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辽宁省学习数据库高级
- 格式:rtf
- 大小:59.97 KB
- 文档页数:3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Access2010 )主编:刘卫国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1一、选择题1.有关信息与数据的概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A.信息和数据是同义词 B .数据是承载信息的物理符号C.信息和数据毫不相关 D .固定不变的数据就是信息2.通常,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
DA.只能有一个 B .最多只能有一个C.至少两个 D .可以有多个3.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之间存在的映射,正确的是()。
AA.外模式/ 模式 B .外模式/ 内模式C.外模式/ 外模式 D .模式/ 模式4.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当关系模型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这是()。
BA.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B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C.数据的位置独立性 D .数据的存储独立性5.以下对关系模型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A.在一个关系中,每个数据项是最基本的数据单位,不可再分B.在一个关系中,同一列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C.在一个关系中,各列的顺序不可以任意排列D.在一个关系中,不允许有相同的字段名6.在关系R(R#,RN,S#)和S(S#,SN,SD)中,R的主关键字是R#,S 的主关键字是S#,则S#在R中称为()。
AA.外部关键字 B .候选关键字 C .主关键字 D .超键7.在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 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 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CA.元组 B .行 C .属性 D .记录8.有R,S 和T 3 个关系:R(A,B,C)={(a,1,2),(b,2,1),(c,3,1)}S(A,B,C)={(a,1,2),(d,2,1 )}T(A,B,C)={(b,2,1 ),(c,3,1 )}则由关系R和S 得到关系T 的操作()。
AA.差 B .自然连接 C .交 D .并9.关系模型中有 3 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定义外部关键字实现的是()。
CA.实体完整性B.用户自定义完整性C.参照完整性D.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10.在建立表时,将年龄字段值限制在18~40 之间,这种约束属于()。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答案:A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A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答案:B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C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答案:B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答案:A12.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答案:D 19.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A.外模式 B.内模式 C.存储模式 D.模式答案:D20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 B 。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答案:B二、填空题1.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第1章.................................................................................................. .. (2)第2章.................................................................................................. .. (4)第3章.................................................................................................. .. (5)第4章.................................................................................................. .. (5)第5章.................................................................................................. .. (6)第6章.................................................................................................. .. (7)第7章.................................................................................................. .. (8)第8章.................................................................................................. .. (9)第9章.................................................................................................. (12)1第1章一、选择题1.B2.A3.B4.B5.D6.C7.A8.D9.C10.A11.C12.D13.B14.D15.B二、填空题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2.元组,属性3.1:n或一对多4.选择5.文件6.表,窗体三、问答题1.答: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以及新型数据库系统等发展阶段。
