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收涩药(DOC)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10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十八章收涩药概述【药性特点】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有敛耗散,固滑脱之功。
【功效】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止带等作用。
【适应证】滑脱不禁之证【使用注意】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
【配伍】收涩药为治标之品,由于引发滑脱不禁之证的根本原因为正气虚弱,临证应用时,常与相应补虚药配伍,以补涩并举、标本兼顾。
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当分别于补气药、补阴药配伍;肺虚或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者,当配补肺气或补肺益肾之品;脾肾阳虚的久泻、久痢者,当配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补肾药;冲任不伺、崩落下血者,当配补肝肾、固冲任药。
五味子【性昧归经】酸,温。
归肺、肾、心经。
【性能特点】味酸收涩,性温质润,敛、补兼备,入肺肾经。
上能敛肺止咳平喘,下能滋阴涩精止泻,内能生津宁心安神,外能固表收敛止汗。
【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主治病证】(1)肺虚久咳或肺肾不足的咳喘。
(2)津伤口渴,消渴。
(3)表虚自汗,阴虚盗汗。
(4)肾虚遗精,滑精。
(5)脾肾两虚的五更泄泻。
(6)虚烦心悸、失眠多梦。
【用量】2~6g。
【使用注意】本品酸温涩敛,故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期及麻疹初发慎服。
【药理】本品有镇咳、祛痰、镇静、保肝、扩张血管、调节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抗溃疡、抗衰老等作用。
乌梅【性味归经】酸,平。
归肝、脾、肺、大肠经。
【性能特点】味酸涩敛,性平不偏,既入肝、脾经,又入肺与大肠经。
上能敛肺气以止咳,下能涩大肠而止泻,并能收敛以止血。
又因酸味独重,还善安蛔、生津。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
【主治病证】(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
(3)虚热消渴。
(4)蛔厥腹痛。
(5)崩漏,便血。
【用量用法】3~9g。
止泻止血宜炒炭,生津安蛔当生用。
第十八章收涩药概述概念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之为收涩药。
药性味多酸、涩,寒温,主归肺、大肠、脾、肾经。
作用及适应证有收敛固涩作用。
有敛汗固表------卫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汗多虚脱。
敛肺止咳、平喘-----肺气虚及肺肾两虚久咳虚喘。
涩肠止泻--------大肠气虚不固之久泻久痢。
固精缩尿--------肾虚精关不固的遗精,滑精,膀胱失约遗尿,尿频。
止带止崩漏-------崩漏,带下以及疮疡久溃不敛。
配伍原则:收涩药偏重治病之标,目的在于及时敛其耗散,防止因滑脱不禁而导致正气衰竭,变生他证。
故多需配扶正药以治其正虚之本,以期标本兼顾。
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配补气药、补阴药;肺虚或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配补肺气或补肺益肾之品;脾肾阳虚的久泻、久痢,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配补肾药;冲任不固,崩漏下血,配补肝肾,固冲任药。
注意事项性味酸涩,具有敛邪的副作用,故热病多汗,痢疾初起,食滞泄泻,火扰精泄,湿热溺涩,以及崩漏带下等属实热邪盛者,均当忌用。
另,邪气末尽,过早使用,有“闭门留寇”之弊,亦应慎之。
收涩药分类偏于止汗的药物麻黄根浮小麦相同点收敛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各药特点麻黄根专于止汗,除内服外,还可研粉外扑。
浮小麦兼能益气,除热,还可用于骨蒸劳热。
使用注意表邪未尽者忌用。
考点:适当关注麻黄根与浮小麦功效的区别及麻黄根的用法。
偏于敛肺止咳平喘的药物五味子★★★★★、五倍子药性味酸,五倍兼涩,五味子性温,五倍子性寒。
功用相同点具有多方面收敛固涩功用,尤能敛肺止咳平喘,又能敛肺止汗,涩精止遗,涩肠止泻,用于肺虚久咳、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
各药特点五味子`①敛肺之中又有滋肾作用,用于肺肾两虚之喘咳;② 益气生津止渴,用治津伤口渴及消渴。
③宁心安神,用于阴血亏虚的心烦、失眠、多梦。
④涩肠止泻,尤长用于脾肾阳虚的五更泄泻。
五倍子①敛肺之中又有敛肺降火及止血作用,故又用于肺热痰嗽及咳嗽咯血。
