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化学题目
- 格式:docx
- 大小:555.1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化学常考电化学题目电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电与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初中化学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化学电化学题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知识点。
1. 题目一:下列说法中与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不一致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实现的。
B.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C. 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的给出者。
D.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物质必须是电解质。
分析:本题考查对电化学反应基本概念的理解。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可知,选项A、B和C是正确的。
而选项D中的“必须是电解质”与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不符。
因此,选D。
2. 题目二:以下哪个条件可以促使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A. 温度升高B. 光照C. 施加电压D. 溶液浓度增加分析:本题考查对影响电化学反应的条件的理解。
根据电极电位的基本原理可知,施加电压可以促使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
因此,选C。
3. 题目三: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反应与金属的位置有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离子向负电极移动,发生还原反应。
B. 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原子向正电极移动,发生氧化反应。
C. 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离子向正电极移动,发生氧化反应。
D. 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原子向负电极移动,发生还原反应。
分析:本题考查对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的理解。
根据电解质溶液中金属离子移动的方向和发生的反应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
因此,选C。
4. 题目四:下列哪个金属不会发生反应,可以用来制作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A. 金 (Au)B. 银 (Ag)C. 铁 (Fe)D. 铝 (Al)分析:本题考查对金属在电化学反应中的活动性的理解。
根据活动性电位表可知,金、银和铝在电解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而铁的电位较高,不会发生反应。
因此,选C。
5. 题目五:一种电池的方程式为:Zn(s) | Zn²⁺(aq, 1 mol/L) ||Cu²⁺(aq, 1 mol/L) | Cu(s)。
完整版)电化学练习题带答案1.铁镍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其放电反应为Fe +NiO3 + 3H2O → Fe(OH)2 + 2Ni(OH)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O3,负极为Fe。
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 + 2OH- → Fe(OH)2 + 2e。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 + 2OH- + 2e → NiO3 + 3H2O。
2.当镀锌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
正确的说法是:④在标准状况下有1.12L气体放出。
3.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 + O2 → 2H2O。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 4OH-。
C。
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
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4.如图是某公司批量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
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过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该电池总反应式为:2CH3OH + 3O2 → 2CO2 + 4H2O。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右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处通入的是空气。
B。
左边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a处通入的是甲醇。
C。
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2CH3OH + 2H2O - 12e → 2CO2↑ + 12H+。
D。
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3O2 + 12H+ + 12e → 6H2O。
5.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 + PbO2 + 2H2SO4 →2PbSO4 + 2H2O。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A。
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 + 2H2O - 2e → PbO2 + 4H+。
B。
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2mol。
高二电化学基础练习题1. 以下是一些关于电化学的基础练习题。
通过完成这些问题,你可以巩固对电化学的理解并提升解题能力。
题目一:在一个电池中,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而电极上的自由金属被氧化。
这个电池是什么类型的电池?题目二:哪些因素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速率?请列出至少三个因素,并解释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
题目三:请解释以下两个概念:阳极和阴极。
题目四:在一个电化学电池中,外部电路中的电流流向何处?题目五:一个电化学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是如何确定的?题目六:一个电池的电动势是2.5伏,内电阻是0.5欧。
当电池的电流为5安时,计算电池的输出功率。
题目七:写出下列半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并判断它是还原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a) Zn(s) → Zn2+(aq) + 2e-b) Cl2(g) + 2e- → 2Cl-(aq)题目八:在一个电化学电池中,化学反应在一个半电池中进行。
请解释在另一个半电池中会发生什么?2. 解答题目一:这个电池是一个还原与氧化电池,也就是称为“红ox”反应。
题目二:影响电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表面积、电极材料、催化剂等。
以温度为例,温度的增加会提高电化学反应的速率。
