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1.50 KB
- 文档页数:7
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11一、基础·运用(共15 分)1.(1)D (2)C(共 4 分。
共 2 小题,每小题 2 分)2.B(2 分)3.二示例:第二幅摆件的图案为“松”“鹤”,有延年益寿的寓意,能表达对奶奶的生日祝福。
(共 2 分。
共 2 空,每空 1 分)4.示例1:一武松打虎水浒传示例2:二空城计三国演义示例3:三三英战吕布三国演义示例4:四三借芭蕉扇西游记(共 2 分。
情节,1 分;出处,1 分)5.A(2 分)6.(1)D (2)示例1:将“宣传”改为“宣传和推广”。
示例2:在“宣传”后加“发展和创新”。
(共 3 分。
共 2 小题,第 1 小题,2 分;第 2 小题,1 分)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一)7.白露未晞在水之湄(共 2 分。
共 2 空,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共 2 分。
共 2 空,每空 1 分。
有错该空不得分)(二)9.示例 1:我读出了“豪壮”,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示例 2:我读出了“悲壮”。
词以“可怜白发生”为结句,慨叹时光虚度,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共 3 分。
感受,1 分;说明,2 分)10.(1)示例1:“梦回吹角连营”,诗人借军营的号角声,营造了军营紧张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梦回军营,渴望参与征战,收复失地的心愿。
示例2:“五十弦翻塞外声”,词人借军中奏起的高亢激越的边塞乐曲,抒发了戍边将士的壮志豪情。
示例3:“弓如霹雳弦惊”,弓弦放箭的响声,如霹雳令人心惊,词人借此描写了壮观而激烈的战争场面,仿佛置身其中,尽显杀敌报国之志。
(2)示例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示例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示例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示例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示例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云南省大理地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全卷四个大题,含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上。
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1~5小题每题2分,第6小题6分,共16分)1.给下面的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其实就这样简单,有时候一句问候、一声招呼就足以使对方聆.()听和感受到安wèi()。
真诚的声音能叩.()响人的心fēi(),永远温暖着人心。
A. lín 慰 kòu 扉B.línɡ慰 kòu 扉C. línɡ慰 kuò扉D. lín 慰 kòu 扉2.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登上这气势恢宏的小湾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海,有哪一条江河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条大坝能如此众多的智慧?有那一座建筑能如此壮观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如此伟大的传奇?A.凝聚积淀写满见证B.见证写满积淀凝聚C.写满见证凝聚积淀D.积淀凝聚见证写满3.下面这段话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
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苦心孤诣....(A)地实践,持之以恒....(B)地积累,才能妙笔生花....(C),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D),活灵活现。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李琳生日那天收到了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B.通过“道德教育”培训,使同学们的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C.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的。
D.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当天的《时报》报道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前面走着一位二十三、四岁的姑娘。
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4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A2. A3. C4. D5. D6. C二、本大题共6分。
5.①无边落木萧萧下②申之以孝悌之义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本题共6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三、本大题共4分。
6. 评分要点:介绍的剧目内容正确,2分;具有宣传性、鼓动性1分;富有创意,1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9. C(2分)(弊:使……衰败)10. C(2分)(A.然,○1代词,这样;○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B.而,○1连词,因而;○2连词,表修饰 C.则,连词,于是,就 D.○1……的原因;○2用来11. B(2分)(布衣、人臣、人君分别对应积善、积正、积德)12. 三代之废兴也//在其所积/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 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本题5分。
“/”处为必断句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每答对2处得1分。
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13.答案要点:积善才能够成就美名,积恶易招致自己身败名裂,恶行积累多了就无法掩盖,罪孽积累大了就不能化解了。
(本题4分。
