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第二章 战略性培训和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5
自考01214《培训管理》-题库—完整版【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1】培训与开发:是指针对组织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等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2】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念,它倡导再造、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理念与方法作为保持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3】胜任力:在一项工作或一定条件下和标准有效的或优秀的业绩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潜在和外在的特点,它可以是动机、特性、技能、自我反应或社会角色的形象,或者所使用的知识、技能。
4】行为事件访谈法: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 event interview)是指客观评定个人在现实的、比较典型的I作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从而总结出直接影响事件成效的、与员工的绩效关系密切的个人能力集合。
5】企业培训中的JIT:企业培训中的JIT(just in time)是指根据现时需要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使其能够迅速胜任新的工作,这要求培训管理部门有较强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6】战略性人力资源:运用战略的观念去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即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充分意识到外部环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注重长期目标和决策制定;考虑组织内部所有的员工。
7】协同效应: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时,要充分意识到由于实施某顶人力资源战略而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形成协同效应。
8】战略性培训:战略性培训(strategic training)更强调与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与战略等协调一致,要求管理者树立整体与全局观念,在了解组织运作原理和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员工与组织使命及战略要求相一致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的职能与发展目标。
9】战略性员工培训模型:丹尼乐·温特兰德基于多家企业的个案研究,提出了战略性员工培训模型。
该模型指出,实施战略性员工培训有三个阶段:宏观组织阶段,围观组织阶段,实施、反馈和评价阶段。
第二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人力资源的规划、招聘、培训、激励与绩效评估等方面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绩效和员工满意度,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一、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合理预测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策略和计划。
通过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可以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提前预测并解决可能出现的人力资源供需失衡问题。
二、招聘与选拔招聘和选拔是创造高效、有竞争力的组织的关键环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科学分析岗位要求,明确所需人员的技能、素质和经验等,以便能够招聘到最适合的人才。
招聘和选拔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员工的发展潜力和适应能力,以保证员工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相匹配。
三、培训与发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员工的持续学习和发展,以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与发展体系,为员工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和培训项目。
培训与发展不仅仅限于技能培训,还包括领导力发展、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以帮助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企业的战略需求。
四、激励与绩效评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激励与绩效评估的有效运用。
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以激励员工持续提高工作绩效,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五、员工关系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企业应注重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互动,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见,并尽可能地满足员工的要求。
积极开展员工参与和团队建设活动,营造一个和谐、开放的组织氛围,以促进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
《员工培训与开发》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英文名称: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总学时数:54 其中:讲课学时:50 实验学时: 4 总学分数:3.5编写人:审定人: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员工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方向课,是一门系统地阐述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具有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管理开发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与开发管理工作职能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重点掌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各种类型培训的方法,掌握培训与开发中的学习原理、培训与开发的需要评估,了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训与开发中的学习原理、培训与开发的需要评估、各种类型培训的方法、培训有效性评估等。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后续课程:《培训课件制作》、《实用软件与新技术》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分配建议表学时分配建议表(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石金涛主编,培训与开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2、参考书目(1)颜世富主编,培训与开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7(2)曹荣、孙宗虎编,员工培训与开发管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3)众行管理资讯研发中心,培训为什么,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4)腾宝红,如何进行员工培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美] 唐纳德•L•柯克帕特里克著,张大伟,李洁译,修炼主管: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北京:邮电出版社,2004(6)汪群、王全蓉主编,培训管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三)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笔试)2、成绩构成:课堂(10%)+课设(20%)+考试(70%)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现代培训与开发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掌握现代培训技术;了解现代培训与开发与传统培训的区别及国外一些大公司的培训与开发概况。