2010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GDP完成情况中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生产总值(GDP)历年汇总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增长10.3%2010年广东预计地区生产总值45636亿元增长12% 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40903亿元增长12.6%2010年山东实现生产总值39416.2亿元增长12.5% 2010年浙江省生产总值27227亿元增长11.8%2010年河南地区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增长12.2% 201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20197.1亿元增长12.2%2010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18278亿元增长14.1% 2010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16898.6亿元增长15.1% 2010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16872.42亿元增长9.9% 2010年湖南生产总值15902.12亿元增长14.5%2010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15125.8亿元增长12.4% 2010年福建生产总值13800亿元增长13.8%2010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3777.9亿元增长10.2% 2010年安徽地区生产总值12263.4亿元增长14.5% 2010年内蒙古生产总值预计11620亿元增长15%2010年黑龙江地区生产总值10235亿元增长12.6% 2010年陕西生产总值预计10012亿元增长14.8%2010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9502.39亿元增长14.2% 2010年江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5亿元增长14%2010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9108.83亿元增长17.4% 2010年山西实现生产总值9088.1亿元增长13.9%2010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77.06亿元增长13.7%2010年重庆实现生产总值7894.24亿元增长17.1%201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实现7220亿元增长12.3%2010年新疆生产总值5000亿元增长10.5%2010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4594亿元增长12.8%2010年甘肃生产总值4100亿元增长11.5%2010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2052.12亿元增长15.8%2010年宁夏生产总值1643亿元增长13.4%2010年青海地区生产总值1350.43亿元增长15.3%201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507.46亿元增长12.3%经济总量之名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12月15日统计数据库的数据,2009年,GDP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141190亿美元)、日本(50689.96亿美元)、中国(49854.61亿美元)、德国(33300.32亿美元)、法国(26493.9亿美元)、英国(21745.30亿美元)、意大利(21127.80亿美元)、巴西(15734.09亿美元)、西班牙(14602.50亿美元)、加拿大(13360.68亿美元)。
【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1.选择题(10题)1. 数据挖掘方法中,哪一种是找出数据集中各组对象的共同特征,并建立其模型,从而能够将数据集中的其他对象分到不同的组中?A.关联规则挖掘B.特征描述C.分类分析D.聚类分析2. 下列______工具是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CASE工具。
A.Developer/2000B.PowerBuilder/2000C.Discoverer/2000D.Designer/20003. 数据流程图(DFD)是用于数据库设计中哪个阶段的工具? ( )A.概念设计B.逻辑设计C.需求分析D.物理设计4.4.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5. 设待排序关键码序列为(25,18,9,33,67,82,53,95,12,70),要按关键码值递增的顺序进行排序,采取以第一个关键码为分界元素的快速排序法,第一趟完成后关键码95被放到了第几个位置?A.7B.8C.9D.106. 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一个N:M的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键是______。
A.N端实体的键B.M端实体的键C.N端实体键与M端实体键组合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7. 设备驱动程序负责接收和分析从设备分配转来的信息以及设备控制块等内容。