这是因为温度的增加会导致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增加,碰撞时能量的转移速率也变快,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题目三:阳极是电化学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它释放电子到外部电路以供应电流。
阴极是电化学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它吸收外部电路中的电子。
题目四:在一个电化学电池中,外部电路中的电流流向阴极。
这是因为在电化学反应中,阴极吸收外部电路中的电子,形成还原反应。
题目五:一个电化学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是通过比较与参考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的。
标准氢电极一般被用作参考电极,其标准电极电势被定义为0伏。
题目六:电池的输出功率可以通过下式计算:输出功率 = 电动势 ×电流在这个例子中,输出功率 = 2.5伏 × 5安 = 12.5瓦特。
电化学计算题
以下是5个电化学计算题及其答案:
1.题目: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由A经过导线流向B
B. 负极反应为2H++2e−=H2↑
C.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c(SO42−)不变
D. 当A中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答案:B
2.题目: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
一个电流计。
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0g,则通过导线的电子数为( )
A.1.05×1023
B.2.1×1023
C.3.75×1023
D.5.75×1023
答案:A
3.题目: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电解
后的电解液中加适量水就能使电解液复原的是( )
A.NaCl
B.Na2CO3
C.CuSO4
D.K2S
答案:B
4.题目:某学生欲用\emph{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
酸配制1mol⋅L−1的稀硫酸\emph{100mL},需量取浓硫酸的体
积为____\emph{mL}。
若量取浓硫酸时使用了量筒,读数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mol \cdot L^{- 1}$。
答案:8.3;大于
5.题目:现有氢气和氧气共10g,点燃充分反应生成9g 水,则反应前氧气质量可能是 ( )
A. 6g
B. 4g
C. 8g
D. 10g
答案:C。
1、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作用,下列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时的反应:Fe +NiO2+2H2O 放电Fe(OH)2+ Ni(OH)2,下列有关该蓄电池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Fe作负极,NiO2作正极B.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充电时的阴极反应是Fe(OH)2 +2e- == Fe + 2OH-D.该蓄电池既可用KOH溶液又可用稀H2SO4作电解质溶液2、生物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与细胞膜外富氧液体及细胞膜构成微型的生物原电池。
下列有关电极反应及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可能是O2+2H2O+4e- =4OH-B.负极反应的产物主要是C6H12O6被氧化生成的CO32-、HCO3-、H2OC.正极反应可能是6C6H12O6-24e- + 24OH-==6CO2+18H2OD.正极反应的产物主要是C6H12O6生成的CO2、CO32-、H2O3、下列四组原电池,其中放电后,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且在正极有单质生成的是( )A.Cu、Ag、AgNO3溶液B.Zn、Cu 浓H2SO4C.Fe、Zn、CuSO4溶液D.Fe、C、Fe2(SO4)3溶液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氧气(标准状况),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2.4axbB.11.2axbC.5.6axbD.2.5axb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析出铜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在铜片表面析出铁D.把锌放入稀盐酸中,加几滴氯化铜溶液,产生气泡速率加快6、美国正在研究用锌电池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蓄电池,它具有容量大、污染小的特点,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 ,其原料为锌、空气和电解质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锌为正极,空气在负极反应B.负极还原反应,正极氧化反应C.负极的电极反应为:Zn-2e- + 2OH-== ZnO+H2OD.电池工作时溶液的pH 降低8、在H2O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Na+、Ba2+、NO3—SO42—、Cl—,该溶液放在惰性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后,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A.1 : 8 B.8 : 1 C.35.5 : 108 D.108 : 35.5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10、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1.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 O2+2H2O+4e-===4OH-B. a 极是铁,b 极是铜时,b 极逐渐溶解,a 极上有铜析出C. a 极是粗铜,b 极是纯铜时,a 极逐渐溶解,b 极上有铜析出D. a、b 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 a 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 H2体积相等2.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1∶2的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2Cu2++2H2O2Cu+4H++O2↑ ②Cu2++2Cl﹣Cu+Cl2↑③2Cl﹣+2H+H2↑+Cl2↑ ④2H2O2H2↑+O2↑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3.常温下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00 mL 0.1 mol·L-1的Cu(NO3)2和0.1 mol·L-1的AgNO3组成的混合溶液,当某一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 时,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增重1.4 g B.所得溶液pH<1 C.阴极增重0.64 g D.所得溶液pH>14.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为Fe-2e-===Fe2+ 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 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被还原5.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
