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910.89 KB
- 文档页数:2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索对脑卒中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观察对相关性肺炎(SAP)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期间,因脑卒中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以此作为参照组,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选7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病情平稳时间及SAP发生率,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病情平稳时间及SAP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有效减少SAP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脑卒中;肺炎;预防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损伤、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症状发生后超过24h可能致死,是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1]。
脑卒中后引起的SAP是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其危害不亚于脑卒中,但是可通过护理干预达到预防的效果。
本文旨在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观察其对于SAP的预防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以2017.01-2018.12期间,于我院ICU治疗脑卒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140例,入组对象及其家属均知情研究,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无呼吸机通气治疗史;②呼吸机通气时间>48h;③患者自身无其他器质性疾病,对本次研究无干扰。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取7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另70例则作为试验组。
其中,参照组的男女比例为46/24,年龄区间为[45,80]岁,平均年龄为67.52±15.86岁;试验组的男女比例为41/29,年龄区间为[47,81]岁,平均年龄为64.38±16.07岁。
其一般资料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常规护理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即掌握患者病情动态,24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予以患者常规的水分、电解质补充,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及意愿,给予流食或半流食;患者情况危急时,给予呼吸机支持。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发生的预防作用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通常会导致肢体无力、语言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
而脑卒中患者在疾病的康复期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误吸就是导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以起到预防误吸的作用。
本文将从脑卒中患者易发生误吸的原因、集束化护理的概念和内容、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的预防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脑卒中患者易发生误吸的原因1. 下咽期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影响下咽期的神经功能。
这使得咽部肌肉协调性差,进食或饮水时很容易出现误吸。
2. 三联神经麻痹部分脑卒中患者还会出现面神经麻痹,导致口咽部功能减退,进食或饮水时容易发生误吸,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3. 意识障碍部分脑卒中患者意识水平降低,无法自主控制进食或饮水动作,也容易发生误吸。
二、集束化护理的概念和内容集束化护理是一种系统性的医疗护理模式,它将多种护理措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
集束化护理以“一次性完成多项护理任务”为特点,通过协同护理人员和协同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康复的效果。
对于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集束化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护理针对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容易发生误吸的情况,进行规范的呼吸护理非常重要。
包括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呼吸音,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道异常,避免发生误吸。
2. 吞咽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专业的吞咽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吞咽训练方案,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发生误吸的风险。
3. 意识护理针对意识水平降低的脑卒中患者,及时处理患者的意识障碍,保持患者清醒状态,降低误吸的风险。
4. 饮食护理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确保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安全,避免因进食或饮水不当导致误吸的发生。
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目的分析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18例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分析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相关性肺炎、误吸发生率及住院之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明显降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标签:卒中;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卒中相关性肺炎是卒中患者出现发热、咳痰、咳嗽等症状,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确诊为肺炎。
集束化护理是由护理人员提供的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集合,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具有显著效果。
现笔者以118例卒中患者为例,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及常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8例卒中患者,经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男64例,女54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52.8±4.2)岁;按照平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可参与研究对比(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取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加强治疗护理,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1]。
1.2.2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①病房管理:室内温度控制在22℃,湿度维持在50%~60%,定时通风换气,空气消毒,地面、监护仪、床框等进行必要消毒。
床位清洁坚持一床一巾;患者出院、转病房或死亡后,床位需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病房使用紫外线照射2次/d,30min/次。
氧气湿化瓶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探视人员数量和时间需有效控制。
②手卫生护理:神经内科护士常接触较多患者,工作量大,多为病情危重患者,且护士未充分认识洗手重要性,在接触患者时引起病原体相互感染。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病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析摘要】目的对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对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以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人数各为49人,并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6.1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可见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脑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luster i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orrelation between pneumonia. Methods to retrospectively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0 and January 2014,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98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were analyzed,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 of nursing, it can b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ation of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each group number for 49 people, and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correlation incidence of pneumonia in the comparis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 was 6.12%,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visible differences significant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 c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exercise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help to reduce the risk of stroke pneumonia correlation,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nursing.【 key words 】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Stroke; Correlation of pneumonia; Protective effect前言脑卒中是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种脑组织损伤疾病,可引发多种相关并发症,脑子中相关性肺炎(SAP)即为其中典型的一种[1]。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摘要:探究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基于本院2016年1-12月及2017年1-12月收治的18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2017年1-12月90例)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6年1-12月90例),对两组患儿干预后VAP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合理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械通气患儿的VAP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值得推荐。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48h至拔管后48h内所发生的肺炎,是目前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类型之一〔1-2〕。
而在重症监护室中,呼吸机的使用更加频繁,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使得患者产生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导致患者死亡[3-5〕。
