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下学期第二课山川秀美-浙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12
山川秀美第一框复杂多样的地形我国地形特征?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山区是对那些地形的统称?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多少?山地、丘陵、较崎岖高原 2/33、我国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黄土高原:沟横纵壑,支离破碎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高原(世界屋脊)重要作物—青稞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云贵高原:崎岖不平,石林广布四大盆地准格尔盆地:天山以北,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第二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我国最大盆地,最干旱,内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盆地(位于第一阶梯),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四川盆地:最富饶,多紫色土,其中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最大)4、人口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平原、丘陵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较密集高原、山地交通不便,人口较稀少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6、三个阶梯的地形单元第一阶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高原、盆地第三阶梯:平原、丘陵7、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8、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9、地势特点的影响?(对河流的影响):使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在各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候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第二框季风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两大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的五种气候类型及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旱、雨两季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寒冷,气压低,缺氧什么是夏季风?来自海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偏南风,温暖湿润。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二课山川秀美季风的影响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二课《山川秀美》——季风的影响。
本框介绍了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以季风气候为重点,阐述了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和影响,是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特点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范围;理解季风气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观察相关材料,逐步提高分析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逐步学会辩证看待、分析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读图和析图的习惯;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季风气候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利弊影响。
四、课时、课型一课时、新授课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图示法六、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七、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具备了相应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但是本课内容涉及大范围的气候分布,学生从生活周围获取的感性认识还不充足,对中国气候也缺乏整体、系统的感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和引导。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杭州冬季吹的是什么风啊,和夏季的时候有没有不一样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种风向有规律变化的风就是季风,从而引出今天有关季风的学习内容《季风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1)气候类型多样1、观察课本P14页图5—18中国气候类型图,找一找我国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我国气候类型多样,自南向北主要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的高原山地气候)。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知识点详解第二课第一框男生女生1、青春期男生女生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P14※①布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②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2、对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的正确态度?P15※男生和女生的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应平静而欣然地接受,不要过于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3、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什么影响?P15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4、对性别角色认识的意义与消极影响?P16※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积极作用)②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消极作用)5、对待性别角色我们不要受什么影响?P16我们在接受自IA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O6、如何对待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从性别优势上看男生女生应该如何相处?)「皿※①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②不自傲,不自卑。
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第二课第二框青春萌动1、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P18※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注意H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2、与异性相处的意义?P19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
②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3、如何与异性交往?P19※①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②注意交往的时间、地点、频率、方式。
4、如何正确理解爱情?P21※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爱情意味着欣赏和尊重,更需要贡任和能力。
5、如何认识并正确对待异性腆胧的情感?P20-21※①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
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②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复杂多样的地形》学习任务单请你回忆一下:世界陆地地形主要有几种?哪几种?学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教学1.找一找:我国有几种地形?学生回答。
2.出示地图:我国主要的地形:三大平原、四大高原、三大丘陵、四大盆地、主要的山脉(三纵三横一弧)学生阅图回答。
(1)抢答:说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2)抢答:说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高原名称。
点拨:A.山脉与高原的关系,如: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横断山脉之间B.分析四大高原的景观差异(3)抢答:说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盆地名称。
点拨:A. .山脉与盆地的关系,如: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B.分析四大盆地的景观差异(4)抢答:说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平原名称。
点拨:分析三大平原的景观差异3.我国地形的特点(1)我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出示饼状图。
读一读A.我国是不是一个多山的国家?B.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多少?学生分析回答。
(2)我国地形的第二个特点:山区面积广大。
A.开发和建设山区,首先要对山区有正确的认识。
下面是小明和小玲各自对山区的感受。
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你有什么看法?B.中国人口分布与地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吗?C.出示地图:我国的地势特点?地势的影响:a.我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有什么样的关系?b.长江和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这与地势有关吗?说说你的理由。
填写:1、图中所示山脉名称2、四大高原3、四大盆地4、三大平原【任务一】:1、写出分布在我国地势每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单元。
【任务二】:小组合作探究:根据视频及下列的资料,任选我国地形的一个特点,分析它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资料:1、本小组选择的地形特点:2、该地形的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
山川秀美1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目标:1.知道我国的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一大丘陵,并能在中国地形图上一一找出;2.知道山区的含义3.知道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地点;(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从自己生活的地区,了解自己家乡的地形及其主要特点,以及这种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影响;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将要出示的几张图片,并一一说出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哪种地形?多媒体打出图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教师:这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世界五种基本地形。
那在我国能找到这些类型吗?今天,我将带同学们去感受一下中国的地形特点出示课题:复杂多样的地形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多媒体上出示《中国地形图》(即教材图5—13),在教师的指点下让学生在图上一一找出中国的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一大丘陵巩固:先让同学们根据教材图5—13,熟记刚才指点过的地形单元,五分钟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中国地形空白图,让学生填图。
教师: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例如昆仑山与天山之间夹着塔里木盆地,下面我请几位同学从高原、盆地、平原中各选择一个来描述一下。
学生回答。
教师:可见,我国山脉众多,又有四大高原、盆地,还有三大平原及丘陵,这说明了我国地形的什么特点?得出我国的地形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引导学生回答,并在多媒体上展示。
)过渡:不同地形下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又是如何呢?就让我们一同去看看。
请大家先看四张图片。
出示图片提问:这四张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地形?这四种不同地形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归纳:由此可见,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二课山川秀美》评课稿一、引言《第二课山川秀美》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中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我国山川秀美的自然景观,展示了中华大地的壮丽之美。
本文旨在评价该课文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师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二、教学目标本课旨在通过学习《第二课山川秀美》,使学生能够:1.了解我国山川秀美的地理特点;2.培养学生的地理认知和观察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山川秀美的分布情况;2.我国的著名山川景观。
3.2 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2.结合多媒体资料,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感受中国的山川秀美;3.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山川的了解;4.教师讲解,向学生呈现更深入和全面的信息;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引入一段描述中国山川的诗词,如《登高》或《望庐山瀑布》,让学生欣赏诗意和山川之美。
4.2 学习与讨论1.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感受中国山川的壮丽景色;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国山川的了解;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出问题和疑惑。
4.3 讲解和拓展1.教师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讲解中国山川的分布情况和地理特点;2.教师以案例方式介绍中国的著名山川景观,如黄山、长江等;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山川的地形、生态和人文特点。
4.4 思考和总结1.学生自由讨论,表达对中国山川的思考和感受;2.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和感悟;3.教师梳理学生的思路,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补充知识。
五、课堂评价5.1 评价方式本课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能否准确描述中国山川的地理特点;2.学生是否能够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学生表达意见是否清晰,思维是否开放和创新。
5.2 评价准则和建议1.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鼓励多样化的答案和思考方式;2.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其提升写作能力和合作能力;3.提醒学生在表达意见时要注意用词准确、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