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1概述,点(造型基本要素)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45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CATALOGUE目录•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平面构成的材料与技法•平面构成的应用01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艺术,它以简洁的形态和纯粹的色彩来表现自然形态和情感。
平面构成是通过对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运用,创造出具有抽象性和形式感的画面。
平面构成的定义1 2 3平面构成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它是在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平面构成在20世纪中叶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平面构成在当今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平面构成追求简洁、精炼的形态和色彩,避免繁琐和复杂的细节。
简洁性均衡性对比与调和和谐性画面中的形态和色彩需要保持均衡,以使整个画面具有稳定感和平衡感。
通过对比和调和来创造出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画面中的形态和色彩需要相互协调,以使整个画面具有和谐感和统一感。
0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的概念在几何学中,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之一,它被定义为没有大小、方向和长度的概念。
而在平面构成中,点是具有大小、位置和形状的概念。
点的大小点的大小可以是实际的大小,也可以是相对的大小。
在实际的设计中,点的大小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调整。
点的形状点可以有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不同形状的点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线的概念01在几何学中,线是点在运动中所留下的轨迹。
在平面构成中,线是具有长度、位置和形状的概念。
线的分类02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类型。
直线具有力量感,曲线则具有动感和优雅感。
线的情感表达03不同形状的线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水平线可以表达平静、安定;垂直线可以表达崇高、庄严;斜线可以表达动感和速度感。
面的概念在几何学中,面是线在运动中所留下的轨迹。
在平面构成中,面是具有位置、形状和大小的概念。
面的分类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种类型。
几何形具有规律性和秩序感,自由形则具有自由感和个性化。
平面构成要素:点、线、面一、点(1)点的概念:在几何学的定义中,点是无面积的,它只表示其存在的位置,如在客观形象上的棱角、线的开始与末端、线的交叉、线的转折处等。
但是在设计造型时,点如果没有形,便无法进行视觉传达或表现。
因此,点必须有面积、大小和形状。
(2)点的形状:点一般以圆形形状来表示,它是无棱角、无方向的。
在构成中,点的形态并不仅限于此。
它还可以是各种不同的简单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
点的基本特征不在于形状,而在于面积的大小。
面积越小,点的感觉越强;面积越大,越具有面的感觉。
就点与形的关系而言,以圆点视觉最强。
(3)点的性质与作用:点具有吸引视线并能诱导视线作上下左右移动的作用。
当框架内出现一个点时,它能吸引和集中人的视线,是视觉处于静止状态。
当框架内出现两个点,会使视觉从一个点向另一个点移动。
两点距离越近,引力越强,反之亦然。
如果两个点大小不同,视线会从大点向小点移动,大对小有吸引力,并且会产生方向感。
当框架内出现三个点或五个点,就会产生动感或秩序感。
当框架内出现依次排列的多个点,则会产生线的感觉。
点按照大至小或疏至密排列,还可使形状产生凹凸感或明暗感。
(4)点的构成:点移动产生线,点的聚集产生面,点的依次排列会有时间和空间的意义。
点的组合构成可形成具有节奏感和空间感的图形。
如果点的排列和点的数量、大小等因素发生变化,还会产生不同组合的图形,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应。
点的构成是以点的视觉特征为依据,将点疏密排列,产生了点的空间构成效果;将点作有序的渐变排列,产生出节奏感;将点作方向变化的排列,产生出时间的意味;将点作下落式斜向排列,产生出速度的感觉。
不同的构成方式,反映出不同的心理效应。
点构成的视觉效果和心理联想是在多个点的组合排列中反复推敲、体会中逐步表现出来的。
二、线(1)线的概念:在几何学定义里,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只有长度和位置,没有宽度和厚度。
它是反映在面的边缘、形的边缘、面和面的交界处。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是设计和艺术创作中的基础概念,它们通过组合和排列形成各种图案和布局。
以下是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1. 点(Point):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元素,是不具有方向和大小的单一位置。
点的重复和排列可以形成线条和图案。
2. 线(Line):由一系列连接的点构成,具有长度和方向。
线可以是直的、曲的、粗的或细的,是构建形状和结构的基础。
3. 形状(Shape):是由线条、点或其他形状组合而成的封闭区域。
形状可以是几何形状(如圆形、矩形)或自由形状(如不规则轮廓),是构建图案和图像的主要元素。
4. 面(Plane):是由形状封闭的区域,具有宽度和高度。
在设计中,面可以被填充或采用不同的纹理和颜色,形成更为复杂的图案和结构。
5. 色彩(Color):是平面构成中的重要元素,可以通过调整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和色相来实现对设计的影响。
色彩可以用于引导视线、传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6. 纹理(Texture):是表面质感的表达,可以是平滑的、粗糙的、光滑的等。
纹理通过对比和变化,增强设计的视觉效果。
7. 空间(Space):是平面构成的三维表达,通过布局和排列元素在平面上的位置,营造出深度和层次感。
正、负空间的合理运用对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基本造型元素在设计中相互作用,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形成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设计师和艺术家可以通过熟练地运用这些元素,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作品。
