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81.53 KB
- 文档页数:2
当代护士2021年3月第28卷第8期(中旬刊)•147•※个案护理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护理陈翠蓉关键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l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老年患者大多存在基础疾病,骨折后骨折段的愈合难度较大,采用PFNA手术治疗可有效固定骨折段,促进愈合m o 但患者多高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有报道认为,其术后病死率约为5%~30%[2]。
因此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锻炼很关键,尤其是并发症的预防、术后病情的观察以及功能锻炼。
本科于2019年4月15日收治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基础疾病较多,现将治疗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病史患者,颜某某,91岁准院号:00149345,0摔伤致左髓部疼痛伴活动障碍3小时,X线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于DOI:10.19792/ki.1006-6411.2021.0&059工作单位=215300昆山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陈翠蓉: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9-06-262019年04月15日轮椅入病房。
T:36.3t,P:80次/分,R:19次/分,BP:143/77mmHg,SPO2:98%,患者两便正常,心理状态良好,家庭经济状况及支持系统良好。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自服施慧达1粒Qd,血压控制良好。
类风湿性关节炎10余年,1年前因-椎体骨折在本科行PKP手术。
1.2专科查体左髓部及腹股沟区压痛明显,左下肢屈曲外旋畸形,短缩明显,较健肢短缩1.5cm,左下肢纵向叩击痛阳性,左髓关节活动障碍,左足背动脉搏动存在,感觉正常。
1.3病程记录04月15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检验,心电图,胸片,肺功能,心超,双下肢动静脉B超等)。
04月16日请呼吸内科会诊。
04月17日予以镇痛,睡眠管理。
预防护理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中的应用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预防护理在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标签:预防护理;PFNA内固定术;老年;股骨骨折;应用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和好发疾病[1-3]。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
股骨骨折不仅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而且对其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目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A)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的常用手术方式,然而患者在术后常会发生一些并发症,这对患者的康复非常不利[4-5]。
由此可见,对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健康提供健康保障。
本研究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后施行预防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
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9~79岁,平均(65.9±4.0)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撞伤16例,高处坠落摔伤10例,重物砸伤7例,跌倒摔伤2例;骨折部位:左侧14例,右侧21例。
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护理潘鸿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江苏苏州215006) 关键词 髓内 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975(2008)1521374202 作者简介潘鸿磊(),女,江苏苏州,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且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
Imura K [1]等报道美国每年大约有30万髋部骨折患者,其中90%为65岁以上的粗隆间骨折。
老年病人常合并内科疾病,受伤后自身耐受性下降,增加了手术风险;老年病人常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增加了内固定的失败率。
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是新近开发的内固定器材,具有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06年3月~2007年6月,在我院行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7例,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55~92岁,平均年龄78.3岁。
伴有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9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同时合并两种以上疾病3例。
住院时间4~12d ,平均住院日6.5d 。
术后随访5~20个月,术后5月Ha rri s 评分:优20例,良13例,一般4例,总体优良率89.2%,随访无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内固定断裂、弯曲、髋内翻等并发症。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2,3]。
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很大,情绪低落,不积极配合治疗。
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微创特征、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的效果、术后获得早期活动能力,与其他手术相比,具有下床早,并发症少、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等优点,以及同种病例的良好预后,帮助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解释情绪对康复的影响,鼓励病人树立信心,使病人有一个乐观情绪,以最佳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争取术后早日康复。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目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以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在围手术期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療及预后情况。
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6%;住院时间为(8.2±1.4)天;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折治疗效果理想,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愈合率,促进患者预后。
标签: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具有固定性好、创伤小、能够尽早开始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同样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1]。
对于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围手术期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为了更好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为61~79岁,平均年龄为(64.4±7.2)岁;其中左侧骨折25例,右侧骨折16例;合并心血管疾病13例,糖尿病20例,支气管炎10例;病理骨折2例,偏瘫患肢骨折2例;患者致伤原因均为摔伤;骨折至手术时间为2~5天,平均时间(3.1±1.2)天。
患者手术前均行患肢胫骨结节骨牵引,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1.2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①术前评估高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脏器功能退化、合并基础疾病复杂,再加上手术的耐受性差,在围手术期出现脂肪栓塞、心脏骤停、肺部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
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总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总结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这种类型的骨折往往给患者的生活和家庭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内固定术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后期的护理要点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和回顾,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术前准备在内固定术进行前,要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手术的风险,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等。
还要进行相应的心电图、胸部X线片等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二、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中,护士要做好术中的护理工作。
要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整洁,避免细菌的感染。
要准确无误地将患者送至手术室,并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麻醉和镇痛药物,以确保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三、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重要环节。
