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sugamycin (hydrochloride)_氨基糖苷类抗生素_19408-46-9_Apexbio
- 格式:pdf
- 大小:402.69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卡那霉素B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素栏⽬,主要讲述了药物名称卡那霉素B 药物别名英⽂名称 Kanamycin B 说明注射剂:200mg 功⽤作⽤抗菌谱与卡那霉素同,作⽤较强,对卡那霉素⽽药的⾦葡菌株部分对本品敏感。
注意事项(1)⽿毒性和肾素养性均较卡那霉素强。
本⽂重点关注卡那霉素 Kanamycin 药物名称等内容,您可以在本页对卡那霉素B进⾏讨论
【关键字】氨基糖苷类抗⽣素;卡那霉素;Kanamycin;药物;名称;卡那霉素B
【全⽂】
药物名称卡那霉素B
药物别名
英⽂名称 Kanamycin B
说 明注射剂:200mg
功⽤作⽤抗菌谱与卡那霉素同,作⽤较强,对卡那霉素⽽药的⾦葡菌株部分对本品敏感。
⽤法⽤量 1⽇200~600mg,分成2~3次,肌注。
注意事项(1)⽿毒性和肾素养性均较卡那霉素强。
(2)对结核菌作⽤弱(3)现已少⽤。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dycosides)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dycosides)是一个氨基环醇和氨基糖分子
结合而成的苷,故称为氨基糖苷类。
●来源于链霉菌: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
●来自小单孢菌:庆大霉素、西梭米星、小诺霉素、阿司米星等。
●半合成: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革兰阴性杆菌严峻感染的常用药物。
链霉素:最早用于临床,对分枝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为治疗结
核病的药物,而其他方面的应用已被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喏酮类取代。
新霉素:引起严峻的肾毒性和耳毒性,故不能注射给药,常用局部外用,但因口服吸收很少,也可用于肠道感染。
卡那霉素:对假单胞菌感染无效,尤其多种耐药菌株的显现、严重的
毒副作用,已被新的药物取代。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抗菌谱较卡那霉素广,具有强盛的抗菌活性,
在临床广泛应用。
阿米卡星: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为目前临床应用的氨基糖苷类
的新化合物。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硫酸卡那霉素溶液(Kanamycin,10mg/ml)
简介:
卡那霉素(Kanamycin) 是一种从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 中分离出来的氨基糖酐类抗生素。
在分子生物学中,卡那霉素常被作为一种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用于筛选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克隆。
临床上,卡那霉素用于治疗多种细菌的感染,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
Leagene Amphotericin B solution 主要作为卡那霉素耐药基因的筛选标记使用,为无菌溶液,不用于临床。
松弛型质粒工作浓度为μg/ml 。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2、 一般工作浓度。
注意事项:
1、 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 避免反复冻融,以免失效。
3、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6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 名称 CA0045 Storage Kanamycin solution(10mg/ml) 10ml 4℃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编号 名称 CA0005 氨苄青霉素溶液(Ampicillin,50mg/ml) CA0075
青霉素-链霉素混合溶液(100×双抗) DA0001
DAPI 染色液(5ug/ml) DH0006
苏木素伊红(HE)染色液 IH0252
抗荧光淬灭封片剂 TC0713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GOD-POD 比色法)。
阿米卡星洗剂(奇谷奇)的说明书如今,许多人治疗疾病都选择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治疗疾病的速度比较快,它能直接杀死体内的病菌,达到快速准确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是,频繁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细菌对于抗生素有了抵抗性,久而久之治疗疾病就越来越困难了。
今天,我们为您推荐一种安全正规的抗生素药物,他就叫阿米卡星洗剂(奇谷奇)。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阿米卡星洗剂商品名称:阿米卡星洗剂(奇谷奇)英文名称:Amikacin Lotion拼音全码:AMiKaXingXiJi(QiGuQi)【主要成份】阿米卡星,其化学名称为:O-3-氨基-3-脱氧-α-D-葡吡喃糖基-(1→6)-O-[6-氨基-6-脱氧-α-D-葡吡喃糖基-(1→4)]-N′-(4-氨基-2-羟基-1-氧丁基)-2-脱氧-D-链霉胺。
【成份】分子式:C22H43N5O13分子量:585.61【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清液体。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外伤感染。
【规格型号】125mg:50ml【用法用量】外用。
喷涂于患处,一日2~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尚未发现有关不良反应报道。
但本品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大量应用吸收入血可引起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耳毒性和肾毒性。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品,禁止内服。
2.请将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之处。
3.本品不应往耳内喷涂。
4.深部感染应注意清除创面脓块后使用。
5.本品为无菌产品,启开包装后,应尽快使用。
6.发现不良反应应停止使用。
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本品前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儿童用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本品为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外用水溶液,对耐药菌株所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
