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7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211.85 KB
- 文档页数:3
宫颈癌组织中p57KIP2及p27KIP1在表达及预后的临床观察目的探究在宫颈癌患者组织切片中P57KIP2及P27KIP1在表达及预后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截取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50例宫颈癌组织,20例上皮内瘤变组织,20例正常组织行免疫组化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p57KIP2、p27kip1两者正常组、瘤变组、肿瘤组阳性率分别为:95%、85%、14%;90%、85%、20%。
p57KIP2、p27kip1随着患者病变处恶性程度的逐渐性升高及肿瘤直径的增大呈现降低,经统计学检验提示,P均<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p57KIP2及p27kip1在宫頸癌病情发展及临床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宫颈癌CIN p57KIP2 p27kip1随着医院检测技术快速发展,在妇科肿瘤中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中亦较前有了较大的进步。
p57KIP2及p27kip1为新近被研究发现的抑癌基因CIP/KIP家族成员之一,其主要是通过负调控细胞周期而实现调节作用,异常性表达与肿瘤发展及形成成正性关系[1]。
截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50例宫颈癌组织行研究。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截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90块存档用蜡块资料,其中宫颈癌(肿瘤组):50例;上皮内瘤变组织(瘤变组)20例;正常组织(正常组)20例。
肿瘤组:临床分期,30例I期,18例Ib1期,12例Ib2期;20例lI期,16例IIa期,4例IIb期;10例高分化癌,40例中低度分化;35例鳞癌,15例腺癌;20例伴周围淋巴组织结转移,30例未转移;19例肿瘤直径>4cm,小于者31例;瘤变组:因上皮瘤变行组织切除者20例;正常组:因良性病变需行组织切除者20例。
以上病理切片均由2名病理学相关检测人员行专业诊断,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确保结果准确率。
3组患者间临床资料间差异行统计检验提示差异对本组研究无干扰性意义。
Skp2和p2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的开题报告概述: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蛋白质的调节和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kp2和p27是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Skp2和p2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进行探讨。
Skp2:Skp2是S相期的特异性泛素连接酶复合物(SCF)中的一个亚基,与哺乳动物细胞周期进行有关,它通过泛素化靶标蛋白来介导它们的降解。
因此,Skp2参与了细胞周期的调节、有丝分裂的发生、染色体稳定性以及其他生物学过程。
一些研究表明,Skp2过度表达是多种肿瘤的一个普遍特征,如多种肿瘤显得与乳腺癌、胃癌、直肠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等有关联。
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kp2的表达也被多次报道,且大部分研究均表明Skp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说明其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p27:p27是一个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属于Cip/Kip家族,能抑制细胞周期促进因子,从而减慢或抑制细胞增殖。
p27主要作用于G1期的进程,是细胞周期G1/S阶段过渡的关键限制点,通过抑制CDK2的激活来阻止细胞周期的进程。
在许多肿瘤中,p27表达不足,表明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负向调控作用。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关于p27的表达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在子宫内膜癌样病变中p27的表达明显降低,而另外一些研究则表明p27表达不足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无关。
结论:Skp2和p27在子宫内膜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之间存在着负向调节的关系。
目前研究数据显示, Skp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一方面与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过程有关,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治疗靶点;而另一方面,p27的作用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及进展有关,其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Skp2和p27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重组腺病毒介导P27mt基因增强宫颈癌放疗疗效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观察p27mt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方法 mtt法检测p27mt基因和放射线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绘制抑制率曲线图研究p27mt基因与放射联合应用时的作用特点;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结果单纯照射对宫颈癌增殖有抑制作用,但有平台效应;p27mt基因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照射联用p27mt基因可进一步增强对宫颈癌的杀伤效应;单独照射和p27mt基因均能使细胞周期阻滞于放射敏感时相g2/m期,诱导细胞凋亡,联用效果更加显著。
结论p27mt基因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对宫颈癌hela细胞产生放疗增敏作用。
宫颈癌是我国也是本地区最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重要治疗手段,目前多采用同步放化疗综合治疗模式,即通过同步应用小剂量化疗药物在不增加甚至降低射线剂量的基础上达到增强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1] 。
p27 基因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dki)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可广泛抑制细胞周期素( cyclin)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dk)复合物的活性对细胞周期进行负性调控[2] 。
jean 等[3] 将p27 第187 位苏氨酸置换成丙氨酸(t187a)转染heyc2 细胞,发现细胞生长明显抑制,证实突变p27 (p27mt)比野生型p27 抑制作用更强。
p27mt 对宫颈癌放疗作用如何未见有人报道,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和p27mt 由湖北医药学院临床研究所惠赠;clinac 600c/d加速器(美国varian 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eckman coluter公司)。
1.2 方法1.2.1细胞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培养于含10%新生牛血清的1640中,并置于含5%c02的37℃孵箱中常规培养,每2-3d传代1次,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
Skp2、P27和CyclinE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吴金训福建省连江县医院病理科,福建连江 350500[摘要] 目的 探讨浸润性宫颈癌(ICC)组织中Skp2、P27和CyclinE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病理科存档石蜡包埋ICC组织标本70例为ICC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标本30例为CIN组和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CE)组织标本50例为NCE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标本中Skp2、P27和CyclinE表达情况。
结果 ICC组、CIN组、NCE组Skp2、CyclinE蛋白表达的阳性呈明显降低趋势,P27蛋白表达的阳性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ICC组中,Skp2蛋白、CyclinE蛋白及P27蛋白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组织学Ⅲ级、间质浸润>浅肌层、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和脉管浸润阳性者Skp2蛋白和CyclinE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组织学≤Ⅱ级、间质浸润≤浅肌层、盆腔淋巴结转移阴性和脉管浸润阴性者,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显著低于组织学≤Ⅱ级、间质浸润≤浅肌层、盆腔淋巴结转移阴性和脉管浸润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资料显示,ICC组生存期≥5年者38例,生存期≥5年者Skp2和CyclinE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生存期<5年者,P27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kp2、P27和CyclinE共同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Skp2和CyclinE蛋白高表达可能是宫颈组织恶变的重要生物学标志,Skp2和CyclinE过度表达,伴P27的低表达提示肿瘤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及不良预后。
