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长期融资方式
- 格式:ppt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61
第8章融资融券业务第1节融资融券业务的含义及资格管理1.融资融券业务的含义[掌握]:国务院《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列》规定,融资融券业务是指在证券交易所或者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进行的证券交易中,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由客户交存相应担保物的经营活动。
2.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熟悉]:1.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业务资格应当具备的条件(1)经营证券经纪业务已满3年。
(2)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有效,能有效识别、控制和防范业务经营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
(3)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最近2年内未因违法违规经营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且不存在因涉嫌违法违规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正处于整改期间的情形。
(4)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年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注册资本和净资本符合增加融资融券业务后的规定。
(5)客户资产安全、完整,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有效实施,客户资料完整真实。
(6)已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能够及时、妥善处理与客户之间的纠纷。
(7)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最近1年未发生因公司管理问题导致的重大事故,融资融券业务技术系统已通过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组织的测试。
(8)有拟负责融资融券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适当数量的专业人员,融资融券业务方案和内部管理制度已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专业评价。
(9)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2.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申请3.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交易权限的申请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交易实行交易权限管理。
证券公司在开展融券融券业务前须向证券交易所申请融资融券交易权限。
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交易权限需向交易所提交书面申请报告及以下材料:第2节融资融券业务的管理1.融资融券业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掌握]:(1)合法、合规原则。
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内部控制,严格防范和控制风险,切实维护客户资产的安全。
第三节投资决策(2015,2016,2017年案例分析)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案例分析)二、长期股权投资决策(熟悉)一、固定资产投资(一)现金流量估算(掌握要点,案例分析考核点)投资中的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由投资引起的各项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及现金净流量的统称。
通常按项目期间将现金流量分为:1.初始现金流量2.营业现金流量3.终结现金流量1.初始现金流量指开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量,总体是现金流出量。
用“负数”或“带括号”的数字表示,包括:(1)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的购入或建造成本、运输成本、安装成本等。
★(2)流动资产投资(期初投入,期末收回,垫资)对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投资。
(3)其他投资费用与长期投资有关的职工培训费、谈判费、注册费用等。
(4)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更新时原固定资产的变卖所得的现金收入。
2.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一般按年度进行计算)。
一般设定:(1)投资项目的每年销售收入=营业现金收入(现金流入)(2)付现成本=营业现金流出(现金流出)【注意】付现成本是指需要当期支付现金的成本,不包括“折旧”,本教材中讨论的非付现成本仅仅指“折旧”。
【公式】每年净营业现金流量(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其中付现成本指当期支付现金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不包括折旧所以每年净营业现金流量(NCF)=净利+折旧补充:本教材中所涉及折旧的计算,一般采用“直线折旧法”,即: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残值)/使用年限*注意:净利=利润总额-所得税税额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折旧)◆上述公式推导过程:成本包括付现成本和非付现成本,假设非付现成本仅为“折旧”,推出: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收入-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折旧因为净利=利润总额-所得税税额=(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折旧)-所得税税额=(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额)-折旧=每年净营业现金流量-折旧推出:每年净营业现金流量(NCF)=净利+折旧3.终结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完结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
中级财务会计Ⅰ课程教案第一章:总论1.1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解释财务会计的定义和重要性讨论财务会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介绍财务会计的主要组成部分1.2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解释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会计等式、收入确认原则和费用匹配原则1.3 财务会计的信息披露和财务报表介绍财务会计的信息披露要求和方式讨论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发布过程阐述财务报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第二章:会计记录和账务处理2.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双重记账法解释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账户的设置2.2 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阐述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包括原始凭证的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和登记账簿讨论账务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如会计期末的结账和调整2.3 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要求解释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登记方法第三章:资产的确认与计量3.1 资产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条件解释资产的定义和特征讨论资产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3.2 流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介绍流动资产的分类和确认方法阐述流动资产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和应收账款的计量3.3 非流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解释非流动资产的分类和确认方法讨论非流动资产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第四章:负债的确认与计量4.1 负债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条件解释负债的定义和特征讨论负债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4.2 流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介绍流动负债的分类和确认方法阐述流动负债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应付账款的计量和短期借款的确认4.3 非流动负债的确认与计量解释非流动负债的分类和确认方法讨论非流动负债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长期借款的计量和应付债券的确认第五章: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5.1 所有者权益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条件解释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特征讨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5.2 股本的确认与计量介绍股本的分类和确认方法阐述股本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发行新股的会计处理和股票的账面价值计算5.3 留存收益的确认与计量解释留存收益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讨论留存收益的确认和分配过程,如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和资本公积金的确认第六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与计量6.1 收入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条件解释收入的定义和特征讨论收入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6.2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介绍收入的分类和确认方法阐述收入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销售收入的确认和收入的递延处理6.3 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解释费用的定义和特征讨论费用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6.4 费用的分类和计量介绍费用的分类和确认方法阐述费用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销货成本的计算和行政管理费用的确认6.5 利润的确认与计量解释利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讨论利润的确认和分配过程,如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的确认以及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第七章:财务报表分析7.1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目的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和重要性讨论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主要内容7.2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种类和计算方法阐述财务比率分析的应用和解读,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债务比率和盈利比率等7.3 财务趋势分析解释财务趋势分析的定义和重要性讨论财务趋势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如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7.4 财务预测和预算介绍财务预测和预算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阐述财务预测和预算的方法和步骤,如销售预测、成本预算和资金预算等第八章:长期投资8.1 长期投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解释长期投资的定义和特征讨论长期投资的分类和特点,如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8.2 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与计量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方法和计量基础阐述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成本法、权益法和公允价值法等8.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和信息披露解释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和评估方法讨论长期股权投资的信息披露和报告要求第九章:固定资产和折旧9.1 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和确认条件解释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特征讨论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9.2 固定资产的计量和估价介绍固定资产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购置成本和折旧的计算阐述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额的确定9.3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和信息披露解释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和评估方法讨论固定资产的信息披露和报告要求9.4 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报废介绍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报废的会计处理方法阐述固定资产的处置和报废的税务和财务影响第十章:租赁和债务融资10.1 租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解释租赁的定义和特征讨论租赁的分类和特点,如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10.2 租赁的确认与计量介绍租赁的确认方法和计量基础阐述租赁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租赁负债的确认和租赁资产的计量10.3 债务融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解释债务融资的定义和特征讨论债务融资的分类和特点,如贷款和债券融资10.4 债务融资的确认与计量介绍债务融资的确认方法和计量基础阐述债务融资的计量和估价方法,如贷款的利息计算和债券的面值计算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基本假设和原则,这是后续会计记录和账务处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