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2018_2019版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2.3.3铁及其化合物习题鲁科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262.00 KB
- 文档页数:4
2.1.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1.城市环保部门为了使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等属于(B)A.无机物B.有机物C.盐类D.非金属2.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是(C)A.氢B.钾C.碳D.钠3.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4.Na2CO3俗名纯碱,下面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错误的是(A)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5.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元素的存在形态只有两种:化合态和游离态B.同一元素,呈化合态时,其化合价一定比游离态时高C.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物质D.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表现的存在形态一定不同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C)A.石灰石B.Ca(OH)2C.CaCO3D.CH48.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将P2O5、SO2、SO3、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C)A.COB.NOC.N2O5D.Na2O9.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钢铁和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烟和豆浆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①③④⑦B.①②③④C.①②⑤⑥D.③⑤⑥⑦10.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D)11.Ⅰ.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3)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能电离出OH-的物质一定是碱。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知道元素是物质的组成成分,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重点3.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重点教材整理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2.物质的组成3.元素的存在形态(1)(2)元素的化合价: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教材整理2 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物质⎩⎪⎪⎨⎪⎪⎧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2.根据物质具有的性质分类: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其他分类方法[探究·升华][思考探究]现有下列物质:钠、镁、铜、氧化镁、氯化钠、五水硫酸铜、碳酸钙、氯气、氢气、氧气、硫酸。
问题思考:(1)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多少种? 【提示】 9。
(2)这些元素还能组成的物质有哪些?(至少举5例)。
【提示】 Na 2O 、Na 2O 2、CuO 、CO 2、HCl(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上述物质属于单质的有哪些?属于化合物的有哪些?【提示】 Na 、Mg 、Cu 、Cl 2、H 2、O 2;MgO 、NaCl 、CuSO 4·5H 2O 、CaCO 3、H 2SO 4 [认知升华]物质的分类[题组·冲关]题组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顺式Pt(NH3)2Cl2(相对分子质量为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5种元素组成B.含有NH3分子C.Pt的化合价为+4价D.铂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解析】Pt(NH3)2Cl2是一种化合物,不存在NH3分子,其中Pt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 D2.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最新人教版(2019年)高中化学教材目录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目录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2 离子反应1.3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2.1 钠及其化合物2.2 氯及其化合物2.3 物质的量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第三章铁金属材料3.1 铁及其化合物3.2 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4.2 元素周期律4.3 化学键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5.1 硫及其化合物5.2 氮及其化合物5.3 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6.2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实验活动7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第七章有机化合物7.1 认识有机化合物7.2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7.3 乙醇与乙酸7.4 基本营养物质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8.1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8.2 化学品的合理使用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选修一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1 反应热1.2 反应热的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2.1 化学反应速率2.2 化学平衡2.3 化学反应的方向2.4 化学反应的调控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3.1 电离平衡3.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3.3 盐类的水解3.4 沉淀溶解平衡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4.1 原电池4.2 电解池4.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选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1 原子结构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2.1 共价键2.2 分子的空间结构2.3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3.1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3.2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3.3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3.4 配合物与超分子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1.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第二章烃2.1 烷烃2.2 烯烃炔烃2.3 芳香烃第三章烃的衍生物3.1 卤代烃3.2 醇酚3.3 醛酮3.4 羧酸羧酸衍生物3.5 有机合成第四章生物大分子4.1 糖类糖类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生命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作业3 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作业3 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作业3 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基础达标] 1.2013年入冬以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持续“雾霾"天气。
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A.“雾霾”天气只是与气象有关,与污染物排放无关B.“雾霾"是胶体,一段时间能稳定存在C.“雾霾”天气对人身体无伤害D.“雾霾”是浊液,在空气中能沉降解析:选B。
“雾霾”天气既是气象原因,也与污染物排放有关,它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它是一种气溶胶,但不能长久存在于空气中.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备Fe(OH)3胶体后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净化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C.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都带电D.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解析:选C。
制备的Fe(OH)3胶体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是Fe3+和Cl-,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A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B正确;电泳现象只能证明胶体微粒带电,而胶体呈中性,C错误;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D正确。
