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铝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全解
- 格式:doc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1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解答题及答案(1)一、铝及其化合物1.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表所示:元素W X Y Z相关信息海水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其为非金属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M层比K层少1个电子其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1)W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2)上述元素可形成含有共价键的常见二元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该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数目比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制取Z的氢氧化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W、X的氢化物H2W2、X2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一种单质和常温下为液体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ⅥA 2:1Al3++3NH3•H2O═Al(OH)3↓+3NH4+ 2H2O2+N2H4=N2↑+4H2O【解析】【分析】海水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为O元素,故W为O;X其为非金属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该简单气态氢化物为NH3,X为N;Y的M层比K层少1个电子,则含有11个电子,即Y为Na;Z的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则Z 为Al。
【详解】由分析知:W为O、X为N、Y为Na、Z为Al:(1)W为O,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2)Na与O形成Na2O2,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通过其电子式可知,该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数目比为2:1;(3)X的氢化物为NH3,W的氢氧化物为Al(OH)3,用氨水制取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4)W、X的氢化物H2W2、X2H4分别为H2O2、N2H4,H2O2与N2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2、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N2H4=N2↑+4H2O。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铝单质——Al(两性单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用途:铝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主要用于导线、炊具等,铝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
3、铝合金特点:①密度小①强度高①塑性好①制造工艺简单①成本低①抗腐蚀力强4、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自然界中没有铝单质(1)与非金属:4Al + 3O2 == 2Al2O3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2)与酸的反应:2Al + 6HCl == 2AlCl3+ 3H2↑ 2Al + 6H+ == 2Al3+ + 3H2↑钝化:在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保护铝。
(3)与碱的反应: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 2Al + 2OH− + 6H2O == 2[Al(OH)4]− +3H2↑ (4)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5)铝热反应:高温下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Fe、Cr、Mn、V的氧化物)2Al + Fe2O3Al2O3 + 2Fe。
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混合物)。
可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Al2O3(两性氧化物)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①),常作为耐火材料和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与酸的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6H+ == 2Al3+ + 3H2O2、与碱的反应:Al2O3 + 2NaOH + 3H2O == 2Na[Al(OH)4] Al2O3 + 2OH− + 3H2O == 2[Al(OH)4]−3、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金属铝:(三)氢氧化铝——Al(OH)3(两性氢氧化物)白色难溶于水的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加热易分解。
第二讲铝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均匀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3 mol·L-1盐酸B.4 mol·L-1HNO3溶液C.5 mol·L-1NaOH溶液D.18.4 mol·L-1H2SO4溶液2.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 B.3∶1C.2∶1 D.1∶2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B .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C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3H 2O =====一定条件Al 2O 3+3H 2↑D .总反应式为2H 2O =====一定条件2H 2↑+O 2↑6.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
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均无气泡产生B .左边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减少了C .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D .右边铁球上出现红色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 3·H 2O===AlO -2+4NH +4+2H 2OB .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 +2OH -===AlO -2+H 2↑C .用浓NaOH 溶液溶解Al 2O 3:2OH -+Al 2O 3===2AlO -2+H 2OD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 2-3+2H +===CO 2↑+H 2O二、非选择题8.下列图像中,纵坐标为沉淀量,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选择合适图像对应的字母填空。