平面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1.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通过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图形。
平面构成是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对平面构成的理解和运用,可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等几何元素,同时还包括了色彩、形状、质地等艺术元素。
这些基本要素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构成各种各样的平面构成形式。
3. 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平面的排列、平面的重复、平面的组合、平面的变形、平面的对比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平面构成可以表现出多样的美学效果。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 对称原则对称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对称的运用可以使图形显得稳定和均衡,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2. 节奏原则节奏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节奏的运用,可以增强图形的动感和韵律感,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平衡原则平衡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分布均匀和组合协调,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平衡的运用可以使图形看起来稳定,避免了单调和杂乱的感觉。
4. 重复原则重复是指图形元素在平面上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通过重复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统一感和整体性,使艺术作品更加连贯和一致。
5. 色彩对比原则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在平面上的对比和搭配。
通过色彩对比的运用,可以增加图形的鲜明度和对比度,使艺术作品更加饱满和生动。
6. 空间视差原则空间视差是指在二维平面上通过透视、比例等手段表现出的三维空间感。
通过空间视差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7. 素描构图原则素描构图是指在平面上通过线条的表现和排列,创造出形象和结构的构图方式。
通过素描构图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准确和生动。
三、平面构成的艺术运用1. 平面构成的作用平面构成在图形设计和美术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重复、对比等手段,使图形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吸引力。
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是指将平面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关系组织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平面构成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它关乎到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信息。
本文将从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构成原则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1. 点:点是平面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它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位置。
点的位置可以决定其它元素的相对关系。
2. 线:线是由点构成的,它有长度和方向。
线的形状和走向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产生视觉上的动态效果。
3. 形状:形状是由线构成的,它具有大小、边界和表面。
形状的大小和比例可以影响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
4. 颜色:颜色是平面构成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5. 纹理:纹理是平面构成中的细节表现,它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和质感。
6. 空间:空间是平面构成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透视和比例关系来表现。
二、平面构成的原则1. 对称:对称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稳定和平衡。
2. 平衡:平衡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的相对比例和位置关系的和谐统一。
3. 重复:重复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增加作品的统一感和节奏感。
4. 节奏:节奏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有序排列和重复出现的规律性。
5. 对比:对比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6. 运动:运动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方向和形态的流动感,它可以增加作品的动感和活力。
三、平面构成的应用实例1. 海报设计:海报设计是平面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对各个元素的组织和排列,可以传达出海报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信息。
2. 品牌标识:品牌标识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个元素的组织和排列,可以塑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和识别系统。
3. 展示陈列:展示陈列是平面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对展品的布局和陈列方式,可以展示出展览的主题和内容。
4. 网页设计:网页设计是平面构成的新兴应用领域,通过对各个元素的组织和排列,可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界面效果和交互体验。
平面构成的要素
平面构成的要素有很多,以下是平面构成常见的要素:
1.点(Point):点是平面构成的最基本要素,通常用于表示位置或焦点。
在设计中,点可以用来吸引注意力或标志特定的地点。
2.线(Line):线是由一系列点连接而成的,它可以用来创造方向、形状、边界和分隔线等。
