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中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9.02 KB
- 文档页数:1
糖尿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
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糖水平增高、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此病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口渴等症状。
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脱水性休克等并发症[2]。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分析降钙素原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就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50例、糖尿病患者50例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中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A组,将其中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作为B组,将其中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C 组,将其中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D组。
A组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9例、21例;其年龄为32~70岁,平均年龄(51.03±1.18)岁。
B 组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4例、26例;其年龄为36~72岁,平均年龄(53.92±1.09)岁。
C组50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1例、29例;其年龄为33~74岁,平均年龄(53.47±2.01)岁。
D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中男性、女性的例数分别为27例、23例;其年龄为37~77岁,平均年龄(57.12±1.49)岁。
四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本研究经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查方法对各组人员均进行降钙素原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联合检测。
方法是:在清晨采集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4 ml。
将血样平均分为两份。
取其中一份血样置于迈瑞BC-531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中进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将另一份血样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
183急腹症-胃肠道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具有多种并发症,若治疗延误可影响预后性[1]。
临床多通过X 线和CT 等技术进行该病诊断,而MSCT 作为应用率较高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可有效检出急腹症发病部位。
此外,DR 同为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2019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52例急腹症-胃肠道患者,旨在探究MSCT 与DR 的诊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2月—2019年6月来院治疗的52例疑似急腹症-胃肠道患者,分A 组和B 组,均26例。
其中,A 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范围是23~89岁,平均多层螺旋CT 与DR 对急腹症-胃肠道的诊断结果分析郭 勇(和布克赛尔县第二人民医院 新疆 塔城 834406)【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简称MSCT)与DR 对急腹症-胃肠道的诊断结果。
方法:选择 2018年2月—2019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52例疑似急腹症-胃肠道患者,分A 组和B 组,均26例,分别行MSCT 和DR 诊断,对比诊断效果。
结果:A 组对于病变部位的检出率接近于B 组(P >0.05)。
以术后病理为标准,A 组的准确率为96.15%,高于B 组的65.38%,差异对比显著(P <0.05)。
结论:为急腹症-胃肠道患者行MSCT 的诊断效果更佳,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DR;急腹症-胃肠道;诊断结果【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7-0183-02DTPA 静脉注射,后通过T1WI 3D-FIESTA-C 序列对患者进行扫描。
最后获得图像数据由一名影像科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生进行阅片处理。
1.3 观察指标对三叉神经和临近血管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磁共振3D-FIESTA-C 序列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实验以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χ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使用t 值进行统计学检验,P <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首先对胸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分别对DR技术和螺旋CT技术进行了概述。
接着详细讨论了DR和螺旋CT在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并对二者在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中的优势进行了比较。
还探讨了DR与螺旋CT联合应用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作用。
最后总结了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强调了二者联合应用在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重要性,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总结。
该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改善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关键词】关键词:DR、螺旋CT、急诊、胸腹部创伤、临床应用、比较、联合应用、临床价值、前景、重要性、总结。
1. 引言1.1 胸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胸腹部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因性:胸腹部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包含了心脏、肺部、腹部器官等多个重要结构,因此在发生创伤时通常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受到伤害。
这种多因性的特点使得胸腹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复杂。
2. 多症状:胸腹部创伤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可以提示医生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内部损伤。
及时准确地确定病情对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3. 多部位:胸腹部创伤可能涉及到不同的部位,包括心脏、肺部、脾脏、胃肠道等内脏器官,以及肋骨、腰椎等骨骼结构。