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中a为负极,b为正极 B.电解池中的电解液不可以是NaCl溶液C. B电极发生的反应:2H++2e-===H2↑ D. A、B两端都必须使用铁作电极6.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 4+2H2O-2e-===PbO2+4H++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C. K闭合时,Ⅱ中向c电极迁移D. K闭合一段时间后断开,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7.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Li x C+Li1-x CoO2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2Li+S Li2S,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 D.上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8.增加提示(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分散质Fe(OH)3胶粒带正电荷)如下图所示,X、Y、Q、W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W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
电化学经典习题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
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
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1年福建)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D.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6.己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 x C + Li1-x CoO2 C + 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 + S Li2S 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14年天津)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j+向负极迁移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D.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4年课标2)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12.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
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2年北京)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 +2H++2e-= HCOOH1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2I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09年福建)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13.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
历年高考关于电化学的考题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2.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3、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4.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a 稀Na2SO4溶液↑c负极区正极区b ↑浓Na2SO4溶液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电化学专题练习1.(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 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A. 27 mgB. 54 mgC. 108 mgD. 216 mg2.将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溶液1 L(密度为1.06 g ·cm 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阳极析出物的质量/ g 阴极析出物的质量/ gA 0.062(6.2%) 19 152B 0.062(6.2%) 152 19C 0.042(4.2%) 1.2 9.4D 0.042(4.2%) 9.4 1.2...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4.用铂电极(情性)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A.稀NaOH溶液B.HCl溶液C. Na2SO4溶液D. AgNO3溶液5.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Cu2+或Ag+分别按Cu2++2e→Cu或Ag++e-→Ag在电极上放电,基析出铜的质量为1.92g,则析出银的质量为A.1.62g B.6.48g C.3.24g D.12.96g6.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A.阴极B.正极C.阳极D.负极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Cd+2NiO(OH)+2H2O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Cd(OH)2B.Ni(OH)2C.CdD.NiO(OH)8.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9. 通以相等的电量,分别电解等浓度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亚汞的化合价为+1)溶液,若被还原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硝酸银)︰n(硝酸亚汞)=2︰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两个阴极上得到的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银)︰n(汞)=2︰1B.在两个阳极上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C.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NO3D.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2(NO3)210. 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11.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 H不变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 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电化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装配成原电池,试以电池符号表示之。
(1)Cl 2 + 2I - →I 2 + 2Cl -(2) MnO 4- + 5Fe 2+ + 8H + →Mn 2+ + Fe 3+ + 4H 2O (3) Zn + CdSO 4→ ZnSO 4 + Cd (4)Pb + 2HI →PbI 2 + H 21.解:(1) (—)Pt,I 2│I -(c 1) ‖Cl -(c 2)│Cl 2(p ),Pt(+)(2) (–)Pt ∣Fe 2+(c 1),Fe 3+(c 2)‖MnO 4-(c 3),Mn 2+(c 4),H +(c 4)∣Pt(+) (3) (—)Zn │Zn 2+ (c 1) ║Cd 2+(c 2) │Cd (+) (4) (—)Pb │Pb 2+(c 1)║H +(c 2)│H 2(p), Pt(+)2.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1) (–)Ag ∣AgCl(s) ∣Cl -‖Fe 2+,Fe 3+∣Pt(+) (2) (–)Pt ∣Fe 2+,Fe 3+‖Cr 2O 72-,Cr 3+,H +∣Pt(+) 2.解:(1)负极反应: Ag+ Cl --e -→AgCl(s)正极反应:Fe 3++ e -→Fe 2+电池反应:Ag+ Cl - +Fe 3+=== AgCl(s)+ Fe 2+ (2) 负极反应:Fe 2+ -e -→Fe 3+正极反应:Cr 2O 72-+ 14H ++6e -→2Cr 3++7H 2O电池反应:Cr 2O 72-+ 14H ++6 Fe 2+===2Cr 3++6Fe 3++7H 2O3.由标准氢电极和镍电极组成原电池。