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14.C(3分)(“飞蓬各自远”意思是诗人和友人分别后,各自像飘飞的蓬草般漂泊无依)15.评分要点:本题4分。
选择一个角度,举例正确,2分;结合相关诗句能分析出对“有别必怨”的突破即可给2分。
答案示例:示例1:“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句,描绘了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与诗人和友人之间纯洁无邪、真挚淳厚的友谊交相映衬,一扫送别诗“哀怨”之风。
(只分析出了对“有别必怨”的突破)示例2:“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句,写诗人想到各自将要远离,不禁举杯相劝的情形。
北京海淀区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解析内容预览: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2021.11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刻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终止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2分每小题2分。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2021.11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刻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终止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2分每小题2分。
海淀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0.11学校:班级:姓名:成绩: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è) 祈祷(qǐ) 避讳(huì) 装模作样(mú)B.自诩(xǔ) 倔强(jué) 负载(zài) 刚正不阿(ē)C.邮戳(chuō) 惩罚(chéng) 游弋(yì) 脍炙人口(zhì)D.联袂(mèi) 字帖(tiè) 脊梁(jǐ) 不屑置辩(xu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恻隐掂记分歧眼花缭乱B. 镂空蔓延闲暇断壁残垣C. 毕竟斟酌真谛破斧沉舟D. 秘诀谦逊修茸各行其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经过十几天的追踪调查,原本扑朔迷离的案件现在终于水落石出。
B.经过三年的危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全市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豁然开朗。
C.随着“嫦娥二号”的顺利升空,围坐在大屏幕前观看的大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
D.灾难可以毁掉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因为我们知道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4.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剧是国之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和折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
修改:删去“倾倒和”。
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1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 B2. D3. C4. B二、本大题共8分。
5.(1)羁鸟恋旧林(2)所以游目骋怀(3)渺沧海之一粟(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本题共8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6. 答案要点:以仁德、诚信经商的理念;对五谷丰登的企盼;祝愿孩子无病无痛、身体健康;期冀出类拔萃、有所成就;不断追求道德节操的完善。
(本题3分,答对3点给满分。
意思对即可)7. 示例:语文妙笔轩取自成语“妙笔生花”,表达了通过写作学习使学习者文如泉涌,写出好文章的心愿。
地理经纬堂经线和纬线是地图的重要构成要素,是认识和阅读地图的基本知识,以此命名,即表明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又凸显了经线和纬线在学习地理中的重要。
(本题4分。
取名能体现学科特点且有一定文化内涵2分;用意解释恰当2分)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3分。
8. B(2分)(意:怀疑)9. A(2分)(A.而,表修饰 B.其 eq \o\ac(○,1)1代词它的,代“大壑”; eq \o\ac(○,2)2代词,他们,代“古人”;C.之 eq \o\ac(○,1)1代词,我们,代“人”; eq \o\ac(○,2)2助词:的;D. eq \o\ac(○,1)1连词,来; eq \o\ac(○,2)2介词,把)10. C(2分)11. “予独慨”的原因:作者认为齐云山虽风景优美,却因未处于平原大道而不被人知,故而为之惋惜不平。
“而又慨”的原因:作者赞赏齐云山的胜景因而写文推介,却又为自己文字功底不足以表现这种美而遗憾。
(本题4分。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12.探究事物,要不断地深入,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
(或: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或:进行研究要全面了解,不要妄下结论。
)(本题3分。
感悟2分,说明1分。
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出卷人: 审核人: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强聒.( )不舍 咬文嚼.( )字 造诣.( ) 亵.( )渎 吹毛求c ī( ) 心无旁w ù ( ) 一p óu ( ) 黄土 y īn ( )哑2、请修改下列病句。
(2分) ①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修改: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修改:3、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闻者为悲伤。
(2)《商山早行》中写出作者思乡的句子是: ,凫雁满回塘。