对于这些不同部位的创伤,需要采取不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胸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是多因性、多症状、多部位的,对医生来说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诊断准确性。
1.2 DR技术概述数字统计、字数要求等信息。
谢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是目前数字减影技术的一种主要应用。
多层螺旋CT与腹部平片对胃肠道穿孔的临床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围绕胃肠道穿孔患者,分析多层螺旋CT与腹部平片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1999年3月-2021年3月选取10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其中50例选择腹部平片检查,作为对照组,另50例选择多层螺旋CT检查,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价值。
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检查操作时间为(14.06±2.7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69±3.24)min(P<0.05);观察组操作方便84.00%、图像清晰96.00%、患者舒适度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84.00%、80.00%(P<0.05)。
结论:与腹部平片相比,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穿孔,可明显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缩短诊断操作时间。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多层螺旋CT;腹部平片;准确率;操作时间;舒适度胃肠道穿孔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腹症类疾病,通常发生于前壁,穿孔直径约0.5cm,若未及时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检查与治疗,病情持续扩大则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伤害,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状况。
既往临床主要是选择腹部平片检查技术,依据隔下游离气体对疾病进行诊断,但却无法检出腹腔中游离气体,因此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片面性[1]。
采取哪种诊断技术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结果准确性是近年来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在术前明确病变部位、致病原因还是伴随并发症等情况均提供了准确的参考资料,使得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的判断均更加准确、及时[2-3]。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1999.3-2021.3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穿孔患者,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与腹部平片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以1999年3月为病例选取的起始时间,以2021年3月为截止时间,共纳入100例胃肠道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急诊胸腹部创伤是急诊医学领域中常见的重症情况,准确快速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在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DR(数字射线摄影)和螺旋CT(computed tomography,CT),它们在诊断胸腹部创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DR与螺旋CT 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DR的临床应用价值DR是数字式X光摄影技术,具有辐射剂量低、成像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以用于胸腹部创伤的初步筛查和快速诊断。
在急诊情况下,DR可快速获取患者的胸腹部X光片,帮助医生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胸腹部损伤,并指导后续处理。
1. 提供快速初步诊断:DR技术成像快速,患者在急诊情况下能够迅速完成检查,医生可立即获取X光片进行初步判断,有助于尽快制定治疗方案。
2. 辐射剂量低:DR相比传统X光摄影技术,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对于重症患者的影响更小,有利于减少医源性损伤。
3. 便于操作:DR设备操作相对简单,医生和技术人员易于掌握,能够在急诊情况下迅速进行检查,提供诊断依据。
DR在诊断胸腹部创伤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无法显示软组织结构和血管情况,对于胸腹腔内损伤的诊断相对有限,因此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螺旋CT常与DR联合应用,共同完成对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断工作。
螺旋CT是目前诊断胸腹部创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多层次成像、高分辨率、全面显示解剖结构等优点,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诊断信息。
1. 多层次成像:螺旋CT能够进行多层次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肺部、心脏、腹腔等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损伤情况。
2. 高分辨率:螺旋CT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显示细微的损伤和病变,对于判断肺部挫伤、脾破裂、肝脏出血等情况非常有帮助。
3. 快速成像:螺旋CT扫描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全盆腔或胸腔的扫描,为急诊患者提供迅速、及时的诊断结果。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急诊胸腹部创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医疗急症,及时而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R)和螺旋CT成为评估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本文就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DR与螺旋CT的基本原理DR是一种数字化X光成像技术,通过使用数字传感器将X射线成像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提供高质量的X光图像。
DR在评估胸腹部创伤患者时,能够快速获取2D图像,对于骨折和胸腔积液等表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螺旋CT则是一种高级的影像检查技术,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对患者进行立体扫描,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
螺旋CT在评估急诊胸腹部创伤时,可以清晰显示肺部和腹部脏器的解剖结构,对于内脏器官的损伤和出血等情况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二、DR与螺旋CT在诊断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1. DR在评估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DR能够迅速获取X光片,对于骨折、肋骨骨折和胸腔积液等表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上可以快速帮助医生进行初步的诊断。
