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六、七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2. 北宋时期,哪位皇帝实施了“庆历新政”?A. 宋太祖B. 宋太宗C. 宋真宗D. 宋仁宗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明朝的建立?A. 靖康之变B. 崇祯帝自缢C. 太平天国运动D. 朱元璋称帝4.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哪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康熙、乾隆、道光B. 康熙、雍正、乾隆C. 康熙、雍正、嘉庆D. 康熙、乾隆、嘉庆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是分封制。
(×)2.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的统治时期。
(√)3. 宋朝的都城汴京是今天的北京。
(×)4. 明成祖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的。
(√)5.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在位时期,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国家被称为“______”。
2. 唐朝的“安史之乱”是由______和______发动的。
3. 宋朝的都城汴京是今天的______。
4.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被______俘虏。
5. 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 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3. 请简述宋朝的“靖康之变”。
4. 请简述明朝的“土木堡之变”。
5. 请简述清朝的“康乾盛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请分析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3. 请分析宋朝的“靖康之变”对宋朝的影响。
全套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变革1. 请描述商代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 商代的社会制度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制度,有明确的社会等级和职责分工。
- 商代的政治制度是以王权为核心的君主制,王是政治和宗教的统治者。
2. 商代和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商代的政治制度是以王权为核心的君主制,王是政治和宗教的统治者。
-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分封制,周王是最高统治者,但他的权力被诸侯分割。
3. 请解释“封建制”和“分封制”之间的区别。
- 封建制是一种以土地封赏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封赏者拥有政治和经济上的权力,被封者有责任为封赏者提供军事和税收。
- 分封制是一种以封地分割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最高统治者将国土分封给诸侯,诸侯有独立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4. 请列举西周的社会等级,并解释其特点。
- 西周的社会等级有王、公、侯、伯、子、男、采、仆等。
- 王是最高统治者,公、侯、伯等是封建贵族,子、男、采、仆等是其他阶层人士。
- 不同等级有不同的权力和地位,贵族享有特权,其他阶层人士从属于贵族。
5. 请简要描述西周的宗教及其特点。
- 西周的宗教以奉祀天地神灵为核心,认为天是最高神明,周王是天的代表。
- 奉祀活动包括祭祀、祈福、卜筮等,认为通过奉祀可以获得神灵的保佑和指引。
- 宗教与政治统治紧密结合,周王以宗教仪式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答案:1. 商代的社会制度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制度,政治制度是君主制。
2. 商代的政治制度是君主制,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3. 封建制是以土地封赏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分封制是以封地分割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4. 西周的社会等级有王、公、侯、伯、子、男、采、仆等。
5. 西周的宗教以奉祀天地神灵为核心,与政治统治紧密结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1.据这一事件的具体执行者、日本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后来回忆:“9月18日夜,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人,向柳条湖方向走去……‘轰’的一声爆炸,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这一事件”指()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他们呼吁()A.变法维新B.民主科学C.团结抗日D.和平建国3.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国共产党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A.周恩来B.杨虎城C.张学良D.毛泽东4.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
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河山”主要是指()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D.华南地区5.(2016 •徐州中考)今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
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6.—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在当时的含义是指()A. 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B. 日本侵略热河,进攻察哈尔C. 日本企图将华北沦为其殖民地D.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灭亡全中国7.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③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④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前提⑤使抗日战争取得了初步胜利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④8.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柳条湖事件B.平型关大捷C.卢沟桥抗战D.台儿庄战役9.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集第一单元海洋世界选择题1. 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B.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C. 地球的三分之二面积被海洋覆盖D. 地球的大气层可以保护生物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加拿大C. 美国D. 澳大利亚答案:B3. 以下哪个大洋是最大的?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填空题1.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__________。
2. 地球上最深的海洋是________________。
3. 地球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太平洋2. 太平洋3. 格陵兰岛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疆域与国家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D2. 以下哪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小的时期?A. 五世纪B. 六世纪C. 七世纪D. 八世纪答案:C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中国的邻国?A. 韩国B. 越南C. 日本D. 俄罗斯答案:D填空题1. 五胡十六国时期,疆域最大的民族是______________族。
2. 清朝疆域最大时,南海的岛屿归属于______________。
答案:1. 汉族2. 中国。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一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的四点结论让大家讨论错误的一项是()A.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B.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C. 百团大战以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为主要目标D.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答案】B【解析】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说法错误.故选B.2.张纯如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在她的一部著作里记载了二战期间日军在金陵古都犯下的暴行这本著作的名称最有可能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南京大屠杀》D. 《百团大战》【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二战期间日军在金陵古都犯下的暴行”可知“金陵”指的是南京日军在金陵古都犯下的暴行指的是南京大屠杀所以这本著作的名称最有可能是《南京大屠杀》3.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重创日军歼敌9000多人这次战役的地点是在()A. 山东半岛B. 台儿庄C. 江西万家岭D. 平型关【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江西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予以重创歼灭日军9000多人故C项正确故选C4.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C. 旅顺大屠杀D. 南京大屠杀【答案】D【解析】题干“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指南京大屠杀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超过30万故选D5.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中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A.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 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C. 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D. 是日本对近代中国发动的第一次侵略战争【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 A项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C项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三省全部沦陷D项日本对近代中国发动的第一次侵略战争是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C项符合题意故选C6.