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一(小学1、2年级)跳跃多种形式的原地跳跃方法和游戏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53 KB
- 文档页数:7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一(小学1、2年级) 体操多种形
式的平衡动作教案模板范文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跪跳起的动作方法,知道摆臂制动、小腿压垫是影响跪跳起动作的主要因素。
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跪跳起动作技术,使65%以上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跪跳起动作,发展学生腰腹力量及手脚协调配合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2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状态,身体素质有
待提高,思想还未成熟,自我约束性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同时也容易忘记技术动作。
本班学生共40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0人;平时上课纪律较好,个别学生容易开小差,但只要教师对其提醒,学生马上就会改正;他们对体育活动非常热爱,也很好学,因此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3重点难点
重点:摆臂制动,脚背和小腿压垫有力。
难点:摆臂与小腿压垫协调配合。
4教学过程
4.1 基本部分
4.1.1教学常规、准备活动。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一(小学1、2年级)跳跃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和游戏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比赛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单脚连续跳的方法。
2.通过学习,使80%学生能够完成用前脚掌蹬地起跳动作,15%学生掌握落地轻盈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团结合作的意志品质。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具有好动、任性、模仿力强、缺乏合作意识的情感特征。
因此本课力求从情感教学入手,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及认知特点,在学生对跳跃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单脚连续跳的练习,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娱乐氛围,使他们在游戏、感知、思维等过程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与锻炼。
通过趣味的情境活动,在有效激发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的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自豪感。
3重点难点
重点:用前脚掌起跳,落地轻盈;
难点:动作协调、有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基本部分一、游戏“大海啸”当教师说说“起风啦”,所有人开始摆臂,并带动双腿进行协调发力来模仿海浪。
当老师说“大海啸”的时候,所有人原地摆臂跳起,落地后1屈膝蹲下。
二、连续跳跃练习学生模仿上一环节的海啸,连续跳跃叠好的垫子前进,到达最后位置的时候双手触碰地上的两个标志物,然后从一侧快速跑返回。
垫子先平放,第二次再折叠增加高度。
三、组合练习1、越过垫子折线跳跃前进,到达终点后快速跑返回。
2、沿着垫子侧面单脚跳前进,在终点的标志物中间做一次“十字跳”后换脚单脚跳返回。
四、合作练习四人一组练习,两人将一个垫子横着立起来,另外两人可根据自身能力调整高度,然后进行助跑跳跃垫子练习,要求动作尽量模仿第一环节的浪花动作。
1.教师讲解游戏,并与学生一起做海浪的游戏。
2.讲解并示范连续跳跃的动作。
然后组织学生练习。
3.讲解组合练习的要求并进行示范,然后组织学生练习。
4.助跑跳跃垫子的时候提醒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调整垫子高度,并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1.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
2.在教师指挥下进行练习。
3.仔细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去。
4.游戏中根据自身的能力调整垫子高度进行练习,努力超越自我。
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1222224464。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一(小学1、2年级)跳跃《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和游戏》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
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单脚连续跳的方法。
2.通过学习,使80%学生能够完成用前脚掌蹬地起跳动作,15%学生掌握落地轻盈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团结合作的意志品质。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学生具有好动、任性、模仿力强、缺乏合作意识的情感特征。
因此本课力求从情感教学入手,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及认知特点,在学生对跳跃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单脚连续跳的练习,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娱乐氛围,使他们在游戏、感知、思维等过程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与锻炼。
通过趣味的情境活动,在有效激发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的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自豪感。
3重点难点
重点:用前脚掌起跳,落地轻盈;
难点:动作协调、有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跳跃与连续跳跃(水平一)一、课的构思:1、水平一学生喜欢模仿,喜欢小动物,因此,受此启发我试图通过一堂情景教学模式的课,让孩子们亲自去体验一下那想像中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欢乐的心情与成功的体验中去锻炼身体,增长技能。
2、本课力求用“快乐体育”的理念指导教学,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的作用。
整课以情景化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体综合活动能力的思想,在教学内容方面突出趣味性、教育性、合作性和竞争性,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调动学生进行生动活泼地学习,追求“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学中益智”、“练中健体”的教学氛围和效果,最终达到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享受运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运动参与: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运动的乐趣,对跳跃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思考、乐于向同学展示自己。
运动技能:通过本节课教学让80%学生能有节奏地进行双脚连续跳过障碍物,并能体会到落地轻巧、屈膝缓冲的效果。
心理健康: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有节奏地双脚连续跳过障碍物难点:落地轻巧、屈膝缓冲四、教学亮点:1、本课在器材的使用上,以书包为主要器材。
在课前,教师让每个学生背着书包去上体育课,每个学生都感到很诧异,于是,学生带着期待和好奇心去上体育课,让课堂充满了神秘色彩,让学生有一种探究的欲望。