最新教学资料·高考化学第二节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高考导航了解金属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一 铝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2.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②2Al +3Cl 2=====△2AlCl 3④2Al +2OH -+2H 2O===2AlO -2+3H 2↑ ⑤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 3.铝与镁的性质比较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却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提示: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2.为什么能用铝槽储运浓H2SO4或浓HNO3?提示:常温时,铝遇浓H2SO4、浓HNO3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反应,因此可用铝槽储运浓H2SO4或浓HNO3。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NaOH和H2O都是氧化剂吗?提示: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只有H2O作氧化剂。
命题角度一铝的化学性质及应用1.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和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⑦银色漆的颜料⑧制易拉罐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全部B.③⑤⑧⑨C.⑥⑧⑨D.③④⑤⑥⑧⑨解析:选D选项D中所涉及的铝元素易进入食品、水等,并被人体吸收,所以应加以控制。
2.(2014·安徽蚌埠高三质检)某溶液能与Al粉反应放出H2,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HCO-3、Cl-B.K+、Al3+、S2-、ClO-C.Na+、Fe3+、Cl-、SO2-4D.NH+4、Mg2+、SO2-4、NO-3解析:选C能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五单元铝、铁及其化合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Cl35.5Ca40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解析:铝易进入食品、饭、水等,并被人体吸收,所以要加以控制。
答案:A2.解析: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
答案:A3.解析:食盐中添加碘酸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且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
答案:C4.解析:N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能将Fe2+转化为Fe3+。
答案:C5.解析:Al2O3、Fe、Fe(OH)2分别与NaOH溶液、O2、O2和H2O反应生成NaAlO2、Fe3O4、Fe(OH)3,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6.解析:镁的金属性强于铝,铝与水反应很困难,镁能与沸水反应。
答案:B7.解析: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
铝不论是与酸反应还是与碱反应,都是失去3e-,化合价升高为+3价,均是作为还原剂,因而铝具有较强的金属性,D项错误。
答案:D8.解析:铝能溶于稀HNO3,在浓HNO3中会钝化,A项错误;浓氨水会挥发出NH3,NH3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B项正确;Al2O3+2OH-2Al+H2O,Al+CO2+2H2O Al(OH)3↓+HC,C项正确;根据Al3++3OH-Al(OH)3↓、Al3++4OH-Al+2H2O。
①<3时,铝的存在形式为Al(OH)3、Al3+;②3<<4时,铝的存在形式为Al(OH)3、Al;③>4时,铝的存在形式为Al,D项正确。
答案:A9.解析:磁性氧化铁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3价,溶于盐酸后生成Fe2+和Fe3+,B项错误;C项中电荷不守恒,C项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价亚铁离子,D项错误。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题及答案解析一、铝及其化合物1.铬鞣剂[Cr(OH)SO 4]可用于提高皮革的耐曲折强度。
一种以铬渣(含Cr 2O 3及少量Fe 2O 3、CaO 、Al 2O 3、SiO 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r(OH)SO 4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时,Cr 2O 3转化为Na 2CrO 4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水浸”过程中,物料的粒度(颗粒大小)对铬残余量的影响如图所示,则最佳反应条件为__。
(3)“滤渣1”中有一种成分为铁铝酸四钙(Ca 4Fe 2Al 2O 10),是制造水泥的原料之一,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化学式__。
(4)“滤渣2”主要成分为Al(OH)3和__(填化学式),“过滤2”后,将溶液pH 调至a ,a__6.5(填“小于”或“大于”),目的是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已知CH 3OH 在酸性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CO 2,写出Na 2Cr 2O 7与CH 3OH 反应生成Cr(OH)SO 4的化学方程式__。
(6)某厂用m 1kg 的铬渣(含Cr 2O 340%)制备Cr(OH)SO 4,最终得到产品m 2kg ,则产率为__。
【答案】2Cr 2O 3+ 4Na 2CO 3+3O 2高温 4Na 2CrO 4 +4CO 2 物质的粒度为60目时4CaO·Fe 2O 3·Al 2O 3 H 2SiO 3 小于 2CrO 42-+2H +垐?噲? Cr 2O 72-+H 2ONa 2Cr 2O 7+CH 3OH+3H 2SO 4=2Cr(OH)SO 4+CO 2+ Na 2SO 4+4H 2O 2138100%33m m 【解析】【分析】以铬渣(含Cr 2O 3及少量Fe 2O 3、CaO 、Al 2O 3、SiO 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r(OH)SO 4,先加入碳酸钠、通入空气进行焙烧,再经过水浸、过滤除去固体杂质Fe 2O 3,调pH 除去杂质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最后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Cr(OH)SO 4。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一、铝及其化合物1.将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
(2)气体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A与Cl2混合光照可能发生爆炸,A在该反应中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溶液B中的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溶液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
