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探讨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680.32 KB
- 文档页数:3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8例小儿阑尾周围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其余3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说明这种手术是可行、有效的,具备参考价值。
标签:小儿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可行性阑尾炎是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腹肌紧张,同时合并肠道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实施干预措施,很容易发展成阑尾周围脓肿[1]。
本研究分别对6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对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两组患儿均合并腹泻症状,同时伴有里急后重感,精神状态较差,部分患儿表現为膀胱刺激病症,小便频繁、尿量少、尿色发黄。
经临床检查,所有患儿都有腹膜刺激表现,32例患儿可扪及右下腹的包块,36例没有包块。
经B 超检查显示,其中45例患儿的右下腹出现(4.17×2.53)cm~(7.62×6.16)cm 的炎性包块。
通过立位腹平片检查,14例患儿出现肠梗阻,2例气腹。
观察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12岁,平均(9.27±1.43)岁;腹痛时间2~6 d,平均(3.78±0.41)d。
对照组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3~12岁,平均(9.54±1.16)岁;腹痛时间1~5 d,平均(3.63±0.29)d。
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联合应用三代头孢和甲硝唑,连续治疗1~2周。
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评价刘海军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心胸普外科,山东济南271103[摘要]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96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比对组(48例)与腔镜组(48例)。
比对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术式治疗;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术式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指标参数、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腔镜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参数均显著少于比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比对组(6.25% vs 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1,P<0.05)。
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理想,可以更快速抑制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帮助术后症状反应的快速改善,提升患者的治疗舒适度,从而缩短抗生素等给药用时,帮助其及早下床活动,缩短整体治疗用时,安全性更高,推荐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阑尾周围脓肿;并发症;效果[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4(b)-0110-05Effect Evaluati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Periappendiceal AbscessLIU Haijun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General Surgery, Laiwu Central Hospital, Shandong Yiyang Health Group,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7110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on patients with periappendiceal abscess. Methods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periappendicular abscess admitted to Laiwu Central Hospital of Shandong Yiyang Health Group from August 2020 to August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mparison group (48 cases) and endoscopy group (48 cases) by random drawing method. The comparison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laparoscopic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in endoscopic group. The changes of inflammatory factor index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linical index parameters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endoscopi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linical index parameters of endoscop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mparis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endoscopic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6.25% vs 22.9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351,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periappendi‐ceal abscess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can more quickly inhibit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help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postoperative symptoms and reaction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fort of patients, so as to shorten the time for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help them get out of bed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shorten the overall treatment time, with higher safety, which is recommended.[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 Periappendiceal abscess; Complications; Effect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伴有右下腹部的明显压痛等症状,通常慢性炎症较多,炎症对腹膜产生刺激,诱发周围脓肿病变,易引起穿孔、败血症等严重合并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
分析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和优势。
方法选择性经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46例、开放阑尾周围脓肿手术54例以及保守治疗32例进行比较。
结果腔镜组46例中35例进行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1例进行脓肿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无术后明显并发症。
开放组54例中39例行一期阑尾切除,15例行脓肿引流术,出现术后并发症9例。
出院后2个月再行阑尾切除术3例。
保守治疗组32例,1例转手术治疗,2例治疗后复发手术治疗。
结论经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是可行和安全的,并且降低治疗费用,减少住院天数,较传统开放及保守治疗明显缩短阑尾周围脓肿的病程。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开放手术;保守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腔镜组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21~62岁,平均28岁。
腹痛至手术时间平均47h(10~88 h),既往有右下腹疼痛史12例,伴腹胀14例,伴右下腹肌肉紧张24例,扪及右下腹包块40例。
开放组54例,男44例,女10例,年龄17~56岁,平均25.6岁。
腹痛至手术时间平均53 h(13~75 h)。
保守治疗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6~58岁,平均26岁,腹痛到开始治疗时间平均51 h(11~69 h)。
所有患者既往有右下腹疼痛史2例,伴腹胀9例,伴右下腹肌肉紧张19例,扪及右下腹包块130例,术前B超检查均发现阑尾周围有液性暗区或右下腹包块。
1.2 诊断标准急性阑尾炎病史,右下腹痛性包块伴压痛;B型超声检查提示右下腹炎性包块。
保守组治疗后采用钡剂灌肠排除结肠病变;手术组术中证实。
治疗前未发现腹部包块者除外。
1.3 治疗方法腔镜组(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复合麻醉。