下列哪一项不是设备驱动程序的功能?A.根据请求传送的数据量,组织I/O缓冲队列B.利用I/O缓冲,对数据进行加工C.启动设备进行I/O操作D.I/O设备中断处理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事务T获得数据项S的共享锁,则T可读S又可写SB.如果事务T获得数据项S的共享锁,则S可读T但不能写TC.如果事务T获得数据项S的排他锁,则T可读S又可写SD.如果事务T获得数据项S的排他锁,则S可读T但不能写T9. 事务的ACID特性中的C的含义是A.一致性(Consistency)B.临近性(Contiguity)C.连续性(Continuity)D.并发性(Concurrency)10. 如果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是M:N,则在转换成关系模型时,如何引入第三个交叉关系?A.需要B.不需要C.无所谓D.将两个实体合并二、填空题(10题)11. 在顺序表(4,7,9,12,13,14,18,19,22,29,50)中,用二分法查找关键码值11,所需的关键码比较次数为______。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Ⅱ级《Access数据库》(2010)考试大纲及样题(试行)一、考试目的与要求Access是Microsoft Office家族成员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和易学易用的特点。
使用Access 并不需要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就可以通过全中文的界面轻松地创建和维护数据库,还可以进行各种查询,创建各种窗体和报表,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要求达到以下“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目标:知识方面:建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搞懂关系数据模型的特点和方法。
技能方面:掌握Access2010操作,在Access2010的环境下创建数据库,使用数据库对象解决数据处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考试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2.Access2010的启动与退出,工作界面和工作环境的设置3.数据库工具的使用4.数据库和数据表的创建、表间关系的创建,数据的编辑、排序和索引的建立、数据的导入和导出5.数据的查询6.窗体和报表的设计的创建7.宏与代码的创建8.数据库管理及等方面的内容二、考试内容(一)数据库基础知识【考试要求】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领会数据库方式管理数据的特点和优越性;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领会E-R图和关系模型的内涵,初步掌握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的方法,掌握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的方法。
重点是领会数据库系统的组成、DBMS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ER模型、关系模型和掌握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
内容中的难点是理解数据模型概念。
【主要考点】掌握从E-R图导出关系模型的方法。
重点是领会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2.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模型(实体的完整性,参照的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字段,域,值,主关键字等。
3.关系运算基本概念: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基础第一学月测试题-赵峰梓潼县七一高级职业中学校ACCESS2010数据库应用基础第一学月测试题一、填空:(共10分每题2.5分)1.数据库是存放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
英文简写是:__________.2.实现有组织、动态地存储大量关系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我们称为数据库系统。
英文简写是:__________.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实现对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英文简写是:__________.4.目前大多数大中专院校在学习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FoxPro、SQLServer、Oracle和我们现在学习的______数据库。
5.一个人与他的身份证号码对应关系是____对一。
二、单选题(共35分每题2分)1.数据库管理系统是()A. 系统软件B.操作系统C.应用软件D.QQ软件2.Access2010数据库的扩展名是()A. *.accdbB.*.mdbC.*.psdD. *.bf3.当前流行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的是()A. 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C.网状模型D.星型模型4.二维表的第一行的所有数据称为一个元组代表一个实体相当于一条()A. 记录B.字段C.关键字D.关系表5.二维表中的每一列称为关系的一个属性也就是()A.字段B.记录C.关键字D.关系表6.一个数据表只有一个主键,且主键字段不允许输入()A. 记录B.空值C.字段D.掩码7.一个数据表只有一个主键,且主键字段不允许输入()A. 记录B.空值C.字段D.掩码8.Access数据库中姓名字段的数据类型应是()A. 数值B.文本C.自动编号D.OLE对象9.Access数据库中我们每人都有一个身份证号,身份证号的数据类型就是()A. 数值B.文本C.附件D.自动编号10.Access数据库中我们中的电话号码的数据类型应是()A. 数值B.文本C.自动编号D.OLE对象11.查询可分:选择、交叉、操作、SQL和()A. 