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A. 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B. 台儿庄战役C. 南京大屠杀D. 淞沪会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是彭德怀指挥的在华北地区破坏敌人的交通路线故A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促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灭亡的事件是()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武汉会战D. 长沙会战【答案】C【解析】8.给下面四幅图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适合的是()A. 侵略与反抗B. 近代化的探索C. 新时代的曙光D.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图片内容分别是台儿庄战役、《地道战》、彭德怀在前线和日本递交投降书反映了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战胜利故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9.周恩来评价张学良时说他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周恩来这样评价张学良的主要原因是()A. 他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B. 他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 他在正面战场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D. 他领导东北抗日义勇军英勇抗日【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张学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所以人们对张学良进行了高度评价原因是他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B10.1938年6~10月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可见武汉会战体现了中国战场()A. 正面战场第一次大会战的战况B. 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作战特点C. 迅速进入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D.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答案】D【解析】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牵住了日本大量的兵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据题干关键信息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可知武汉会战体现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符合题意故选D11.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以下内容属于符合此说法的是()A. 谢晋元﹣﹣淞沪会战C. 佟麟阁﹣﹣平型关大捷D. 李宗仁﹣﹣百团大战【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正面战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 1932年参加过“一•二八”上海保卫战的谢晋元 5年后他的部队又一次打响了“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第一枪所以谢晋元﹣﹣淞沪会战是正确的选项A符合题意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李宗仁领导了台儿庄战役彭德怀领导了百团大战选项BD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佟麟阁在七七事变中牺牲林彪领导了平型关大捷选项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12.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的标志是()A. 淞沪会战B. 武汉会战C. 第三次长沙会战D. 台儿庄战役【答案】B【解析】13.从下列年代轴上的史实及其影响可以概括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是()A. 全民族团结抗战B.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C.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D.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全部都是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出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故D选项正确AB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说法过于宽泛故排除故选D14.平型关(下图)位于山西省明朝时就是内长城重要关隘1937年在这里写下抗日战争传奇一页的是A. 工农革命军B. 工农红军D. 人民解放军【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平型关”所学可知 1937年9月林彪领导八路军第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故C正确中国工农革命军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故A错误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故B错误人民解放军称谓出现在1946年以后故D错误综上故选C.15.在抗日战争的一个战役中当时参战官兵与群众提出了“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座水塔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根电线杆彻底破坏路基”的战斗口号就此推测该战役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汀泗桥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据题干“不留一条铁轨”“彻底破坏路基”可知是百团大战.由所学内容可知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在抗战相持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故选D16.下列关于中共“七大”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这是在抗战胜利后召开的党的大会B.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C. 大会选举了毛泽东为国家主席D. 大会历史性的贡献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答案】D【解析】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所以D正确 ABC错误.故选D.17.在观看某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的时候演员台词中出现了“同志们艰苦的八年抗战开始了” 这位演员所提到的开始是以哪一事件作为全民族抗战的开始?()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解析】1937年7月7日日本攻占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C符合题意18.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对“设立纪念日”理解正确的是()①铭记历史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②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④国家足够强大后走民族复仇之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国家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铭记历史以史为鉴而不是为了复仇④对“设立纪念日”理解不正确据此可排除含④的B、C、D三个选项故选A19.“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材料评述的是()A. 台儿庄战役B. 保卫大武汉C. 百团大战D. 第三次长沙会战【答案】D【解析】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赢得会战的胜利这一胜利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述的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故选D20.毛泽东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中说道“□□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内容是()A. 瑞金B. 延安C. 南昌D. 广州【解析】毛泽东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中说道“□□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适合填入空白处的内容是延安红军长征结束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中心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21.(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制造图一“废墟”的强盗是谁?《马关条约》中反映出日本等侵略者对中国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21.(2)材料二中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 “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这一判断与事实是否相符?请结合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1.