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几何第一章-朱维宗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5
几何中的调和分割及应用郑皎月(安康学院数学系 陕西 安康 725000)摘要: “调和分割”又称“调和共轭”,它是交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例,也是 贯穿大学《高等几何》课程的一个重要概念,应用它解决初等几何中有关平分角、平分线段以及高等几何中有关对合的性质、完全四点型的调和分割、完全四线型调和分割以及拉盖尔定理的推广等性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字:调和分割 高等几何 应用 性质若C 点分割线段AB 的比值和D 点分割AB 的比值只差一个符号(因而一个是内分点,另一个是外分点),这时我们说C 、D 两点调和分割AB,或C 与D 对于线段AB 成调和共轭点偶,用符号1),(-=CD AB 表示。
在调和分割中,两对点的关系是完全对等的,这意思是说,当C 与D 调和分AB 时, A 与B 也调和分割CD,因而我们已知道,若1),(-=CD AB ,便也有1),(-=AB CD .一、几何中的调和分割 1.关于平分角中的调和分割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内角和外角的平分线,将对边分成两线段的比值,都和两邻边成证明:由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内角和外角的平分线,将对边分成两线段的比值,都和两临边成比例有EB AEDB DA CB AC EB AE ==, 即 DB DACB AC = 1=**CBDA DBAC则1-=**BCAD BDAC因此 1),(-=CD AB2、关于线段的调和分割一线段被它的中点和这直线上的无穷远点所调和分割,即证明:1),(-=∞CP AB证: ∞∞∞∞∞*=**=AP BP BC AC BC AP BP AC CP AB ),(因为 CB AC = 所以 1-=BCAC即1-=**∞∞BC AP BP AC则 1),(-=∞CP AB 3、关于对合的调和分割对合有两个二重元素,这两个元素是不重合的,可能是共轭复元素,并且这两个二重元素调和分割任意一对对应元素。
证明:由于对合的表达式是),0(,0)(2''≠-=+++b ad d u u b auu 所以决定二重元素的方程022=++d bs as不能有等根,所以两根1s 和2s 或者是不等式实根(双曲型对合),或者是共轭复根(椭圆型对合).由于对合是射影变换,因此保留交比,即),(),('21'21u u s s uu s s =,利用交比性质,此式可写作),(1),('21'21uu s s uu s s =从而1),('21=uu s s 或1),('21-=uu s s ,但1),('21=uu s s 将导致u 与'u 重合,这与对合不是恒同变换的假设抵触,从而1),('21-=uu s s . 4、关于完全四点形和完全四线形的调和分割完全四点形 完全四点形通过每一个对角点有一组调和线束,即通过这对角点的两边和对角三角形的两边。
《高等几何》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高等几何》(Projective Geometry)二、课程性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限选课。
它跟初等几何、解析几何、高等代数等课程有紧密的联系;它对未来中学数学教师在几何方面基础的培养、观点的提高、思维的灵活、方法的多样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大有助于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主旨在于拓展读者的几何空间知识,学习了解变换群观点,进而达到训练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数学修养的目的。
本课程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定理,奇妙的图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审美意识。
本大纲要求本课程的内容处理上实行解析法与综合法并用,以解析法为主。
前修课程包括:初等几何、解析几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近世代数。
三、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射影几何的基本内容和处理几何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认识射影几何、仿射几何、欧氏几何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初等几何和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并为学习数学的其他分支打好基础。
尤其是对无穷远元素的认识和理解,以开拓同学们的思维方式和视野,使同学们能以居高临下的观点来处理初等数学问题。
四、课程教学原则和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高等几何》知识与高等数学中的其它知识相结合原则;3、《高等几何》知识与初等几何知识相结合的原则;4、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讲解法,并适当采用教具演示的方法相结合的原则;5、讲解法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五、课程总学时72学时,习题课占1/5。
六、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仿射坐标与仿射变换(计划学时6)一、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透视仿射对应(变换),仿射对应(变换)以及其代数表达式等。
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透视仿射对应1、弄清共线三点的单比和透视仿射对应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透视仿射对应的四个性质---保持同素性、结合性、共线三点的单比和平行性。
第二节仿射对应与仿射变换1、掌握平面上的透视链、二直线间和二平面间的仿射对应与仿射变换的概念。