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教师用书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教师用书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教师用书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及其种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聚沉等性质,了解胶体的性质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重点分散系及其分类[基础·初探][探究·升华][思考探究]胶体一定呈液态吗?【提示】不一定。
如云、烟、雾都是气态胶体。
[认知升华]三种分散系的区别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1~100 nm大于100nm 性外观均一、透明多数均一、不均一、不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解析】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是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进行分类。
【答案】C2.下列关于各分散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胶体、悬浊液的外观没有区别B.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悬浊液〉溶液〉胶体C.胶体一定是液体D.不管分散剂的状态如何,只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该分散系就是胶体【解析】溶液、胶体一般透明,而悬浊液不透明;分散质微粒直径由大到小依次是:悬浊液、胶体、溶液;胶体可能是液体、气体或固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就是胶体。
2.1.2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C)A.稳定的液体B.透明的液体C.混合物D.化合物2.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A.都能透过滤纸B.都呈红褐色C.具有相同的微粒直径D.都不能稳定存在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D)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黄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带电荷,所以会产生电泳现象C.胶粒能透过滤纸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B)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6.下列物质:①过滤后的天然水;②变浑浊的石灰水;③石蕊溶液;④牛奶;⑤盐酸;⑥碘酒。
其中属于溶液的是(D)A.①③B.②④C.③⑤⑥D.①③⑤⑥7.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
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B)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不变蓝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8.某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硫酸钠溶液不易发生凝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B)A.胶体粒子直径约为1~100 nmB.此胶体带有电荷C.与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凝聚D.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如Ca2+、Mg2+9.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D)10.(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C,属于浊液的是A,属于胶体的是D。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作业1 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作业1 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作业1 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知能演练 轻松闯关[学生用书单独成册][基础温故]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 .K 2CO 3和K 2O 都属于盐B .KOH 和Na 2CO 3都属于碱C .H 2SO 4和HNO 3都属于酸D .Na 2O 和Na 2SiO 3都属于氧化物解析:选C 。
K 2O 属于碱性氧化物,Na 2CO 3属于盐,Na 2SiO 3属于盐,故A 、B 、D 错。
2.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 、O 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 .一种化合物B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 .两种化合物D .两种单质解析:选D 。
由于碳元素的单质是固体,因此不可能存在单质碳,可以存在单质氧。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232B 组中CO 不是酸性氧化物;C 组中Na 2O 2不是碱性氧化物,而是过氧化物.4.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Na 2CO 3―→NaOHB .CuO ―→CuCl 2C .CaCO 3―→Ca(OH )2D .CaO ―→Ca(OH)2解析:选C 。
2.3.3 铁及其化合物1.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错误的是(C)A.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于制油漆和涂料B.四氧化三铁是一种黑色晶体,又称磁性铁C.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作为供氧剂和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剂D.明矾可作净水剂2.在水溶液中,下列离子中能将铁氧化成亚铁离子的是(A)①Cu2+ ②H+ ③Al3+ ④Fe3+ ⑤Zn2+A.只有①②④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有NaCl、FeCl2、FeCl3、MgCl2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他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B)A.盐酸B.烧碱溶液C.氯水D.KSCN溶液4.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B)A.氯化铁B.氯化亚铁C.四氧化三铁D.氧化钠5.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D)①FeCl2 ②FeCl3 ③Fe(OH)3 ④HCl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④D.全部6.为了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Fe2+杂质,先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氧化成Fe3+,下列物质中最好选用(A)A.H2O2溶液B.KMnO4溶液C.氯水D.硝酸溶液7.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C)A.Fe3+B.Mg2+C.Fe2+D.Al3+8.已知下述四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实验①中铁钉只作还原剂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Cu2+>Fe2+,Fe3+遇KSCN溶液有红色沉淀生成9.印刷铜制线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现将一铜、铁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B)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解析:因为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先发生Fe+2FeCl3====3FeCl2,再发生Cu+2FeCl3====2FeCl2+CuCl2,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固体,该固体可能是Cu或Fe、Cu混合物;FeCl3反应完全,一定有FeCl2,故A错误;B正确;C中CuCl2不一定含有,可能Fe没有反应完而FeCl3就已经反应完了,错误;D中固体中的铁可能已经反应完了,错误。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作业2 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作业2 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作业2 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解析:选D.通常情况下,稳定性:溶液〉胶体>乳浊液>悬浊液.2.下列关于Fe(OH)3胶体叙述错误的是( )A.能通过半透膜B.较稳定C.有丁达尔现象D.红褐色液体解析:选A。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
3.除去蛋清中混有的少量Cl-的方法是( )A.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B.过滤C.电泳D.渗析解析:选D。
胶体微粒的直径为1~100 nm,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离子却能透过半透膜,因此除去胶体中的Cl-应采用渗析的方法。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盐碱地里土壤保肥能力差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解析:选D。
A项属于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聚沉;B项是土壤胶粒遇盐碱地里的电解质发生聚沉,使土壤胶体吸附营养元素的能力减弱;C项是蛋白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D项是一个化学反应:Fe3++3OH-===Fe(OH)3↓,此时生成的Fe(OH)3是沉淀而不是胶体.5.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教师用书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教师用书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教师用书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1.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实质。
