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自然:3神奇的微生物
- 格式:ppt
- 大小:5.42 MB
- 文档页数:33
神奇的微生物教学设计神奇的微生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神奇的微生物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奇的微生物教学设计篇11教材分析“神奇的微生物”一节内容涉及了2个重要概念,即“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以及“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
本节内容是前面所学的生物分类内容的延续,对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分类及生物多样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本节内容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在本节课中,笔者主要给学生介绍了神奇的微生物中细菌的相关内容。
教学时,笔者应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细菌的结构及特征阐述清楚,另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细菌与环境及人类的关系。
2学情分析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难以用肉眼观察到,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微生物相关的产品、视频等,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对微生物的种类、名称、结构等所知不多。
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逐步传递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3教学目标3.1知识目标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2能力目标能通过互联网收集整理有关细菌的信息资料,能进行生物学观察和探究。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学习中,具备合作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关爱健康的情感;树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4教学重、难点4.1教学重点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2教学难点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教学过程5.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教师展示“手”的图片,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我们的手干净吗?”利用“舒肤佳肥皂”广告视频小结答案:人们的手不干净,上面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生物。
神奇的微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增强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2.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分布广泛。
3.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微生物在食品、药品、环保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能引起疾病。
4.微生物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5.微生物的培养:学习如何培养微生物,观察其生长过程。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微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微生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讲解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3.讲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讲解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以及可能引起的疾病。
4.观察微生物:分组进行显微镜观察,让学生亲自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5.培养微生物: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学习如何培养微生物,观察其生长过程。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微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实验法:分组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微生物培养实验。
3.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微生物的相关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4.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微生物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3.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微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生物教科书。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教学内容神奇的微生物(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并掌握2、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明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微生物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的情感教学重点1、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教学策略注入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同学们都知道2003年中国出现了令全国人恐慌的“非典”,又称SARS,那么同学们知道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什么吗?是SARS病毒。
那么同学们又知道美味的酸奶是如何做的吗?而食物放置久了又为什么会发霉呢?这些都与微生物有密切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是神奇的微生物。
【师】经过生物学家们多年研究,大体将生物界划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微生物界。
微生物界又包括病毒和细菌。
这节课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病毒、细菌和真菌。
【师】一般我们将一些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少数的真菌要在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而细菌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研究病毒的结构要通过电子显微镜。
【师】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对微生物并没有具体而直接的认识。
【师】同学们根据上述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认为微生物的主要成员有哪些呢?【生】病毒、细菌、真菌。
《神奇的微生物》名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神奇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本节课主要讲述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知道微生物的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微生物的分类。
难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显微镜、显微镜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观察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微生物科普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微生物的基本特征(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样本,记录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3. 学习微生物的分类(10分钟)教师讲解微生物的分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了解不同微生物的特点。
