边的花儿向窗外探出去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
()2、植物的茎和叶都具有向光性。
()3、植物生长只会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是影响。
()4、老鼠、蝗虫、蚜虫等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5、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6、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发育最基本的需求。
()7、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由叶输送水分,由茎蒸发水分的。
()8、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9、小溪边的植物,离小溪较远的地方根须肯定又多又长又壮。
()10、树干的年轮稀的一边一定是向着太阳生长的一面。
()11、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尽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欢。
()12、仙人掌比较喜欢雨水多的地方,荷花不怕水分少。
()13、各种植物对阳光、水、空气的需求程度不同。
()(二)让生活充满阳光。
1、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着直线传播。
()3、人类最早记录光沿直线传播的是中国人墨翟。
()4、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反射光的能力。
()5、物体表面反射光的能力都一样。
()6、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7、做实验其实不需要先拟试验方案。
()8、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9、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10、红色的花朵只反射其他的光,而红色则被它吸收了。
()11、我们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因为不同颜色的物体对不同色光吸收和反射不同造成的。
()12、三棱镜有分散光的作用。
()13、玻璃不能反射光。
()14、要给昏暗的房间引进阳光,就必须改变光的路线。
()15、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一些。
()16、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反射的能力强一下。
()(三)大家动手做乐器1、管弦乐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3、乐器只要能发出声音就行了。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多选)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是( )。
A .阳光 B .水 C .空气 2.植物角里的花草都长歪了身子,是因为( )。
A .与阳光照射方向有关 B .与浇水位置有关 C .与肥料分布不均匀有关 3.仙人掌适宜生活在( )的环境中。
A .干旱缺水 B .温暖潮湿 C .高温多雨 4.植物吸收的水分是由( )输送到叶片的。
A .根 B .茎 C .叶 5.若对植物进行单侧供水,则植物的根系( )。
A .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 B .向着无水的一面伸展 C .毫无规律的伸展 6.有一种植物的叶子非常宽大,适合生长在( )的地区。
A .炎热多雨 B .寒冷干燥 C .炎热干燥 7.能够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A .植物的根 B .植物的茎 C .植物的叶 8.下面植物的生长环境与其他两项明显不同的是( ) 。
A .香蕉 B .菠萝 C .松树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植物都喜欢生活在有阳光的环境里 B .植物的根会向水分充足的地方发生倾斜 C .给花草浇水时,浇得越多越好 10.(多选)对植物角的种植管理合理的是( )。
A .定期均匀、适量地给花草浇水、施肥B .把植物摆放在教室的阴暗角落C .定期把花草搬到室外,让它们尽情享受阳光 二、填空题 1.室内植物向着窗外生长是因为窗外有_________。
2.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3.我们应该_________地对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
4.通过实验,我发现植物的根向着( )和( )生长。
5.通过“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的实验,我们知道植物茎、叶的生长有_______。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角的科学第一课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2.对于花圃来说,阳光的作用比较大。
3.植物的根的向地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4.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有 (阳光,水,空气)。
5.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拿小麦来说,它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暖、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6.对于这些猜想,我们可以运用分析、观察、实地考察、采访等方法,排除明显不合理的,选出可能成立的,准备进一步研究第二课在实验中探究2.做对比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1)个条件,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
3.向日葵向着太阳生长,说明植物生长有(向光性)。
4.做“探寻植物角花草倾斜生长原因”实验时,在遮光纸盒的不同部位开透光孔,是为了控制(光源)方向,在根部某一侧定期浇水,为了控制(水分供应)方向。
(二)选择题下列( A)现象说明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性。
A.有一方树枝特别长B.有一方树枝特别短C.与树枝长短无关2.教室植物角植物茎叶向窗外生长与( A )有关A阳光 B.浇水方向 C.浇水的远近3、如果阳光从上边照进来,植物会向( A)生长A上边 B.左边 C.右边(三)判断题2.植物较长时间向着太阳生长的一面枝叶肯定茂盛些。
√3.树干年轮稀的一边是向着太阳生长的一面。
( √)第三课研究仍在继续1.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2.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的根生长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到足够的水分。
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3.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不同的植物对条件的需求程度不尽相同,如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存活,而番茄,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度以下就会被冻伤。
关于植物的科学问题与答案一、判断。
(每题1分,共10分)1、植物的茎和叶大多具有向光性。
(√)2、苔藓喜欢背阴环境,仙人掌和菱比较喜欢雨水少的地方。
(×)3、我猜想,植物角里的花儿长歪了身子可能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4、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发育最基本的需求。
(√)6、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由叶输送水分,由茎蒸发水分的。
(×)7、植物的根具有向光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8、植物较长时间向着太阳的一面枝叶肯定茂盛些。
(√)9、树干的年轮密集的一边一定是向着太阳生长的一面。
(×)10、任何植物对环境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二、填空。