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1、培训与开发,在本书中是指针对组织{主要是企业}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2、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内容“老3P”{即岗位分析、绩效考评、薪酬支付}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新3P”{即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胜任能力、员工参与}更加强调战略目标下的规划和“以人为本”。
3、1911年,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就十分精辟的把管理的基本原理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作业标准化{科学制定劳动金额与操作标准}、培训与甄选{按标准化作业培训工人并选拔合格者}、奖惩与晋级淘汰{以倍进的工资激励来刺激那些超额者并使之升级,淘汰那些完不成定额又不愿意合作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以操作人员的合作与均分责任{不要把完不成任务的责任全部推给操作人员}、管理的政策性{管理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要考虑人的特点}。
4、心理学家梅奥于1927—1933年对以前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进行的照明环境试验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价值观、士气态度比客观条件{照明度}对组织的生产绩效具有更直接的作用,从而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5、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麦格雷戈教授在1950年提出的X理论、Y理论,使人力资源这种具有巨大潜力的、不同于一般实物资源的实质从原来X理论、Y理论的阴影下解脱出来。
接着,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并深化了“人力资本”系统理论;麦克里兰在70年代提出了“胜任力”理论与模型,进一步让实际工作者认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意义,同时把培训这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推进到现代领域——“开发”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其一,现代培训更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发展,以企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为依据制定的培训与开发计划把培训目标与公司的长远目标、战略、愿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以系统思考。
《培训与开发》(主编:石金涛)复习题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一、填空题。
1、现代人力资源的内容“新3p”,即______、______、______。
2、老“3p”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更加强调______和“______”。
4、______实质上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投资实现的,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造技能、领导与管理技能等。
5、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中属于“发展”职能的重要环节。
6、______是企业培训方式上的革新,它不仅让学习与工作同时进行,而且使培训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大幅度的节约。
7、麦克里兰70年代提出了______,进一步让实际工作者认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显示意义。
8、所谓3C指______、______、______。
9、网络的运用,也使得培训“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______”。
10、“____”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11、_____、______是实施企业领导胜任力开发的重要保证。
(正确的方案、正确的实施)12、_____实际上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___实现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______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代培训)14、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现代培训师的终极要求。
15、______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
(胜任能力)16、______成为高绩效员工的能力标杆和行为参照。
(胜任力模型)二、名词解释1、培训与开发:是指针对组织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等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2、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念,它倡导再造、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理念与方法作为保持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培训与开发》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第一节[P3]1、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老3P”:岗位分析、绩效考评、薪酬支付。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新3P”: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胜任能力、员工参与。
[P4-5]2、现代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1)现代培训更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发展,以企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HRP) 为依据制定的培训与开发计划把培训目标与公司的长远目标、战略、愿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以系统思考。
(2)现代培训已经不是对于单个个人的独立的培训。
(3)现代培训更注重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强调员工有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与获取知识、新技能的极大积极性。
(4)现代培训更关注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5)现代培训已大大突破了岗位技能的范围,更注重提高人的胜任能力。
[P5]3、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皮得。
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学习型组织的五个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
第二节[P8-9]1、现代培训对培训师的要求(1)前瞻的能力(2)沟通与交流能力(3)诊断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的能力(4)创新能力(5)计算机与多媒体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P9]2、对现代培训师的终极要求:全天候、全身心、全武艺、全方位第三节[P10-11]1、培训组织的多样性(1)企业大学进一步发展(2)产学合作(3)培训职能部分外包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第一节[P20]1、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将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关键点。
第二节[P21-22]1、影响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因素(1)组织战略(2)组织结构(3)技术因素(4)对培训与开发的态度[P21]2、组织战略对培训与开发的影响[P23-24]3、波特将企业战略分为:(1)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人们以更经济的方式工作,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每个员工单位的产出成本来提高产量。