(5)加入足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6)向溶液D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产生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请写出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过滤 H2还原剂 AlO2- Fe2+ 2Al+2OH-+2H2O=2AlO2-+3H2↑ Fe+2H+=Fe2++H2↑ 4Fe(OH)2+O2+2H2O=4Fe(OH)3【解析】【分析】金属混合物中Fe与NaOH溶液不反应,而Al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H2,NaAlO2易溶于水,所以气体A是H2,溶液B是NaAlO2与NaOH的混合溶液,固体C是Fe,Fe是比较活泼的金属,与HCl发生置换反应产生FeCl2和氢气,因此溶液D为FeCl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操作X的名称是分离难溶性的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金属混合物中Fe与NaOH溶液不反应,而Al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H2,NaAlO2易溶于水,所以气体A是H2,故答案为:H2;(3)A是H2,H2和Cl2的混合气体光照会发生爆炸,反应生成HCl,在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H2作还原剂,故答案为:还原剂;(4)溶液B是反应产生的NaAlO2与过量的NaOH的混合溶液,所以溶液B中阴离子除OH-外还有AlO2-,铁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溶液D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Fe2+,故答案为:AlO2-;Fe2+;(5)加入足量NaOH溶液时,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 2O=2AlO 2-+3H 2↑,加入稀盐酸,Fe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 +=Fe 2++H 2↑,故答案为2Al+2OH -+2H 2O=2AlO 2-+3H 2↑;Fe+2H +=Fe 2++H 2↑;(6)溶液D 为FeCl 2,向溶液D 加入NaOH 溶液,观察到产生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其中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 2+2H 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 2+2H 2O=4Fe(OH)3。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题解析及详细答案一、铝及其化合物1.铬鞣剂[Cr(OH)SO 4]可用于提高皮革的耐曲折强度。
一种以铬渣(含Cr 2O 3及少量Fe 2O 3、CaO 、Al 2O 3、SiO 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r(OH)SO 4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时,Cr 2O 3转化为Na 2CrO 4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水浸”过程中,物料的粒度(颗粒大小)对铬残余量的影响如图所示,则最佳反应条件为__。
(3)“滤渣1”中有一种成分为铁铝酸四钙(Ca 4Fe 2Al 2O 10),是制造水泥的原料之一,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化学式__。
(4)“滤渣2”主要成分为Al(OH)3和__(填化学式),“过滤2”后,将溶液pH 调至a ,a__6.5(填“小于”或“大于”),目的是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已知CH 3OH 在酸性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CO 2,写出Na 2Cr 2O 7与CH 3OH 反应生成Cr(OH)SO 4的化学方程式__。
(6)某厂用m 1kg 的铬渣(含Cr 2O 340%)制备Cr(OH)SO 4,最终得到产品m 2kg ,则产率为__。
【答案】2Cr 2O 3+ 4Na 2CO 3+3O 2高温 4Na 2CrO 4 +4CO 2 物质的粒度为60目时4CaO·Fe 2O 3·Al 2O 3 H 2SiO 3 小于 2CrO 42-+2H +垐?噲? Cr 2O 72-+H 2ONa 2Cr 2O 7+CH 3OH+3H 2SO 4=2Cr(OH)SO 4+CO 2+ Na 2SO 4+4H 2O 2138100%33m m 【解析】【分析】以铬渣(含Cr 2O 3及少量Fe 2O 3、CaO 、Al 2O 3、SiO 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r(OH)SO 4,先加入碳酸钠、通入空气进行焙烧,再经过水浸、过滤除去固体杂质Fe 2O 3,调pH 除去杂质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最后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Cr(OH)SO 4。
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专题解析附答案解析一、铝及其化合物1.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a Al Fe FeCl2 Fe(OH)3 Cl2 2Na + 2H2O=2NaOH + H2↑ 2FeCl2 + Cl2=2FeCl3 FeCl3+ 3NaOH =Fe(OH)3↓+ 3NaCl【解析】【分析】【详解】金属单质A的焰色为黄色,则A为Na;反应①为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则物质D 为NaOH,气体为H2;金属B与NaOH反应生成H2,则金属B为Al;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②为H2与Cl2化合成HCl,则气体丙为HCl,物质E为盐酸;金属C与盐酸反应生成F,F 与Cl2反应生成物质G,G与NaOH反应得红棕色沉淀,则金属C为Fe,F为FeCl2,G为FeCl3;(1)A、B、C、F、H、乙的化学式依次为Na、Al、Fe、FeCl2、Fe(OH)3、Cl2。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FeCl2=2FeCl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
铝习题 (附参照答案 )一、选择题1.氧化复原反响在生产、生活中拥有宽泛的用途。
以下做法中波及到铝元素的复原性的是()A.明矾净化水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C.用铝制容器寄存浓硫酸D.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单质铝【答案】C2.以下相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铝在冷的浓 H2SO4或浓 HNO 3中不发生化学反响B.铝既能与酸反响,又能与碱反响,所以铝是两性金属C.工业上制取铝是经过 H2复原 Al 2O3获得D.铝粉在氧气中强烈焚烧并产生刺眼的白光【答案】D3.以下相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B.足量的铝分别与含 1 mol HCl 、1 mol NaOH 的溶液反响,产生等量的氢气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 2O3的方法冶炼铝D.在浓硝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后,立刻加入铝片,铝片表面放出氢气【分析】铝不可以复原MgO 中的镁, A 项错;6H+2Al ――→2OH-0.5 mol H2,3H2↑,2Al ――→3H2↑,故 1 mol HCl 溶液与铝反响产生而 1 mol NaOH 溶液与铝反响产生 1.5 mol H 2,B 项错; Al 在浓硫酸或浓硝酸中钝化, D 项错。
