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节 动物的发育1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6
第20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复习目标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知识点1 动物的受精和生殖方式1.大多数动物和植物,包括人类,是通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
有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各提供一半遗传物质,结合成为一个新个体。
2.动物的受精方式有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方式。
鱼类和两栖类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受精方式都是体内受精。
3.有些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这类动物称为卵生动物。
有些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个体,这类动物称为胎生动物。
大多数卵生动物的受精卵是在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
卵生动物的卵细胞里含有共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4.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直接由一个动物细胞产出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动物后代的过程叫做克隆。
知识点2 鸟卵的结构1. 观察鸟蛋的结构: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贮存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在卵的钝段形成气室。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贮存哟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系带:固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
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
知识点3 鸟类和两栖类的发育1.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大多数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开始发育。
鸟卵产出以后,亲鸟开始孵卵,受精卵在亲鸟体温影响下,胚胎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雏鸟。
(2)有些鸟的雏鸟,从卵壳里孵化出来时,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就能随亲鸟觅食。
如鸡、鸭、鹅、大雁等。
(3)有些鸟的雏鸟,从卵壳里孵化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身上的绒羽很少,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的组织细胞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这些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完成。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血管遍布人体全身各处,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通道。
血管的管壁特点、管腔大小、血流速度、功能和血流方向不同,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慢,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远离心脏。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极慢,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靠近心脏。
毛细血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数量多,分布广,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流速度最慢,血细胞只能一个个通过。
脉搏是动脉的跳动,随运动加剧而提高。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结构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
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流经全身血管。
心率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
二、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无形态元素的部分,主要由水、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养料组成。
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类型。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无细胞核,圆饼状,红色多。
由于红细胞里含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现红色,血液也呈现红色。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白细胞有细胞核,结构特征大、很小、白色少。
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不规则红色。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四种,每种血型都有对应的抗原和抗体。
输血时要注意血型的匹配,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第20章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第1节动物的生殖【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的受精与生殖的方式。
2.概述鸟卵结构和主要作用。
3.说出动物克隆的大致过程【活动方案】活动一、描述动物的受精与生殖的方式1.雌性个体的卵细胞和雄性个体的精子,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这种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或“体内受精”);雌性个体要经过交配,雄性个体把精子送入雌性个体内,与卵细胞相遇而结合,这种受精作用方式叫做(“体外受精”或“体内受精”);鱼类和两栖类等动物受精作用方式为(“体外受精”或“体内受精”);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受精作用方式为(“体外受精”或“体内受精”)。
2.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孵化而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卵生”或“胎生”);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胎儿的生殖方式为(“卵生”或“胎生”);卵生动物的卵细胞中,含有发育的营养物质;(“卵生”或“胎生”)能够大大地提高动物的后代的成活率,增强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昆虫、鱼类、蛙类和鸟类等大多数动物的生殖方式为(“卵生”或“胎生”);猪、牛、羊、兔等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卵生”或“胎生”)。
3.下图是几种动物的繁殖行为,请据图回答:(1)金鱼的受精作用方式为,生殖方式为;(2)青蛙的受精作用方式为,生殖方式为;(3)蝴蝶的受精作用方式为,生殖方式为;(4)狗的受精作用方式为,生殖方式为;活动二、观察鸟卵的结构阅读课本P110观察鸟卵的结构,填写图中有关结构名称和功能:(1)图中①是,是进行的部位;②是,内贮存供胚胎发育的;③是,内贮存,供胚胎发育所需的;④是,具有保护的作用;⑤是,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和。
(2)鸟卵的受精发生在,鸟类的胚胎在(“体外”或“体内”)发育。
(3)雌鸟或人工孵化箱提供给受精的鸟卵继续发育的条件是()A.空气 B.营养物质 C.湿度 D.温度(4)你认为鸟壳上会有小气孔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想。
八年级生物复习讲义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组成。
2、血管的类型:、、。
3、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血流速度最快。
“把脉”一“脉”指的是。
4、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送回心脏。
手臂上的“青筋”是。
5、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管壁很薄,只允许单行通过,是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6、心脏是由心肌构成,分为个腔:上面两个分别叫、,下面两个腔分别叫、。
同侧的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有控制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7、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
心率与一致。
8、与心脏相通的血管: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9、血液的组成:和。
10、血浆的成分:、、和、、等。
功能:运载、运输。
11、血细胞的类型:、和。
12、的数量最多,无细胞核。
红细胞的功能:运输和部分。
红细胞是红色的,因为含,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容易,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容易。