(每空1分,共15分)1、对于可受光照的植物来说,光照充足的植物生长较好。
2、植物的茎和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有利于植物接受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3、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前者有利于植物吸收足够的水分,后者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4、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由茎把水分运输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5、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生物因素有麦蚜、蝗虫、鼠等。
三、选择。
(每题2分,共10分)1、窗台边的花草(B )A、对称地生长B、靠窗户那边长得好些C、背对窗户那边长得好些D、以上都对2、植物生长与下列那些因素有关(D )A、光照B、温度C、水分D、以上都对3、在以下各方法中,验证猜想最有效的是(C )A、找资料B、问老师C、实验D、问专家4、在做植物向光性生长实验时,除(C )条件外,其它条件要基本相同。
A、温度B、湿度C、光照D、水分5、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除了湿度、光照、水分以外,(A )也很重要。
A、土壤B、气候C、营养D、以上都对四、简答。
(每题5分,共20分)1、植物的茎和叶为什么向窗外生长?植物的茎和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科学问题。
然后,教师会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书籍,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猜想。
接着,学生需要通过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
最后,每组需要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并在下一节课上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是“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需要学会从自己的观察和疑惑中选出科学问题,并通过猜想、假设、分析等方法来寻找答案。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放置一些身子倾斜的花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现象,提出问题。
学生会在小组中讨论,猜想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并借助资料来完善自己的猜想。
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猜想,排除不符合实际的假设,选出可能成立的科学问题,并制定研究计划。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也能够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来进行研究。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研究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该巡视各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清晰的实验方案,并且能够有效地验证他们的猜想。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调整实验方案。
第二课时一、实验操作1、准备实验材料:每个小组准备好自己的实验材料,包括植物、标签纸、纸盒和水壶等。
2、实验操作:小组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该注意巡视各小组,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且能够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新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深入探究。
二、分析实验结果1、小组内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小组内讨论并得出结论。
2、交流结论: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实验结果,帮助他们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和分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和向水性。
《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知识清单一、植物的生长环境1、光照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照。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各不相同。
有些植物喜欢充足的阳光,被称为“阳性植物”,例如向日葵、月季等;而有些植物则适应较弱的光照条件,被称为“阴性植物”,像绿萝、龟背竹等。
还有一些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会发生变化。
2、温度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种植物都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
例如,热带植物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而温带植物则能适应较为温和的气候。
在植物角中,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休眠甚至死亡。
3、水分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然后运输到各个部位。
不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有差异。
水生植物如荷花可以在水中生长,而多肉植物则具有较强的储水能力,不需要频繁浇水。
4、土壤土壤为植物提供了扎根的基础和养分。
优质的土壤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
不同类型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性质的土壤中,比如酸性土壤适合杜鹃花等植物生长,而碱性土壤则更适合柽柳等植物。
二、植物的营养需求1、氮、磷、钾氮元素有助于植物叶片的生长,使叶片更加繁茂;磷元素对植物的花果发育起着重要作用;钾元素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如抗倒伏、抗病虫害等。
2、微量元素除了氮、磷、钾这三种主要元素外,植物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锰、锌、铜等。
缺乏这些微量元素,植物可能会出现各种病症,如缺铁会导致叶片发黄。
3、施肥方法在植物角中,施肥要注意适量和适时。
过量施肥可能会烧伤植物根系,而施肥不足则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化肥,但要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进行选择和施用。
三、植物的繁殖方式1、种子繁殖这是植物最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长成新的植株。
但有些植物的种子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如低温层积、浸泡等,才能提高发芽率。
2、无性繁殖包括扦插、嫁接、分株等方法。
扦插是将植物的枝条或叶片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嫁接是将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干上;分株则是将植物的丛生茎或根部分开,形成新的植株。
植物角里的科学知识点总结一、植物分类植物按照其生活史和特征可以分为细胞藻、绿藻、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其中,被子植物是最为重要的一类植物,它们具有根、茎、叶和花等特征,比如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百合科植物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许多植物。
