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艺与走线规范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32.30 MB
- 文档页数:63
装配员工培训教材1、目的:熟练的掌握装配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品质要求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2、适用范围装配车间内部培训3、内容3.1产品的基本构造在我们生的电脑机箱的组成部分主要分为:3.1.1五金类:机架、左右门、顶盖、面壳、3.25磁碟盖、3.5磁碟盖等。
3.1.2塑胶类:面板、左右门、顶盖、底座、5.25磁碟盖、3.5磁碟盖、电源按制、电源灯等。
3.1.3电子类:USB板连线、后置USB、组合线、各式开关线、各式灯线等。
3.1.4包材类:纸箱、胶袋、泡胶、大包装(围卡、刀卡、平卡等)3.1.5配件类:螺丝、扎条、胶垫等。
3.1.6消耗类:包括马仔、各种保护膜、白布等。
3.2机箱的分类:3.2.1立式:LX-311系列机箱,同方系列机箱等。
3.2.2卧式:TCL-精致、JT-113、JT-102等。
3.2.3立卧两用:琼林-1000、JT-301等。
3.3各种工具的正确使用及操作3.3.1电批电压24V正、反开关,力度调节器,电源开关,使用时要与所锁螺丝位对正,平行或垂直,不可以倾斜,预防螺丝不到或滑牙等不良现象,放置时要妥当,小心摔落地面或其它因素的损坏。
3.3.2电烙铁电压220V,主要用来焊接各种塑胶配件,使用及放置时要在正确的位置及正操作手势,防止烫伤等事故,一般用40W、60W。
3.3.3胶枪电压220V,配有专用热熔胶,主要用来焊,固各种电子物料。
3.3.4电吹风、铁锤、剪刀、刀片、唧车、推车、打带机等。
3.4文件的用途及意义3.4.1《作业指导书》3.4.1.1指导员工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生产线合理的安排工序指引,使生产顺畅,提高生产效率及品质。
3.4.1.2熟练掌握《作业指导书》上的内容,每个工序所规定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手势,所装配件,自检与互检,使员工明白应该怎样做,做什么,是各位员工上岗前所必须了解的。
3.4.2物料标识正确显示该物料的名称,数量及状态,使之以目了然。
3.4.3作业指导书简介:3.4.3.1版次 3.4.3.6配件名称、数量、规格、安装位置、使用工具3.4.3.2页数 3.4.3.7操作方法(即装订与程序)3.4.3.3产品名称 3.4.3.8质量要求,注意事项及检查项目。
装配员工培训教材第一章:引言1.1 培训目的1.2 培训范围和对象1.3 培训大纲第二章:装配流程概述2.1 装配流程的重要性2.2 装配流程步骤2.3 装配流程中的关键环节第三章:装配基础知识3.1 零部件命名与分类3.2 常用工具和设备介绍3.3 装配区域的布局和组织第四章:安全与质量要求4.1 安全意识培养4.2 装配过程中的安全措施4.3 质量控制要求及相关标准第五章:装配技巧与操作规范5.1 装配技巧的必要性5.2 装配操作规范5.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六章:装配人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6.1 装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6.2 装配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6.3 高效沟通与团队合作第七章:维护与保养7.1 设备与工具的维护与保养7.2 工作区域的整理与清洁7.3 故障排除及维修方法第八章:培训评估与反馈8.1 培训评估指标及方法8.2 反馈机制与改进措施第九章:常见问题解答9.1 常见问题清单9.2 解决方法及建议第十章:附录10.1 常用术语解释10.2 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第一章引言1.1 培训目的装配员工培训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装配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胜任装配工作。
通过合理的培训计划和教材编写,能够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装配质量,降低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率。
1.2 培训范围和对象本培训教材适用于所有从事装配工作的员工,包括新入职员工和现有员工的再培训。
培训内容涵盖了装配流程概述、装配基础知识、安全与质量要求、技巧与操作规范、职责和素质要求、维护与保养、培训评估与反馈等方面内容。
1.3 培训大纲本培训教材按照不同章节进行组织,全面介绍了装配员工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每个章节都有清晰的目标和重点,教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便于培训者进行教学设计和培训实施。
第二章装配流程概述2.1 装配流程的重要性装配流程是指组装零部件以完成最终产品的过程。
良好的装配流程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
装配线一、性能用途简介二、相关技术参数三、简要工作原理四、操作注意事项现场设备原理之装配线一、性能或用途简介线体两头是两个减速电机,拖动作链轮转动,链速为6米/分左右,工位间距1.8米,共30个工位,每个工位要安装一个止动器,一个空气过滤器,一个气路。
装配线时通过三倍速链传动工装板自动传递工位之间的产品。
用于进行转配主机或显示器等产品的作业,该生产线为自由式节拍,可以根据工艺流程分解每个工位的节拍时间,由若干工位来完成产品。
双层工装板能360度旋转,90度定位,转动灵活,是电子产品规模生产的理想传输流水线。
电机功率:1.5KW链速:6米/分线宽、髙分别为:1780毫米、740毫米工位数:30个工装板(长线:下层L850*W650毫米、上层L750*W650毫米工装板承载:30公斤资产价值:193555元/台设备电源:AC380V设备节拍:8秒三、简要工作原理移行部分工作原理:1.接通付盘动力控制电源后,SJ1得电延时吸合,如果在运行中,移行或过渡段中有工装板此时突然断电,在再次接通电源的动力部分和控制部分,先将留存的工装板送走,通过延时后,控制回路通电止动器才能下降,不至于两块工装运板在移行及过渡段中相撞。
时间继电器的调整可根据停电后工装板移走的时间来调整。
2.当工装板移行至xk8动作时,通常J1的常闭及压在移行下的XK4通电,使DF1A得电止动器下降。
3.工装板前行XK1动作XK1常开闭合后,中间继电器通电吸合其常开触点J1自保,脱开XK1后其常闭触点闭合DF1B通电止动器上升。
4.注:止动器上升和下降由于中间继电器J1的控制作用,只有移行1上下,动作一个循环后,止动器方可动作,或控制电路断电1次,也可变新动作,这不至于与第二块板相撞5.工装板前行至XK2处,使其动作,其常开闭合。
DF2A通电;移行1上升。