自动查询B.参数查询C.模糊查询D.字段查询12.数据关系型数据库查询使用SQL查询是()A. 自动查询B.结构化查询语言C.模糊查询D.字段查询13.统计指定字段中的记录数用下列哪个函数()A. SUM()B.COUNT()C.MAX()D.MIN()14.统计指定字段中包含一组值的平均值用下列哪个函数()A. SUM()B.AVG()C.MAX()D.MIN()15.统计指定字段内最大值用下列哪个函数()A. SUM()B. .MAX()C.AVG()D.MIN()16.函数INT(3.9)返回的值是()A. 3.9B. 4C.3D.3917.函数INT(-3.9)返回的值是()A. 3.9B. 3C.4D.-318.函数FIX(-3.9)返回的值是()A. 3.9B. 4C.3D.-319.函数ROUND (3.567,2)返回的值是()A. 3.567B. 3C.3.5D.420.函数ROUND (3.567,0)返回的值是()A. 3.567B. 3C.4D.3.5621.函数SPACE (6)返回的值是()A. 数字6B.文体6C.货币6D.6个空格22.函数STRING (4,”梓潼七一职高”)返回的值是()A. 七一B. 七一职高C. 梓潼七一职高D.梓潼七一23.函数LEFT (”梓潼七一职高”,2)返回的值是()A. 七一B. 七一职高C. 梓潼七一职高D.梓潼24.函数LEFT (”梓潼七一职高”,4)返回的值是()A. 七一B. 七一职高C. 梓潼七一职高D.梓潼七一25.函数RIGHT (”梓潼七一职高”,4)返回的值是()A. 七一B. 七一职高C. 梓潼七一职高D.七一职高26.函数MID (”梓潼七一职高”,1,4)返回的值是()A. 七一B. 七一职高C. 梓潼七一职高D.梓潼七一27.函数LEN (”梓潼七一职高”)返回的值是()A. 七一B. 4C. 5D.628.函数UCASE (”zitonqiyizhigao”)返回的值是()A. zitongqiyiB. ZITONGQIYC. zitongqiyizhigaoD.ZITONGQIYIZHIGAO29.函数LCASE (”ZITONGQIYIZHIGAO”)返回的值是()A. zitongqiyiB. ZITONGQIYC. ZITONGQIYIZHIGAOD.zitongqiyizhigao30.函数DATE()返回的值是()A. 当前星期B. 年月日时分秒C. 时分秒D.系统当前年月日日期31.SELECT姓名,身份证号FROM学生信息表WHERE 性别=“男”该语句表示()A. 查询学生信息表中姓名和身份证号字段所有性别是男生的所有记录B. 查询学生信息表中所有字段但性别是男生的记录C. 查询学生信息表中所有是男生的记录D.查询学生信息表中姓名和身份证号字段所有记录32.INSERT INTO 学生信息表(姓名,成绩)VALUES(“张三”,”100”)该语句表示()A. 插入学生信息表中姓名为张三成绩为100一条记录B. 插入学生信息表中姓名为张三成绩为100所有记录C. 删除学生信息表中姓名为张三成绩为100所有记录D.修改学生信息表中姓名为张三成绩为100一条记录33.UPDATE 学生信息表SET 政治面貌=”群众”)WHERE政治面貌=”党员”该语句表示()A.所有学生信息表中政治面貌为党员的信息修改为政治面貌为群众。
1、矩阵中元素按行和按列都已排序,要求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m+n),因此不能采用常规的二层循环的查找。
可以先从右上角(i=a,j=d)元素与x比较,只有三种情况:一是A[i,j]>x,这情况下向j 小的方向继续查找;二是A[i,j]<x,下步应向i大的方向查找;三是A[i,j]=x,查找成功。
否则,若下标已超出范围,则查找失败。
void search(datatype A[ ][ ], int a,b,c,d, datatype x)//n*m矩阵A,行下标从a到b,列下标从c到d,本算法查找x是否在矩阵A中.{i=a; j=d; flag=0; //flag是成功查到x的标志while(i<=b && j>=c)if(A[i][j]==x) {flag=1;break;}else if (A[i][j]>x) j--; else i++;if(flag) printf(“A[%d][%d]=%d”,i,j,x); //假定x为整型.else printf(“矩阵A中无%d 元素”,x);}算法search结束。
[算法讨论]算法中查找x的路线从右上角开始,向下(当x>A[i,j])或向左(当x<A[i,j])。
向下最多是m,向左最多是n。
最佳情况是在右上角比较一次成功,最差是在左下角(A[b,c]),比较m+n次,故算法最差时间复杂度是O(m+n)。
2、二路插入排序是将待排关键字序列r[1..n]中关键字分二路分别按序插入到辅助向量d[1..n]前半部和后半部(注:向量d可视为循环表),其原则为,先将r[l]赋给d[1],再从r[2] 记录开始分二路插入。
编写实现二路插入排序算法。
3、给出折半查找的递归算法,并给出算法时间复杂度性分析。
4、给定n个村庄之间的交通图,若村庄i和j之间有道路,则将顶点i和j用边连接,边上的Wij表示这条道路的长度,现在要从这n个村庄中选择一个村庄建一所医院,问这所医院应建在哪个村庄,才能使离医院最远的村庄到医院的路程最短?试设计一个解答上述问题的算法,并应用该算法解答如图所示的实例。
多媒体数据库学院:计算机学院班级:计Y103班姓名:李国秀学号:201000403106指导老师:原庆能老师数据库技术是20实际60年代后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技术。
由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大大扩展,现在几乎各行各业都在使用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最广泛的计算机应用之一。
据统计,计算机技术有60%以上用于管理,而管理是离不开数据库系统的。
数据库的规模和性能,数据库信息量的多少和使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标志。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
DBMS 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接口,提供对数据库的定义和管理,用户通过DBMS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操作。
为了保护数据安全,DBMS 还提供数据控制功能,如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故障的发现与恢复,等等。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多媒体信息也越来越多,不但信息量日益增大,而且媒体形式也日益增多。
