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0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2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课件新
- 格式:ppt
- 大小:7.19 MB
- 文档页数:20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意图:
教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维护国家利益。
今天我们
让学生懂得生活中我们要有爱国之情,要有危机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当今世界
企
,是建立在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
社会秩序,也侵害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权,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们应该用理性、务
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达爱国情
(1)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以国家利益为重,把
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
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
让学生懂得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从黄旭华的事迹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让学生从材料中明白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
D.
(2)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国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学习目标】1、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
2、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面对复杂的形势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3、热爱祖国、增强公民意识,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重点难点】重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捍卫国家利益。
难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自主学习】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 之情,牢固树立 观念,以 为荣,以 为耻。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 意识和 意识。
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 。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 和 。
我们应该为维护国家利益 。
同时用 、 、 的心态, 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4.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 是一致的。
但二者 等同。
我们都应当着眼 、顾全 ,以 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 。
5.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
我们要自觉遵守 和 ,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课时达标】1.“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潘建伟,1996年导师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他的答案脱口而出:“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在导师的引领下,潘建伟开始在量子通讯领域领跑。
从2003年开始,潘建伟及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研究成果,多次创造世界首次。
对潘建伟理解正确的是( )①心怀爱国之情 ②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④为国家繁荣富强无私奉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 右边漫画《拆》中人物的行为的错误在于( )A.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B.能以大局为重,关心和维护国家利益C.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D.能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3.2016年8月4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当庭公开宣判周世锋颠覆国家政权案,认定被告人周世锋犯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国家利益至上设计说明此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
引言明确了此课的学习主题,具有统领全课的作用。
第一框“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从思想和行动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明确如何真正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
学习目标1.通过解析汉字、认识国家发展举措、分析人物故事等,让学生形成对国家利益的含义、内容及重要性的初步认识,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形成在负责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价值判断选择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2.通过分析人物故事、解析汉字、认识国家发展举措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2.教学难点: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捍卫国家利益的做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等。
资源与工具1.资源。
人物故事、相关漫画、新闻事件、历史资料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框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学习情境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深入了解此观点,需要我们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相关知识。
二、预习检查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3.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增强公民意识,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知识目标: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能力目标: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面对复杂的形势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重点难点】重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捍卫国家利益。
难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式一:视频导入(见课件)播放《报效国家歌》视频剪辑,引导学生思考歌声中蕴含的情感,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总结学生的感悟:从“只要国家得安宁,出生入死都不怕”“只要国家更强盛,流血流汗算个啥”“当兵只为报效她”的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深厚的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第八课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二、问题导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怎样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2.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3.怎样捍卫国家利益?三、探究平台探究(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课件展示:孙家栋的故事等四则材料(见课件),思考下列问题:1.“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牢记使命和责任,为强国之路保驾护航。
”给我们什么启示?2.蒋谦事件、“萨德”系统入韩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如何正确表达爱国情感?参考答案(见课件)教师小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探究(二)捍卫国家利益课件展示:结合三则材料(见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思考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二者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2.对材料三中周世锋等人的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国家利益至上》知识
点汇总
1.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核心利益?
(1)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1)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2)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3)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3.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1)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
(2)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3)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怎样做到自觉捍卫国家利益?
(1)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含义。
教学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组叙利亚战乱的图片)观看图片,谈谈感受。
教师讲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曾饱受帝国主义的蹂躏。
青年学生曾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他们不怕寒风凛冽,不怕被捕坐牢,甚至不怕流血牺牲,他们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无私的、真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气壮山河、感人至深的。
学生的呐喊发出了所有同时代人的共同心声,激发了民众对山河沦陷与个人命运关系的思考,帮助民众意识到覆巢无完卵的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认识国家利益(一)爱国情感材料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1.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提示:邓小平这句话表达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不自觉地怀有爱国情感。
材料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2.结合诗句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情感?教师总结: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这一片土地,养育了我们,因为没有了国家,就没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国家利益与我们个人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请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知道的表达爱国之情的诗词名言。
(多媒体展示材料)提示: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的第二框,教材内容抽象中蕴含着具体,通过具体的事例,如“网络军事泄密”、“以爱国为由进行打砸”等,引导学生了解熟悉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
从而懂得国家利益至上,进而学会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懂得国家利益至上;2、知道为了国家利益要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3、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4、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生活现象等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2、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
【教学难点】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维护国家利益的典型事例。
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和材料)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父亲何力1984年在中印边境地区原始丛林留影;右图为儿子何宇恒2016年6月16日在拉萨市留影。
父亲何力1983年入伍进藏,在位于中印边境的解放军某团三连当兵3年。
何宇恒2014年研究生毕业入警进藏,在边境一线工作。
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有这么一群“父子兵”:数十年前父辈们远离亲人,翻山越岭来到西藏守卫边疆,他们渐渐老去,相继离开了曾经战斗过的雪域高原;如今,他们年轻的孩子长大成人,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
1、思考:“接力棒”指的是什么?2、“父子兵”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教师总结:他们的孩子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以国家利益为重,心怀爱国之情,以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努力维护国家利益。
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一)国家利益至上的要求活动一:随手拍有讲究(展示教材P91“运用你的经验”材料)“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出自《论语?里仁》的名言,一笔一划、端端正正地写在尖峰哨所的营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