[关键词] 宫颈癌;Skp2蛋白;P27蛋白;CyclinE蛋白;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9)07-222-04 Expression of Skp2、P27 and CyclinE protein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WU JinxunDepartment of Pathology,Lianjiang County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Lianjiang 3505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Skp2,P27 and CyclinE in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ICC) and its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Seventy paraffin-embedded ICC tissue specimen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8 in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ICC group,30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tissue specimens as CIN group and 50 normal cervical squamous epithelium (NCE) tissue specimens as NCE group.The expression of Skp2,P27 and CyclinE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kp2 and CyclinE protein in ICC group,CIN group and NCE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while the expression of P27 prote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In ICC group,the expression of Skp2 protein,CyclinE protein and P27 protein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ge,tumor size and clinical stage (P>0.05),while the expression of Skp2 protein and Cyclin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 grade Ⅲ,interstitial infiltration>superficial muscle layer,positive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ositive vascular infilt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 grade≤II,interstitial infiltration≤superficial muscle layer and pelvic lymph node infiltration,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P27 in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vascular infiltration and interstitial infiltration (>superficial muscular lay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negative nodal metastasis and vascular infiltration (P<0.05). Follow-up data showed that 38 patients in ICC group survived for more than 5 years.The positive rates of Skp2 and CyclinE protein expression in ICC group survived for more than 5 yea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ICC group survived for less than 5 years,and the positive rates of P27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ICC group survived for less than 5 year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kp2,P27 and CyclinE are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High expression of Skp2 and CyclinE may be an importantbiological marker of cervical malignancy.Overexpression of Skp2 and CyclinE and low expression of P27 suggest that tumors have higher invasiveness and poor prognosis.[Key words] Invasive cervical carcinoma;Skp2 protein;P27 protein;CyclinE protein;Immunohistochemistry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三位,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1-2]。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子宫内膜癌p27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
结论p27蛋白低表达提示可能制约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标签:p27蛋白;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寻求影响其发病机制的生物学因子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p27蛋白是一个多功能CDK抑制剂。
为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5~2006年存档的手术切除蜡块标本88份。
其中,正常子宫内膜20例(正常组),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9例和不典型增生11例(增生过长组),子宫内膜癌48例(内膜癌组),所选病例均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标准进行,其中Ⅰ期23例,Ⅱ期15例,Ⅲ期11例,Ⅳ1例;组织学类型,腺癌39例(高、中、低分化分别为15、14、10例),腺棘癌3例(腺癌成分为高分化),浆液性乳头状癌6 例(均为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无肌层浸润11 例,浅肌层浸润(50%分别定为阴性(-),阳性(+),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比较采用等级相关分析。
2结果2.1 p27蛋白的表达p27 蛋白的表达水平正常组显著高于增生过长组(P<0.05)和内膜癌组(P<0.01);后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p27蛋白的表达情况,见表1、表2。
3讨论p27蛋白是一种广谱的细胞周期素依赖抑制物,能够抑制细胞周期素-周期素依赖激酶复合物的活性,从而实现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本研究发现,p27蛋白在正常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增生过长组(P<0.01)和内膜癌组(P<0.01),而后两者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CyclinD1、p2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
达及意义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
范围内均较高。
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宫颈癌的前期病变,其发展过程复杂,多个分子机制参与其中。
CyclinD1和p27作为细胞周期的调节因子,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备受关注。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通过收集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
化技术检测CyclinD1和p27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数据
进行分析,探讨CyclinD1和p2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
意义。
三、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CyclinD1和p2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
同时,本研究结果将为宫颈癌的早
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四、研究方法
1. 收集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样本。