(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政治进步的主要原因【答案】(1)强盗英法联军变化《马关条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条约《辛丑条约》【解析】(1)第一小问强盗依据图片信息“圆明园废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西郊圆明园进行大肆劫掠最后火烧圆明园第二小问变化依据图片信息“《马关条约》的签订”可知条约内容之一“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表明《马关条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第三小问条约依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内容之一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2)判断相符说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改变政治制度以求富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表明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但它带来了随后的政治变革维新变法运动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最终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解析】(2)第一小问判断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判断是与事实相符的第二小问说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最终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表明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但洋务运动带来了随后的政治变革维新变法运动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最终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答案】(3)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西方文化传入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等【解析】(3)依据材料三“鸦片战争一阵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恐统制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和材料四“共产党坚持认为中国应当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分析、归纳可知推动近代中国政治进步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文化传入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等22.(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一例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著名战役22.(2)在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付出了巨大牺牲请分别列出抗战时期两党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22.(3)从国家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2.(4)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答案】(1)著名战役抗战中正面战场有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抗战敌后战场有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国民党部队在正面战场作战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和长沙会战等共产党部队在敌后战场作战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答案】(2)最高将领国民党方面牺牲最高将领为张自忠共产党方面牺牲的最高将领为左权【解析】(2)枣宜会战中国民党部队集团军司令张自忠牺牲反扫荡中共产党方面副总参谋长左权牺牲二人为双方牺牲最高将领【答案】(3)启示我们应当谨记南京大屠杀给我们带来的伤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解析】(3)南京大屠杀是我国永远的伤痛国家公祭日提醒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同时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答案】(4)原因国共两党协同作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和英勇的民族抗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持【解析】(4)据材料一可以得出国共两党相互配合共同抗战材料二可得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英勇抗战材料三第一句可得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第二句可得我们同其他国家共同对抗日本23.(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战”是哪十四年?材料二中国抗日陆军兵力百分比23.(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1937﹣1938年冬中国抗日陆军兵力百分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材料三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23.(3)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材料四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23.(4)据材料四谈谈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出的哪些精神品质?【答案】1931﹣1945年【解析】【答案】中国抗日陆军兵力增加七七事变后【解析】【答案】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敌后战场如百团大战【解析】【答案】国共合作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救国情怀不屈不挠、团结一致等精神【解析】24.(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响?24.(3)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请写出下列民族英雄场景中相对应的人物和历史事件24.(4)战争的挑起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24.(5)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的现实意义?【答案】(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的中国东北领土全部沦陷 3000多万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历史事件是指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东北军不战而溃军政大员四散逃避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答案】(2)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解析】(2)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答案】(3)图一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图二彭德怀、百团大战【解析】(3)根据图一“台儿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答案】(4)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集中了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这是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因此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答案】(5)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解析】(5)根据材料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现实意义是有利于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测试题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2*20=40分)1. 詹天佑针对外国人对京张铁路修建中的挖苦,他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这种思想,表达了詹天佑的()A. 对外国的蔑视精神B. 民族自强精神C. 以中国为荣精神D. 立志报国精神2.20世纪初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开始。
这种设计是应用在哪一条铁路上()A. 京广铁路B. 京沪铁路C. 京张铁路D. 京九铁路3.右图为建在青龙桥车站的一座人物铜像,这是纪念科学家()A. 詹天佑B. 魏源C. 严复D. 侯德榜4.20世纪初,世界上最畅销的纯碱是“红三角”牌纯碱。
为中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5.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整体落后,但仍然出现了跃居世界前列的科学技术,这一技术产生在()A. 农业科技B. 文化教育C. 电子工业D. 化学工业6.“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这一主张应该出自()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定国是诏》D.《天演论》7.右图这一漫画讽刺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
把这一思想介绍到中国,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的思想家是()A.严复 B.魏源 C.梁启超 D.龚自珍8.严复介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的主要目的是()A.介绍西方科学技术 B.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C.提高中国的思想水平 D.激发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9.“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哪一事件的评价()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废除科举制度10.图二为“科举考生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消失于()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末11.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
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魏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 严复──“红三角”纯碱C. 詹天佑──京张铁路D. 侯德榜──师夷长技以制夷12. 下列是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化做出的主要贡献有()①率兵收复新疆②开办汉阳铁厂③创办京师大学堂④奏请停止科举,普遍兴办学校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3.清政府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标志是()A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B《奏定学堂章程》的拟定C科举制度的废除D新式学堂的创办14.小华喜欢看鲁迅的作品,他不可能从《鲁迅全集》中看到的作品是()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孔乙己》D.《子夜》1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第七、八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
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
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A.广州B.重庆C.西安D.北平2.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右图是中共和谈代表与美国驻华大使在延安机场的合影。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B.联合蒋介石抗日C.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D.结束长期内战局面3.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4.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