因此,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合理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本研究对2016年1-12月至2017年1-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8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集束化护理干预两种方法,并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12月至2017年1-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80例,其中,男113例,女77例;年龄1-14岁。
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方法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98 例患者采用集束化综合预防护理,具体做法:①如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
②加强口腔护理。
每天用口泰漱口液进行口腔冲洗,再予棉球进行擦拭,检查口腔情况。
③清醒清醒患者指导正确咳嗽,每2小时予以翻身、拍背。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发生的预防作用【摘要】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肺部感染,而误吸是其高发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集束化护理在保护脑卒中患者免受误吸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该护理模式通过明确的定义和特点,有效降低误吸的风险。
医护人员意识的提高也是预防误吸的关键措施之一。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特点,集束化护理中的呼吸道管理措施尤为重要。
而这种护理模式对肺部感染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集束化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误吸,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在临床实践中应更加重视集束化护理的应用,以确保患者的最佳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
通过集束化护理,我们可以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护理,改善其预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误吸、集束化护理、呼吸道管理、医护人员、预防、肺部感染、预后、临床实践。
1. 引言1.1 脑卒中和肺部感染的关系脑卒中和肺部感染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脑卒中患者往往处于一种易感染状态。
脑卒中会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气管痉挛等情况,使得误吸的风险大大增加。
脑卒中患者的抵抗力较弱,往往容易感染各类病菌,尤其是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康复时间,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1.2 误吸在脑卒中患者中的高发率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增加了脑卒中患者误吸的风险。
据统计,脑卒中患者中误吸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约有15%-30%的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甚至发生误吸事件。
误吸不仅会导致肺部感染等严重后果,还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
1.3 集束化护理在保护脑卒中患者免受误吸的重要性脑卒中患者在恢复期间往往面临着很多并发症的风险,其中误吸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误吸不仅可能引起肺部感染,还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集束化护理在保护脑卒中患者免受误吸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集束化护理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方案和流程,能够降低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主观偏差,确保每位患者接受到规范化的护理服务。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发生的预防作用【摘要】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并伴有误吸的风险。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全面而系统的护理模式,可帮助减少误吸事件的发生。
本文首先介绍了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定义与特点,然后探讨了其在预防误吸和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及作用。
具体包括了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肺部感染中的措施和对误吸预防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了集束化护理实施的益处和未来研究方向。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集束化护理、误吸、预防、特点、应用、具体措施、益处、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脑卒中及其并发症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血管供应脑部的动脉发生阻塞或破裂而引起,导致脑部组织缺氧缺血,从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脑卒中常见的表现包括突发的面瘫、言语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除了上述临床症状外,脑卒中还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例如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在脑卒中患者中的高发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脑卒中患者往往因为瘫痪、吞咽困难等原因导致呼吸道清洁及肺部排痰功能受损,容易产生肺部分泌物潴留、易感染的情况,从而诱发肺部感染。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肺部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康复时间,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误吸。
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尤其是误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 肺部感染在脑卒中患者中的高发率在脑卒中患者中,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在脑卒中后的早期阶段,患者由于瘫痪、吞咽困难或失去反射性咳嗽等原因,易发生误吸,促使细菌或其他微生物进入呼吸道,从而引发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治疗的费用,还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且极具危害性。
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求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运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9年~2021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134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成各比例大致相同的两组,一组称为比对组,一组称为实验组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实验组运用集束化护理的方法,比对组则用传统的ICU常规护理。
实验最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有关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各项数据指标从而得出结论。
结果:在分别护理后,实验组在ICU住院时间和有关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各项数据与比对组相比,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且出ICU后后续恢复状态明显优于比对组。
结论: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有助于患者恢复,值得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难题找到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增加了危重症患者的施救率,同时也提高了ICU的住院率。
在众多的ICU住院患者中,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而在进行气管插管或其他方式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后,经常会出现许多呼吸系统的疾病,最为常见也是最容易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的就是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常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包炎、全身性感染……等一系列高致死率疾病。
而集束化管理能有效的预防该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为探求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运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选取我院在2019年~2021年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134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方法与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次选取的实验对象,是我院2019年~2021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共计1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比对组两组,每组67例,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经同意,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在此研究过程中,实验组运用集束化护理的方法,比对组则用传统的ICU常规护理。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发生的预防作用我们需要了解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的发生原因。
脑卒中患者由于咽喉肌肉麻痹或功能障碍,往往导致吞咽困难,食物或唾液易误入气管,从而引发误吸。
而肺部感染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吞咽和咽喉肌肉功能,增加误吸的风险。
在护理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时,预防误吸显得尤为重要。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以团队合作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它将多学科的医务人员整合在一起,共同为患者提供关怀和治疗。
在预防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方面,集束化护理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集束化护理团队可以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这包括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和护士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吞咽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预防误吸方案。
集束化护理团队可以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降低误吸的风险。
集束化护理团队可以通过定期交流和共享信息,有效监测和干预患者的吞咽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预防误吸的发生。
集束化护理还可以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提高他们对误吸的认识,学会正确的吞咽和呼吸技巧,避免误吸的发生。
通过这种综合的护理模式,集束化护理能够全面提高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的预防和管理水平。
除了集束化护理,还有一些其他措施也可以帮助预防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的发生。
定期评估和监测患者的吞咽功能,包括使用临床工具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跟踪。