DR在评估肺部和纵隔器官方面的分辨率和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对于少量出血和血管损伤等情况的检出有限。
2. 螺旋CT在评估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螺旋CT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立体图像,对于肺部和纵隔器官的损伤、出血、气胸等情况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螺旋CT还能够快速检出少量胸腔积液和血气胸的表现,对于肺部和纵隔的解剖结构具有更加清晰的显示。
螺旋CT在评估胸部创伤患者时,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对于肺部和纵隔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DR与螺旋CT在评估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时各有利弊。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综合考虑两种影像学手段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期为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诊断信息。
未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会更加精准和高效,为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多的帮助。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摘要】本文针对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
通过对文献进行综合评述,讨论了DR和螺旋CT在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优势、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评价、影响因素以及局限性。
结果显示,DR可快速获取影像,适用于胸部创伤的初步筛查,而螺旋CT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血管损伤的敏感性。
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两者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前景,以提高急诊医学的诊断水平和救治效果。
本研究为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DR,螺旋CT,急诊胸腹部创伤,临床应用,诊断准确性,影响因素,局限性,应用前景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社会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的频繁发生,急性胸腹部创伤已成为急诊科常见的病症之一。
此类创伤病人由于伤势较重,需要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传统的X线胸片虽然在胸部创伤的初步筛查中有一定帮助,但其显示范围有限,难以发现较小的损伤或异物。
数字化X线摄影(DR)和螺旋CT成为急诊中胸腹部创伤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DR技术的应用使影像获取更快速,且图像质量更高,有助于准确而迅速评估病人的胸腹部损伤情况。
而螺旋CT则具有360度全方位扫描的优势,能够准确显示各种腔隙和器官的情况,对内部损伤的发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本文旨在分析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通过研究与总结,为医生提供更科学、准确的辅助诊断手段,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和生存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比较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优势和局限性,评价二者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诊断准确性、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决策参考。
探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摘要: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具有较高图像分辨率、操作简单、检查全面、后处理系统强大、用时较短等优势,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及检查中,能够实现早期实现大范围采集病情,有利于临床治疗及诊断,能够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本文笔者对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及各种急腹症的CT表现进行综述,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急腹症;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急腹症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是指盆腔、腹腔或肾脏等器官出现病变,引起以腹痛、发热、呕吐、腹膜刺激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主的综合性疾病[1]。
急腹症通常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且病因复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避免病情贻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手段。
目前,针对急腹症,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为多层螺旋CT检查,该方法具有较高图像分辨率、操作简单、检查全面、后处理系统强大、用时较短等优势,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急腹症[2]。
1.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优势及价值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的性能不断得到提升,高速、超高速CT机逐渐取代常规CT机,与常规CT相比,多层螺旋CT具有图像分辨率高、检查时间短、操作简单、扫描速度快、检查全面、后处理系统强大、照射量低等优势,有利于应用在急腹症的诊断中。
在急腹症诊断中,通过CT扫描薄层重建技术,可以重建成极薄的图像,可薄至0.6mm的极薄图像,再通过多层螺旋CT的后处理技术,将图像进行任意间隔重建、任意方位及三维成像,可以一次性对多个脏器进行扫描[3]。
因此,不仅可以将扫描时间有效减少,还能降低照射量及伪影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并有助于发现微小病灶。
通过三维图像再现,可充分显示病变部位的病变程度及范围,有效提升病变空间分辨率,从个人使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及敏感性提高,应用于急腹症中,则能实现对患者早期进行诊断及治疗。
2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的检查方法检查前,嘱患者排空尿液,检查体位取仰卧位。
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04-12T07:44:03.232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期作者:夏桂娟[导读] 目的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将本院2018年01月-2020年10月的148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行螺旋CT诊断的为观察组,实行DR诊断的为参照组,分析应用效果。
结果相比于参照组(62.16%),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100.00%),差异明显(P<0.05)。
夏桂娟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 158100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将本院2018年01月-2020年10月的148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行螺旋CT诊断的为观察组,实行DR诊断的为参照组,分析应用效果。