用于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又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病症,特别是耐药菌引起的感染。
本文将介绍硫酸卡那霉素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1. 硫酸卡那霉素的作用机制硫酸卡那霉素是一种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而起效。
它通过结合到细菌的核糖体上的30S亚基,并阻止特定的转移RNA (tRNA) 结合到RNA复制过程中的A位点上。
这使细菌无法正确地合成蛋白质,从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 硫酸卡那霉素的临床应用由于硫酸卡那霉素对多种细菌有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感染病症的治疗。
以下是硫酸卡那霉素常见临床应用的一些例子:•呼吸道感染:硫酸卡那霉素可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硫酸卡那霉素对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常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皮肤软组织感染:硫酸卡那霉素可用于治疗疖、蜂窝织炎等皮肤软组织感染。
•肠道感染:硫酸卡那霉素可用于治疗腹泻、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
3. 硫酸卡那霉素的副作用使用硫酸卡那霉素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药物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肾脏损害:长期大剂量应用硫酸卡那霉素可导致肾脏功能损害。
4. 注意事项在使用硫酸卡那霉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用药说明使用硫酸卡那霉素。
•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严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特别是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
结论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硫酸卡那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它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虽然硫酸卡那霉素在治疗感染病症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副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在使用硫酸卡那霉素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并注意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严重反应,请及时就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综述氨基糖苷类(Aminglycosides)曾称氨基甙类,是由微生物产生或经半合成制取的一类由氨基糖(或中性糖)与氨基环乙醇以苷键相结合的易溶于水的碱性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的特点有:水溶性佳,性质稳定。
抗菌谱广,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结核菌均具抗菌作用。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
分类自1944年Waksman等报道了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以来,已报道的天然和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总数已超过3000种,其中微生物产生的天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近200种。
这些抗生素按照其来源可分为两类:一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产生的抗生素。
二是由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e)产生的抗生素。
按照抗菌特点、结构特点及发现与合成先后次序,可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划分为以下三代:第一代以卡那霉素为代表,包括链霉素、阿泊拉霉素、新霉素(NM)、巴龙霉素(PM)、核糖霉素(RM)、利维霉素等,以结构中含有完全羟基化的氨基糖与氨基环乙醇相结合、不抗绿脓杆菌为共同特点。
第二代以庆大霉素为代表,它们包括:小诺霉素(NCR)、强壮霉素(阿司米星)、司他霉素等。
第三代以奈替米星(NTL)为代表,全系1-N-(2-DOS)取代的半合成衍生物。
作用机理与特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细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点在细胞30S核糖体亚单位的16SrRNA解码区的A部位。
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可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妨碍初始复合物的合成,诱导细菌合成错误蛋白以及阻抑已合成蛋白的释放,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敏感菌体内的积蓄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来完成的,包括需氧条件下的主动转动系统,故此类药物对厌氧菌无作用。
本类抗生素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呈碱性,在碱性环境中作用更强。
脂溶性小,口服难吸收,可用于胃肠道消毒。
氨基糖苷类易产生耐药性,同类药间有交叉耐药性,其耐药性的生化机制最主要是因为细菌借助质体产生钝化酶,钝化或分解抗生素,其次还包括:(1)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致使抗生素不能进入细菌体内;(2)细菌细胞内染色体发生变异,使抗生素的原始作用点发生改变,抗生素难以与之结合起作用。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
有来自链霉菌的链霉素等、来自小单孢菌的庆大霉素等天然氨基糖苷类,还有阿米卡星等半合成氨基糖苷类。
虽然大多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为抑菌药,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却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
其杀菌作用具有如下特点:1.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2.仅对需氧菌有效,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强。