体位采用头低足高,向左倾斜15°~30°。
二氧化碳气腹压10~14 mm Hg(1 mm Hg=0.133 kPa),脐点为观察孔(1孔),麦氏点外上2~3 cm为辅助操作孔(B孔),置5 mm Trocar,脐左外下方4 cm为主操作孔(3孔),置10 mm Trocar,常规探查腹腔。
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探究发表时间:2019-07-19T09:27:32.7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5期作者:刘登国[导读] 阑尾周围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传统处理方案为保守治疗或开腹手术。
(攀枝花市盐边县中医院四川攀枝花 617109)【摘要】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采取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41例,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41例,采取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对照组患者经过住院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出院后复发率为24.39%,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恢复时间及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取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可缩短病程,避免出院后复发二次治疗。
【关键词】一期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中图分类号】R57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5-0093-01阑尾周围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传统处理方案为保守治疗或开腹手术,保守治疗不仅治疗时间较长,且疗效较差,而开腹手术则创伤较大,不良反应较多。
近年来,腹腔镜一期手术在阑尾周围脓肿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不仅创伤较小,并发症少,且疗效理想,可缩短病程。
本文将对阑尾周围脓肿采取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41例,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6.94±4.07)岁,平均发病时间(14.24±5.45)h,平均白细胞计数(44.68±3.34)×109/L。
腹腔镜一期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探讨目的研究腹腔鏡一期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A组(48例)、B组(38例)、C组(32例)。
A组行腹腔镜手术,B组行开腹手术,C组采用保守治疗,分析三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A组中,38例进行一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0例进行脓肿引流术,无中转开腹。
B组中,20例行一期阑尾切除术,18例行脓肿引流术。
A组的手术持续时间短于B组,切口长度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与B组的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体温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与B组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体温和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体温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短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与C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一期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优于开腹手术及保守治疗,损伤小、恢复快、切口不易感染,能够明显缩短阑尾周围脓肿的病程。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of a one stage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ppendiceal abscess.Methods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5,118 cases of acute periappendiceal absces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48 cases),group B (38 cases)and group C (32 case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operation.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open surgery,and group C was treated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The oper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expenses,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In group A,38 patients underwent one stage laparoscopic surgery,and 10 patients underwent abscess drainage without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In group B,20 cases underwent one stage appendectomy,and 18 cases received abscess drainage.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in group A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 B,and the length of incision in group A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group B,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in the amount of drainage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P>0.05).The body temperature and the time of normal recovery of leukocyte,the time of getting out of bed,the time of anal exhaust,the time of drainage,the time of using antibiotics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in group A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group B,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in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P>0.05).The body temperature and the time of normal recovery of leukocyte,hospitalization time in group A were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 C,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body temperature and the time of normal recovery of leukocyte in group B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 C,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C,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in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P>0.05).Conclusion One stage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ppendiceal abscess is feasible and safe,which is better than open surgery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less damage,quick recovery,less infection,and can shorten the course of periappendiceal abscess.[Key words]Laparoscope;Periappendiceal abscess;Laparotomy;Conservative treatment阑尾周围脓肿(periappendiceal abscess)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是急性阑尾炎发展的晚期病理结果。
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引言部分介绍了化脓性阑尾炎的背景情况,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腹腔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研究意义在于指导临床实践。
正文部分包括腹腔镜切除术的简介、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腹腔镜切除术的优势、综合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分析。