【答案】 C4.以下各样物质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响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响的是()① Al②AlCl3③Na[Al(OH)4]④Al(OH)3⑤Al2O3⑥NaHCO3A .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④⑤D.①④⑤⑥【分析】“√” 表示能反响,“×” 表示不反响①Al ②AlCl 3 ③Na[Al(OH) 4] ④Al(OH) 3 ⑤Al 2O 3⑥NaHCO 3强 √× √√√ √酸强 √√× √√√碱【答案】 D 5.(2012 ·新泰质检 )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 )A .铝与 NaOH 溶液反响: Al +6OH -===[Al(OH) 4] -+H 2↑B .向 AlCl 3 溶液中滴入过度氨水: Al 3++4NH 3 ·H 2O===[Al(OH) 4 -+4NH 4+]3+2OH -+3H 2C . 2 3 与 NaOH 溶液反响: Al 2 O===Al OO2[Al(OH) 4]-Al 3+ 完整积淀: Ba 2++3OH -D .Ba(OH)2 溶液与明矾溶液反响至 + A l 3+ +SO 24-===Al(OH) 3↓+ BaSO 4↓【分析】 A 中铝与 NaOH 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 +2OH -+6H 2O===2[Al(OH) 4] -+ 3H 2↑;B 中 AlCl 3 溶液与氨水反应后生成的 Al(OH) 3 不溶于氨水; D 中当 Al 3+完整积淀时,离子方程式为: 2Al 3++3SO 24-+6OH -+3Ba 2+===2Al(OH) 3↓+3BaSO 4↓。
铝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2.铝三角及图像问题3.铝热反应◆感知高考1. [2020·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B. 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电解冶炼铝的原料C.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D. 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答案】D【解析】A.铝在空气中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铝,致密氧化铝包覆在铝表面阻止铝进一步反应,铝具有延展性,故铝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A错误;B.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可用作电解冶炼铝的原料,B错误;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以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C错误;D.明矾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用于净水,D正确;故选D。
2.[2020·浙江1月选考,1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B. 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C. 铝可用作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D. 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答案】A【解析】A.明矾溶于水可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净水但不能消毒,故A错误;B.铝热反应是金属铝和沸点较高的金属氧化物之间反应冶炼高熔点金属的过程,故B正确。
C.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铝箔可以做包装材料,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常用做建筑材料,故C正确;D.胃酸主要成分为HCl,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中和过多胃酸,故D正确;故答案为A。
◆核心知识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答案】第3周期ⅢA族,。
2.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转化关系①理清知识主线Al→Al2O3←Al(OH)3→⎩⎪⎨⎪⎧NaAlO2AlCl3Al2(SO4)3KAl(SO4)2·12H2O②形成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方程式(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镁铝及其化合物一. 选择题1.用铝箔包装0.1mol 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 )A .O 2和H 2的混合气体B 小于0.05molH 2C . 0.05molH 2 D.大于0.05molH 22.有100 mL 3 mol·L -1的NaOH 溶液和100 mL 1 mol·L -1的AlCl 3溶液。
(a)将NaOH 溶液逐滴滴加到AlCl 3溶液中,边滴边振荡,直到滴完;(b)将AlCl 3溶液逐滴滴加到NaOH 溶液中,边滴边振荡,直至滴完。
对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现象相同,沉淀质量相等 B .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不相等 C .现象不相同,沉淀质量相等 D .现象不相同,沉淀质量不相等 3.铁粉与铝粉混合物中,下列分离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磁石将铁粉吸出 B.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C.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过滤D.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浓硝酸,加热、过滤 4.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 .Al 3+→Al(OH)3 B. Al→AlO 2- C. Al(OH)3→Al 2O 3 D. Al 2O 3→ Al(OH)35.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
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制银色漆颜料 ⑤用明矾净水 ⑥用明矾与苏打作食品膨松剂 ⑦制易拉罐 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 ⑨包装糖果和食品 A .③⑤⑧⑨ B .②⑥⑧⑨ C .③④⑤⑨ D .③⑤⑥⑦⑧⑨7.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 .NH 3B .CO 2C .NaOHD .HNO 38.用含有少量Mg 的Al 片制取纯净的Al(OH)3,下列操作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NaOH 溶液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 2生成Al(OH)3 ⑤加盐酸生成Al(OH)3 ⑥加过量氨水生成Al(OH)3A .①⑥③B .①③⑥③C .②③④③D .②③⑤③ 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①NaOH 、AlCl 3 ②NaHCO 3、H 2SO 4 ③NaAlO 2、NaHSO 4④Na 2CO 3、HCl ⑤Na 2CO 3、NaHCO 3、Ca(OH)2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⑤D .①②③ 10.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 3 ②(NH 4)2SO 3 ③Al 2O 3 ④Al(OH)3 ⑤Al ⑥NaHSO 4 ⑦AlCl 3 ⑧Na 2SiO 3A .全部B .①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⑦D .②③④⑤⑧ 11.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 .2 mol·L -1H 2SO 4溶液B .18 mol·L -1H 2SO 4溶液C .6 mol·L -1KOH 溶液D .3 mol·L -1HNO 3溶液12.