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细则(修订稿)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15
辽宁省普通高中办学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辽宁省普通高中办学标准为规范我省普通高中建设,促进优质发展,提高办学水平,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第一条普通高中的设立或撤消,必须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开办时要领取办学许可证。
第二条全日制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第三条学校规模一般为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学生数45人,特色高中和少数民族高中规模可适当减小。
第四条学校选址必须符合国家《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标准的要求。
第五条学校必须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用地面积和校舍,校舍建筑要符合国家标准,并办理有土地使用证和校舍产权证书。
每生校园占地面积为40平方米。
每生平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教职工住房)不少于16平方米,绿化面积每生不少于1平方米。
第六条学校的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生活服务用房,按教育部、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配置和建设。
新建学校按标准上限配置和建设,现有学校未达标准的,应改造到符合标准。
第七条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依照《辽宁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细则》《辽宁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辽宁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执行(全文另发)。
第八条学校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建有网站并实现班班通;计算机配备生机比达到6:1,师机比达到1:1。
第九条学校要有足够的体育运动设施,要有400米环形跑道田径标准场地,要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馆,体育器材配备符合《辽宁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要按600人一套的标准配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器材,设立专用体质测试室。
第十条校园规划按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合理布局,环境体现教育性,校舍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绿化覆盖率不少于校园占地面积的30%;道路畅通,坚实平整,消防车能通达每幢建筑物;消防、供水、排水、供变电、保卫等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辽宁省一般高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细则
备注:有关限期改正和一票否决。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评估成果限期整改。
1.未按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旳。
2.违规收费、违规举行多种补课班旳。
3.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唯一原则评价教师、学生旳。
4.推销或变相推销教辅用书或商品旳。
5.有违规招生现象、“三限生”比例超过20%旳。
6.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重违犯师德旳。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评估成果一票否决。
学校出现重大安全、教学、刑事案件以及其他责任事故旳。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5.31•【字号】辽教发〔2021〕36号•【施行日期】2021.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进一步推进我省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5月31日关于进一步推进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 号),进一步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坚决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加快形成全省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新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特色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坚持传承创新。
立足学校历史、发展基础和办学实际,结合办学传统、文化积淀以及办学资源等优势,明确特色发展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示范性普通高中基本要求和评估办法示例性普通高中基本要求和评估办法一、基本要求1.招生规模符合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学生总数不得超过 xxx人。
2.学校设施完备,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
3.学校教师队伍稳定,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背景和资质。
二、教学管理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
2.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参与课堂讨论。
3.配备专门的教务管理人员,保证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三、现代教育手段1.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施。
2.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如虚拟实验室、远程教育等。
四、学生评估办法1.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方面评估学生学习情况。
2.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等,积极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五、校园文化建设1.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2.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六、校本课程开发1.强调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个性化,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置相关课程。
2.定期进行课程评估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以上内容为示范性普通高中基本要求和评估办法,学校应按照以上要求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特殊应用场合1. 特殊学生群体需求针对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群体,如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或国际学生等,可以增加以下条款:•设立专门的学前教育班级,提供适合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
•配备特殊教育教师和辅导员,为特殊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辅导服务。
•提供国际学生的语言培训,并提供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国际学生的综合发展。
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特殊学生群体需求较多,可能需要额外的人力资源和经费支持。
解决办法:学校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以确保特殊学生群体得到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2. 非传统教育模式针对实施非传统教育模式的学校,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或远程教育等,可以增加以下条款:•设立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创新实践项目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关于实施一般普通高中质量提升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4.07.03•【字号】辽教发[2014]106号•【施行日期】2014.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关于实施一般普通高中质量提升项目的通知(辽教发[2014]106号)各市及昌图县、绥中县教育局、财政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升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决定在全省实施一般普通高中质量提升项目(以下简称提升项目),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普通高中教育处于现代教育体系的中间位置,事关全省教育协调发展水平和整体发展质量。
一般普通高中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普通高中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必须在建设教育强省的进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实施提升项目要以“扶弱变强、整体提升”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分类管理、滚动推进”的基本原则,通过3至5年的努力,对一般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进行一轮标准化改造和配置,改进一般普通高中的发展生态,助推学校的内涵发展,力争在2020年前培植出一批改革氛围浓厚、特色比较鲜明、质量社会认可的新优质高中,为建成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
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统筹规划提升项目实施,科学安排提升项目资金,让学校在有序的基础上快速提升。
同时要兼顾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学校的衔接、融通和对接,与各级各类教育形成“一盘棋”,促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开展。
2.分类管理。
各地要在区域统筹的基础上,指导各项目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根据不同的办学基础与条件自主选择发展内容和方向,灵活制定提升项目的推进策略,抓住规划、实施、评价等关键环节,对项目学校进行分类管理,做到一校一方案、一校一路径、一校一评价。
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辽宁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4.12.06•【字号】辽政发[1994]56号•【施行日期】1994.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辽宁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的通知(辽政发[1994]56号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六日)现将《关于<辽宁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辽宁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为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12月,省委、省政府颁发了《辽宁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了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
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和我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任务。
现结合贯彻《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文件)精神,制定《辽宁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一、到2000年我省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1.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本世纪末,我省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在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文盲,人均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在城乡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大中专院校的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使各类专业人才总量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第二次创业”的需要,初步形成具有我省特点、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体系。
2.到1997年全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下同),即占全省总人口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入学率和三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0%以上。
到2000年,在全省城市和所有县(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95%以上,三年巩固率达到90%;全省小学入学率达到99%以上。
为残疾、弱智儿童入学创造更好的条件,使之与其他儿童同步实施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