2、运用平时学生每天都要用的物品作为课堂的主要教材,让学生明白,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可以进行锻炼的器材,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去开动脑筋,去善于发现器材,利用自己发现的器材去进行锻炼,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
《快乐的小袋鼠》教学过程(水平一)。
小学体育与健康各种姿势的跳跃教案跳跃是小学体育课上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为您编写一份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介绍几种跳跃的基本姿势及相关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2. 锻炼学生的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跳跃的基本姿势及相关技巧。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平蹲跳:a. 简要介绍平蹲跳的定义和重要性;b. 示范并解释正确的平蹲跳姿势:双脚并拢,手放在腰部,蹲下身体到合适的深度,然后迅速跳起;c. 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纠正他们的姿势和动作;d.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以增加互动和竞争。
2. 跳箱跳:a. 简要介绍跳箱跳的定义和重要性;b. 示范并解释正确的跳箱跳姿势:站在跳箱前,将脚放在跳箱边缘,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弯腿并使身体向上跳起,同时将双脚放在跳箱上;c. 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老师逐个指导,确保每个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d. 组织学生进行同学间的搭档跳箱跳,鼓励他们相互配合,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 单脚跳:a. 简要介绍单脚跳的定义和重要性;b. 示范并解释正确的单脚跳姿势:站立,将身体重心放在一只脚上,然后迅速用该脚弯曲后伸直,同时将另一只脚抬起,再迅速着地;c. 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老师逐个指导,关注他们的平衡感和弹跳力;d. 组织学生进行单脚跳比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互相鼓励,提高自信心。
4. 组合跳:a. 简要介绍组合跳的定义和重要性;b. 示范并解释正确的组合跳姿势:跳的时候可以将多种跳跃动作结合起来,例如平蹲跳与跳箱跳、单脚跳与平蹲跳等;c. 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老师给予指导和提供示范;d.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意表演,让他们自由组合跳跃动作,展示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
四、教学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掌握跳跃的基本姿势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浙教版体育田径教案
教案:《原地跳跃的练习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能说出所学跳跃动作与游戏的名称,在练习中领会控制身体平衡的重要性。
2. 能展现出蹬地有力、摆臂协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培养与同伴友好交往、互帮互学的运动参与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田径:原地跳跃的练习方法。
2. 体操:多种形式柔韧的练习方法。
三、教学年级:一年级
四、单元课次:第五课时
五、教材与学情分析:
跳跃是日常生活中必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本课选自水平一“多种形式的原地跳跃方法和游戏”单元的第一课时。
通过原地跳跃以及
跳跃过障碍等练习,学生能蹬地有力、摆臂协调,展现出落地平稳,上、下肢协调,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六、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通过慢跑、热身操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2. 知识讲解:讲解跳跃的基本动作和要领,让学生了解跳跃的基本知识。
3. 练习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跳跃、跳跃障碍等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跳跃的技巧。
4. 游戏巩固: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5. 放松总结:通过放松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
并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印象。
七、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一(小学1、2年级)走和跑多种形式
跑的方法与游戏教案模板范文
1教学目标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能完成
跑的学习任务,体验跑的正确姿势。
本节课制定以下3个学习目标: 1、参与目标:通过引用童话故事(三只小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技能目标:以三只小猪的故事为背景,学生分组创编游戏,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三只小猪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快速跑时的两臂的快速协调摆动。
教学难点:克服学生对快速跑练习的腻烦心理。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的学生,考虑到学校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较强,喜
欢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仍以无意注意为主。
通过开学的三次体育课发现,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能认真
听讲的学生各班均占全班人数的60%,他们一般注意力集中,上课积极举手发言,眼睛也会注视着老师。
其他学生注意力只能持续5分钟左右,过后,有的发呆,有的在做小动作。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将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课的始终,通过运用了形式多样、丰富。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一(小学1、2年级)跳跃多种形式的
原地跳跃方法和游戏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掌握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要领以及跳绳接力的游戏方法。
2. 通过本课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弹跳等能力。
3. 使学生在创造性情景教学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2学情分析
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
在体育课中比较容易兴奋,又难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高的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性比较强、又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过高。
3重点难点
重点: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难点:踏跳准确、有力;落地轻巧。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准备部分
教学内容:教学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