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 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2 B .2∶1 C .3∶4 D .4∶31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52g,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标况下的氢气22.4L,则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A.Na 和KB. Cu 和AlC. Mg 和AlD.Al 和Fe14.Mg 、Zn 、Al 、Fe 四种金属单质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作用,放出H 2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y 轴表示H 2的量,则①②③④所表示的金属分别是( )A. Al 、Mg 、Fe 、ZnB. Fe 、Zn 、Mg 、AlC. Mg 、Al 、Zn 、FeD. Zn 、Fe 、Mg 、Al 15.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17.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 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共13题)1.下列转化过程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Al(OH)3→Al2O3B.Al2O3→Al(OH)3 C.Al→AlCl3D.Al→NaAlO22.下列关于铝的性质和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A.铝有很好的延展性且是良导体,所以常用作导线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铝箔,可以看到少量液滴悬而不落,说明铝的熔点较高C.铝合金质轻,强度大,耐腐蚀,可以用作门窗D.铝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3.下列物质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制备Al2S3B.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制备Mg3N2C.用铝粉和MnO2制得锰D.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得单质铝4.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B.利用铝热反应可冶炼高熔点金属C.铝可用作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D.氢氧化铝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5.氢氧化铝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目前已不常用,其原因是()A.长期摄入不利于人体健康B.它不能中和胃酸C.它不易溶于胃液D.它的疗效较差6.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Al ②Al2O3③Ca(OH)2④Al(OH)3⑤Na2CO3⑥NaHCO3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②③④⑥7.制备氮化镁的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在不锈钢舟内加入镁粉,通氮气15min,升温至1073K,加热半小时,冷却至室温,停止通氮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便于观察气泡,调节气流速度B.6的作用是缓冲加热后未反应的氮气,7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C .氮化镁是共价化合物,露置于空气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D .实验中氮气是反应物,仅起到氧化镁粉的作用8.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50ml 蒸馏水的烧杯后,用pH 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监测溶液中pH 和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 )A .该实验是在常温下进行的B .实线表示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C .50s 时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D .150s 后溶液浊度下降是因为生成的Mg(OH)2沉降9.某小组用打磨过的铝片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①中铝片发生了钝化B .②中产生的气泡是氮氧化合物,不是氢气C .③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2?23Al OH +OH AlO +2H OD .②中加水稀释过程中,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10.镓(Ga)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
【高考复习】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同步检测(含答案)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
以下是铝及其化合物同步检测,请考生参考练习。
1.判断以下描述是否正确(正确和错误)。
(1)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两性或碱性食物。
()(2)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H-==alo+H2。
()(3)铝的还原性强,易在空气中锈蚀,所以铝制品的使用时间很短。
()(4)铝导电性强,价格低廉。
它通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
()(5)用铝粉和氧化镁的粉末混合共热可冶炼出镁。
()答复:(1)(2)(3)(4)(5)2.将下列物质及其用途用连接起来。
① Ala.酸过多的治疗②明矾b.门窗合金、飞机材料③al(oh)3c。
耐火材料④al2o3d.净水剂答复:① - B② - D③ - A.④ - C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常温下为什么能用铝制槽车来储运浓硫酸?提示:在常温下,浓H2SO4可以钝化铝,因此铝制品可以用来含有浓H2SO4。
4.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铝制品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铝在室温下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并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进行保护。
5.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h2的量相同吗?小贴士:一样。
原因是铝失去了相同数量的电子,产生了相同数量的H2。
铝及其化合物同步检测和答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持续关注化学网。
第二讲铝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均匀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3 mol·L-1盐酸B.4 mol·L-1HNO3溶液C.5 mol·L-1NaOH溶液D.18.4 mol·L-1H2SO4溶液2.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 B.3∶1C.2∶1 D.1∶2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B .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C .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3H 2O =====一定条件Al 2O 3+3H 2↑D .总反应式为2H 2O =====一定条件2H 2↑+O 2↑6.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