结论部分强调了腹腔镜切除术在治疗化脓性阑尾炎中的重要性,指出了综合护理措施的必要性,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腹腔镜切除术结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综合护理、临床效果分析、治疗作用、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脓性阑尾炎是指由于阑尾内发生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常见于急性腹痛患者。
化脓性阑尾炎的发作可能会导致阑尾破裂,引起严重的腹膜炎甚至败血症,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急腹症。
目前,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阑尾。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之一。
腹腔镜切除术相比于传统腹腔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中。
仅有手术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来说,综合护理措施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和临床观察,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进一步提升化脓性阑尾炎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比较腹腔镜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效果,评估腹腔镜切除术对患者康复的优势,并通过实际病例数据统计和分析,验证腹腔镜切除术在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腹腔镜一期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86例体会罗汉武【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化脓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一期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一期治疗方式。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一期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urulent appendicitis and the peripheral abscess of appendix.Method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operation. 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drug application rate, anal exhaust tim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pain score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one stage treatment of purulent appendicitis complicated with abscess of appendix is good.【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23【总页数】2页(P121-122)【关键词】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手术【作者】罗汉武【作者单位】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外二科,贵州铜仁 56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阑尾周围脓肿是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但临床对合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治疗方案仍有争议,多主张采用保守治疗与开腹手术方式[2-3]。
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应用探讨
赵晖;王飞鹏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4(12)35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之间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90
例进行本次研究,划分为腹腔镜组、开放组及保守治疗组,每组30例,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腹腔镜组24例阑尾一期切除,6例脓肿引流术,术后
出现4例并发症,均为粘连性肠梗阻;开放组23例阑尾一期切除,7例脓肿引流术,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其中4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及2例脓肿残余,术后2个月出现3例复发再次手术;保守治疗组30例,6例中转手术,18
例保守治疗3个月后手术治疗。
结论采用腹腔镜进行阑尾周围囊肿治疗,具有创
伤小、瘢痕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优于开放手术和保守治疗,值得应用推广。
【总页数】2页(P169-169,170)
【作者】赵晖;王飞鹏
【作者单位】静宁县人民医院外一科,甘肃静宁743400;静宁县人民医院外一科,甘肃静宁 74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8
【相关文献】
1.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应用探讨 [J], 阮剑;龚昭;胡思安;周程
2.腹腔镜在阑尾周围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J], 赵强;刘承奎;崔庆
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刘洪勇
4.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价值 [J], 田亮
5.急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分析 [J], 康政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
化脓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
目前,腹腔镜技术越来越成熟,腹腔镜切除术已经成为化脓性阑尾炎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势,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随着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腹腔镜切除术行综合护理在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规范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周密的围术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处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
深入研究腹腔镜切除术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对于提高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估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包括对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步骤、围术期护理、术后并发症处理以及效果评价的详细探讨,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护理实践指导,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对腹腔镜切除术在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护士在手术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总结,为未来的研究工作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发展。
1.3 意义化脓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常见于青壮年人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阑尾穿孔,引起严重的腹膜炎等并发症。
腹腔镜切除术作为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对腹腔镜切除术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不仅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情况。
护理团队在腹腔镜切除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之一。
本研究将对腹腔镜切除术在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分析护士在手术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实施基于脓肿悬吊法的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将3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分为参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为参照组行基于常规方法的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基于脓肿悬吊法的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指标、引流持续时间指标、手术持续时间指标、术后下床实现时间指标、术后排气实现时间指标,以及住院持续时间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
研究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指标、引流持续时间指标、手术持续时间指标、术后下床实现时间指标、术后排气实现时间指标,以及住院持续时间指标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