当c(Ni 2+)= 0.01 mol •L -1时,电池电动势为0.316V 。
其中镍为负极,试计算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解: E = E (+) -E 、(-) = E(H +/H 2) -E (Ni 2+/Ni)= E(H +/H 2) -E(Ni 2+/Ni) -20592.0lg c (Cd 2+) E(Ni 2+/Ni) = E(H +/H 2) -E -20592.0lg c (Cd 2+) =0-0.316-20592.0lg0.01=-0.2568 V4.由标准钴电极和标准氯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得其电动势为1.64V ,此时钴为负极,已知E(Cl 2/Cl -)=1.36V ,试问:(1)此时电极反应方向如何? (2)E(Co 2+/Co)= ?(不查表)(3)当氯气分压增大或减小时,电池电动势将怎样变化?(4)当Co 2+的浓度降低到0.01 mol •L -1时,原电池的电动势如何变化?数值是多少? 4.解:(1)因为为(Cl 2/Cl -正极,反应方向为Co+Cl 2===CoCl 2(2)E= E(Cl 2/Cl -)-E(Co 2+/Co)E(Co 2+/Co)= E(Cl 2/Cl -)-E=1.36-1.64=-0.28V(3)E (Cl 2/Cl -)= E(Cl 2/Cl -)+20592.0lg )(/)(22-Cl c p Cl p θ因为E (Cl 2/Cl -)正极,当氯气分压增大时,电池电动势将增大;当氯气分压减小时,电池电动势将减小。
电化学综合典型例题(精选5篇)第一篇:电化学综合典型例题电化学的综合典型例题【题型一】下列有关2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B)A.图Ⅰ,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是:负极Zn-2e===Zn2,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Cu +-B.图Ⅰ,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Na2SO4替换ZnSO4,用石墨替换Cu棒C.图Ⅱ,通电后H和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2H+2e===H2↑ D.图Ⅱ,通电后,由于OH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pH升高【变式训练】(2014年上海卷改编)如右下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K1闭合,铁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 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2 mol气体【题型二】+(2014年广东卷)某同学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
A.电流方向:电极Ⅳ→电极Ⅰ 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2e===Cu【变式训练1】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u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C.片刻后甲池中c(SO24)不变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变式训练2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23+8H--+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题型三】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放电压。
盐桥 X YA CuSO 4溶液 电流计Ag 【考点直击】考点一、原电池原理该考点经常以选择题题型出现。
判断一个装置是否构成原电池的关键就是抓好“一看二标”,即看是否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存在,以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为标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
形成闭合回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用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电极直接接触。
【典例1】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和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 2++2e -= CuC .无论a 和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 .a 和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 2+向铜电极移动【变式1】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 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 .a 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B .b 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C .a 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D .b 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考点二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该考点经常以选择题题型出现。
【典例2】 (2011·北京理综,8)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B .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 -2e -===Fe 2+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 2+2H 2O +4e -===4OH -D .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 3[Fe(CN )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杠杆AB 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浓CuSO 4 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 ( C )A .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 端高B 端低 B .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 端低B 端高C .当杠杆为导体时,A 端低B 端高;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高B 端低D .当杠杆为导体时,A 端高B 端低;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低B 端高考点三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典例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 +(aq )+Cu(s ) = Cu 2+(aq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电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化学中,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A. 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B. 通过电流产生化学反应C. 通过电场作用产生化学反应D. 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场答案:A2. 哪种金属在标准氢电极电位表中具有最高的电位?A. 铜B. 银C. 金D. 铂答案:C3. 电化学腐蚀的类型包括:A. 均匀腐蚀B. 局部腐蚀C. 应力腐蚀D. 所有以上答案:D4. 电化学中的过电位是指:A. 电极电位与平衡电位之间的差值B. 电极电位与标准电位之间的差值C. 电极电位与理论电位之间的差值D. 电极电位与实际电位之间的差值答案:A5. 电镀过程中,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 还原反应B. 氧化反应C. 吸附反应D. 扩散反应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在电化学中,______是指电极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