(3)《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先主刘备设计宏伟的政治蓝图是“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
(4)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 、 、 “亲贤远佞 ” 这三条建议。
(各用四个字概括) (5)《卜算子 咏梅》中体现梅花的高洁、忠贞的诗句是: ,只有香如故。
(6)《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 。
(7)温庭筠《望江南》表现女主人公愁情程度之深的句子是: (8)《陈涉世家》中陈涉石破天惊的一声质问最能表现他的反抗精神,这句话是: !(9)《破阵子》表现春天勃勃生机的句子是:池上碧苔三四点, 。
4、综合性学习。
(2分)向身边同学或朋友推荐你最喜爱的一本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
推荐书名:推荐理由:5.名著阅读考查。
(7分)(1)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文段选自《》(书名)。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3.01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镂.空(lîu)模.样(mï)炫.耀(xuàn)相辅.相成(pǔ)B.霎.时(chà)恣.意(zì)瞥.见(piě)锐不可当.(dāng)C.殉.职(xùn)虔.诚(qián)执拗.(niù)贻.笑大方(yí)D.自诩.(xǔ)殷.红(yīn)隐瞒.(mán)妄自菲.薄(fēi)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都正确的一项是A.悠.扬——悠.闲解说:两个“悠”字意思相同,都是“闲适”的意思。
B.照.管——照.例解说:两个“照”字意思不同,“照管”的“照”是“照料”的意思;“照例”的“照”是“按照”的意思。
C.诗情画意.——言简意.赅解说:两个“意”的意思相同,都是“意境”的意思。
D.闲情逸致.——专心致.志解说:两个“致”字意思不同,“闲情逸致”的“致”是“情趣”的意思;“专心致志”的“致”是“达到”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此幅《墨梅图》在构图上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枝春早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讲究主宾相宜,虚实相生。
B.《海洋生物插图集》记录了这位科学家对海洋研究的重大发现,并以照片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鲜为人知....的海底世界。
C.在年级篮球联赛开局的关键时刻,队员们只要谨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训,戒骄戒躁,团结协作,就能取得胜利。
D.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习写作也是如此,只有勤于动笔,反复训练,我们的写作能力才能提高。
4.下列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战国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由西汉刘向编订,《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其中的名篇。
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2013.11)一、语言积累及运用。
(20分)1.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辐射锱珠必较叼(dāo)扰命途多舛(chuǎn)B.迄今一隅之地提(dī)防嘉言懿(yì)行C.安分食不裹腹迤(yǐ)逦白云出岫(yîu)D.凭添不即不离蕴藉(jí)涸(hé)辙之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分析指出,最终经贸关系的深化涉及政治问题,政治问题不解决,经贸关系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B.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于4月13日在香港揭晓,警匪片《寒战》大出风头,获得了最佳新人奖等九项大奖。
C.超过半数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人们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D.学校教育担负的责任就是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为具有文明常识的社会人,或者说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语言学巨匠周有光先生开博客、写博文,丝毫没有垂暮之气,一部《静思录(周有光106岁自选集)》亦可见其白首之心....。
B.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尊奉结草衔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子女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C.屈原激浊扬清....,庄周藐视权豪,他们张扬主体意识的精神追求,对于李白形成傲岸不屈、狂放不羁的人生态度,影响至为深远。
D.尽管是旱季,云南高黎贡山自然公园的蕨类植物依然很繁茂,它们是自然环境的指示剂,如果环境恶化,蕨类植物会首当其冲....。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
但现在,少有人再写信寄情了。
①后来书札逐渐私人化,个人的文化素质亦得彰显②早期尺牍以论说为主,往来多属公事性质③书札又称手札、尺牍,就是现代的书信④苏轼、黄庭坚的短简小札,文情俱佳⑤可见书札是中国古人情感才华的文雅载体⑥28字的《快雪时晴帖》见出王羲之的高风雅致A.⑤④⑥①②③ B.③⑤①④⑥② C.⑤②③⑥④① D.③②①⑥④⑤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中,塑造了众多英雄豪杰,成语“出师未捷”和“逼上梁山”就分别关涉诸葛亮和林冲。
广州市南石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班别考号姓名一.基础知识运用(5题共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分外(fân) 解剖(pāo) 深邃(suì) 余晖(huī)B.忐忑(tâ) 伫立(zhù) 浩瀚(hàn) 禁锢(jìn)C.颓废(tuí) 弥留(mí) 灵柩(jiù) 襁褓(qiáng)D.繁衍(yǎn) 强聒(guō) 颤动(chàn) 亵渎(xiâ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余晖借鉴陨落 B.灰烬侮辱辩护C.栖息风骚嗔怒 D.昏晕丝缕蕴涵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B.杨修是曹操帐下的行军主簿,因过于恃才放旷,招致了杀身之祸。