第十八章收涩药概述一、含义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二、功效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止带等作用。
三、分类本类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大致上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个部分。
四、主治证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
四、性能特点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五、配伍应用收涩药治疗属于治病之标,临床应用本类药,须与相应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
六、使用注意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
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
但有一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
•止汗药:浮小麦•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乌梅、诃子、五倍子、石榴皮•固精缩尿止带药:莲子、山茱萸、桑螵蛸、芡实、覆盆子、金樱子第一节止汗药本类药物能行肌表,调节卫分,顾护腠理,而有固表敛汗止汗之功。
临床常用于肺脾气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的自汗证及肺肾阴虚,阴虚则生内热,热迫津外泄的盗汗证。
治气虚自汗当配补气固表药同用,治阴虚盗汗当配滋阴除蒸药同用,以治病求本。
凡实邪所致汗出,应以祛邪为主,非本类药物所宜。
浮小麦【药性说明】本品味甘益气,性凉清热,故自汗、盗汗均为常用之品。
【功效】止汗,益气,除热。
【应用】1、止汗,益气:用于自汗,盗汗。
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均可应用。
可单用炒焦研末,米汤调服。
2、除热:用于骨蒸劳热。
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同用,以养阴清热,敛汗除蒸。
【用法用量】煎服,15~30g;研末服,3~5g【使用注意】表邪汗出者忌用。
第二节敛肺涩肠药功效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肺经或大肠经。
分别具有敛肺止咳喘和涩肠止泻痢作用。
适应范围①具有敛肺止咳作用者适用于肺虚喘咳,久治不愈和肺肾两虚,摄纳无权的肺肾喘证。
第十八章收涩药实用方剂10.《本草汇言》: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
故《唐本草》主收敛肺虚久嗽耗散之气。
凡气虚喘急,咳逆劳损,精神不足,脉势空虚,或劳伤阳气,肢体赢瘦,或虚气上乘,自汗频来,或精元耗竭,阴虚火炎,或亡阴亡阳,神散脉脱,以五味子治之,咸用其酸敛生津,保固元气而无遗泄也。
然在上入肺,在下入肾,入肺有生津济源之益,入肾有固精养髓之功。
11.《药品化义》:五味子,五味咸备,而酸独胜,能收敛肺气,主治虚劳久嗽。
盖肺性欲收,若久嗽则肺焦叶举,津液不生,虚劳则肺因气乏,烦渴不止,以此敛之、润之,遂其脏性,使咳嗽宁,精神自旺。
但嗽未久不可骤用,恐肺火郁遏,邪气闭束,必至血散火清,用之收功耳。
12.《本经疏证》:五味子所治之证,《伤寒》仅言咳逆,《金匮要略》则兼言上气,如射干麻黄汤之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小青龙加石膏汤之肺胀咳逆上气,烦躁而喘也。
夫伤寒有伤寒之关键,无论其为太阳、少阳、少阴,凡咳者均可加入五味子、干姜;杂证自有杂证之体裁,即咳而脉浮,厚朴麻黄汤主之一语,已通概全书大旨,试观《金匮要略》中有脉沉而用五味子者否?盖五味子原只能收阳中之阴气,余则皆非所宜。
13.《本草求原》:五味子,为咳嗽要药,凡风寒咳嗽,伤暑咳嗽,伤燥咳嗽,劳伤咳嗽,肾水虚嗽,肾火虚嗽,久嗽喘促,脉浮虚,按之弱如葱叶者,天水不交也,皆用之。
先贤多疑外感用早,恐其收气太骤,不知仲景伤寒咳喘,小青龙汤亦用之,然必合细辛、干姜以升发风寒,用此以敛之,则升降灵而咳嗽自止,从无舍干姜而单取五味以治咳嗽者。
丹溪又谓其收肺气之耗散, 即能除热;潜江亦谓其滋肺以除热,补肾以暖水,而联属心肾;凡嗽在黄昏,是虚火浮入肺中,忌用寒凉,止宜重用五味以敛降,此则不合干姜,而合炒麦冬者也。
总之,肺气随阴以下降,则气化精而精盈,肾水从阳以上布,则精化气而气盛,阴阳二气,实一气之变动,以肝为关捩子,五味专精于肝,而交合肺肾,故其效如此,有不同于他味之酸敛者。
第十八章收敛药凡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可以治疗各种滑脱症候的药物,称为收敛药。
又叫收涩药。
滑脱的病症,主要有自汗盗汗,久泻久痢,久咳虚喘,遗精滑精,溲多遗尿,白带日久,失血崩漏等症。
因为滑脱诸症,如不及时收招,可引起元气日衰,或变生他症。
所以,《本草纲目》说:「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之药,以敛其耗散。
」。
