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300.50 KB
- 文档页数:2
平面构成要素:点、线、面一、点(1)点的概念:在几何学的定义中,点是无面积的,它只表示其存在的位置,如在客观形象上的棱角、线的开始与末端、线的交叉、线的转折处等。
但是在设计造型时,点如果没有形,便无法进行视觉传达或表现。
因此,点必须有面积、大小和形状。
(2)点的形状:点一般以圆形形状来表示,它是无棱角、无方向的。
在构成中,点的形态并不仅限于此。
它还可以是各种不同的简单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
点的基本特征不在于形状,而在于面积的大小。
面积越小,点的感觉越强;面积越大,越具有面的感觉。
就点与形的关系而言,以圆点视觉最强。
(3)点的性质与作用:点具有吸引视线并能诱导视线作上下左右移动的作用。
当框架内出现一个点时,它能吸引和集中人的视线,是视觉处于静止状态。
当框架内出现两个点,会使视觉从一个点向另一个点移动。
两点距离越近,引力越强,反之亦然。
如果两个点大小不同,视线会从大点向小点移动,大对小有吸引力,并且会产生方向感。
当框架内出现三个点或五个点,就会产生动感或秩序感。
当框架内出现依次排列的多个点,则会产生线的感觉。
点按照大至小或疏至密排列,还可使形状产生凹凸感或明暗感。
(4)点的构成:点移动产生线,点的聚集产生面,点的依次排列会有时间和空间的意义。
点的组合构成可形成具有节奏感和空间感的图形。
如果点的排列和点的数量、大小等因素发生变化,还会产生不同组合的图形,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应。
点的构成是以点的视觉特征为依据,将点疏密排列,产生了点的空间构成效果;将点作有序的渐变排列,产生出节奏感;将点作方向变化的排列,产生出时间的意味;将点作下落式斜向排列,产生出速度的感觉。
不同的构成方式,反映出不同的心理效应。
点构成的视觉效果和心理联想是在多个点的组合排列中反复推敲、体会中逐步表现出来的。
二、线(1)线的概念:在几何学定义里,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只有长度和位置,没有宽度和厚度。
它是反映在面的边缘、形的边缘、面和面的交界处。
平面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
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
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
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
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平面构成的要素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点的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平面构成是指在平面上通过各种图形元素来表现出具有形态特点的构成方式。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是指构成表面的形态元素,是平面构成的组成部分,也是平面构成的基本表现形式。
在视觉艺术设计中,平面构成形态要素的运用非常广泛,如排版设计、平面广告、海报、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都离不开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下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1. 点点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是构成所有平面图形的基础。
点可以被用来传达位置关系,创造空间感以及连接图形之间的元素。
在设计作品中,点的大小、颜色和位置的选取对于传达情绪和感觉至关重要。
点也是表现节奏感的有力工具。
2. 线线是连接两个点的直线,在平面构成中也是非常基本的构成元素。
它不仅能建立起平面构成的物体,还能够传达出各种情感和结构感。
线条的粗细、曲直度、纹理和颜色都能够影响到平面构成的表现力和效果。
3. 面面是由线条所组成的闭合形状,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在设计作品中,人们常常使用多边形来组成各种图案。
因为多边形能够表现出一种稳定的结构感和简单的美感。
不同的线条和多边形的组合构成了各种复杂的平面图形。
4. 颜色颜色是平面构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
它在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影响到设计作品的表现力和效果。
颜色的选择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也可以帮助人们识别不同的图形元素。
5. 纹理纹理是表面的质感,是平面构成中的一个辅助要素。
纹理的种类非常多,有粗糙、光滑、毛茸茸、硬朗等等。
通过添加不同的纹理,可以在设计中表现出各种质感和层次。
6. 图案图案是一种能够在平面上进行重复的形态要素。
它可以通过重复、旋转和对称来达到丰富图形的目的。
在设计中,图案被广泛运用,如花纹、图章、图案等。
7. 空间空间是平面构成中能够产生深度和维度感的要素。
通过利用透视原理、阴影和色彩的变化,可以创造出各种空间感。
8.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指在平面构成中对不同的表面做出不同的处理。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概述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五章: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目录Contents平面构成的形式第四章单元概述在对造型基本要素——点、线、面进行分解与组合的过程当中,依据形式美法则,可以归纳出多重构成形式,如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特异构成、对比构成、肌理构成、空间构成等。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是平面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组织手段,用以创造美的视觉效果。
•【要点提示】•1.骨骼与基本形的概念•骨骼指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
平面造型中,骨骼支配着整个画面的秩序,确定骨骼是创造美好形式的基础和前提。
