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西学东渐
- 格式:ppt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39
第20课西学东渐【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人物:(1)林则徐:设立译馆,组织翻译外文报刊和《各国律例》,编译,2.历史背景①清政府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国内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2)局限性:仍然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未触及根本的封建政治制度。
三、维新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派(一)早期维新派的转变(1)原因: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种种弊端。
1、背景:①政治:19世纪90年代,失败,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③思想: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代表人物及主张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1)特点:把西学与儒学相结合,利用孔子和儒学的权威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以此宣传维新变法。
(2)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②借用儒家的方式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减少阻力。
③西学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4、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论战(1)论战内容:(2)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3)影响:①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
②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5、实践——戊戌变法(1898)(1)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2)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3)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结论: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6、影响(1)政治: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推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2)经济: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冲击传统封建思想,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形成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推动西方科学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预习作业】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