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均无气泡产生B .左边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减少了C .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D .右边铁球上出现红色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 3·H 2O===AlO -2+4NH +4+2H 2OB .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 Al +2OH -===AlO -2+H 2↑C .用浓NaOH 溶液溶解Al 2O 3: 2OH -+Al 2O 3===2AlO -2+H 2OD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 2-3+2H +===CO 2↑+H 2O二、非选择题8.下列图像中,纵坐标为沉淀量,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选择合适图像对应的字母填空。
(1)AlCl 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________。
(2)AlCl 3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________。
(3)AlCl 3、MgCl 2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________。
(4)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 2________。
(5)含有少量盐酸的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________; (6)含有少量HCl 的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________。
9.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 3)4]2+。
回答下列问题:(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硫酸铝和氨水 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硫酸锌和氨水(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溶液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B.溶液a只含有Al3+、K+、Cl-、Na+、OH-C.溶液b中只含有NaClD.向溶液a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H11.下面是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有些物质已省略)。
若A为单质,E在常温下为液体,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F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下面对C物质结构、性质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成白色B.具有强氧化性C.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D.遇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只能使其变蓝色(3)若C是含氧化合物且氧为18O时,则C与D反应所得产物的摩尔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Ⅰ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
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
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在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B.稀硫酸C.稀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Ⅱ.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
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
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上述现象说明溶液中________结合OH-的能力比________强(填离子符号)。
(3)B与A的差值为________mol。
(4)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13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铝合金中的铝来自于电解氧化铝。
工业上电解氧化铝要求其纯度不得低于98.2%,而天然铝土矿的氧化铝含量为50%~70%,杂质主要为SiO2、Fe2O3、CaO、MgO、Na2O等。
工业生产铝锭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一些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1)实验室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
(2)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步骤④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
(4)步骤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铝及其化合物答案1解析B项中硝酸和D项中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C项中NaOH 溶液只与铝反应而不与镁反应,而A项中盐酸与镁和铝均能反应,A项正确。
答案 A2解析溶解Al(OH)3耗碱10 mL,则生成Al(OH)3耗碱为30 mL,生成Mg(OH)2耗碱(50-30)mL,故Al3+与Mg2+浓度之比1∶1,则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
答案 D3.解析Al可与烧碱溶液反应,而Mg不能反应,A项正确;Al(OH)3只能溶于强碱,不溶于氨水,B项错误;CaO吸水生成Ca(OH)2,再蒸馏乙醇蒸发分离,C项正确;Mg(OH)2不与烧碱反应,Al(OH)3溶于烧碱生成NaAlO2,再通入过量CO2又生成Al(OH)3,D项正确。
4解析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会产生沉淀,因为反应会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小,所以有NaHCO3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盐酸和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胶状H2SiO3沉淀,2HCl+Na2SiO3===2NaCl+H2SiO3↓。
答案 C5.解析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解过程中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因此,上述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有三种,故A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B、C、D均正确。
答案 A6解析铝球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NaAlO2,铁球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因此铝球变轻,铁球变重。
答案 D7解析A中应生成Al(OH)3而不是AlO-2,因为Al(OH)3不溶于氨水;B中电荷不守恒;D中MgCO3难溶,不能拆写为CO2-3。
答案 C8答案:(1)③(2)⑥(3)①(4)②(5)⑤(6)④9解析(1)A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6H2O===2NaAlO2+3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