本章药物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小便,止带,止血,止嗽等作用。
凡属外感实邪未解或泻痢、咳嗽初起时不宜早用,以免留邪。
山茱萸【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
【性味与归经】酸、涩,微温。
入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敛汗。
【临床应用】1.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等症。
山茱萸功能补肝益肾,凡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腰酸等症,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同用。
2.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等症。
山茱萸酸涩收敛,能益肾固精。
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山萸肉、净萸肉、山茱萸(蒸熟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山萸肉微温而不热,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品,不论阴虚或阳虚,都可配用。
它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能补能涩,是它的又一特点。
2.本品经炮制后,形如黑枣的皮,故有些地区称作“枣皮”。
由于它酸涩收敛,如内有湿热、小便不利者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山茱萸丸《普济方》:山茱萸、覆盆子、菟丝子、巴戟天、人参、楮实、五味子、萆薢、牛膝、桂、天雄、熟地黄。
治肾虚腰膝无力,小便多。
【文献摘录】《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别录》::「强阴益精,安五藏,通九窍,止小便利。
」《汤液本草》:「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气取其味酸涩以收滑也。
第十八章收涩药一、最佳选择题1、罂粟壳煎汤内服的用量是A、10~15gB、15~20gC、0.1~O.5gD、3~6gE、6~12g2、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是A、五倍子B、石榴皮C、桑螵蛸D、海螵蛸E、诃子3、内服涩肠止泻,外用收湿敛疮的是A、赤石脂B、石榴皮C、椿皮D、金樱子E、肉豆蔻4、治滑脱不禁之证时,收涩药常配伍A、补虚药B、理气药C、清热药D、活血祛瘀药E、利水渗湿药5、覆盆子除益肾固精外,还能A、止血C、清热燥湿D、止痛E、明目6、能治气虚自汗,骨蒸劳热的是A、金樱子B、乌梅C、麻黄根D、浮小麦E、赤石脂7、能治肺虚久嗽,久咳失音的是A、诃子B、麻黄根C、覆盆子D、五味子E、莲子8、能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的是A、麻黄根B、肉豆蔻C、五味子D、芡实E、罂粟壳9、既涩肠止泻,又敛肺利咽的是A、莲子B、诃子C、桔梗D、射干E、罂粟壳10、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的是B、罂粟壳C、覆盆子D、赤石脂E、桑螵蛸11、诃子治疗涩肠止泻时宜A、生用B、醋炒C、炒炭D、蜜炙E、煨用12、芡实的功效是A、益气、除热止汗B、益肾固精,补脾祛湿C、清热燥湿、杀虫D、益肾固精、明目E、补益肝肾、收敛固涩13、乌贼骨不具有的功效是A、收敛止血B、温中行气C、固精止带D、制酸止痛E、收湿敛疮14、莲子肉的功效是A、清心除烦B、补益肝肾C、养心安神D、涩肠止泻E、益气养阴二、配伍选择题1、A.化瘀止血B.涩肠止血C.敛肺涩肠D.补脾止泻E.补肾助阳<1> 、椿皮的功效是A B C D E<2> 、莲子具有的功效是A B C D E<3> 、乌梅具有的功效是A B C D E2、A.诃子B.罂粟壳C.五倍子D.五味子E.乌梅<1> 、能敛肺,涩肠,止痛的是A B C D E<2> 、能敛肺,涩肠,敛疮的是A B C D E<3> 、能敛肺,涩肠,安蛔的是A B C D E3、A.石榴皮B.五倍子C.金樱子D.五味子E.浮小麦<1> 、既敛肺降火,又敛汗止血的药是A B C D<2> 、既敛肺滋肾,又生津宁心的药是A B C D E<3> 、既除热止汗,又益气的药是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患者,女,28岁。
白带绵绵不止,量多质清稀。
<1> 、宜选用的药物是A、当归B、麦冬C、白芍D、龟甲E、莲子肉<2> 、若患者素有虚喘之证,宜配伍治疗的药物是A、山药B、刺五加C、龟甲D、龙眼肉E、仙茅四、配伍选择题1、既能治崩漏,又能治湿疮的是A、海螵蛸B、赤石脂C、五倍子D、莲子E、桑螵蛸2、收涩药主要适用A、自汗、盗汗B、久泻、久痢C、遗精、遗尿、尿频D、久咳、虚喘E、体虚崩带不止3、能止汗的药物有A、覆盆子B、莲子肉C、麻黄根D、糯稻根E、浮小麦4、海螵蛸的功效是A、收敛止血B、固精止带C、制酸止痛D、收湿敛疮E、补肾助阳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罂粟壳【性能特点】本品酸涩收敛,性平不偏,既入肺、肾经,又入大肠经。