结果相比于参照组(62.16%),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100.00%),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中,相比于DR摄片,螺旋CT的诊断效果更为明显,诊断符合率较高。
关键词:数字化X射线摄影;螺旋CT;急诊胸腹部创伤[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gital radiography(DR)and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emergency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Methods 148 cases of emergency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piral CT diagnosis,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Dr diagnosis.The application effect was analyz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62.16%),the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latively high(100.00%),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compared with Dr photography,spiral CT has more obvious diagnostic effect and higher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Key words] digital X-ray photography;spiral CT;emergency chest and abdominal trauma胸腹部创伤是一种创伤性疾病,其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且最近几年其发病率逐渐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患者疾病产生后,其很容易伴随脾裂伤、肾挫伤,严重的甚至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1-2】。
多层螺旋CT检查与DR检查在诊断腹部闭合性创伤中的效果及特异度、灵敏度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与DR检查在腹部闭合性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本院64例疑似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DR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经病理检查,阳性与阴性分别有61例与3例。
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95.31%、96.72%、66.67%,DR检查分别是90.31%、73.77%、0.00%,多层螺旋CT准确率和灵敏度较DR检查高(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腹部闭合性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DR检查高,不仅可以清楚的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采纳、推广。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创伤;DR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腹部闭合性创伤为临床多发创伤性疾病之一。
腹部闭合性创伤发病急,疾病发展速度快,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危及患者生命[1]。
及早采取针对性检查方法在控制病情、抢救患者生命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阶段,主要采取影像学方法诊断腹部闭合性创伤,包括DR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等。
因此,本文针对DR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在腹部闭合性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简单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31年接收的64例疑似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其中34例男,30例女;年龄:21-46岁,均值(37.86±2.97)岁。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②意识清楚,且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肾、肝等器质性病变;②存在严重心理疾病、精神异常;③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④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1.2.1 DR检查选择X线机对腹部正侧位片进行拍摄;管电压与管电流分别设置为5-16mA与71-77kV。
数字化 X射线摄影 (DR)与螺旋 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遴选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56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DR、螺旋CT检查,以手术结果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DR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5.71%;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43%。
螺旋CT诊断符合率明显较DR检查高,P<0.05。
结论:在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断中,螺旋诊断优势较为突出,可获取更高质量的图像,有利于明确损伤情况,对改善机体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X射线摄影;螺旋CT;急诊胸腹部创伤胸腹部创伤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创伤类型,为急诊科常见疾病,主要由车祸、高处跌落、外部打击、刀刺等原因造成。
由于胸腹部创伤部位较为特殊,加之患者存在多处闭合性伤口,临床难以确定患者病理损伤类型,且难以准确定位损伤位置,极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患者生命安全存在较大威胁。
胸腹部创伤程度和患者病情进展存在密切关系,提高创伤诊断准确性,为实施救治、保障良好预后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胸腹部创伤的诊疗难点[1]。
DR与CT均为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常用影像学技术,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均具有重要价值。
以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治疗的56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取DR、CT检查,旨在为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纳选于医院诊疗的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研究时段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符合研究者共计56例,全部患者年龄区间为19-79岁,均龄(49.03±3.72)岁;男女患者占比为31/25;高空坠落致伤15例,车祸致伤27例,刀刺伤9例,跌倒致伤3例,其他原因致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0.5-10h,平均(5.28±1.53)h。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急诊胸腹部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常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而DR 与螺旋CT是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DR与螺旋CT的临床应用特点、临床应用优势以及应用价值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正确的诊断思路和依据。