4.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循环养分等。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5.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分钟)教师讲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品发酵、疾病感染等。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6. 随堂练习(5分钟)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微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结构简单生长环境多样繁殖速度快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循环养分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食品发酵疾病感染七、作业设计1. 绘制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2. 举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微生物样本,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大班教案之了解自然界的奇妙生物在大自然中,生物种类繁多,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特点。
探索自然界中的奇妙生物,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也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大自然。
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些奇妙生物,可以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螳螂。
螳螂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昆虫,它独特的外形和凶猛的攻击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螳螂主要以其他昆虫为食,利用其灵活的触角和快速的攻击动作来捕食猎物。
螳螂的眼睛可以360度旋转,能够全方位观察周围环境,从而更好地捕捉猎物。
通过让学生观察螳螂的生活习性和捕食方式,可以加深他们对昆虫生态的理解,并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袋鼠。
袋鼠是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适应能力让人们赞叹不已。
袋鼠的体形高大,长长的尾巴可以帮助它们保持平衡,跳跃的速度和高度也令人难以置信。
袋鼠的产崽方式更是奇特,雌性袋鼠可以在自己的育儿袋中孵化和哺育幼崽,真是自然界的奇迹。
通过让学生了解袋鼠的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和繁衍方式,以及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让我们还可以探索一下犀牛的奥秘。
犀牛是一种庞大而古老的哺乳动物,其厚重的皮肤和强壮的角让人们感叹其强大的生存力。
犀牛是植食性动物,以草本植物为食,但其攻击性强大,一旦感到威胁就会采取激烈的攻击行为。
犀牛的角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因此一直备受偷猎者的追捕,导致其濒临灭绝。
通过让学生了解犀牛的生存状况和受到的威胁,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人类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蝴蝶的神奇。
蝴蝶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昆虫,其美丽多彩的翅膀和独特的生长过程让人们为之倾倒。
蝴蝶在幼虫阶段是毛毛虫,通过蛹化过程转变为成虫,这一过程是一个奇迹般的转变和重生。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鳞片,这些微小的鳞片反射光线,形成华丽的色彩和图案,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神奇的微生物第一课时课件课件:神奇的微生物(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一些常见的微生物图片,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东西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神奇的微生物。
二、微生物简介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生物,通常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
•微生物可以分成三大类:细菌、病毒和真菌。
2.微生物的特点•数量众多:地球上微生物的数量非常多,是我们人类和其他大型生物无法比拟的。
•适应性强:微生物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如土壤、水、空气等。
•繁殖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后代。
3.微生物的作用•有益作用:如发酵、分解有机物、制造抗生素等。
•有害作用:如导致疾病、污染环境等。
三、细菌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展示细菌的图片,介绍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2.细菌的繁殖方式•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分裂后形成两个相同的子代细菌。
3.细菌的应用•在工业上制造发酵食品,如酸奶、啤酒等。
•在医学上用于治疗疾病,如抗生素。
四、病毒1.病毒的形态和结构•展示病毒的图片,介绍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的繁殖方式•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进行复制繁殖。
3.病毒的应用•在医学上用于治疗疾病,如疫苗。
•在农业上用于防治害虫。
五、真菌1.真菌的形态和结构•展示真菌的图片,介绍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真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2.真菌的繁殖方式•通过孢子方式进行繁殖,孢子可以在空气中飘浮并被其他生物吸入。
3.真菌的应用•在工业上用于制造发酵食品,如面包、酒等。
•在医学上用于治疗疾病,如抗生素。
六、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对人类的影响•有益的影响:如帮助消化、制造抗生素等。
•有害的影响:如导致疾病、污染环境等。
2.如何保护自己?•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课题神奇的微生物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目标: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微生物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的情感。
重点:1、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资料板书设计神奇的微生物一、病毒、细菌1、特征2、与人类的关系二、真菌1、特征2、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后记没有时间讲述试验,真是可惜啊!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微生物病毒的发现病毒的生存方式病毒的传播述:2003年引起全国上下一片恐慌的SARS是由什么引起的?美味的酸奶是如何制做的?(利用什么制做的)食物放久了为什么会发霉?述:这些都和微生物密切相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神奇的微生物。
述:一般我;们将一些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述:所以在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对于微生物是没有具体而直接的认识的。
述:微生物包括哪些生物呢?述:我们要重点了解的是病毒、细菌和真菌病毒述:微生物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而病毒更是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研究其结构述: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模式图)问:病毒的结构由哪些部分构成?*V的核酸包括DNA/RNA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是如何进行繁殖的呢?回答述:病毒分为很多种,根据它们寄生生物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图片)动物病毒:感冒V、开花V、肝炎Vetc植物病毒:烟草花叶V、细菌V述:抗生素对病毒是没有用处的,但疫苗有很好的抗病效果病毒能否独立生活?不行(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问:病毒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回答[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症原虫等)、一些藻类、立克次式体(非常小,杆状,引起斑疹伤寒)](蛋白质外壳&核酸)(在宿主细胞内进行蛋白质合成与复制,宿主细胞裂解时,新病毒粒子释放出来)(水、空气、食物、伤口、蚊虫叮咬等)细菌真菌真菌的结构*未必所有的病毒疾病都可在人—人之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