及时纠正患者的吞咽姿势,避免患者在进食和饮水时出现误吸。
规范患者的饮食和饮水管理,避免给患者过硬或过软的食物,避免给患者大量水分,尤其是在患者尚未恢复吞咽功能时。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吞咽功能,降低误吸的风险。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多学科的协作、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和综合的管理措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误吸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集束化护理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有效沟通,同时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发生的预防作用1. 引言1.1 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的危害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恢复和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
误吸是指食物、液体或其他物质误入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呼吸急促甚至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由于神经控制功能受损,咽部肌肉麻痹等情况常见,增加了误吸的发生风险。
误吸可导致呼吸道炎症、肺炎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误吸还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
预防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的发生至关重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1.2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
脑卒中患者往往需要综合性的护理服务,包括早期评估、危险因素管理、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
集束化护理通过将多种护理措施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护理方案,提高了护理效果并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在脑卒中患者中,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的一致性和质量。
通过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和流程,护理团队可以更好地协调工作,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接受到规范的护理服务。
集束化护理还能够提高护理团队的责任感和意识,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在脑卒中患者中推广集束化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集束化护理,可以更好地管理脑卒中患者的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和预后结果。
2. 正文2.1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的预防作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误吸的预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误吸是脑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时食物或液体误入呼吸道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容易导致肺部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而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的风险。
集束化护理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和标准化操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识别误吸风险的能力。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误吸发生的预防作用引言一、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影响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吞咽障碍和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这些症状会增加患者误吸的风险。
一旦发生误吸,患者可能会吸入口腔或食管内的食物、液体或唾液等物质,导致呼吸道感染。
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预防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发生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二、集束化护理的概念和特点集束化护理是指将多种护理措施整合在一起,针对特定疾病或情况进行定制化的护理模式。
其特点是将多种有效的护理方法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1 完善的评估和监测体系集束化护理强调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和持续监测,以及对患者风险因素的及时识别和干预。
通过定期进行吞咽功能、神经肌肉功能、呼吸道清洁情况等相关评估,可以及时发现脑卒中患者存在的吞咽障碍或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效降低误吸的发生率。
3.2 定制化的护理方案集束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针对患者的吞咽困难和呼吸道清洁情况进行定制化的护理干预。
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采取调整饮食质地、采用辅助用具、配合语音治疗等措施进行干预;对于存在呼吸道清洁问题的患者,可以加强呼吸道吸痰、定时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3.3 多学科合作模式集束化护理强调多学科合作,将医生、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多个专业团队整合在一起,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吞咽功能的康复和营养支持、肌肉功能的康复训练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学科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各种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水平,降低误吸的发生率。
3.4 教育和指导患者及家属在集束化护理模式下,护理团队要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指导,使其了解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掌握吞咽功能锻炼和呼吸道清洁的方法,积极配合护理团队进行治疗和康复。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作者:张筱诗梁红丽蓝永贞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30期【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82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8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比较两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0 例(5.00%),对照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 63例(7.60%),观察组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卒中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DOI:10.14163/ki.11-5547/r.2016.30.187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为7%~22%,是卒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导致医疗费用急剧增加。
卒中相关性肺炎是指临床确诊的急性卒中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根据特定诊断程序而确诊的肺炎。
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改善患者结局,它们的共同执行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患者结局[1]。
它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2] ,是一种有效实施循证实践指南的方法。
实施集束化护理目的在于指导医务人员尽可能提高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护理服务。
本科于2015年1月开始应用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中进行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629例脑卒中的患者,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29例脑卒中患者做为对照组,以201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0例脑卒中患者做为观察组。
对照组男470 例,女359例,年龄34~96岁,平均年龄(69.90±11.58)岁,观察组男 461例,女339例,年龄 38~90岁,平均年龄(67.66±13.16)岁。
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7-16T10:06:05.650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4期作者:毕竹青[导读] 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230011)[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ICU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平均呼吸器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呼吸器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强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治疗效果,减少呼吸器通气时间,尽快让患者康复出院,是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luster nursing measures in prevent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CU. Methods 56 cases of ICU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8 cases each.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luster nursing care. The nursing effect, average ventilator ventilation tim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uster nursing, the average ventilator ventil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1%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8.6%),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mortality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6%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8.6%),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luster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ventilator-assisted ventilation, reduce ventilator-assisted ventilation time, and let patients recover and leave hospital as soon as possible, which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vent and trea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fection,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words] cluster nursing; Preventio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pplication effect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的是自身无肺部疾病在ICU病房接受呼吸机设备辅助通气治疗过程中引发的院内获得性感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