答案:电荷数7. 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牺牲阳极保护、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涂层保护8. 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______的变化,以检测特定化学物质的存在。
答案:电位或电流9. 电化学中的法拉第定律表明,电极上沉积或溶解的物质的量与______成正比。
答案:通过电极的电荷量10. 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通常具有______性,以促进离子的移动。
答案:导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描述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两种常见的腐蚀类型。
答案: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是金属表面与环境中的电解质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的溶解或损坏。
常见的腐蚀类型包括均匀腐蚀和点蚀。
12. 解释电化学中的极化现象,并说明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答案:极化现象是指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
它通常由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减缓或电极表面物质的积累引起。
极化会降低电池的性能,因为它增加了电池内部的电阻,导致电池效率下降和输出电压降低。
电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化学中,原电池的负极发生的反应是:A. 还原反应B. 氧化反应C. 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D. 无反应答案:B2. 标准氢电极的电势是:A. -0.059 VB. 0.059 VC. 1.23 VD. 0 V答案:D3. 在电化学腐蚀中,金属的腐蚀速度与电解质的浓度关系是:A. 无关B. 正比C. 反比D. 先增后减答案:B4. 电化学分析中,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A. 测量电流B. 测量电阻C. 测量电位D. 测量电压答案:C5. 电化学腐蚀中,阳极保护法的基本原理是:A. 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B. 使金属表面形成还原膜C. 使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D. 使金属表面形成导电膜答案:C6. 电化学合成中,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是:A. 氢气和氧气B. 氮气和氧气C. 氢气和二氧化碳D. 氮气和二氧化碳答案:A7. 电化学传感器中,pH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A. 测量电流B. 测量电阻C. 测量电位D. 测量电压答案:C8. 电化学腐蚀中,阴极保护法的基本原理是:A. 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B. 使金属表面形成还原膜C. 使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D. 使金属表面形成导电膜答案:A9. 电化学合成中,电解氯化钠溶液时产生的气体是:A. 氢气和氧气B. 氯气和氢气C. 氯气和二氧化碳D. 氮气和氢气答案:B10. 电化学腐蚀中,金属腐蚀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A. 无关B. 正比C. 反比D. 先增后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化学腐蚀中,金属腐蚀速度与______成正比。
答案:电解质浓度2. 电化学分析中,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测量______。
答案:电位3. 电化学传感器中,pH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测量______。
答案:电位4. 电化学合成中,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和氧气。
答案:氢气5. 电化学腐蚀中,阳极保护法的基本原理是使金属表面形成______。
电化学整理(大题)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2电化学练习题1、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NFC )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最佳候选动力源。
(1)101 kPa 时,1 mol CH 3OH 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热量726.51 kJ/mol ,则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 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1=+49.0 kJ·mol -1② CH 3OH(g)+21O 2(g)= CO 2(g)+2H 2(g) △H 2已知H 2(g)+ 21O 2(g)===H 2O(g) △H = -241.8 kJ·mol -1则反应②的△H 2 = kJ·mol -1。
(3)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右。
甲醇进入 极(填“正”或“负”),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10分)如图所示3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
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K 3[Fe(CN)6] 溶液,即可观察到铁钉附近的溶液变蓝色沉淀,表明铁被 (填“ 氧化”或“还原”); 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 。
(2)装置2中的石墨是 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 mL 0.2 mol/L 的NaCl 溶液,乙烧杯盛放100 mL 0.5 mol/L 的CuSO 4溶液。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
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
① 电源的M 端为 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
② 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 停止电解,取出Cu 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 0.64 g ,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mL 。