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重点3。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难点化学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教材整理1 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1.2Cu+O2错误!2CuO铜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0价,产物中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0价,产物中为-2价;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2.CuO+H2错误!Cu+H2O铜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2价,产物中为0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2价,产物中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0价,产物中为+1价;该反应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3.Fe+CuSO4===FeSO4+Cu铁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0价,产物中为+2价;铜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2价,产物中为0价;硫酸根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2价,产物中为-2价;该反应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4.CaCO3+2HCl===CaCl2+H2O+CO2↑钙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2价,产物中为+2价;碳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4价,产物中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2价,产物中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反应物中为+1价,产物中为+1价;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未发生改变。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依据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B.依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依据溶液中是否有离子参与,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D.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解析:选A。
分子中能电离产生H+的才显酸性,如CH3COOH含4个H原子,但只有羧基电离出H+,故CH3COOH属一元酸。
2.Fe(OH)3胶体虽然是由FeCl3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
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都呈透明的红褐色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D.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选C。
FeCl3溶液一般呈黄色到棕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两者颜色不同;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胶体中分散质颗粒直径;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3.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首先发现了入射光透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①鸡蛋白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硫酸钠溶液⑤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⑥肥皂水A.②B.①③C.⑤⑥D.④解析:选D。
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胶体:①③⑤⑥,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④,②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A.KClO3溶液 B.CaCl2溶液C.KCl晶体 D.液态氯化氢解析:选B。
KClO3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ClO-3、KCl晶体中Cl-不能自由移动、液态氯化氢不含Cl-。
5.下图是某品牌修正液的包装标签。
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修正液的某些性质,其中不合理的是()注意事项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A.修正液是一种不均一的浊液B.修正液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解析:选C。
2.3.3 铁及其化合物
1.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错误的是(C)
A.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于制油漆和涂料
B.四氧化三铁是一种黑色晶体,又称磁性铁
C.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作为供氧剂和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剂
D.明矾可作净水剂
2.在水溶液中,下列离子中能将铁氧化成亚铁离子的是(A)
①Cu2+ ②H+ ③Al3+ ④Fe3+ ⑤Zn2+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有NaCl、FeCl2、FeCl3、MgCl2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他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B)
A.盐酸
B.烧碱溶液
C.氯水
D.KSCN溶液
4.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B)
A.氯化铁
B.氯化亚铁
C.四氧化三铁
D.氧化钠
5.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D)
①FeCl2 ②FeCl3 ③Fe(OH)3 ④HCl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全部
6.为了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Fe2+杂质,先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氧化成Fe3+,下列物质中最好选用(A)
A.H2O2溶液
B.KMnO4溶液
C.氯水
D.硝酸溶液
7.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C)
A.Fe3+
B.Mg2+
C.Fe2+
D.Al3+
8.已知下述四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实验①中铁钉只作还原剂
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Cu2+>Fe2+,Fe3+遇KSCN溶液有红色沉淀生成
9.印刷铜制线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
现将一铜、铁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解析:因为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先发生Fe+2FeCl3====3FeCl2,再发生Cu+2FeCl3====2FeCl2+CuCl2,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固体,该固体可能是Cu或Fe、Cu混合物;FeCl3反应完全,一定有FeCl2,故A错误;B正确;C中CuCl2不一定含有,可能Fe没有反应完而FeCl3就已经反应完了,错误;D中固体中的铁可能已经反应完了,错误。
10.(1)写出除去下列杂质(括号内)所用试剂或方法,并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无离子方程式写化学方程式)。
(2)实验证明,以下六种物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NO、FeSO4、H2O、Fe(NO3)3、HNO3、Fe2(SO4)3。
①这六种物质中,FeSO4、HNO3是反应物,Fe(NO3)3、Fe2(SO4)3、H2O、NO是生成物。
②反应物中,氧化剂是HNO3,被还原的元素是氮元素。
11.将单质Fe、Cu与FeCl3、FeCl2、CuCl2溶液一起放进某容器内,根据下述不同情况,填写金属或金属离子。
(1)充分反应后,如果Fe有剩余,则容器内不可能有Fe3+、Cu2+。
(2)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还有大量Fe3+,则还含有Cu2+、Fe2+,一定没有
Fe、Cu。
(3)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有较多Cu2+和一定量的Cu,则容器内不可能有
Fe3+、Fe。
解析:Fe+2Fe3+====3Fe2+,Fe+Cu2+====Cu+Fe2+,Cu+2Fe3+====Cu2++2Fe2+。
如果Fe有剩余,则容器内不可能有Fe3+和Cu2+;如果容器内还有大量Fe3+,则还含有Cu2+和Fe2+,一定没有Fe 和Cu;如果容器内有较多Cu2+和一定量的Cu,则容器内不可能有Fe3+和Fe。
12.如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
实验
时必须使用铁屑、6 mol·L-1硫酸溶液,其他试剂任选。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铁屑,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打开(填“打开”或“关闭”),其目的是排出B中的空气。
在C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为H2。
(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关闭活塞E,A中压强增大,将FeSO4溶液压入B瓶中进行反应。
(4)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看到的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Fe(OH)2属于难溶碱,制取时可根据:盐+碱→新盐+新碱的规律,用可溶性的亚铁盐和可溶性碱反应生成。
B中有NaOH溶液,还需要亚铁盐溶液,实验要求必须使用铁屑和 6 mol·L-1的H2SO4,很显然是用于制取FeSO4,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使两者混合。
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FeSO4和NaOH溶液反应,应在无空气的情况下进行,可以用生成的H2将
装置内的空气排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