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
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6.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
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7.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献词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此,中共于4月发动了( ) 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8.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
【全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考题(带解答)第一单元考古与古代文明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哪个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B2. 下列哪个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 A. 中国- B. 埃及- C. 印度- D. 日本- 答案:D3. 以下哪个发现揭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 A. 甲骨文- B. 陶器- C. 丝绸- D. 金字塔- 答案:A二、判断题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
- 答案:对2. 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 答案:对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奴隶制度一、选择题1. 奴隶制度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哪个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废除了奴隶制度?-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D3. 奴隶主对奴隶的权力是无限制的。
- A. 对- B. 错- 答案:A二、判断题1. 奴隶主对奴隶可以随意虐待和杀害。
- 答案:对2. 奴隶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开始。
- 答案:错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春秋战国时期- D. 明朝- 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封建制度中的三公九卿?- A. 宰相- B. 大司徒- C. 太尉- D. 少师- 答案:D3.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A. 君权- B. 地主权- C. 士权- D. 百姓权- 答案:A二、判断题1. 封建制度时期,地主阶级享有最高地位。
- 答案:对2. 封建制度的废除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兴起。
- 答案:对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发明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 火药- B. 纸张-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答案:D2. 中国古代的火药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A. 火炮- B. 烟花- C. 灯笼- D. 烧煤- 答案:B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者?- A. 赵括- B. 杨香吉- C. 蔡伦- D. 王鹏- 答案:C二、判断题1. 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
”对此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D.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2.蒋介石在台儿庄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日本军方也公认战役的失败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提出要促使国共“两党分裂”。
这些材料说明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军将士不惜牺牲B.后方同胞全力支援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八路军的支援配合3.为提醒大家牢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我国每年都在9月18日鸣放防空警报。
当年,日本制造这一事变的借口是()A.西安事变B.柳条湖事件C.八一三事变D.一名士兵失踪4.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政治路线。
这一路线制定于()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大”5.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6.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下列事件与该纪念日无关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7.“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较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其积极意义是A.显示了国军实力B.显示了八路军的实力C.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日军迅速投降8.“……月自壬子,四十二天,杀我同胞,三十万人。
【全集】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试题(答案附带)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1. 人类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古代D. 现代答案:A2. 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哪个方面的进步?A. 农业的发展B. 工业的发展C. 科学技术的发展D. 艺术文化的发展答案:A二、填空题1. 人类社会的特征是__________。
答案:社会分工明确、人与人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
2.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阶段。
答案: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什么为核心?A. 君主制B. 共和制C. 民主制D. 联邦制答案:A2. 古代中国的君主是由什么方式产生的?A. 选举B. 基因传承C. 婚姻联姻D. 选拔答案:B二、填空题1. 古代中国的君主由于具有“天命思想”,认为自己的统治是__________。
答案:上天安排的。
2. 古代中国的君主实行__________制度,将大臣分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位。
答案:官僚。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1.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下列哪些?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活字印刷术答案:A、B、C、D2.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A. 世界其他国家也开始使用这些发明B. 世界其他国家对这些发明进行改良C. 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研究和交流D. 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受到影响答案:A、B、C二、填空题1.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中,__________最早出现。
答案:指南针。
2. 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播主要通过__________进行。
答案:丝绸之路。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试题(答案附带)》的内容。
八年级(上)历史六、七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1、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民族资产阶级受到了鼓舞C、中国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一战时,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掠夺2、中国近代史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是现在的()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南开大学D.同济大学3、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约()A.1 000年B.1 300年C.1 500年D.2 000年4、在中国最早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状元实业家是: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魏源5、中国的民族工业产生于:A、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B、甲午中日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之后D、五四运动之后6、我国近代产生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A、重工业B、轻工业C、石油化学工业D、机械制造业7、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有①受三座大山压迫,比较落后②从行业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落后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来看,上海、武汉等沿江海大城市较发达,内地薄弱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人可以在国内乘坐火车旅游B、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记者可以用有线电报从外地发回新闻C、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人可以看到国产无声电影D、19世纪70年代之后,中国人可以阅读中文报纸《申报》9、你认为辛亥革命后国民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A.鞠躬B.握手C.点头D.跪拜10、1872年《申报》创办于()A.广州B.上海C.北京D.南京11、中国近代第一部较详细地介绍西方的著作是()A.《天演论》B.《四洲志》C.《海国图志》D.《三国志》12、著名油画《愚公移山》的作者是()A.张大千B.齐白石C.徐悲鸿D.