C.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骛八极,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D.《沁园春雪》中勾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5、仿写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二、名言名句填空6、用课文原文填空。
(10分)(1),背灼炎天光。
《观刈麦》(2),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3),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5)马作的卢飞快,。
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三语文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笨拙(zhuó)订正(dìng)既往不咎(jiù)B.濒临(bīn)魁梧(wú)称心如意(chèng)C.哺育(bǔ)巢穴(xué)刚正不阿(ē)D.解剖(pōu)机械(jiè)斤斤计较(jiào)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崇拜提防侧隐目不暇接B.恳切怠慢穿戴重蹈覆辙C.淳朴慨叹过分各行其是D.戳穿摆渡端详焕然一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打折优惠活动开始后,康乐馆一时门庭若市....,前来参加健身活动的人数量激增。
B.在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中,城市秋季运动会的各项比赛正在千姿百态....地进行着。
C.回想往事,许多欢乐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我不由得感受到昔日校园生活的美好。
D.“独木不成林.....”,惟有全体队员团结协作,球队才有可能在联赛中获得好成绩。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融入诸多国际文化元素的图书节,让读者有机会了解参展国家的文化。
修改:删去“通过”或“让”。
B.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同仁就如何培养学生情商的问题公布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修改:将“公布”改为“提交”。
C.只有学校开设多门选修课,学生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和选择学习内容。
修改:将“确定”与“选择”调换顺序。
D.一个真正的探险者,应该是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与敢于挑战自己的非凡勇气。
修改:去掉“是”。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龟虽寿》——曹操——东汉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C.《陋室铭》——柳宗元——唐朝D.《绿》——朱自清——现代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卡车,你怎么跑得缓慢了?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们送到青海湖边去吧。
②看看吧!青海湖在草原上,闪着碧绿的光彩。
她微微地荡漾着,闪动着,好像草原上立起了一张碧绿的竖琴。
那一个接一个的纤细的波纹,不就是竖琴上的弦丝吗?伴随着微风,我们仿佛听到了阵阵悦耳的琴声。
③看看吧!青海湖脚立在草原上,扬头吻着蔚蓝的天,显出一种多么豪放美丽的风姿。
她好像伸出了强大的手臂,一只手托起蓝天、白云、高山;一只手牵着草原和牛儿、马儿、羊儿。
千百年来,在她的胸怀里,抚育了多少子孙后代,多少英雄儿女?草原多么葱绿,牲灵多么健美。
青海湖,母亲般的青海湖呵!A.第①段中的“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们送到青海湖边去吧”,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强烈表达了“我”希望尽快到达青海湖的迫切心情。
B.第②段中把“青海湖”比喻成“一张碧绿的竖琴”,形象地写出了青海湖绿波荡漾的美丽形态,抒发了“我”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
C.第③段中“青海湖脚立在草原上,扬头吻着蔚蓝的天”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了青海湖豪放美丽的风姿。
D.第③段中“草原多么葱绿,牲灵多么健美”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工整,深情地赞美了草原宽广博大的胸怀。
二、语文积累(共8分)7.默写(5分)(1)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1分)(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1分)(3)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1分)(4)在《陈涉世家》中,陈胜鼓动士卒起义时说的“”和“”,表现了陈胜的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
(2分)8.名著阅读(3分)《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这两部小说均用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①(情节)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积极帮助②(国家名)排忧解难,但断然拒绝为该国的侵略扩张效劳,他的这种行为寄寓了③(作者名)崇尚和平的价值取向。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从今年5月起,北京市各区县陆续开展了“戏剧进校园"的活动。
为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此项活动,校刊开辟了专栏进行宣传报道。
作为报道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主要信息,介绍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的意义。
(4分)【材料一】某校中学生对戏剧了解情况的调查【材料二】戏剧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优美的音乐舞蹈,多彩的服装布景,都会使观众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对美的追求。