2.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yclinD1和p27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 收集临床病理数据并进行分析。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探明CyclinD1和p2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作用机制,提高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同时,研究结果还
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癌症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p27kip1,p57kip2及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发表时间:2014-08-26T15:16:38.7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杨琳吴晓玲孙志强[导读] p27kip1和p57kip2表达下降及CyclinD1增加可作为宫颈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杨琳吴晓玲孙志强(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省贵阳 550004)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和p57kip2的临床意义。
方法:5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在20例CIN组和50例宫颈癌组中p27kip1,p57kip2与CyclinD1三者共表达或两者中任一蛋白的共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p27kip1和p57kip2表达下降及CyclinD1增加可作为宫颈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yclinD1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216-0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呈率逐年增加趋势,全世界每年的新发病例约46.6万,80%在发展中国家,其中约13万在中国[1]。
本研究诣在探讨CyclinD1、p27kip1和p57kip2在宫颈癌中的表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1 一般资料1.1资料与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部分宫颈癌患者50例为实验组,其标本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鳞癌,年龄27—66岁,平均41.74岁。
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20例,按FIGO(2000)年分期标准分期;ⅠA期12例,占24%;ⅠB期18例,占36%,ⅡA期7例,占14%;ⅡB 期9例,占18%;Ⅲ期4例,占8%;正常宫颈组织15例,年龄25—60岁,平均41岁。
PTEN和p27基因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王秀芹【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32)3【摘要】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p27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宫颈腺癌以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石蜡切片中PTEN、p27的表达。
结果34例宫颈腺癌组织PTEN、p2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1%、55.88%,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85.00%和90.00%,P〈0.05)。
PTEN、p27的阳性表达率在临床分期为Ⅱa及以上宫颈腺癌组织中明显降低(P〈0.01),且在高分化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宫颈腺癌组织中PTEN与P2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813,P〈0.01)。
结论PTEN、p27对宫颈腺癌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联合检测p27和PTEN对早期诊断宫颈腺癌、确定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有重要作用。
【总页数】3页(P187-189)【关键词】PTEN;p27;宫颈腺癌;基因【作者】王秀芹【作者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东营市257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3【相关文献】1.PTEN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李平;李兆申;王雅杰;胡育新;许国铭;薛春燕2.p27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王祥珍;李英勇;黄颢3.子宫颈鳞癌中PTEN、C-myc、P2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郭艳萍;杨广英;王建君;孙丽;李军4.液基细胞学技术、阴道镜及PTEN和p27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的诊断意义 [J], 原继荣;张玲;付小萌;肖兵;杜亚丽5.PTEN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李茂竹;马琴;林明臻;李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程丽坤;艾志宏;郑冬梅【期刊名称】《中国肿瘤》【年(卷),期】2002(11)12【摘要】[目的]研究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技术对54例子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p16、p27蛋白表达检测。
[结果](1)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8.15%、95%和40.7%、100% ,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p16蛋白在中、高分化组中的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 ,差异具显著性(P<0.05) ,p16、p27表达明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1)。
(3)p16、p27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
[结论]p16、p27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颈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可为正确估计宫颈癌的预后、指导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总页数】2页(P731-732)【关键词】p16蛋白;免疫组织化学;p27蛋白;子宫颈癌;临床意义【作者】程丽坤;艾志宏;郑冬梅【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胃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p16及p27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孙井军2.p16蛋白和p27蛋白在恶性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J], 付爱玲3.细胞周期素D1,p16,p27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摘要) [J], 周云;彭荣宗;杨达宽;黄云超4.软骨肉瘤中P27和P1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J], 龙汉安;张贤良5.p16蛋白和E-钙粘附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贺彩军;郑冬梅;王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27^(Kip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贺雅莉;许双塔;黄旭【期刊名称】《肿瘤学杂志》【年(卷),期】2001(7)3【摘要】[目的]研究子宫颈癌手术标本中p27Kip1 的表达在肿瘤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宫颈癌手术标本中p27Kip1 的表达 ;[结果]p27Kip1 的表达与癌组织病理分期呈负相关 ,与肿瘤的预后呈正相关。
[结论]子宫颈癌组织中 ,p27Kip1表达缺失的肿瘤组织恶性程度更高 ,并且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期 ,是影响肿瘤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检测癌组织中p27Kip1 的表达情况 ,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 ,指导患者术后的综合治疗。
【总页数】2页(P178-179)【关键词】子宫颈肿瘤;p27^Kipl;免疫组织化学;预后【作者】贺雅莉;许双塔;黄旭【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P27 KiP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马俊华;段祥林;汪必成2.p27^(kip1)和p57^(kip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J], 郭伟平;王泽华3.p21^(WAF1/Cip1)和p27^(Kip1)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赵杨;钱德英;岑坚敏;骆新兰;林华欢4.p27^(ki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J], 宋继荣;高玉莲;胡玉红;何红5.乳腺癌组织中Thr157磷酸化p27^(ki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郭志琴;吕青山;邬万新;王振;袁琳娜;陆丽慧;温晓伟;姚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