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879.50 KB
- 文档页数:65
自考01214《培训管理》-题库—完整版【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1】培训与开发:是指针对组织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等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2】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念,它倡导再造、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理念与方法作为保持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3】胜任力:在一项工作或一定条件下和标准有效的或优秀的业绩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潜在和外在的特点,它可以是动机、特性、技能、自我反应或社会角色的形象,或者所使用的知识、技能。
4】行为事件访谈法: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 event interview)是指客观评定个人在现实的、比较典型的I作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从而总结出直接影响事件成效的、与员工的绩效关系密切的个人能力集合。
5】企业培训中的JIT:企业培训中的JIT(just in time)是指根据现时需要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使其能够迅速胜任新的工作,这要求培训管理部门有较强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6】战略性人力资源:运用战略的观念去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即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充分意识到外部环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注重长期目标和决策制定;考虑组织内部所有的员工。
7】协同效应: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时,要充分意识到由于实施某顶人力资源战略而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形成协同效应。
8】战略性培训:战略性培训(strategic training)更强调与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与战略等协调一致,要求管理者树立整体与全局观念,在了解组织运作原理和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员工与组织使命及战略要求相一致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的职能与发展目标。
9】战略性员工培训模型:丹尼乐·温特兰德基于多家企业的个案研究,提出了战略性员工培训模型。
该模型指出,实施战略性员工培训有三个阶段:宏观组织阶段,围观组织阶段,实施、反馈和评价阶段。
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1、培训与开发,在本书中是指针对组织{主要是企业}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2、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内容“老3P”{即岗位分析、绩效考评、薪酬支付}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新3P”{即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胜任能力、员工参与}更加强调战略目标下的规划和“以人为本”。
3、1911年,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就十分精辟的把管理的基本原理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作业标准化{科学制定劳动金额与操作标准}、培训与甄选{按标准化作业培训工人并选拔合格者}、奖惩与晋级淘汰{以倍进的工资激励来刺激那些超额者并使之升级,淘汰那些完不成定额又不愿意合作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以操作人员的合作与均分责任{不要把完不成任务的责任全部推给操作人员}、管理的政策性{管理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要考虑人的特点}。
4、心理学家梅奥于1927—1933年对以前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进行的照明环境试验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价值观、士气态度比客观条件{照明度}对组织的生产绩效具有更直接的作用,从而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5、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麦格雷戈教授在1950年提出的X理论、Y理论,使人力资源这种具有巨大潜力的、不同于一般实物资源的实质从原来X理论、Y理论的阴影下解脱出来。
接着,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并深化了“人力资本”系统理论;麦克里兰在70年代提出了“胜任力”理论与模型,进一步让实际工作者认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意义,同时把培训这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推进到现代领域——“开发”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其一,现代培训更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发展,以企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为依据制定的培训与开发计划把培训目标与公司的长远目标、战略、愿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以系统思考。
战略性培训和开发战略性培训和开发是组织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它旨在提高员工的能力、知识和技能,以支持组织的长期发展和实现业务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战略性培训和开发的定义、重要性、实施步骤以及如何将其与组织的目标相结合。
战略性培训和开发是指一套计划和行动,旨在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以适应和满足组织的长期战略目标。
它不仅仅关注培训和发展的内容和方法,还关注如何将其与组织的业务目标、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
战略性培训和开发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它可以帮助组织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员工在一个有挑战和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工作,他们更有动力和积极性,从而为组织的成功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战略性培训和开发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能和生产力。
通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员工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最后,战略性培训和开发可以增强组织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知识,组织可以更好地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并保持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实施战略性培训和开发的步骤是多样的,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组织需要进行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以了解员工的需求和组织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这可以通过员工调查、绩效评估和与员工交流来获得。
其次,组织需要开发具体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满足发现的培训需求。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和形式,如工作坊、师徒制和在线培训等。
并且应确保培训计划与组织的战略规划和目标相一致。