所以在这战略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点在于使员工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产生高度认同感,认识到成本压缩对他们的意义,对能够节省成本的行为给予激励。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1.培训与开发是针对组织〔主要是企业〕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标准、职业开展等所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开展活动的总称。
--从“消极〞到“积极〞;- -“开发〞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2. 现代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现代培训,A更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开展;B已经不是对于单个个人的独立的培训;C更注重于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D更关注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E已大大突破了岗位技能的范围,更注重提高人的胜任能力--开拓了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是一种“影响力〞训练3. 老3P:岗位分析,绩效考评,薪酬支付新3P: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胜任能力,员工参与更强调战略目标下的规划,“以人为本〞。
4. 属于开展的内容:培训与开发,新员工导向,员工职业开展5.学习型组织: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6.现代培训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培训师的要求1 )现代培训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HRM部门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手段与方法让员工能真正学到他们所希望学到的东西–鉴别培训师2 )现代培训对培训师的要求:A)讲解或口头能力;B)沟0通与交流能力;C)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能力;D)创新能力;E)计算机与多媒体应用与信息处理能力终极最高要求:“全天候〞、“全身心〞、“全武艺〞、“全方位〞4.现代培训的开展趋势.1 )培训组织的多样性:企业大学的进一步开展;产学合作;培训功能局部外包。
2.)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胜任力〔competency)的提出;胜任力模型的内涵与开展。
3) 以战略高度进行领导力的开发:详见第二章和第十一章4)以学习型组织为导向的持续学习和JIT培训: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JIT即时培训5)培训的技术支撑更加先进:从多媒体教学到e-Learning6)培训内容国际化和外乡化的结合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1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运用战略的观念去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主要含义为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充分意识到外部环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注重长期目标和决策制定;考虑组织内部所有的员工关键之处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和企业战略整合在一起.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除了和公司战略整合在一起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还具有以下特点:明确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明确意识到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动态变化,关注于长期开展,考虑多种可选方案,整合其他资源和部门3.影响培训和开发的组织因素1)组织战略2)组织结构:集权或分权3)技术因素:技术变化的速度:产品和效劳的种类和复杂性4)对培训和开放的态度4. 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培训战略1)差异化战略下的培训战略 :加强培训;为员工创新提供时机;给员工更大的自主权。
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培训与开发:指针对组织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只是、技能、理念、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等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老3P:岗位分析、绩效考评、薪酬支付新3P: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胜任力、员工参与泰勒:最早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师{管理的基本原理:1.作用标准化2.培训与甄选3.奖惩与晋升淘汰4.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合作与均分责任5.管理的政策性心理学家,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开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现代培训对培训师的要求:1.讲解与口头表达能力2.沟通与交流能力3.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能力4.创新能力5.计算机与多媒体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全天候”“全身心”“全武艺”“全方位”是对现代培训师的终极要求。
现代培训的发展趋势:1.培训组织的多样性{1.企业大学进一步发展2.产学合作3.2.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博亚特兹---提出了有关胜任力的定义,使胜任力模型成为高绩效员工的能力标杆和行为参照,也成为一个企业训练、开发员工能力(胜任力)的基本标准。
20世纪70年代,麦克伯公司开发的管理人员胜任力素质模型是这个理论的最早应用。
3.从战略高度进行领导力的开发4以学习型组织为导向的持续学习和JIT培训{JIT(just in time):根据现实需要及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使其能够迅速胜任新的工作。
5培训的技术手段更加先进6培训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运用战略的观念去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
含义:1.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2.充分意识到外部环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3.注重长期目标和决策制定4.考虑组织内部所有的员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1.明确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影响2.明确意识到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动态变化,如何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将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关键点3.注重长期发展4.考虑各种可选方案5.整合其他资源和部门影响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因素:1组织战略2组织结构3技术因素4对培训与开发的态度波特将企业战略分为三种:一、差异化战略下的培训战略{重点:提高员工技能(主要通过培训实现;培训的重点在于:1加强培训2为员工创新提供支持3给员工更大的自主权)、留住高技能员工(多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支持)}二、成本领先战略下的人力资源战略{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每个员工单位的产出成本来提高产量;重点:使员工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产生高度认同感,认识到成本压缩对他们的意义}三、集中化战略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以质量取胜,强调员工行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重点:注重质量控制和工作监督}战略性员工培训模型(丹尼尔*温特兰德)有三个阶段:1宏观组织阶段2微观组织阶段3实施反馈和评价阶段实施战略性培训与开发的要点:1与组织战略的联结和整合2具有前瞻性和主动性3战略性培训与开发是一个系统过程4整合组织中的各种资源5战略性培训与开发是持续不断地学习过程有针对性的开发企业领导者的胜任力,成为当今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