结论:为外科临床中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实施基于脓肿悬吊方法基础之上的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手术,能支持患者切实获取到最佳临床治疗效果,相关临床经验适宜推广运用。
【关键词】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阑尾周围脓肿;临床可行性;研究分析R656.8A2095-1752(2018)12-0246-01阑尾周围囊肿是普外科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疾病,患者大多在急性阑尾炎病理组织发生化脓性坏疽病理改变或者是穿孔性病理改变条件下而具体发病,给患者的实际生存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获取状态能够造成严重不利影响[1-2]。
手术治疗方法是临床实践中针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展开治疗处置的有效方法,而切实做好具体手术治疗方法的优化选择工作,对于支持和确保患者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具备重要意义[3]。
本文选取部分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了基于脓肿悬吊法的阑尾一期切除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4年3月—2017年8月作为研究背景,将3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分为参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参照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介于22~63岁,平均(28.6±4.8)岁,研究组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介于21~62岁,平均(28.4±4.6)岁。
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01-05T16:08:32.9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作者:王晨简[导读] 在普外科急腹症中阑尾周围囊肿较为常见,通常由急性阑尾炎发展至晚期病理结果所致。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实施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6例,分两组。
实施开腹手术18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手术18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结果:通过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比对术后下床时间、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和排气时间,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短,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产生,呈P<0.05。
比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研究组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产生,呈P<0.05。
结论:阑尾周围脓肿实施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效果理想,具有较小的创伤,对患者的康复也起到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关键词】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阑尾周围脓肿;临床效果在普外科急腹症中阑尾周围囊肿较为常见,通常由急性阑尾炎发展至晚期病理结果所致。
临床既往的治疗以保守治疗和开腹手术为主,但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近年来,腹腔镜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1]。
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6例,分析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临床价值。
1 患者信息与方法1.1 患者的资料本次研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6例均为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分两组,即研究和参照两组。
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4例、4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9岁,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51.19±6.43)岁。
参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2例、6例,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30岁,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50.33±6.51)岁。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当作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
实验组的35例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35例患者应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
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52.25±14.41)毫升]、手术时间[(46.23±11.58)分钟]、住院时间[(3.28±1.12)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93.55±23.31)毫升]、手术时间[(55.66±15.64)分钟]、住院时间[(6.54±2.4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较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更为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for acute appendicitis. 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2015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70 cas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70 cas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35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resection treatment,3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open appendectomy for treatment. 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52.25 + 14.41)[ml],the operative time(46.23 + 11.58)minutes,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3.28 + 1.12)day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93.55 + 23.31)[ml],the operative time(55.66 + 15.64)minutes,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6.54 + 2.47)day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open appendectomy,laparoscopic stop Tail resection for acute appendicitis,the curative effect is more accurate,worthy of promotionKeywords:acute appendicitis;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临床效果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多为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是目前根治急性阑尾炎的唯一手段,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两种手术方案[。
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其中治疗1组患者33例,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治疗2组患者33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在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来看,治疗1组明显优于治疗2组(P<0.05)。
结论: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术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中发挥重要效果,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周围脓肿前言:阑尾周围脓肿是疾病阑尾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指急性阑尾穿孔或者化脓坏疽。
在传统治疗中主要采用保守方法,但临床实践证明,传统治疗方法的见效慢,且复发率较高,患者依从性差。
因此,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实施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并对该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所选病例均为我院于2011年1月-2016年5月间收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共6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
