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天然循环(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44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1 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B.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减少酸雨对水的污染【答案】B【解析】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过滤的原理;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分析。
【详解】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A项正确;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项错误;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C项正确;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对水资源的污染,D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科学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会以特殊的形态存在:如水在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变为高密度液态水。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与常温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间隔不同B.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C.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答案】A【解析】“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间的间隔不同,A项正确;“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B项错误;“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氢氧原子的个数比相同,C项错误;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D项错误。
答案选A。
3.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③>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①是水蒸气状态,③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A项正确;在状态①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②,B项错误;无论物质处于何种状态,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运动,状态③的水分子处于固态,在固定的位置震动,C项错误;①→②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项错误。
水质工程学1 XX大学 环境工程学院XX教研室水质工程学1第1章水质工程导论1水的循环2水的现状及危机3水质工程研究内容及地位1.1 水的循环水的循环自然循环社会循环1.1 水的循环水的自然循环1.1 水的循环水的自然循环:就是水由海上蒸发为水蒸气,被风送至大陆,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一部分水再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另一部分在地表汇集形成河、湖等地面水,地下水和地面水最终又流回海洋。
降水:雨、雪、霰、雹的统称蒸发:地表向空中逸散水分(水变成水汽的过程)径流:降水在地面和地下流动的水流地表径流:降水除消耗外的水量沿地表运动的水流地下径流:降水后下渗到地表以下的一部分水量在地下运动的水流1.1 水的循环水的社会循环:人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这些水使用过就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这些废水最后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也构成了一个局部的循环体系,这叫做水的社会循环。
给水:从天然水体取水供给生活或生产使用;给水工程:为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而建造的工程设施;废水:使用后丧失或部分丧失原有使用价值而废弃的水。
排水工程:为满足废水(雨水)安全排放或再利用而建造的工程设施。
1.1 水的循环静水站雨水地面或地下水源取水站净化厂生活用水设备污水处理厂生产用水设备(1)给水管网排水管网生产用水设备(2)废水处理从厂直流系统(1)自然水体或土壤排放渠直流系统(2)给水工程(用水)排水工程(废水)输水管接续系统水的社会循环1.2 水的现状及危机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分类型水量(104km3)比例(%)大气水 1.30.001海洋水13200097.212冰川和冰帽2920 2.15河水0.130.0001淡水湖12.50.0092盐水湖10.40.0077土壤水 6.70.0049地下水8350.615生物体内水0.120.0001总量135784.85100.001.2 水的现状及危机淡水量地球上总水量约14亿km3,但是97.2%是海水;对人类有益而又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为400万km3,仅占地球水量的0.3%,并且这部分淡水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专题03 自然界的水考点扫描☆聚焦中考水,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自来水生产和软水硬水等;水的分解和合成。
总体来看,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
结合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两个大方面进行水问题的探讨:(1)自然界中的水;(2)水的分解和合成;考点梳理☆温习理解一、自然界中的水;1、水的天然循环(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能量;水的天然循环的意义: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地球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水的天然循环的本质:物理变化。
2、水的净化:(1)沉降:①原理:重力作用,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②促进方法:明矾(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2)过滤原理: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仪器: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带铁圈铁架台;步骤: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否则过滤很慢;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边缘要低于滤纸边,防止液体从缝隙流下,过滤失败;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轻靠3层滤纸;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分析①过滤仍浑浊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净。
②过滤速度慢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颜色或气味的物质(4)蒸馏:原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5)消毒杀菌:用液氯,此过程是个化学变化3、自来水生产过程天然水灭菌加明矾用液氯(是化学变化)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4、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