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__神奇的微生物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46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分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结构:
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
部遗传物质构成。
直观教学法——图文比较法
图片色彩鲜明,使抽象的内容直
观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
记忆。
回顾动植物、细菌和真菌
细胞结构,对比观察病毒结构图,
认识到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突
破了重点难点。
探究点三: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病毒的生活特点:寄生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侵入其他生物
的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直观教学法——播放视频
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具有一定的
学习难度,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
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学
生恍然大悟时,出示病毒侵染活
细胞的动画,直观地展示病毒繁
殖方式,边讲解边强化重点,加
深对病毒生命活动的理解。
突破
本课的重点及难点。
为后面全面
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尤其是
病毒对人类有益方面的学习埋下
伏笔。
—— DNA
——蛋白质
1.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哪种仪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神奇的微生物备课内容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微生物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点1、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都知道2003年中国出现了令全国人恐慌的“非典”,又称SARS,那么同学们知道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什么吗?【生】 SARS病毒。
【师】对,是SARS病毒。
那么同学们又知道美味的酸奶是如何做的吗?而食物放置久了又为什么会发霉呢?【师】这些都与微生物有密切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是神奇的微生物。
二、新课:【师】经过生物学家们的多年研究,大体将生物界划分为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微生物界。
微生物界又包括病毒和细菌。
这节课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病毒、细菌和真菌。
【师】一般我们将一些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少数的真菌要在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而细菌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研究病毒的结构要通过电子显微镜。
【师】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对微生物并没有具体而直接的认识。
【师】同学们根据上述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认为微生物的主要有哪些呢?【生】病毒、细菌、真菌。
(一)病毒【师】非常好。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病毒。
1.形态结构【师】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
[播放课件]——学生观察几幅图片【师】由图片可以看出病毒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生】蛋白质外壳以及核酸。
【师】核酸只有一种。
DNA或RNA。
不会同时具有。
【师】通过观察以上图片,同学们联想一下已经学习过的真核生物细胞结构,比较后告诉我为什么说病毒的结构简单?【生】病毒无细胞结构以及复杂的细胞器,只具有蛋白质和核酸。
2.分类【师】了解了结构特征接下来简单了解下病毒的分类及生存方式。
神奇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吴圩中学陈晓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举例说出病毒、细菌以及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微生物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感悟生命关爱健康的情感。
教学重点:1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2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描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资料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观看日本侵华细菌战影片《细菌战》讲述了抗战末期,日军生化部队抓捕大批中国人进行疯狂的“细菌活体实验”以独特的视角反映和揭秘了731部队许多鲜为人知的恶行,可谓中国版“生化危机”剧中很多细节都有着真实的历史依据,生化武器、活体实验、病毒攻击等众多历史谜团都将在剧中被一一揭秘,我们对于细菌有了初步的认识。
〔图片展示〕生:学生们议论纷纷,说着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关于细菌的问题。
甚至有一些学生还经历过脚气病,知道用什么药等等。
设计意图:图片展示让学生进入一定的情境,让它们有热爱国家的情怀同时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生活,认识世界,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新课新授,相互学习﹙一﹚细菌师:图片展示球菌,杆菌,螺旋菌以及细菌结构模式图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去探索细菌的世界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他们总结归纳出细菌的结构生1:1细菌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区,核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
生2:2细菌没有真正细胞核的,称为原核生物生3:3细菌一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特殊结构:荚膜鞭毛---保护运动等等功能师:板书—1细菌的结构,同时评价学生总结,给予表扬生: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全员参与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引导者,试图让学生去观察,分析,探究,相互合作交流,取长补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
神奇的微生物教案doc第十四章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2)掌握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3)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对微生物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健康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2.描述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掌握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手段: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教学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PPT,教案,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五彩缤纷的植物把地球装扮的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的动物让地球充满生机,在我们的周围还存在着另一类生物,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他们吧!(播放关于微生物的影视资料)看完短片后,引入课题要求学生浏览书本27页至33页,找出微生物包括哪几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二、新课教学我们今天先来一起学习微生物中的一类——细菌1、细菌的大小用“猜一猜”进行师生互动一般来说,一只未洗过的手上有20万个细菌,一只手指的指甲垢里大约藏有1万个细菌。
细菌的特征——个体微小2、细菌的三种形态细菌个体非常的微小,肉眼没有办法观察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展示出细菌显微镜下的图片,让同学们从形状上来给细菌分类。
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3、细菌的结构看完了细菌的三种形态后,再来了解一下细菌的结构。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27页第三小节,思考细菌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让学生来完成细菌结构图。
图一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图填写完整后,引导学生认识: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和鞭毛。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和鞭毛分别具有什么作用?(荚膜可以保护细菌,鞭毛有助于细菌的运动)并且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细菌都具有荚膜和鞭毛这样的特殊结构。
出示课件:展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与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突出不一样的结构——细胞核与核质,这就顺其自然的过渡到了原核细胞与原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