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檀传宝现当代德育思想
- 格式:pptx
- 大小:83.19 KB
- 文档页数:27
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综合考虑关于德育内涵和德育过程的讨论,我个人认为,不妨这样给德育下定义:德育是教育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2.试评价以下概念定义的合理性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妥.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遭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3. 如何理解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中国德育现代化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应当是什么?1)古代德育: 所谓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具有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2)现代德育: 与现代社会和现代教有相对应,现代德育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养现代人为目的的德育。
所谓德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基本完成的任务。
与古代德育的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相反,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特征有四条:学校德育的民主化;第二,学校德育的世俗化;第三,学校德育的科学化;第四。
学校德育的组织化。
3)努力方向:德育的民主化和科学性的增强4.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4)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或德育学科群(德育原理)。
5)德育思想首先是一种关于德育的价值性哲学思考。
它主要反映人们对德育的应然与必需所产生的主观判断和选择,是德育力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6) 德育论则是-一个与德育经验、德育思想相对的范畴。
德育论原本是作为教育学、伦理学的组成部分存在的。
与作为前德育理论存在的德育思想相比,它具有一定的专门性、系统性。
后随着无所不包的教育学形态转变为教育学学科群,德育论也独立为德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