1.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4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B.HO 24C.CuO D.CuSO·5HO 24答案:C电解解读:由硫酸铜溶液的电解方程式:2CuSO+2HO=====2Cu+O↑+2HSO可知,42224加入CuO才可与生成的HSO反应生成CuSO而使电解液恢复到原浓度,故C正确。
4242.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O+3HO===Fe(OH)+2Ni(OH) 2322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O、负极为Fe 32---2e===Fe(OH)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C--O 2e===NiO+3H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OH-2322C答案:价,化合2→+价项,由电池反应可知,NiO→Ni(OH),Ni的化合价由+3解读:A232价,化+2Fe→Fe(OH),的化合价由0价→O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Ni为正极,Fe223-+2OH 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Fe为负极,正确;B项,负极发生氧化反应,Fe-)2OH===Fe+,c(OH项,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e===Fe(OH),正确;CFe(OH)+2e----222OHD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Ni(OH)+pH增大,溶液的增大,故错误;-2 D正确。
+-2e===NiO3HO,-223)3.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2-+Fe-2e===Fe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B.+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H+4e22 ][Fe(CN)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D. K溶液,--===4OHO均有蓝色沉淀631 / 8答案:A解读:A项,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抑制正极失电子,所以正极均被保护;B项,Ⅰ2;C项,Ⅱ中的正极反应为2H+2e===H↑;===Zn中的负极反应为Zn-2eD项,--++22,不会与K[Fe(CN)]溶液作用产生蓝色沉淀。
电化学练习题1. 在电解质溶液中,为什么正极会生成氧气,而负极会生成氢气?在电解质溶液中,正极是氧化反应的地方,而负极是还原反应的地方。
在电解质溶液中,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2H2O -> 2H2 +O2)。
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水被氧化成氧气(4OH- -> 2H2O + O2 + 4e-),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水被还原成氢气(2H2O + 2e- -> H2 + 2OH-)。
2. 什么是电化学电池?简要描述一下原电池和可逆电池。
电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溶液。
原电池是一种非可逆电池。
它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存在电势差,通过化学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在原电池中,化学反应发生后无法逆转,即电池反应不可逆。
可逆电池是一种理论上完全逆转的电池。
在可逆电池中,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势差可以通过反向电流逆转,使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化学反应也可以逆转。
可逆电池的反应是在无限慇懃的条件下进行的。
3. 什么是标准电极电势?如何利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将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相比较时的电势差。
在标准条件下,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被定义为0V。
其他电极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势差被称为标准电极电势。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如果化学反应中一个物质的标准电极电势大于另一个物质,则这个物质在反应中将发生氧化反应,作为正极。
另一个物质将发生还原反应,作为负极。
反之,如果一个物质的标准电极电势小于另一个物质,则这个物质将发生还原反应,作为正极,另一个物质将发生氧化反应,作为负极。
4. 请解释电解质溶液中所发生的电解过程。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是指在施加外电压的情况下,正极和负极发生的化学反应。
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在正极上,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被氧化成氧气或其他氧化产物,同时放出电子。
在负极上,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成氢气或其他还原产物,并吸收电子。
高三化学寒假专题训练六电化学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A、B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S闭合时,在交换膜处SO2-4从右向左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一段时间后,向Ⅱ装置通入适量的HCl气体可以恢复原来的浓度B.反应初期,Y电极周围出现白色沉淀C.B电极质量增加D.X电极产生气泡,且生成1 mol气体的同时,有1 mol A参与反应2.中学阶段介绍的应用电解法制备的物质主要有三种:一是铝的工业制备、二是氯碱工业、三是金属钠的制备。
下列关于这三个工业生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解法制金属钠时,负极反应式为Na++e-===NaB.电解法生产铝时,需对铝土矿进行提纯,在提纯过程中应用了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两性C.在氯碱工业中,电解池中的阴极产生的是H2,NaOH在阳极附近产生D.氯碱工业和金属钠的冶炼都用到了NaCl,在电解时它们的阴极都是Cl-失电子3.在一定温度下,用铂电极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对电解质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不会有晶体析出B.浓度变大C.浓度变小D.pH不变4.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和CuSO4混合溶液250 mL,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11.2 L气体(标准状况下),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只有:4OH--4e-===2H2O+O2↑B.两极得到的气体均为混合物气体C.若Cu2+的起始浓度为1 mol/L,则c(Cl-)起始浓度为2 mol/LD.Cu2+的起始浓度最大应小于4 mol/L5.目前市场上的手提应急灯,主要用的是“无液干粉”铅酸蓄电池,其原理是将强腐蚀性的浓硫酸灌注到硅胶中,使电解质溶液不易发生泄漏,大大改善了电池的性能。