善敛肺而止咳,能涩肠而止泻,且止痛力强,为治痛证要药。
然有毒易成瘾,故内服宜谨慎。
【功效】敛肺,涩肠,止痛。
【主治病证】(1)肺虚久咳。
(2)久泻久痢。
(3)心腹筋骨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止咳宜蜜炙用,止泻、止痛宜醋炒用。
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桑螵蛸【性能特点】本品甘咸性平,入肝、肾经,善补肾助阳、固涩下焦,为治肾阳亏虚、精滑不固之要药。
【功效】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赤石脂的功效。
赤石脂味甘、酸、涩,性温,具有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生肌的功效。
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收涩药为治标之品,由于引发滑脱不禁之证的根本原因为正气虚弱,故临证应用时,常与相应的补虚药配伍,以补涩并举、标本兼顾。
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当分别与补气药、补阴药配伍;肺虚或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者,当配补肺气或补肺益肾之品;脾肾阳虚的久泻、久痢者,当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补肾药;冲任不固、崩漏下血者,当配补肝肾、固冲任药。
5、【答案解析】覆盆子【性能特点】本品酸收甘补,微温质润,入肝、肾、膀胱经。
既收敛固涩,又滋养肝肾,且略兼助阳,为涩敛兼补阴阳之品。
善治滑脱诸证、肾虚阳痿及肝肾不足之目暗不明。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明目。
【主治病证】(1)肾虚不固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2)肾虚阳痿。
(3)肝肾不足的目暗不明。
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浮小麦【性能特点】本品甘补凉清,专入心经。
善益气除热而止汗,既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又疗骨蒸劳热,尤为汗出不止多用。
【功效】益气,除热止汗。
【主治病证】(1)气虚自汗,阴虚盗汗。
(2)骨蒸劳热。
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诃子【性能特点】本品苦降酸涩,平而偏凉,入肺与大肠经,煨用与生用功别。
煨用善涩肠止泻,兼下气消胀,主治久泻、久痢、脱肛。
生用既敛肺气、止咳逆,又下气降火、利咽开音,主治久咳、咽痛、失音,无论肺虚或兼热者均宜。
【功效】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主治病证】(1)久泻,久痢,便血脱肛。
(2)肺虚久咳,咽痛,失音。
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肉豆蔻【性能特点】本品辛行温涩,入脾、胃、大肠经。
既善温中涩肠,治阳虚久泻;又能温中行气,治虚寒气滞,实为标本兼顾之品。
【功效】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诃子的功效。
诃予苦降酸涩,具有敛肺、涩肠、下气、利咽的功效。
10、【正确答案】 A金樱子【性能特点】本品酸涩收敛,性平少偏,功专固涩下焦,善治下焦滑脱不禁诸证。
【功效】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诃子【功效】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敛肺清火开音宜生用,涩肠止泻宜煨用。
1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芡实【性能特点】本品甘补涩敛,性平少偏,入脾、肾经,药力平和。
能补脾兼祛湿,益肾兼固精,有补而不腻、涩而不留湿之长,主治脾虚久泻及肾虚下元不固诸证。
【功效】益肾固精,补脾祛湿。
1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海螵蛸【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莲子肉【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
二、配伍选择题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椿皮味苦、涩,性寒,能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莲子味甘、涩,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乌梅味酸,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的功效。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椿皮味苦、涩,性寒,能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莲子肉甘、涩,平。