然后,组织需要实施培训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如培训设施和师资力量。
此外,应该对培训进行评估和反馈,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最后,组织应该建立一个持续学习的文化,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并提供发展机会和支持。
要将战略性培训和开发与组织目标相结合,一些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组织需要与各个部门和团队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目标,并确保培训计划与他们的需要相匹配。
考试分析课程设置的目的与要求考试形式100150注意:请按照要求在答题卡上进行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题型分类25125选题:515空题:5151535答题:3065述题:20102题;应试技巧12345【单选题】1)A.加里. B.C.亚当.斯密D..BP4【多选题】2)A. B.C. D.E.P63【填空题】3、P6【名词解释】4P3【简答题】5123P44【论述题】6(1(2(3谢谢课程章节内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本章目录本章知识点1培训与开发X Y本章知识点2(1(2(3(4(5本章知识点3、学习型组织4、智力资本本章知识点11.2.3.本章知识点2①②③④⑤本章知识点1①②③④JIT ⑤⑥本章知识点2胜任力戴维.胜任能力素质冰山模型考点考点1:考点2:考点3:例题1A. B.C. D.答案:D例题2)A. B.X一Y理论C. D.答案:B P4例题3( )A.投资B.福利C.战略D.留人答案:A P6例题4)A. B.C. D.E.答案:ABC P3例题5A. B.C. D.答案:A P14例题6、70答案:胜任力理论与模型P4例题7、答案:开发P4例题8答案:•P4例题9答案:P4例题10答案:JIT例题11答案:(1例题答案:(2P7-8谢谢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本章目录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的要求本章知识点1(1(2(3(4本章知识点2(1(2(3(4(5本章知识点1战略性培训组织战略、组织结构、技术因素、对培训与开发的态度。
本章知识点2(1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点培训的重点本章知识点2(2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点培训与开发战略培训重点本章知识点2(3目标培训与开发战略本章知识点3宏观组织阶段、微观组织阶段、实施、反馈和评估阶段。
4(1(2(3(4(5本章知识点1(1(22(1--(23本章知识点DC内隐学习()、发展暗示()、结构性对话()AC本章知识点发展中心方法的作用:DC 征()DC。
培训与开发一、名词解释1、培训与开发:针对组织(主要是企业)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等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2、培训开发需求分析(需求评估),是指在规划与设计培训之前(时间),由有关人员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对象)的目标、知识、技能(内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目的)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3、培训计划: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的记录,它是从组织的战略出发,在全面、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上做出的对培训时间(When)、培训地点(Where)、培训者(Who)、培训对象(Whom)、培训方式(How)和培训内容(What)等的预先系统设定。
4、新员工导向培训:在国内一般称为职前教育。
它是指组织通过预先规划的各种活动,一方面把新员工介绍到组织、部门和他们的工作伙伴中去,另一方面向他们提供如何成为组织合格一员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所开展的一系列磨合诱导活动过程。
5、在职培训:指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指导、开发下属技能、知识和态度的一种训练方法。
6、脱产培训又称为脱产教育培训,是指“离开工作和工作现场,由企业内外的专家和教师,对企业内各类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
7、管理开发培训:针对员工管理能力、综合素质提升的一整套培训与开发计划和管理过程的总称,是组织为了提高其生产力和盈利能力,确定和持续追踪高潜能、高绩效员工,帮助组织内经理成长和提高的项目.8、培训有效性评估:(又称培训开发效果评估)是依据组织目标和需求,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从培训项目中收集数据,以确定培训的价值和质量的过程。
9、培训外包是指将制定培训计划、办理报到注册、提供后勤支持、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讲师、确定时间表、进行设施管理、进行课程评价等核心职能外包出去的一种培训方式。
10、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
《培训与开发》(主编:石金涛)复习题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一、填空题。
1、现代人力资源的内容“新3p”,即______、______、______。
2、老“3p”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更加强调______和“______”。
4、______实质上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投资实现的,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造技能、领导与管理技能等。
5、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中属于“发展”职能的重要环节。
6、______是企业培训方式上的革新,它不仅让学习与工作同时进行,而且使培训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大幅度的节约。
7、麦克里兰70年代提出了______,进一步让实际工作者认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显示意义。
8、所谓3C指______、______、______。
9、网络的运用,也使得培训“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______”。
10、“____”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11、_____、______是实施企业领导胜任力开发的重要保证。
(正确的方案、正确的实施)12、_____实际上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___实现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______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代培训)14、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现代培训师的终极要求。
15、______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
(胜任能力)16、______成为高绩效员工的能力标杆和行为参照。
(胜任力模型)二、名词解释1、培训与开发2、学习型组织3、胜任力三、简答3、现代培训的发展趋势4、学习型组织的五个要素。
四、论述(一)现代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一、填空题1、博亚特兹开始明确地把胜任力的概念与企业的特定位置、工作的性质和优秀的业绩表现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_____成为高绩效员工的能力标杆和行为参照。
《培训与开发》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第一节[P3]1、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老3P”:岗位分析、绩效考评、薪酬支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新3P”: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胜任能力、员工参与。
[P4-5]2、现代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1)现代培训更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发展,以企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HRP) 为依据制定的培训与开发计划把培训目标与公司的长远目标、战略、愿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以系统思考。