所用的原料仍然是Pb-PbO2-H2SO4,下列关于该铅酸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源的正极接蓄电池标“+”的一极,电池上标有“-”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B.“无液干粉”铅酸蓄电池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铅酸蓄电池的原理C.放电时在铅酸蓄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D.若用此铅酸蓄电池电解饱和NaCl溶液,标况下制备1.12 L Cl2,电池内至少消耗H2SO4mol 6.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电解时,a电极周围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说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的还原性强于后者C.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D.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2 g H2时,b极周围会产生0.04 g H27.将质量相等的Ag片和铂片插入硝酸银溶液(足量)中,银片与电源正极相连,铂片与电源负极相连。
以电流1 A通电10 min,然后反接电源,以电流2 A继续通电10 min。
下图为表示银电极的质量、铂电极的质量、电解池中产生气体的质量和电解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8.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
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 mL pH=5的CuSO4溶液(25 ℃),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g。
9.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流强度适中的情况下用其进行缓慢电解NaCl溶液及相关实验(此时,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
由于粗心,实验并未达到预期目的,但也看到了令人很高兴的现象(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通过)。
请帮助他们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装置中的电极反应:阴极:___________ __;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当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后,他们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
再观察C装置,若无现象,请说明理由;若有现象,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达到电解NaCl溶液的目的,应如何改进装置,请提出你的意见:____________ _ 。
10.铝合金以质轻、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事业。
在铝合金表面能形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这是其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关键。
其反应原理是以铝件与另一种材料为电极,以某种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通电后在铝件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上逐渐形成一层氢氧化铝薄膜,薄膜的某些部位存在着小孔,电流从小孔中通过并产生热量使氢氧化铝分解,从而使铝件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上述原理,以铝件和铁棒为电极,以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铝件放在________(填“X”或“Y”)极。
(2)铝件表面形成氢氧化铝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过程中,必须使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碳酸氢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而不用碳酸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锌是第四“常见”的金属,仅次于铁、铝及铜,在现代工业中对于电池制造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Ⅰ.湿法炼锌某种冶炼过程可用下图简略表示(1)ZnS焙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过程中析锌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锌像氧化铝一样,属于两性氧化物,则氧化锌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锌酸”的化学式可写成H2[Zn(OH)4])Ⅱ.锌电池用锌作负极的电池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锌锰干电池、锌锰碱性电池、锌空电池等。
(4)锌锰碱性电池,以二氧化锰为正极,锌粉为负极,氢氧化钾为电解液。
其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
碱性电池中,负极锌由片状改变成粒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型锌空电池与锂电池相比,锌空气充电电池的储存电量是它的三倍,成本是锂电池的一半,并且完全没有过热爆炸的安全隐患。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Zn+O2===2ZnO,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以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为保证阴极有10.8 g银析出,至少需要L 空气(折算成标准状况)进入该电池。
高三化学寒假专题训练六 电化学答案1.B 解析: 由于装置Ⅱ中两极材料相同,不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因此可判断出装置Ⅰ是原电池,装置Ⅱ是电解装置,根据已知“SO 2-4从右向左移动”可判断出A 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 -2e-===A 2+,B 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B 2++2e -===B ,Y 作阳极,X 作阴极,用惰性电极电解AlCl 3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AlCl 3+6H 2O=====电解2Al(OH)3↓+3H 2↑+3Cl 2↑。
根据电解的总反应式和质量守恒可知选项A 正确。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选项D 也正确。
2.B3.D 解析:用铂电极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实际上是在电解水。
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将有硫酸钠析出,剩余溶液依然是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浓度不变。
4. C 解析:根据放电顺序,阴极放电顺序为:铜离子、氢离子,阳极放电顺序为氯离子、氢氧根离子,因此阳极可能生成氯气、氧气,而阴极只能生成氢气;若Cu2+的起始浓度为1 mol/L ,则阴极得到氢气11.2 L 时共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若Cl -起始浓度为2 mol/L ,则阳极得到氯气 mol 、氧气 mol ,阴极转移的电子总数也为 mol ,符合电子守恒定律;由于阴极得到氢气,故Cu2+的起始浓度最大应小于2 mol/L 。
5.D6.B 解析: A 项,电池工作时,因为电解液为酸,所以正极反应式应为:O 2+4H ++4e -===2H 2O ,A 错;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比后放电的阴离子还原性强,正确;电子不能通过水溶液;根据电子守恒,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2 g H 2时,b 极周围会产生0.02 g H 2,所以D 错。
7.C 解析:前10 min ,阳极(银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 -e -===Ag +,银电极质量减轻,阴极(铂片)发生还原反应:Ag ++e -===Ag ,铂电极质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