一、DR与螺旋CT的临床应用特点1. DR(数字X线摄影)是X线摄影的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对X线图像进行处理和储存,具有快速、简便、辐射剂量低等特点。
DR对于急诊胸腹部创伤的初步筛查、辅助诊断及随访观察有重要作用。
2. 螺旋CT是一种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复杂胸腹部创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螺旋CT检查对于骨折、脏器损伤、出血等病变能够提供准确的图像显示,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1. 快速性:DR检查时间短,能够快速获取胸腹部X线图像,有助于紧急情况下的及时诊断。
螺旋CT检查时间也相对较短,能够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的多平面图像。
2. 准确性:DR图像清晰,有助于发现肺部和胸腹腔内的积液、气胸、肋骨骨折等。
螺旋CT提供的高分辨率图像能够准确显示器官结构和损伤情况,对于复杂胸腹部创伤的诊断更加准确。
3. 多种方式的重建图像:螺旋CT能够提供多种方式的图像重建,如MIP、VR、MPR等,有利于医生更全面地观察和分析受伤部位的情况。
4. 诊断信息全面:DR与螺旋CT能够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包括骨骼、软组织、血管和脏器等结构的情况,有助于医生全面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 对于骨折的诊断:DR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肋骨骨折、胸椎骨折等骨折情况,有助于医生及时制定相应的固定和治疗方案。
螺旋CT能够更加全面地显示复杂骨折的情况,有助于医生进行手术治疗的选择和规划。
2. 对于脏器损伤的诊断:螺旋CT能够准确显示脏器的结构和损伤情况,有助于医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或其他处理。
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0例疑诊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所选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发现,多层螺旋CT在诊断急腹症方面,灵敏度为86.33%,特异度为68.18%,准确度为83.67%,阳性预测值为94.04%,阴性预测值为46.15%。
结论: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高灵敏度、准确度与阳性预测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且CT诊断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多层螺旋CT;急腹症;诊断急腹症是一组常见且多发的腹部疾病,患者通常在数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急腹症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进展快的显著特点,若是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选择一种快速且准确的检查方式尤为重要,可对病情做出正确判断,从而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多层螺旋CT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胆囊炎及胆结石等急腹症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通过立体CT能够清楚看清胆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及胆管结石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能够为急腹症手术提供手术前的参考依据,为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诊断。
但是,传统的超声检查不能清楚的显示结石的位置,而且X线检查会因为人体等方面的因素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偏胖的患者通过超声检查不能看到胆管位置,而且急性阑尾炎患者通过X线检查也有25%患者不能确诊。
多层螺旋CT 可以清晰地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的具体情况,明显提高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超声检查费用低、操作简单,对于脓肿对周围脏器浸润的检查应用性强。
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目的对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再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胃肠道穿孔患者78例,对其术前DR和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和病理结果为依据,对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螺旋CT诊断符合率较DR检查发生显著升高(P<0.05)。
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较DR检查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标签:螺旋CT;DR;诊断;胃肠道穿孔;临床价值急性胃肠道穿孔属于普外科常见疾病,由于其起病较急,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危险性大,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目前临床上对于胃肠道穿孔等急腹症的诊断多依靠X线腹平片、CT等影像学手段,近几年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成熟,使得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诊断率得到了显著提高[2]。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螺旋CT与DR在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的目的.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胃肠道穿孔患者,抽取其中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43例,女35例,年龄22~58岁,平均(43.5±11.5)岁,穿孔原因包括:消化道溃疡者44例,阑尾炎穿孔者19例,外伤所致13例,恶性肿瘤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DR和螺旋CT检查,检查时间多在发病后的20min~24h,经手术和临床病理得到确诊,资料完整。
1.2方法1.2.1研究方法对以上统计的患者在术前展开DR和螺旋CT检查,以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对DR和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并展开对比分析。
1.2.2检查方法DR检查: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X线机,扫描时患者取立位进行X线透视检查,首先展开常规全腹扫查,而后重点检查疼痛部位、压痛部位以及肝脾区域,如果发现膈下或者是腹壁下存在游离气体,则嘱咐患者多运动,对游离气体的移动情况、存在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对胃、肠壁是否存在水肿,肠周围是否游离液体等进行仔细检查。
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结果比较目的比较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给予DR检查与螺旋CT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病变部位的成像质量情况,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CT诊断成像质量显著高于DR诊断(P<0.05)。