平面构成中的骨骼,支配着构成单元的排列方法。
骨骼的本身结构,一种是规律性的,叫做规律性骨骼;一种是非规律性的,叫做非规律性骨骼。
规律性骨骼是按照数学方式,有秩序的排列。
最典型的是正方形格式,也有长方形格式、斜向格式、水平错位或波形曲线格式等,如图4-1所示。
规律性骨骼可以是等分单位的重复骨骼,也可以是渐次改变分割距离的渐变骨骼。
这种骨骼形式给视觉带来平稳的节奏变化,造成严格的秩序美感。
非规律性骨骼也叫自由骨骼,指骨骼没有严格的距离限制,随意性很大,是一种较自由的构成形式。
这种骨骼的自由性,会形成视觉跳跃性的动感,富于变化,但在构成中往往要注意画面的均衡和整体的统一。
•图4-1规律性骨骼•基本形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
任何形式都可以作为基本形,最典型的是单纯的几何形态,如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态等等,或在基本形的格线内运用点、线、面进行分割。
也可以是相对完整的具象形态,或经过简化和提炼的抽象形态,如人物、动物、植物造型等。
不同形态的基本形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构成中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要点提示】•1. 重复构成的概念•2. 重复构成的形式•一、重复构成的定义•重复构成是把设计好的基本形纳入重复的骨骼内,使基本形在构成画面中重复出现。
平面构成1.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线面2.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体现了一种秩序美感);均衡(不对称的构成形式一定要达到视觉上力的均衡,才能产生美感);变化(形态变化方法:加法、减法、分割法、重叠法、差叠法、透叠法);统一(持久的美感);点、线、面综合构成3.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4.构成是现代艺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诞生而生,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业产品息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构成形象奉行的是理性的、简约的、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需求的原则。
作品往往是机械的、冷漠的,追求的是“少就是多”,适合产品的批量复制。
5.图案是装饰艺术,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生活、劳动和手工艺密切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图案形象往往是有机的、富于情感的,是人类真情的自然流露。
图案创造注重的是师法自然和传统,认为自然是源,传统是流,源与流缺一不可.因此,表现的内容常常是自然的美、生命的美,需要对自然进行提炼、归纳,对传统进行研究、学习。
常常经过具象——变形——意象——抽象的过程,使图形或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图案只限于染织、服装、广告、建筑及器皿等方面的装饰。
6.设计师试图在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件有用的产品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他们还希望能够把传统、文化、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一个小小的物品里,使之成为人们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7.大小点的更替会产生节奏感;由大到小旋转的点会产生深入感。
在同样大小的点中,明亮的、暖色的点感觉大,有扩张感;深色的、冷色的点感觉小,有收缩感。
8.两条平行的直线,在发射线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的错视效果。
9.面的性质:任何图形,都是由图与底两部分组成的。
在画面中,成为视觉对象的部分叫图,其周围的空间叫底.图,也称“正形”,具有清晰、前进的感觉,并具有使形突出的性质;底,也称“负形”,起到衬托、显现图的作用。
平面构成的要素
平面构成的要素有很多,以下是平面构成常见的要素:
1.点(Point):点是平面构成的最基本要素,通常用于表示位置或焦点。
在设计中,点可以用来吸引注意力或标志特定的地点。
2.线(Line):线是由一系列点连接而成的,它可以用来创造方向、形状、边界和分隔线等。
线的长度、方向和曲线程度可以影响构图的动态和平衡。
3.形状(Shape):形状是由线、点或其他元素组成的封闭区域。
不同的形状可以用来区分和组织图像中的元素。
基本的形状包括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4.颜色(Color):颜色在平面构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传达情感、吸引注意力、创造对比和和谐等效果。
颜色的选择和运用可以影响视觉效果。
5.纹理(Texture):纹理是表面质地的外观,它可以用来增加深度、增强触感、以及引起兴趣。
纹理可以是粗糙、光滑、细腻等不同类型。
6.方向(Direction):方向是指线条或形状的走向,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目光,创造运动感或平衡感。
方向性元素可以是水平、垂直、对角线等。
7.大小(Size):大小是元素的尺寸,可以通过大小的差异来引起注意或创造比例感。
大的元素通常更引人注目。
8.空间(Space):空间是平面构成的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合理运用空间可以创造层次、平衡和节奏感。
9.对比(Contrast):对比是指元素之间的明显差异,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对比可以强调重要元素,增强视觉效果。
10.运动(Motion):运动是通过元素的排列和方向来传达动态感。
它可以用来表现时间、动作和活力。
设计基础(一)设计中的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内容: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1、点 2、线 3、面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4、变异构成形式5、对比构成形式6、密集构成形式7、分割构成形式 8、图与底构成形式 9、反常态构成形式10、空间构成形式一、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研究视觉语言的特征及构成规律和审美原理的学科。