在术后,患者往往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护士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定期进行伤口护理,防止感染的发生。
要配合康复医师进行患者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四、饮食护理在患者术后的恢复阶段,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非常重要。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营养,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细致、仔细的工作。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细心、耐心、负责任,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与此康复的过程也需要家属的配合和支持,提供患者情感上的鼓励和精神上的支持,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总结通过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
作者单位: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黄少芳: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体会黄少芳 黄俊文 章 容摘 要 目的:总结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患者的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患者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无死亡病例,均能骨性愈合。
住院时间18~25d,术后6个月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2例,良12例,可5例。
结论:对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全面周密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13.038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到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老年人的粗隆间骨折多为疏松性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顺行植入内固定尤其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由于老年患者机体重要脏器功能衰退,且常伴随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1],因此护理难度大。
笔者选取我院49例用PFNA 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实施全面周密的护理措施,积极早期功能锻炼,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其中男22例,女27例。
年龄70~88岁。
受伤原因:均为步行时滑倒或被交通工具轻微撞跌受伤。
合并多种内科疾病,30例患者至少合并下列一种以上内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呼吸系统疾病、心功能不全、老年性痴呆、精神障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骨折分型依照Evans -Jensen 分型均为不稳定性骨折。
骨质疏松Singh 分级为3级以下。
受伤至手术时间4~15d。
全部病例术前至少均能借助助行器具行走。
1.2 手术方法 术前均进行皮肤牵引或骨牵引。
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手术配合发表时间:2019-09-05T17:15:43.8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作者:孙晔唐月琴张惠过晓力[导读] 给予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围术期规范的护理干预与手术室配合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促进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 214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
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2018年01月-2018年12月)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围手期护理干预与手术配合,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效果。
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163.28±8.34)ml,平均手术时间(61.29±11.28)min;经护理干预后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Harris、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均差异显著(P<0.05)。
结论:给予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围术期规范的护理干预与手术室配合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促进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粗隆骨折;手术室护理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多伴有各项基础内科疾病,术后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常导致其发生各种并发症。
因此,在患者具体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其科学、有效的护理工作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鉴于此,笔者选取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护理干预和手术配合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1.1一般资料在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2018年01月-2018年12月)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
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接受髓内钉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本次研究以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以髓内钉为治疗方法,在患者治疗期间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
结果:62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通过对患者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术后出现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人数减少,且术后随访的6~18个月中,所有患者无一出现静脉血栓、感染以及异位骨化等症状。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表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再得到临床护理之后,术后并发症的现象减少,且髓内钉的治疗效果也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273-02老年人是股骨粗隆骨折疾病的常发人群,近几年,该类疾病的发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而髓内钉手术治疗则是临床上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式[1]。
相对于其它手术内固定治疗,髓内钉手术治疗方式所造成的手术创伤小,因此其近几年被广泛使用。
但即便如此,老年患者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在接受髓内钉治疗之后容易出现便秘、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2]。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接受髓内钉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共62例,均从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所接收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出的。
其中男性患者共22例,女性患者共4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58~91岁,平均年龄为(78±8.5)岁。
根据AO/ASIF31A对患者的骨折类型进行分型,其中A1型患者共有20例,A2型患者共有32例患者,A3型患者共有10例。
1.2 方法本次研究中患者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均为髓内钉治疗,其主要操作方式为:患者在接受手术时所采取的手术体位为仰卧位,使用C形臂X线机对患者骨折处进行透视,在对位对线良好的情况下在患者股骨大粗隆近端2cm左右的位置对患者做一个3cm左右的切口,切入位置主要在可扪及患者大粗隆顶点处。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手术室一般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行手术治疗中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能有效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肿胀、压痛、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着一定影响。
目前针对这一病症多采用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因其操作简单、固定性良好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若在对其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则会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尽早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规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5±10.5)岁;骨折部位:左侧24例、右侧21例,行手术室一般护理;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5±10.5)岁;骨折部位:左侧23例、右侧22例,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
所有患者与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行手术室一般护理,包括口头健康宣教、术前准备、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