二、植物结构植物的结构包括根、茎、叶和花等组成部分。
根是植物的地下器官,它主要负责吸收水分、矿物质和固定植物的功能。
茎是植物的地上器官,它具有支持植物、传递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它具有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具有生殖的功能,在花的内部有雌蕊和雄蕊等结构。
三、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包括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老化期等阶段。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形态特征,根据不同的生长需要,植物会调整自己的形态和功能,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植物的生理生态植物的生理生态包括水分生理、养分生理、生长调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适应性和竞争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会通过调节水分的吸收和含量,调节养分的吸收和分配,调节生长激素的合成和传输等方式,适应和应对环境的变化。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存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释放出氧气。
五、植物的重要作用植物在地球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固定土壤、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供食物和药物等。
同时,植物还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们与动物、微生物等共同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
总之,植物是地球生物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维持人类生存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对植物角里的科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对植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 、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大胆的进行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1、提出话题、引导提问。
出示或讲述植物角等地方的植物发生偏斜的现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这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师应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
比如,准备一盆趋光现象明显的花草,以及植物趋光生长的一些图片等来引发话题。
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由此激发学生参与探讨的热情。
2、围绕植物角内植物为什么倾斜生长的话题,提出猜想。
对于植物角的植物为什么倾斜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做出很多猜测。
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必要时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做出这些猜测的理由,以此引导他们学会科学猜想。
为了使学生能做出更深入而科学的猜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学习一些关于植物生存与适应环的知识。
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学生从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但我们应引导学生以质疑的眼光看待这些书本知识,把它们只作为自己猜想的一个理由,引导他们亲自实验验证。
第二课时 21、分析、排除和选择大家所做出的各种猜想。
猜想时需要大胆与发散,但同样也要对猜想进行严密的分析和论证。
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该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
这个过程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中的发散与集中。
大胆与严谨的辩证统一。
2、确定研究方向,讨论研究方案。
该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初步讨论一下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如实验法。
实验前又该准备些什么,以便课后去准备工作。
3、布置研究准备任务、准备下一课的研究活动。
2 、在实验中探秘教学目标:1、经历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收集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结论、把实验结论和同学们共享的科学探究过程,知道植物的向光性和植物根的向水性。
植物角里科学问题(一)植物角里科学问题1、窗台边的花儿向窗外探出去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
()2、植物的茎和叶都具有向光性。
()3、植物生长只会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是影响。
()4、老鼠、蝗虫、蚜虫等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5、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6、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发育最基本的需求。
()7、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由叶输送水分,由茎蒸发水分的。
()8、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9、小溪边的植物,离小溪较远的地方根须肯定又多又长又壮。
()10、树干的年轮稀的一边一定是向着太阳生长的一面。
()11、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尽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欢。
()12、仙人掌比较喜欢雨水多的地方,荷花不怕水分少。
()13、各种植物对阳光、水、空气的需求程度不同。
()(二)让生活充满阳光。
1、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着直线传播。
()3、人类最早记录光沿直线传播的是中国人墨翟。
()4、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反射光的能力。
()5、物体表面反射光的能力都一样。
()6、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7、做实验其实不需要先拟试验方案。
()8、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9、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10、红色的花朵只反射其他的光,而红色则被它吸收了。
()11、我们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因为不同颜色的物体对不同色光吸收和反射不同造成的。
()12、三棱镜有分散光的作用。
()13、玻璃不能反射光。
()14、要给昏暗的房间引进阳光,就必须改变光的路线。
()15、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一些。
()16、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反射的能力强一下。
()(三)大家动手做乐器1、管弦乐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3、乐器只要能发出声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