无论是欣赏《屈原》这样的历史剧,还是观看富有时代生活气息的《天下第一楼》,伴随着动人的情节,观众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了解了更多的民俗文化。
莎士比亚、曹禺等优秀剧作家用戏剧展现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引人思索,这对观众美好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主要信息:10.目前北京市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而美国已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
请阅读下面材料,从四方面介绍美国在推动戏剧教育方面的举措。
(4分)【材料】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目标2000:美国教育法》,将戏剧教育课程纳入学制教学之内。
同年颁布的《艺术课程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程度。
美国的中小学戏剧课以“创造性戏剧”为主要内容,鼓励学生自创、自演、自评剧目,校园戏剧演出因此深受师生喜爱。
美国还通过在演艺学院中设置戏剧教育专业的方式,为中小学培养具有戏剧特长的教师,以保证戏剧课的质量。
11.为了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校即将开展的“戏剧进校园”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
(3分)答: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个选段,完成第12-14题。
(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二)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颓然:(2)微斯人,吾谁与归微: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野芳发而幽香翻译:(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14.仔细阅读以上两个选段,将下面的分析补充完整。
(前一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范仲淹遭遇贬谪之后,置个人得失于度外,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仁人志士应该具有“①”的政治抱负;这一年,同样因“庆历新政”被贬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通过对②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这两篇文章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彰显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我眼中的老龙湾》,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我眼中的老龙湾①老龙湾,因传说有神龙潜居其间而得名。
它是由成千上万个泉眼,从特殊的地下岩层结构里喷出的泉水汇成的。
老龙湾的泉眼,千姿百态,恣意涌流。
主泉“铸剑池”的泉水,从石罅中咕嘟嘟地冒涌,势如龙喷蛟吐,声似滚雷走鼓。
“濯马泉”水深盈丈,晶明透亮,能映出晴霞的纯洁,朗月的光华,即使有指甲般大的螃蟹从石隙爬出,人们也能瞧个清晰。
②老龙湾的灵性源于汩汩喷涌的泉水。
这里的水温常年都是18摄氏度,并富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得投生在这湖中、湖畔及山下的方千生物,都能尽性而畅快地生长。
浪花里有音乐的银钟,碧波下有奔驰的生灵,湖岸边有绿色的挥洒,山崖上有生命的翔舞……这是老龙湾给我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③老龙湾的南岸,有一片天然淡竹林,无论身个儿、竹节和叶片,都比江南的淡竹挺拔、粗壮、肥厚了许多。
它们那活生生、热辣辣的生命激情,就像“铸剑池”的水一样涌出,难以遏控。
它们的每一叶片,都像用桐油刚洗过一样,不见一丝儿枯黄。
那每一杆竹体,都像特大号的绿笛一样,一齐昂首高吟着生命的“解放曲”。
④老龙湾北岸矗立着若干株树身挺拔的垂柳,它们仿佛忘却了自身应有的婀娜多姿的框范,每一枝条,每一纤维,每一叶脉,都一反矜持、拘谨和彬彬有礼的常态,张扬着生的自由,活的畅快。
松柏、洋槐、法桐和楸树等各种树木,在老龙湾畔的各个角落里也都放胆尽性地生长着。
那高耸的法桐,作为来自浪漫之国的树种,在这泉水恒温的清凉世界里,仿佛忘却了自己的国籍,异化成山东大汉般的豪烈、刚劲。
土生土长的楸树,更不示弱,它们无不高大英武,试与法桐一争高低……⑤这里山崖上、路径边的花草,也都找到了它们惬意生存的乐土。
二月的迎春、连翘,三月的紫槿、榆叶梅,五月的洋槐,六月的榴花,都以清泉孕育着的生命律动,形成了一种不可名状的空灵与和谐。
你刚织出金色的云,它又腾起紫色的雾;你才托起白色的雪,它又绽开火红的霞……它们次第灿烂着这片水湾,最大限度地彰显出泉的清韵,花的秀逸。
⑥老龙湾也是百鸟最能展现生命底气和元气的城邦。
它们或戏耍于湖面,像陀螺一样打转;或抖翅于柳梢,忽忽闪动着翅羽;或停栖于枝丫,卿卿我我,无所顾忌地谈情说爱;或在竹林里大展歌喉,唱得山花入神,唱得小草大醉……一切都飘逸着力与美的风姿。
⑦老龙湾古称熏冶湖,本是寂寞天地的寂寞伴侣,自打它偶尔被人类发现之后,这里便激起了一次次感叹的狂潮。
春秋末期,冶炼巨匠欧冶子,在老龙湾的主泉旁淬火铸成了一批“龙泉”宝剑,主泉便有了“铸剑池”的大名。
“濯马泉”则得名于战国时无盐娘娘曾在此洗过战马。
在《水经注》中对老龙湾多有生花妙笔的郦道元,少年时曾多次跟随时任青州刺史的父亲出游老龙湾。
宋代范仲淹、富弼等名相硕儒,也曾常常陶醉于这里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
此后老龙湾逐渐成为历代名士弃官归隐的私家园林,作为他们回归自然、纵情山水的心灵栖息地。
现在,作为山东省的风景名胜区,老龙湾已经自然地成为人们怡情养性的好去处。
⑧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历史的风尘仍然美丽的老龙湾,仿佛在向我诠释着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在这里,一切生命都在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里,无不以最本色的生存状态,作为自己生命的最高境界。
(取材于李存葆的同名散文)15.根据第③-⑥段内容,概括老龙湾自然景物所展现的主要特点以及带给人的感受,补全1617.文章第⑧段中写道“一切生命都在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里,无不以最本色的生存状态,作为自己生命的最高境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