13、:有细胞核;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14、血小板:无细胞核;有和的作用。
15、输血的原则:。
血型不和,会引起红细胞凝集。
一次献血,不会影响健康。
16、人的血型一般可分为:型、型、型、型。
17、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和。
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8、体循环的过程:→→→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
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等废物带走。
血浆也就从血转变为血。
19、肺循环的过程:→→肺部毛细血管→→,血转变为血。
20、某人的左心室每次射向主动脉的血量为70ml,此人的脉搏为70次/分,则:(1)它的心输出量为4900ml。
(2)心律为次/分。
21、在血液中逐渐入适量的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几乎透明的液体是,下层红色不透明的液体中有,两层交界处有一层白色的物质,这主要是和。
动物生长发育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经历着生命的各个阶段,从出生到成长、繁衍再到衰老。
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对于其后续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机制。
1. 胚胎发育动物的生命起源于受精卵,胚胎发育是动物生长的第一个阶段。
受精卵在受精后会经历细胞分裂、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等过程,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胚胎。
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基因的表达模式决定了不同细胞的命运和组织的发育。
同时,外界环境对于胚胎发育也有着重要影响,如温度、营养供应等因素能够调节胚胎发育的速度和质量。
2. 幼体期胚胎发育完成后,动物进入幼体期。
幼体期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动物在这个阶段会经历身体结构的巩固和功能的发展。
对于不同种类的动物来说,幼体期的持续时间各有不同,从几天到数年不等。
在幼体期,动物通常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从而促进身体的发育和器官的成熟。
3. 青年期青年期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也是动物从幼体向成体发展的过渡阶段。
在青年期,动物的身体逐渐达到成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性成熟逐渐显现。
同时,青年期也是动物学习和适应环境的阶段,它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和经验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4. 成体期成体期是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最终阶段,也是动物生命中最长的一个阶段。
在成体期,动物的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生殖能力达到顶峰。
动物在成体期继续生长,但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主要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成体期的持续时间依据不同种类的动物而异,有些动物的成体期只有几个月,而有些动物则能够延续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5. 衰老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动物会逐渐进入衰老期,这是生长发育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衰老期,动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开始出现退化和功能衰退的现象。
衰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但其发生速度和程度在不同种类的动物中存在差异。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人的生殖和发育一、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生殖系统组成功能男性生殖系统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储存精子精囊腺、前列腺分泌精液,有利于精子活动输精管输送精子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女性生殖系统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的管道,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注意:睾丸和卵巢既属于主要的性器官,又属于内分泌腺,叫性腺。
二、新生命的孕育从受精卵开始(1)受精:成熟的卵细胞在__输卵管__上部与精子相遇,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精子+卵细胞(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开始。
(3)怀孕:受精卵在输卵管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多细胞的胚胎,胚胎到达子宫后植入__子宫内壁__上,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发育到第二个月末的胚胎外貌已初具人形,称为__胎儿__,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过程称为__妊娠__,即怀孕。
(4)分娩:胎儿从母体__阴道__产出的过程。
(5)营养供应: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__卵黄__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通过__脐带和胎盘__从母体获得营养。
四、人的发育1.出生后的发育发育:婴儿出生后到__性成熟__的发育阶段。
分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__青春期__。
2.青春期的发育特点(1)身高和体重突增;(2)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3)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男女__生殖器官__的差异,叫做第一性征;男女出现的__其他性别__差异,叫做第二性征(如男生长胡须、声音洪亮而低沉、喉结突出;女生盆骨宽大、乳腺发达、声调较高等)。
3.月经和遗精是性成熟的标志(1)月经:女孩进入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__出血__现象。
月经周期的出现标志着女性具有了__生殖__的能力。
(2)遗精:男孩进入青春期,有时睡梦中会出现__精液__排出的现象。
它的出现标志着男性具有了__生殖__的能力。
4、计划生育的目标: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
苏科版⼋年级上册⽣物知识要点归纳总结⼋年级上册⽣物考点总结第15章维持⽣物体内的平衡⼀、⼈体内物质的运输:⼈体的组织细胞需要营养物质和氧,产⽣⼆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他们的运输主要依靠⾎液循环系统来完成。
⼈体的⾎液循环系统由⾎管、⼼脏和⾎液组成。
⽑细⾎管内⾎细胞只能⼀个个通过,⾎流速度最慢。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
它会随运动加剧⽽提⾼。
2、⼼脏⼼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率(与脉搏同步)。
正常成年⼈的⼼率是每分钟75次。
3、⾎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⑴、⾎液的组成:⾎浆的功能:运载⾎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由于红细胞⾥含有红⾊含铁的蛋⽩质,叫⾎红蛋⽩,所以红细胞呈现红⾊,⾎液也呈现红⾊。
⾎⼩板是最⼩的⾎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般不易看到。
⼈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红蛋⽩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则患有贫⾎;⼈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病时,会引起⾎液⾥⽩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
⑶、⼈的⾎型有A型、B型、AB型、O型种。
输⾎原则:同型⾎互相输;O型⾎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型的⼈;AB型⾎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型的⾎。
⼀个健康的成年⼈⼀次献⾎200~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鲜⾎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⑷、⾎液循环是指⼈体内⾎液在⼼脏和全部⾎管组成的管道中进⾏的循环流动。
动脉⾎:⾎液⾥红细胞中的⾎红蛋⽩与氧结合时,颜⾊鲜红。
静脉⾎:⾎液⾥红细胞中的⾎红蛋⽩与氧分离时,颜⾊暗红。
⑸观察⼩鱼尾鳍⾎液的流动⽅法:⽤湿纱布(保持⼩鱼的活性)把⼩鱼头包起来,只露出尾部,放在培养⽫底部;将培养⽫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低倍镜观察⾎管及⾎液流动(⾎细胞在⽑细⾎管中单⾏通过)⑹⾎压:⾎液在⾎管⾥流动时,对⾎管壁造成的侧压⼒。
健康成年⼈⾎压的收缩压⼀般为12~18.7kPa,舒张压⼀般为8~12 kPa。
成年⼈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kPa,就是⾼⾎压;收缩压经常低于12kPa,就是低⾎压。
⼆、排泄是⼈体将体内的多余的尿素、多余的⽔分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