(2)现代培训已经不是对于单个个人的独立的培训。
(3)现代培训更注重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强调员工有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与获取知识、新技能的极大积极性。
(4)现代培训更关注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5)现代培训已大大突破了岗位技能的范围,更注重提高人的胜任能力。
[P5]3、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皮得。
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学习型组织的五个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
第二节[P8-9]1、现代培训对培训师的要求(1)前瞻的能力(2)沟通与交流能力(3)诊断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的能力(4)创新能力(5)计算机与多媒体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P9]2、对现代培训师的终极要求:全天候、全身心、全武艺、全方位第三节[P10-11]1、培训组织的多样性(1)企业大学进一步发展(2)产学合作(3)培训职能部分外包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第一节[P20]1、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将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关键点。
第二节[P21-22]1、影响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因素(1)组织战略(2)组织结构(3)技术因素(4)对培训与开发的态度[P21]2、组织战略对培训与开发的影响[P23-24]3、波特将企业战略分为:(1)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人们以更经济的方式工作,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每个员工单位的产出成本来提高产量。
所以在这战略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点在于使员工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产生高度认同感,认识到成本压缩对他们的意义,对能够节省成本的行为给予激励。
《培训与开发》复习题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一、填空题。
1、现代人力资源的内容“新3p”,即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
3、______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
4、______成为高绩效员工的能力标杆和行为参照。
二、名词解释(看看即可)1、培训与开发:是指针对组织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等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2、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念,它倡导再造、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理念与方法作为保持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三、简答学习型组织的五个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
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一、填空题1、波特将企业战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2、战略性员工培训模型有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
3、战略性培训与开发的系统性还体现在应将_____、_____、_____的培训需要结合起来考虑。
4、_____和_____是企业领导胜任力开发的重要保证。
5、卡次认为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三项技能即_____、_____、_____。
6、DC的学习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等,配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文件筐分析等教学方式。
7、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战略性培训更强调与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与战略等协调一致。
二、名词解释5、内隐学习:培训师以教练的启发式激发无意识记忆,瞬间直觉依赖、顿悟等方式解决问题,抽象出刺激材料隐含的规则。
第三章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一、填空题1、学习的成果可分为五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引入“______”这一名词,并对内省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是根据他的“______”经典实验提出来的。
1.战略性培训与开发和一般培训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一般的培训关注短期的发展目标,强调的是员工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开发。
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战略性培训更强调与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与战略等协调一致,要求管理者树立整体与全局观念,在了解组织运作原理和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员工与组织使命及战略要求相一致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的职能与发展目标。
(三)简述需求分析的基本工作程序。
(1)做好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1、建立员工背景档案;2、同各部门人员保持密切联系;3、向主管领导反映情况;4、准备培训需求调查。
(2)制定培训需求调查计划;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行动计划;2、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3、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4、确定培训需求调查的内容。
(3)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1、提出培训需求动议和愿望;2、调查、申报、汇总需求动议;3、分析培训需求;4、汇总培训需求意见,确认培训需求。
(4)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结果;1、对培训需求调查信息进行归类、整理;2、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总结;3、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2. 请简述分析培训需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章)答:分析培训需求时应注意如下问题:(1)受训员工的现状。
在调查开始之前就要明确受训员工的工作情况。
了解他们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以前是否受过培训、受过什么样的培训、培训的形式有哪些等问题。
(2)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每个员工自己都能发现的,这时培训者要帮助培训对象分析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有利于员工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配合调查工作。
(3)受训员工的期望和真实想法。
在调查中应确定受训员工期望能够达到的培训效果。
要让员工知道说出自己的培训期望和真实想法,可能会对培训内容有所影响。
如果不能满足其期望,应向员工解释原因。
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一项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进度、评估等内容,除此,你认为还包括哪些内容,并且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