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乌梅味酸,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的功效。
<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椿皮味苦、涩,性寒,能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莲子味甘、涩,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乌梅味酸,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的功效。
2、<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以上诸药均为收涩药,罂粟壳除能敛肺、涩肠外,还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五倍子酸涩收敛,具有敛肺,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此外其性寒清降,还能降火;乌梅味酸涩敛,能敛肺、涩肠、生津、止血、安蛔。
<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以上诸药均为收涩药,罂粟壳除能敛肺、涩肠外,还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五倍子酸涩收敛,具有敛肺,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此外其性寒清降,还能降火;乌梅味酸涩敛,能敛肺、涩肠、生津、止血、安蛔。
<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收涩药的功效。
以上诸药均为收涩药,罂粟壳除能敛肺、涩肠外,还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五倍子酸涩收敛,具有敛肺,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此外其性寒清降,还能降火;乌梅味酸涩敛,能敛肺、涩肠、生津、止血、安蛔。
3、<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五倍子【功效】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五味子【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滋肾宁心。
<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浮小麦【功效】益气,除热止汗。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莲子肉【主治病证】(1)脾虚久泻、食欲不振。
(2)肾虚遗精、滑精,脾肾两虚之带下。
(3)心肾不交的虚烦、惊悸失眠。
<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固涩药为治标之品,由于引发滑脱不禁之证的根本原因为正气虚弱,故临证应用时,常与相应的补虚药配伍,以补涩并举、标本兼顾。
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当分别与补气药、补阴药配伍;肺虚或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者,当配补肺气或补肺益肾之品;脾肾阳虚的久泻、久痢者,当配温补脾肾药;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补肾药;冲任不固、崩漏下血者,当配补肝肾、固冲任药。
四、配伍选择题1、【正确答案】 AB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似药物的共同功效。
以上诸药均为收涩药,其中海螵蛸、赤石脂、五倍子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收湿敛疮,适用于崩漏带下、湿疮溃疡。
2、【正确答案】 ABCDE【答案解析】收涩药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咳、虚喘,以及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之证。
3、【正确答案】 CDE【答案解析】覆盆子【功效】益肾,固精,缩尿,明目。
莲子肉【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麻黄根【功效】收敛止汗。
糯稻根【功效】止汗退热,益胃生津。
浮小麦【功效】益气,除热止汗。
4、【正确答案】 ABCD【答案解析】海螵蛸【性能特点】本品咸入血,涩固脱,性微温,入肝、脾、肾经。
功长收涩,尤善止血止带,治崩漏带下效佳,堪称妇科之良药。
此外,内服又善制酸止痛,外用又能收湿敛疮。
【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