茅盾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作者是()①冼星海②田汉③聂耳④郭沫若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14、中国人开始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和跪拜礼应该在: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运动后C、辛亥革命后D、五四运动后15、中国近代创办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商务印书馆B、中华书局C、读书出版社D、三联书社16、近代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A、京汉铁路B、京广铁路C、京张铁路D、津浦铁路17、下面关于侯德榜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B、他是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C、他撰写了《制碱》一书,发明了“侯氏制碱法”D、他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18、、“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定国是诏》D.《天演论》19、严复翻译《天演论》的主要目的是:A、介绍生物进化论的观点B、宣传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C、批评洋务运动D、警示国人因循守旧就会亡国20、被称为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是: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龚自珍21、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金陵大学D、清华大学22、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它创建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运动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23、在封建社会,国家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这项制度在中国沿用了1300多年。
一直到哪年才被废除?()A、1898年B、1905年C、1912年D、1949年24、某班举办鲁迅小说读书会。
下面选择完全正确的是:A、《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药》B、《屈原》《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C、《孔乙己》《阿Q正传》《药》《李有才板话》D、《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小二黑结婚》25、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总的来说()A.是比较落后的 B.是比较先进的 C.重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D.内地比较发达2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A.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 B.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C.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27、下列改变文化生活的成就中,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可以提供直接帮助的是()A.照相机 B.电影与照片 C.《申报》 D.课本与字典28、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A.女子停止缠足 B、男子易服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火车、轮船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交流B.近代,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C.辛亥革命后开始取消“老爷”“大人”等称呼,使用“先生”“君”平等称呼D.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中国人看30、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气象。
其中最有特色的服装是什么呢?()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张謇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派的领袖人物。
但他并没有热心官场,而是以很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9个公司的投票。
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应该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
他曾呼吁说:“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万锭之约。
如果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他还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1600多万两,其中的2/3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
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然而好景不长,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
请回答:①.依据材料归纳张謇是如何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并使企业获得发展的?(2分)②.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发展实业有哪些有利条件?(2分)③.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走下坡路,原因何在?(1分)④.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32.下面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12分)材料一: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表材料二:1911年-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
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
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①.根据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出现的时间?(2分)②.根据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请你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③.根据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原因。
(2分)④.请总结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并说出民族工业出现这一特点的总的原因。
(5分)18.读下图,回答问题(4分)近代中国的大门北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
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来中国来。
请看下图,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①.交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通信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化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社会习俗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改错题:(8分)随着外国的入侵,西方的思想和新发明也相继传入中国,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开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辛亥革命后,我国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鸦片战争后,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和有线电报开始传入中国。
戊戌变法后,中国人开始改称谓、剪发辫、易服饰。
一些中国思想家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学习西方,研究实际问题,其中魏源的《海国图志》和侯德榜的译著《天演论》最为著名。
而近代科学家们则从实际出发,为中华的振兴而努力,其中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京张铁路就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1)错误:改正:(2)错误:改正:(3)错误:改正:(4)错误:改正: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31、(1)《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1分);一战期间,张謇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1分)(2)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企业谋取专利;(1分)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1分)(3)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国内出现了军阀混战局面。
(1分)(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没有广阔前途,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
(1分)32、(1)这是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时期,时间是甲午中日战争后。
(2分)(2)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1分);原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这是内因;(1分);一战时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外因。
(1分)(3)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的特点。
(1分);原因:一战结束,战胜的西方列强马上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再度陷入停滞状态。
(1分)(4)第一,整体水平落后;(1分)第二,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和轻工业部门;(1分)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3分)33、①.交通方面:出现了火车、轮船,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
(1分)②通信方面: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有了有线电报,后来有了无线电报和电话,使人们远距离的联系变得非常的便捷。
(1分)③文化生活方面: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有了相片,可以看电影;看报纸等。
(1分)④社会习俗方面:辛亥革命后,人们剪掉辫子,穿新式服装,女子放足、不缠足,采用新式礼仪和称呼。
(1分)34、改错题:(1)错误:辛亥革命后改正: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2)错误:戊戌变法改正:辛亥革命(3)错误:侯德榜改正:严复(4)错误:第一条铁路改正:第一条铁路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