随着多媒体数据逐渐进入数据库,不但信息量日益增大,而且媒体形式也日益增多。
随着应用的需求,许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用户需要将常规计算机系统平台扩展为支持多媒体的系统平台。
例如,企业要继续使用现存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但是他们又想将多媒体应用软件和文档的管理融合在一起,加到现存的系统和应用软件上。
采用多媒体系统,通过视觉或听觉进行交互,很容易对信息要求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
将多媒体系统及文档管理与现有的应用软件结合在一起,可明显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对数据存储技术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不少传统的数据库其实也支持诸如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数据的存储和检索,但由于是以处理文本、数值类数据的方式来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所以不能适应多媒体数据库存储和检索的特殊性。
为了满足对多媒体数据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出现了多媒体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MMDBMS)。
一、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MMDBMS)能够有效地存储和操纵多媒体数据。
1、二路插入排序是将待排关键字序列r[1..n]中关键字分二路分别按序插入到辅助向量d[1..n]前半部和后半部(注:向量d可视为循环表),其原则为,先将r[l]赋给d[1],再从r[2] 记录开始分二路插入。
编写实现二路插入排序算法。
2、约瑟夫环问题(Josephus问题)是指编号为1、2、…,n的n(n>0)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成一圈,现从第s个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报数,数到第m个人出列,然后从出列的下一个人重新开始报数,数到第m的人又出列,…,如此重复直到所有的人全部出列为止。
现要求采用循环链表结构设计一个算法,模拟此过程。
#include<stdlib.h>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next;
}listnode;
typedef listnode *linklist;
void jose(linklist head,int s,int m)
{linklist k1,pre,p;
int count=1;
pre=NULL;
k1=head; /*k1为报数的起点*/
while (count!=s) /*找初始报数起点*/
{pre=k1;
k1=k1->next;
count++;
}
while(k1->next!=k1) /*当循环链表中的结点个数大于1时*/
{ p=k1; /*从k1开始报数*/
count=1;
while (count!=m) /*连续数m个结点*/
{ pre=p;
p=p->next;
count++;
}
pre->next=p->next; /*输出该结点,并删除该结点*/
printf("%4d",p->data);
free(p);
k1=pre->next; /*新的报数起点*/
}
printf("%4d",k1->data); /*输出最后一个结点*/
free(k1);
}
main()
{linklist head,p,r;
int n,s,m,i;
printf("n=");
scanf("%d",&n);
printf("s=");
scanf("%d",&s);
printf("m=",&m);
scanf("%d",&m);
if (n<1) printf("n<0");
else
{/*建表*/
head=(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 /*建第一个结点*/
head->data=n;
r=head;
for (i=n-1;i>0;i--) /*建立剩余n-1个结点*/
{ p=(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
p->data=i;
p->next=head;
head=p;
}
r->next=head; /*生成循环链表*/
jose(head,s,m); /*调用函数*/
}
}
3、题目中要求矩阵两行元素的平均值按递增顺序排序,由于每行元素个数相等,按平均值排列与按每行元素之和排列是一个意思。
所以应先求出各行元素之和,放入一维数组中,然后选择一种排序方法,对该数组进行排序,注意在排序时若有元素移动,则与之相应的行中各元素也必须做相应变动。
void Translation(float *matrix,int n)
//本算法对n×n的矩阵matrix,通过行变换,使其各行元素的平均值按递增排列。
{int i,j,k,l;
float sum,min; //sum暂存各行元素之和
float *p, *pi, *pk;
for(i=0; i<n; i++)
{sum=0.0; pk=matrix+i*n; //pk指向矩阵各行第1个元素.
for (j=0; j<n; j++){sum+=*(pk); pk++;} //求一行元素之和.
*(p+i)=sum; //将一行元素之和存入一维数组.
}//for i
for(i=0; i<n-1; i++) //用选择法对数组p进行排序
{min=*(p+i); k=i; //初始设第i行元素之和最小.
for(j=i+1;j<n;j++) if(p[j]<min) {k=j; min=p[j];} //记新的最小值及行号.
if(i!=k) //若最小行不是当前行,要进行交换(行元素及行元素之和)
{pk=matrix+n*k; //pk指向第k行第1个元素.
pi=matrix+n*i; //pi指向第i行第1个元素.
for(j=0;j<n;j++) //交换两行中对应元素.
{sum=*(pk+j); *(pk+j)=*(pi+j); *(pi+j)=sum;}
sum=p[i]; p[i]=p[k]; p[k]=sum; //交换一维数组中元素之和.
}//if
}//for i
free(p); //释放p数组.
}// Translation
[算法分析] 算法中使用选择法排序,比较次数较多,但数据交换(移动)较少.若用其它排序方法,虽可减少比较次数,但数据移动会增多.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