CT在肋骨骨折、膈肌损伤、肝脏损伤、肾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脏损伤、肺挫伤、肺不张、气胸、血肿、气肿等方面的诊断符合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DR诊断符合率(8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DR,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更高,且可对创伤部位进行精确定位以及评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R and spiral CT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horacoabdominal trauma.Methods 120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thoracoabdominal trauma admitted from October 2015 to Nov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given DR and spiral CT examination.The imaging quality of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was analyzed,and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s of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quality of CT imag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R (P<0.05).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CT in diagnosis of rib fracture,diaphragmatic injury,kidney injury,spleen injury,pancreatic injury,pulmonary contusion,atelectasis,pneumothorax,hematoma and emphysema was as high as 100.0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R diagnosis of 84.1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DR,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chest and abdomen trauma is higher,and it can be used to accurately locate and evaluate the trauma site,which is of great promotion value.[Key words]DR;Spiral CT;Emergency;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近年來,胸腹部创伤在急诊外科中的发生率具有增长的趋势,一旦发生,大部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伤,如膈肌破裂、脾破裂、肾挫伤等,病情重、伤情复杂,加之病情发展快速,故需及时、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以达到减少死亡风险的目的[1]。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103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DR与螺旋CT检查,通过信息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
结果:在检测纵隔气肿、肺挫伤、肋骨骨折等情况时,两种方式均能精确诊断,差异不显著(P>0.05),检测肠系膜撕裂伤、肾脏损伤等情况时,螺旋CT诊断率明显高于DR,整体诊断率明显较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胸腹部创伤诊断过程中,为提高诊断率,应该应用螺旋CT技术,及时判断病情,挽救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胸腹部创伤;螺旋CT;DR;应用价值胸腹部创伤属于意外创伤,近年来发生率处于上升趋势,由于病症造成的结果差异巨大,很难按照临床表征进行判定,为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必须进行仪器检查。
DR属于常用方式,能够快速得出结果,但是在脏腑器官损伤的检查上,存在很多缺陷,无法做到精确检查,影响对病症的判断[1]。
螺旋CT亦是常用检查方式,得到的数据更为精确,具有较高价值。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03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临床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确诊为胸腹部创伤,相关结果符合现代医学规定的病症标准,以排除存在无关因素影响的案例,本次研究已经充分征得患者同意。
其中男67例,女36例,年龄自安19-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7±13.56)岁,病程2-15d,平均病程(8.34±4.57)d。
1.2方法患者均进行DR和螺旋CT检查。
DR:使用X线进行检查,电流维持在500mA,电压设置区间在55-85KV,根据患者身体耐受程度调整电压,拍摄内容为腹部正位和斜位。
螺旋CT:使用CT机进行检查,层距与层厚设置为5mm,拍摄内容覆盖整个腹部,拍摄时注意多角度拍摄。
螺旋CT对急腹症病因诊断的价值探讨背景与目的急腹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腹部疾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急性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由于急腹症病因较广泛,疼痛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不一,使得其诊断变得比较复杂。
在病因不确定时,医师需要进行诊断以确定治疗方案。
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X线检查、B超检查、MRI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螺旋CT在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
螺旋CT的介绍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SCT)是CT技术发展的一种新型技术,顾名思义,其扫描方式是围绕病人进行螺旋式扫描。
与传统CT扫描相比,螺旋CT扫描时间更短、分辨率更高、更精确。
螺旋CT在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螺旋CT在急性胆囊炎诊断中的应用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多发于胆囊结石患者。
传统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B超检查、MRI等。
但是,这些方法的诊断率有限。
螺旋CT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壁的增厚、胆管扩张情况、胆囊内结石及其与胆囊壁的关系。
螺旋CT对于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准确率高达80%以上。
此外,SCT还能够为胆囊的其他病变进行检查,提高胆囊疾病的诊断效果。
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急性腹痛症状,一般来自右下腹部。
传统的检查方式如体格检查、B超检查、MRI等不够准确。
而螺旋CT在可以显示阑尾的大小、位置、形态和密度等特征,进而确定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
此外,螺旋CT还能够识别出阑尾壁的增厚、盲肠周围的脓肿、炎性肿块等。
螺旋CT在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特别高。
传统的检查方式如B超检查、MRI等诊断准确率较低。
螺旋CT能够清楚地显示肠管腔的变化,定位套叠程度等。
对肠套叠的确切诊断率高达90%以上。
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剧痛、发热、腹胀等症状。
螺旋CT可以清晰地反映胰腺的大小、密度、以及周围的炎症变化等,以及胰腺内的液体积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