它重在研究和分析视觉语言的形态、空间、运动、光、比例等因素的变化和心理规律,极力伸张视觉语言的要素,提高视觉形象的表现力,为人类创造美好的视觉环境服务。
二、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形态要素分为概念形态和现实形态。
•概念形态指人的视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觉的形,它似乎存在,但实际并不存在,我们认为它只存在于意念之中。
•现实形态,针对概念形态而言,即能看到或能触到的那种实际感觉到的形。
现实形分为具体形和抽象形,具体形又包括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抽象形包括冷抽象(几何学形)和热抽象(非几何学形)。
点的构成:线的构成:直线的心理效果:是强性、明晰、单纯、顽固、直接等,具有男性性格粗直线:强力、钝敏、粗笨细直线:神经质、锐敏、尖锐锯状直线:不安定、焦虑曲线分为几何曲线、自由曲线:几何曲线比较明确,易于理解,高贵。
自由曲线比较复杂,富于变化。
面的构成:•面的形象无限丰富,概括起来有直线形、曲线形、偶然形。
•直线形又包含几何直线形和自由直线形。
•曲线形又包含几何曲线形和自由曲线形。
三、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极为丰富,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世界,有自然形态,又有人为形态,对形态的空间、速度、质感等特征的分析,是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前提。
形态与心理:《记忆的永恒》萨尔瓦多·达利形态与传达:形态与空间:形态与运动:形态与光:形态与变形:形态与质感:四、平面构成形式美的原理•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五、平面构成的形式平面构成的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密集、分割、图与底、反常态等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是指以平面而不是立体而表现的视觉元素,它是视觉艺术创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字体、颜色、形状、比例、对比、阴影、过渡等。
首先,字体是图像构成的重要元素,不同的字体代表不同的涵义,它可以丰富画面的内涵,以表达更多的信息。
例如,粗体表示强调或醒目,斜体代表新颖和特别,而花体则与传统相关,表达了典雅和庄严。
其次是颜色,颜色可以影响视觉影响,所以要把握好对应的色彩使用,让作品有更加明显的图案,达到美的效果十分有效,比如蓝色表示冷静和宁静,绿色表示希望和生机,而红色表示热情和温暖。
第三就是形状,形状的使用可以把画面的构成更加灵活,比如说圆形表示睦邻友好,三角形表示目标性,矩形表示精确性,椭圆则表示流动性,这些都是具有统一性和系统性平面构成的重要元素。
第四,比例调节也是平面构成的重要要素,他可以利用大小的比例把作品变得合理美观,即使没有用色,也能表现出不同的意象效果,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第五,对比也是平面构成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同的图像对比,可以使图像更加强烈,更有力,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要注意在保持对比的同时,不至于使图案变得失去空间的协调性。
最后一个就是阴影,阴影也是最常用的图形构成技巧,在构筑图像时,可以给图形添加强烈的深度感,以及视觉内涵,以表达出人物的情感,通过调节阴影的深浅,保持画面的和谐美观。
再来就是过渡,它采用颜色、线条、技巧等多种手段,把不同的轮廓部位渐渐的连接起来,使图形更加一体化,把多个元素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形,以达到视觉上的统一和完整性,过渡也是平面构成中比较特殊但重要的元素。
总之,平面构成是视觉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上,就是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而其中字体、颜色、形状、比例、对比、阴影和过渡,则是最重要的元素。
要让作品充满生机,抓住观众的眼球,那就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表现出设计的力量。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点的构成(二).线的构成(三).面的构成(四).点线面综合构成
点的构成
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产生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
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们忽略。
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当画面中有两个大小不同时的点,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视线会逐渐地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点大到一定程度具有面的性质,越大越空乏,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
当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的点时,并各自有它的位置时,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会产生一条视觉上的直线。
当画面中有三个散开的三个方向的点时,点的视觉效果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映。
当画面中出现三个以上不规则排列的点时,画面就会显得很零乱,使人产生烦躁的感觉。
当画面中出现若干大小相同的点规律排列时,画面就会显得很平稳、安静并产生面的感觉。
点的线化:由于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张力,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我们平时画的虚线就是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