3.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4.具有首次接触效应。
5.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
虽然近年来有多种cephalosporins和quinolones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等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PAE较长,所以,仍然被用于治疗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脑膜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烧伤、创伤及骨关节感染等。
对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单独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时可能疗效不佳,此时需联合应用其他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的抗菌药,如广谱半合成penicillins、第三代cephalosporins(头孢菌素类)及quinolones等。
耳毒性耳毒性包括前庭功能障碍和耳蜗听神经损伤。
前庭功能障碍表现为头昏、视力减退、眼球震颤、眩晕、恶心、呕吐和共济失调,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neomycin)>卡那霉素kanamycin>l链霉素streptomycin>奈替米星netilmicin、阿米卡星amikacin、庆大霉素gentamicin>妥布霉素tobramycin。
耳蜗听神经损伤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和永久性耳聋,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neomycin>卡那霉素kanamycin>阿米卡星amikacin>西索米星gentamicin>庆大霉素gentamicin>链霉素streptomycin。
抗生素的种类和区分抗生素(Antibiotics)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的抗生素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抗生素种类,并对其进行区分。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常见也是最早使用的抗生素之一。
这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是含有β-内酰胺环,能够与细菌的靶标酶(靶标酶通常与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有关)发生反应,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羧苄西林类等。
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化学结构上略有差异,从而影响了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抗菌谱。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这类抗生素的特点是能够结合细菌的30S核糖体亚单位,阻碍蛋白质合成,进而导致细菌死亡。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新霉素等。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
这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并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
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四环素类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感染,特别适用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
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通过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五、糖肽类抗生素(Glycopeptides)糖肽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也可作为肠道杆菌属引起的感染的选择性药物。
此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细菌具有杀菌作用。
常见的糖肽类抗生素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
六、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适用于多种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药物名称阿米卡星药物别名丁胺卡那霉素英文名称 Amikacin说明注射液:每支0.1g(1ml);0.2g(2ml)。
注射用硫酸阿米卡星:每瓶:0.2g。
功用作用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吲哚阴性和阳性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不动杆菌、枸橼酸杆菌。
以及沙雷杆菌和肠杆菌的部分菌株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对于结核杆菌、非典型性分支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和不产酶株)也有良好抗菌作用。
其他革兰阳性球菌(包括粪链球菌)、厌氧菌、立克次体、真菌和病毒均对本品不敏感。
本品的耐酶性能较强,当微生物对其他氨基糖苷类耐药后,对本品还常敏感。
药物动力学性质与卡那霉素接近。
肌注7.5mg/kg后血药峰浓度可达18~25μg/ml。
成人7.5mg/kg30分钟滴入后1.5小时血药峰浓度可达25μg/ml;8~12小时谷浓度低于2μg/ml。
因此,对于重症患者应1日给药3次。
本品的蛋白结合率低(约4%),Vd为0.21±0.08L/kg,t1/2为1.8~2.5小时。
体内分布状况与卡那霉素相近。
用药后24小时内有94%~98%的药物在尿中以原形排泄,肾功能不足者排泄量显著减少。
本品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主要用于对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尿路、下呼吸道、腹腔、软组织、骨和关节、生殖系统等部位的感染,以及败血症等。
用法用量用量: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记载,肌注或静滴,成人1次0.1~0.2g,一日0.2~0.4g;小儿,每日4~8mg/kg,分1~2次注射。
本品在国外应用的剂量较大,据美国药典药物信息(USP DI)记载*,肌注或静滴用药,在成人为,8mg/kg,每8小时一次或7.5mg/kg,每12小时一次,每日总量不超过1.5g,可用7~10日;无合并症的尿路感染,每次0.25g,每12小时一次;在新生儿,开始用10mg /kg,以后7.5mg/kg,每12小时1次;较大儿童可按成人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