《高等几何》课程学习指南一、课程目的本课程是大学数学类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在大家具备初等几何、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射影几何的基本知识,使我们能用变换群的观点来看待几何学,加深对几何学的理解,拓展几何空间概念。
通过本课程利用商空间思想研究亏格为零不可定向的闭曲面上的几何学的训练,一方面使得我们拓宽眼界,扩大知识领域,提高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使得我们加深对中学几何特别是解析几何的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从而获得用高观点来处理中学几何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中学几何教学打下基础;第三,本课程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定理,奇妙的图形,匪夷所思的处理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数学审美意识。
概括来说,学习本课程后,希望大家有如下收获:(1)空间不只是平直的,除欧氏空间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空间。
即让学生在空间观念上有一个提升;(2)进一步让了解处理几何问题不只是可以用综合法,还可以用解析法;(3)深刻理解对偶原理,认识到射影几何是与欧氏几何完全不同的几何学;(4)深刻理解射影变换及其性质,认识到射影几何是研究射影图形在射影变换下的不变性和不变量的一门科学;(5)深刻理解Klein的变换群观点,即研究某空间中的图形在它的某变换群作用下不变的性质和数量的科学就称为一门几何学;(6)深刻了解一些平面射影图形的射影性质。
如:点列,线束,完全n点(线)形,二次曲线的射影性质。
(7)学会构造射影图形。
因为我们的纸张是欧氏平面,所以在其上构造射影图形还是有很多技巧,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些技巧。
二、课程主要内容结构以平面射影几何为主体,涵盖射影几何,变换群理论,仿射几何等内容,主要包括5个部分:1、射影平面。
包括引论,拓广平面,齐次点坐标,线坐标,射影平面,对偶原则,复元素,Desargues定理等。
2、射影变换。
包括交比与调和比,完全四点形与完全四线形的调和性,一维基本形的射影对应,一维射影变换,一维基本形的对合,二维射影变换等。
高等几何教案与课后答案教案章节一: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高等几何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3. 理解几何公理体系和演绎推理方法。
教学内容:1. 高等几何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2. 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3. 几何公理体系和演绎推理方法。
课后答案:1. 高等几何是研究几何图形性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几何图形可以用点和线段来表示,具有大小、形状和位置等性质。
3. 几何公理体系是用来建立几何证明的基础,演绎推理方法是用来推导几何结论的。
教案章节二:直线与平面教学目标:1. 了解直线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2. 掌握平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3. 理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教学内容:1. 直线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2. 平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3.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课后答案:1. 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具有无限延伸的性质。
2. 平面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具有无限延伸的性质。
3. 直线与平面可以相交、平行或者包含于平面。
教案章节三:圆与圆锥教学目标:1. 了解圆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2. 掌握圆锥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3. 理解圆与圆锥的位置关系。
教学内容:1. 圆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2. 圆锥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3. 圆与圆锥的位置关系。
课后答案:1. 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具有无限延伸的性质。
2. 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顶点组成的,具有旋转对称性。
3. 圆与圆锥可以相交、包含或者平行。
教案章节四:三角形与多边形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2. 掌握多边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3. 理解三角形与多边形的位置关系。
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2. 多边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3. 三角形与多边形的位置关系。
课后答案:1. 三角形是由三个顶点和三条边组成的,具有稳定性。
2. 多边形是由多个顶点和多条边组成的,具有闭合性。
3. 三角形与多边形可以相交、包含或者平行。
教案章节五:坐标系与解析几何教学目标:1. 了解坐标系的性质和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