线的长度、方向和曲线程度可以影响构图的动态和平衡。
3.形状(Shape):形状是由线、点或其他元素组成的封闭区域。
不同的形状可以用来区分和组织图像中的元素。
基本的形状包括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4.颜色(Color):颜色在平面构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传达情感、吸引注意力、创造对比和和谐等效果。
颜色的选择和运用可以影响视觉效果。
5.纹理(Texture):纹理是表面质地的外观,它可以用来增加深度、增强触感、以及引起兴趣。
纹理可以是粗糙、光滑、细腻等不同类型。
6.方向(Direction):方向是指线条或形状的走向,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目光,创造运动感或平衡感。
方向性元素可以是水平、垂直、对角线等。
7.大小(Size):大小是元素的尺寸,可以通过大小的差异来引起注意或创造比例感。
大的元素通常更引人注目。
8.空间(Space):空间是平面构成的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合理运用空间可以创造层次、平衡和节奏感。
9.对比(Contrast):对比是指元素之间的明显差异,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对比可以强调重要元素,增强视觉效果。
10.运动(Motion):运动是通过元素的排列和方向来传达动态感。
它可以用来表现时间、动作和活力。
构成第一章:概述1、什么是构成“构成”是指一种建立在“解构”、“重构”基础上的造型方法。
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材料)重新组构成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观念。
2、构成的起源由绘画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构成”1)、古典主义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流行于以法国为中心的西欧诸国。
它的主要特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古典美术的传统,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的历史故事,在艺术形式上,注重造型和对称、和谐的构图,追求单纯、庄重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
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微妙的明暗色调。
2)、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后半期形成于法国的一个重要的绘画运动,这些画家个性十分鲜明,非常讲究实际,但他们没有确定的共同遵守的具体原则、其最明显的原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片刻,表现纯粹的光的关系。
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等等。
3)、立体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代表人物:毕加索和波罗克、费尔南·莱热、罗贝尔.德劳内等4)、构成主义与风格派构成主义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
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
代表人物: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弗拉基米尔.塔特林、瑙姆.加博等风格派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
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之父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 ~1944)Kandinsky,Wassily 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
简述平面构成的所有知识点一、平面的定义和特点平面是指在一个平面上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体,它是二维的,没有厚度和体积。
平面可以用无限多条直线围成,也可以用多边形围成,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平面上的点可以任意连接,形成直线、曲线等。
二、平面上的基本要素1. 点:平面上最基本的要素,没有大小和方向,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2. 直线:由无限多个点构成,没有宽度和厚度,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3. 面:由无限多个直线围成,有长度和宽度,用大写字母表示,如P、Q、R等。
4. 角: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组成,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三、平面上的图形1. 三角形:由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图形,可以根据边长和角度分类,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
2. 四边形:由四条边和四个顶点组成的图形,可以根据边长和角度分类,如矩形、正方形、梯形等。
3. 多边形:由多条边和多个顶点组成的图形,可以根据边长和角度分类,如五边形、六边形等。
4. 圆:由一个固定点和到该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圆的特点是半径相等,可以通过半径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
四、平面上的基本性质1. 平行线性质:如果两条直线在平面上没有交点,则它们是平行线。
2. 垂直线性质: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且相交的角度为90度,则它们是垂直线。
3. 对称性质:平面上的一个点关于一条直线的对称点在该直线上,且与该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4. 相似性质: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则它们是相似图形。
5. 共线性质:如果三个或更多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它们是共线点。
五、平面上的运算1. 平移:将图形在平面上沿着某个方向进行移动,保持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2. 旋转:将图形绕一个点或一条直线进行旋转,保持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3. 缩放:改变图形的大小,使图形的各边和角度成比例地变化。
4. 对称:以一条直线或一个点为轴,将图形关于该轴对称,使得图形的每个点与对称点的距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