《培训管理》教案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本章要点●掌握现代培训与开发与传统培训的区别点●了解国外一些大公司的培训开发概况●了解当今培训开发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作好培训与开发的思想准备与观念更新本章结构引导性案例● 1.1 现代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与传统的区别● 1.2 现代培训与开发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培训师的要求● 1.3 现代培训与开发趋势第一节现代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与传统的区别一、培训与开发的概念⏹培训是企业有计划地实施以提高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开发是指为员工未来发展而开展的正规教育、在职实践、人际互动,以及个性和能力的测评等活动。
二、现代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三、培训与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对培训师的要求第二节现代培训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培训师的要求一、现代培训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HRM部门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手段与方法让员工能真正学到他们所希望学到的东西- 鉴别培训师二、现代培训对培训师的要求终极最高要求“全天候”、“全身心”、“全武艺”、“全方位"第三节现代培训的发展趋势一、培训组织的多样性–企业大学的进一步发展–产学合作–培训功能部分外包二、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胜任力(competency)的提出–胜任力模型的内涵与发展三、以战略高度进行领导力的开发–详见第二章和第十一章四、以学习型组织为导向的持续学习和JIT培训–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JIT(Just in Time,即时培训)五、培训的技术支撑更加先进–从多媒体教学到e—Learning六、培训内容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本章要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影响培训开发的组织因素●培训开发的战略性选择●战略性培训开发的组织第一节人力资源的教育性开发一、人力资源教育性开发的含义二、人力资源教育性开发的类型第二节人力资源的政策性开发一、人力资源的政策性开发的含义及功能二、人力资源的政策性开发的主要内容第三节人力资源的使用性开发一、人力资源使用性开发的含义二、人力资源使用性开发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第一节培训需求分析概述一、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和作用培训需求反映了企业要求具备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培训需求。
第二章 战略性培训与开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章重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影响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因素◆培训与开发的战略性选择◆战略性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第一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要 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本质◆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演变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工作分析+素质模型招聘甄选绩效管理培训开发薪酬设计职业生涯管理。
员工能力(能不能)中介变量:组织能力员工思维模式(想不想)员工治理方式(让不让)企业愿景使命目标:战略体系 经营战略 外部环境分析内部资源考察 企业优劣势分析风险规避机会把握 支撑支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企业战略转化为人力资源策略(库克(Cooke)和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视角:“运用战略的观念去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描述: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充分意识到外部环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注重长期目标和决策制定;考虑组织内部所有的员工–本质:一致性•与公司的大背景一致性•内部一致性–个体员工一致性/员工间一致性/时间一致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反应外部环境的影响–反应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动态变化–注重长期发展–考虑多种可选方案二、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1.早期的学徒培训:18世纪;店主雇佣工人,一对一的师傅带徒弟式培训 2. 早期的职业教育:1809年,戴维特·克林顿在纽约城建立了第一所公认的私人职业学校,是一所手工技能学校,给失业的或有犯罪记录的无熟练技术的年青人提供职业培训的机会。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案,认可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并同意建立基金用于农业、贸易、经济发展、工业和教学等领域的培训。
3.工厂学校的出现:工业革命时期,制造业的出现,大型工厂出现,技术工人不足,产生工厂学校。
1872年,第一个有记载的美国厚和公司(印刷机制造商)的工厂学校成立;福特公司的工厂学校。
《培训与开发》复习题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一、填空题。
1、现代人力资源的内容“新3p”,即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
3、______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
4、______成为高绩效员工的能力标杆和行为参照。
二、名词解释(看看即可)1、培训与开发:是指针对组织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等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2、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念,它倡导再造、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理念与方法作为保持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三、简答学习型组织的五个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
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一、填空题1、波特将企业战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2、战略性员工培训模型有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
3、战略性培训与开发的系统性还体现在应将_____、_____、_____的培训需要结合起来考虑。
4、_____和_____是企业领导胜任力开发的重要保证。
5、卡次认为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三项技能即_____、_____、_____。
6、DC的学习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等,配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文件筐分析等教学方式。
7、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战略性培训更强调与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与战略等协调一致。
二、名词解释5、内隐学习:培训师以教练的启发式激发无意识记忆,瞬间直觉依赖、顿悟等方式解决问题,抽象出刺激材料隐含的规则。
第三章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一、填空题1、学习的成果可分为五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引入“______”这一名词,并对内省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是根据他的“______”经典实验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