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4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课程标准】内容目标: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熟悉史上的重腹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期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辉煌理论。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大体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功效。
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培育学生辨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大体的观点,培育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育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通过学习,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踊跃性。
【重点难点】1、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特征,2、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体特(三个统一)【教学方式】(1)结合典型事件,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运用对例如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理解其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大体特征。
(3)联系历史事实,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大体线索,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把握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功效。
【教学进程】导入:真正的哲学是时期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发展起庞大作用。
在中国近代史上,指导中国革命的真正的哲学是什么?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它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19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好了条件。
老师:第一个条件是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学生: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老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特别是欧洲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
老师:为何会出现工人运动和武装起义?见P18虚线框展示:三大工人运动学习P19相关链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进程,填空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主如果什么?学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学习P19下相关链接老师: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是什么?学生:。
高一政治必修四《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案一.知识考点: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2.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教学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二.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由搜集发展到本质上是材料的科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能量和定律、生物三大发现;(3)直接理论来源: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内核和唯物主义的内核的有机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与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与唯物辩证的的有机统一,也实现了基础上的和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史观和史观的对立,坚持的观点是其之所以科学的根本原因,。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其精髓是,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其主题是“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之本、之基、之源。
三.易混易错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辩证法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机械相加。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开始出现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对以往旧哲学的彻底否定。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意味着全盘照抄。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巩固练习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坚持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
其统一的基础是()A.物质B.实践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社会存在2.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学习目标】1、识记、说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通过比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比较分析事物的能力【学习重点与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课本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一、问题导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是什么?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二、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1)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政党的领导,这些工人运动先后都失败了。
(3)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定律、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得人们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1、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习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重点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学法指导】通读教材、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导学流程】【导】复习导入【思】细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厚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有_____ 、_____、______。
③它的理论直接来源是____________,其中主要是_____和______。
【知识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反映了哲学和时代的关系,反映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反映了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产生的意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有机统一,____________与_______的有机统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统一。
★重要提示: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对于每一个特征的理解,应分别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方面来把握。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_____,形成了________。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 ___和_____ ___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案【导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
情感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
【重点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中的关键词句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
3.限时,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______基础、________基础和________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______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三大发现,__________________、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______________。
理论来源是_________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的辩证法和______________的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_____________上的伟大变革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1.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______________与唯物辩证的______________的有机统一。
2.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统一。
3.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___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__________智慧的结晶。
课题: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目标】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基本特征;理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自学质疑】►探究活动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P18)2、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自学教材P18-23的有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有哪些?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探究活动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P21)3、你所知道的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交流展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典型例题】1、“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史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规律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课堂效益检测】班级:姓名: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区别是()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是辩证法③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的改变世界④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十九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
第三中学政治学科导学案编号:3-02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马克思哲学诞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导方针(4)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学习重难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学法指导】: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预习学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问题驱动式翻转谐振课堂】【课堂探究】探究一:阅读教材p18页材料,思考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探究二:阅读教材:P20材料,思考讨论:1、马哲产生以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都具有什么局限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克服了它们的缺陷?探究三:小组交流:(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你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2、各小组合作怎么样?【课堂巩固练习】1.哲学和时代的关系是 ( )A.哲学超越时代 B.哲学不受时代的制约C.时代依赖于哲学 D.任何哲学只不过是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2.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 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 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C.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潮D.中世纪经院哲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科学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的所有问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 D.中体西用【课后作业】见同步练习1。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之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分析: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透过社会现象把握本质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及基本特征等内容的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二、【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从总体上把握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而为后边具体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知识链接】:中共中央发动全国上下开展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历时一年左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关于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讨论]:在新世纪,我们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贯彻落实?五、【学习过程】(一)阅读教材P18--20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完成下列问题。
1、课堂探究:(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2)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自主探究)(二)阅读教材P20—P21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完成下列问题。
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对于这个问题,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方面来把握。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合作探究,促进质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框的学习,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时代的精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的生活二教学重点、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法交流展示四自主学习质疑探究探究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材料一:14世纪后西方社会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有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并积累资本。
它一方面使社会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另一方面又使大批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前提条件。
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例证。
有的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
如16世纪的奴隶贸易。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写道“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9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政党领导,皆先后失败。
(1)根据材料一,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并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2)结合材料二,分析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19世纪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有何重要意义?材料三:德国自然科学的进步带动了哲学的发展,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哲学家。
黑格尔(1770-1831),德国辩证法大师,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提出矛盾、质变量变、认识论等重要哲学观点。
但他颠倒了社会关系,宣扬封建专制,主张唯心主义国家观和方法论。
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奠基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人只作为自然存在,切断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3)结合材料三,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4)根据问题(3)的答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根据(1)(2)题答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探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怕吃苦莫谈学习,图安逸另寻别路五思维导图六达标检测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是()①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④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教学设计】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一、教材分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3课第2框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难点: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四、学情分析这一框题的内容比较枯燥,在教学中主要以引导为主,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概括课本的知识点,在重难点部分着重细讲,巩固和加强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学习这些内容让我们了解到,哲学对社会的巨大作用,特别是我们要找到一个时代的真正哲学,那样,才能让哲学真正发挥它的功效。
那么,现在我们找到了这个时代的真正哲学了吗?在我们中国,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找到了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起促进作用的真正哲学,它就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1.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II)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
2、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以及在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时代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哲学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我们知道了哲学与谁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时代的产物。
本课将进一步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和基本特征问题。
(二)进行新课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应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出时代要求,准备了各种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1、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政党的领导,这些工人运动先后失败了。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2、自然科学基础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导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4
1.知识目标:(1)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3)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
要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2)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预习检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①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以②为代表
的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③,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
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④的有机结合。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把唯物辩
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⑤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⑥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其精髓是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其理论主题是“什么是⑧,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本质是⑨。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答案】①无产阶级②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③德国古典哲学④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⑤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⑥科学性和革命性⑦实事求是⑧实事求是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⑩发展
知识拓展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科学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对人类哲学思想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地批判地继承与创造性地发展。
2.从哲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以往的哲学总是企图站在科学之上创造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因而必然有许多不科学的成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明确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与普遍规律是哲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对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从内容上看,以往的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往的哲学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
4.从哲学使命上看,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要科学地改造世界,强调哲学要为实践服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
5.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把自己看作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它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一、唯物论和辩证法没有区别。
警示:唯物论研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唯物论强调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辩证法强调世界联系发展的状态和矛盾的核心。
因此,二者有明显区别。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警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重难点探究
一、上图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在它的产生中还有哪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 上图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的建立与发展,使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如何?
(2)在当代中国,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答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