6.移行1上升后压在下边的XK4松开,其常闭点闭合,通过XK6,XK9及XK7给DF3A通电,移行2上升(如果移行2处有板,压住XK7或XK9时移行2不会上升,由于移行2没有上升压在下面的XK5没有脱开即滚杠也不运转压在XK6或XK9上的工装板流走后松开XK6,XK9其常闭闭合电磁阀DF3A得电移行2上升。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培训教材机械装配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一大重要环节,良好的装配工艺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还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由于机械装配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细节问题,因此对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的培训教材显得至关重要。
一、机械装配的基本原理在机械装配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装配工艺。
机械装配涉及到许多基本原理,如果不掌握好基本原理,就很难掌握机械装配的技能。
1、尺寸积累原理在机械装配的过程中,尺寸相差大的零件需要增加一个适当的间隙来保证机械装配后的精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累加的尺寸过多,就会影响机械装配后的精度。
2、配合原理在机械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零件的精度和配合性能。
不同零件之间的配合方式有很多种,如公差配合、过盈配合、滑动配合等。
对于不同的零件,选用不同的配合方式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3、装配顺序原理在机械装配的过程中,要根据零件的特殊情况确定装配顺序。
同时,需要遵循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装配原则。
二、机械装配工艺的基本流程机械装配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工作、装配顺序、零件清洗、检查和调整等几个步骤。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1、准备工作在机械装配之前,需要对待装配的零件进行常规检查和清理。
包括检查零件是否符合制造和质量要求、清除零件上的铁屑和灰尘等。
同时需要确认机床、测量仪器和工具是否按照装配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和校对,以保证成品的准确性和精度。
2、装配顺序在机械装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零件之间的配合和工艺要求来确定装配顺序。
装配顺序必须按照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顺序进行,以保证装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零件清洗在机械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对待装配的零件进行清洗和润滑。
这样可以保持装配环境的干净和清洁,同时为装配后的产品提供保护。
4、检查和调整在机械装配完成后,需要对装配的零件进行检查和调整。
检查应包括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通过调整可以达到最终的装配目的。
三、机械装配工艺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点在机械装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最终的装配产品会产生影响。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2(1)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
(2)装配质量稳定可靠。
(3)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扩大生产。
(4)便于组织流水作业用自动化装配,完全互换法尤其适用于装配节拍强的流水装配。
(5)备(配)件供应方便,容易实现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
(6)当装配精度要求高,特别是组成环数目较多时,零件难以按经济精度加工。
因此,互换法装配常用于“高精度少环数或低精度多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中。
2、选配法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很高且组成环数目不多时,若采用互换法装配,将对零件精度要求很高,给机械加工带来因难,甚至超过加工工艺实现的可能性,例如:内燃机活塞与缸套的配合,滚动轴承内外环与滚动体的配合等。
此时,就不宜只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而应采用选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
选配法是将配合中的各零件(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装配时进行适当选择,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选配法有以下三种:1)直接选配法装配工人从待装零件中,凭经验选择合适的互配零件装配,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
如;发动机活塞和活塞环的装配常采用这种方法。
装配时,工人将活塞环装入活塞环槽内,凭手感判断其间隙是否合适,重新挑选活塞环,直至合适为止。
直接选配法的特点是装配简单,装配质量和生产率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此方法适用于装配零件(组成环)数目较少的产品,不适用于节拍较严的装配组织形式。
2)分组装配法是指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将产品中各配合副的零件按实测尺寸分组,装配时按组进行互换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例如;滚动轴承的装配,活塞与活塞销的装配均用此法。
图7-10a是活塞与活塞销的联接情况,用分组法装配。
图7-10装配要求:活塞销孔与活塞销在冷态装配时应有0.0025~0.0075㎜的过盈量。
据此要求,相应的配合公差公为0.005㎜。
若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活塞销和销孔的公差(按“等公差配合“)只0.0050-0.0075㎜,-28φ0.0025㎜;销孔D=-280φ有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