其中治疗1组患者33例,包括男19例,女14例;治疗2组患者33例,包括男17例,女16例。
两组患者性别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治疗2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实施常规消毒、麻醉后,经腹直肌切入,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治疗:粘连较轻者,直接行阑尾切除术,并放置1-2根粗乳胶管引流;粘连较重者,先实施引流,再实施阑尾切除。
治疗1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一期阑尾切除术治疗。
行气管全身插管复合麻醉,于患者脐上3cm建立操作孔,置入10mm腹腔镜,分离周围粘连,显露阑尾,用钛夹夹闭阑尾系膜血管;之后用丝线结扎阑尾根部,阑尾残端黏膜电灼处理后,再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术毕大网膜覆盖。
医学,2010,10(3):552鄄553.[8]龚立鹏,张颖,张本华,等.乳酸脱氢酶与食管癌转移的临床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6,27(5):434鄄436.[9]叶榕.血清LDH、AKP的检测对骨转移癌的诊断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5):163鄄164.[10]韩明勇,王家林,郭其森,等.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对肺癌的诊断意义的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3,12(4):34鄄34.DOI:10.3969/j.issn.1673鄄5269.2003.04.012.(收稿日期:2016鄄02鄄28)(本文编辑:朱雯洁)表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组别开腹组腹腔镜组统计值P值例数5749性别(例,男/女)25/3223/26χ2=0.0150.903年龄(岁,x±s)37.4±16.339.8±18.6t=-0.7080.481发病时间[年,中位数(范围)]4(1~16)3(1~14)U =0.9120.174脓肿最大直径(cm,x±s)4.5±3.24.2±2.8t=0.5100.611病理类型(例,A/B)29/2827/22χ2=0.0570.811注:A 为蜂窝织炎性,B 为坏疽穿孔性【摘要】目的探讨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间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接受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的10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49例接受脓肿悬吊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P=0.006),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降低(P=0.000),切口感染发生率降低(P=0.030)及住院时间缩短(P=0.000);而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残端瘘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所有残端瘘和切口感染的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治愈。
结论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操作方便,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安全可行,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腹腔镜;开腹;阑尾切除术;脓肿悬吊阑尾周围脓肿病程长,治疗费用高,部分患者经抗感染等治疗后疗效欠佳,需手术治疗。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
但是部分脓肿壁较厚且表面光滑,腹腔镜器械不易夹持;另有部分脓肿体积较大、质脆且与回结肠粘连紧密,操作钳夹持或推移脓肿时面临较大困难和风险[1]。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自2010年起,尝试在腹腔镜下根据分离需要,对脓肿进行缝线悬吊,并行阑尾一期切除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满意。
本研究通过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探讨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间黄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接受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的10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腹部CT检查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其中57例根据患者意愿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49例接受脓肿悬吊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
所有患者均获知情同意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
2.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开腹组手术方法同传统手术[2]。
腹腔镜组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并左倾20°,简要手术操作步骤如下:(1)Trocar放置:于脐上放置10mmTrocar作为观察孔,于左侧锁骨中线脐下2cm处放置10mmTrocar作为主操作孔,于耻骨联合上约5cm处放置5mmTrocar作为辅助操作孔。
(2)悬吊脓肿:建立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器械,以吸引器清除腹腔脓液或渗液后,用肠钳将小肠向左上腹推移,显露回盲部,分离粘连之网膜组织,显露阑尾脓肿(当脓肿辨认困难时,可采用粗针经腹壁穿刺抽液来辨别脓肿和肠腔)。
用7号丝线于脓肿壁游离区域进行缝线悬吊并打结固定,悬吊以针距15~20mm、深度10mm左右为宜,注意远离回结肠肠壁及系膜。
(3)脓肿分离:用分离钳夹持悬吊线尾,通过摆动及提拉悬线,以充分显露脓肿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界线,必要时DOI:10.3760/cma.j.issn.1671鄄0274.2016.07.021作者单位:435000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通信作者:袁又能,Email:yuanyouneng@126.com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探讨李新明袁又能董明明可行多处悬吊。
采用吸引器钝性分离阑尾脓肿与回结肠及系膜的粘连,期间尽量保持脓肿的完整性,但若在分离脓肿粘连过程中出现脓肿破溃,则随时吸除脓液,以利于组织结构辨认及安全分离。
当炎性渗血较多时,用少量3%的过氧化氢溶液及生理盐水处理创面,并用小纱条压迫。
(4)阑尾处理:仔细辨认组织结构,采用超声刀小心处理阑尾系膜及周围的脂肪垂,用7#线缝扎阑尾根部,于结扎远侧0.5~0.8cm处用超声刀切除阑尾并烧灼残端裸露黏膜。
(5)标本取出及关腹前处理:将切除的阑尾及脓肿坏死组织装入标本袋后,经操作孔取出,对创面进行充分止血,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于盆腔放置引流管,经耻骨联合上5mmTrocar孔引出并接引流袋,关闭其余Trocar孔。
两组术后均常规禁食,予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出现排气后逐步恢复饮食,5~7d拔除腹腔引流管。
少数出现残端瘘的患者适当延长禁食时间,待患者引流管无渗液、进食通便后,拔除引流管。
将患者腹腔引流管拔除并可正常进食视为达到出院标准。
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1)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2)术后恢复指标: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和残端瘘的发生率、出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范围)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术后疼痛减轻,切口感染发生率降低及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残端瘘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见表2。
两组术后5例残端瘘患者均经营养支持及通畅引流等保守治疗措施治愈;19例切口感染患者均切口换药愈合。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三、讨论阑尾周围脓肿曾经被认为是腹腔镜阑尾手术的相对禁忌证,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下脓肿引流加阑尾一期切除术逐渐被临床接受。
然而,该术式操作难度较大,意外损伤风险较高,并发症较为严重,一般推荐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施行[4]。
笔者所在科室在多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基础上,尝试采用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旨在通过悬吊脓肿,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以便于手术操作。
本研究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50.7±31.2)min,短于Yeom等[5]报道的(85.5±40.5)min,达到了方便手术的预期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较开腹手术明显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与其他报道基本一致[4鄄5]。
在脓肿悬吊法腹腔镜手术中,也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的处理经验如下:(1)脓肿分离时渗血不止:炎性渗血往往弥漫且影响结构辨认,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及生理盐水处理并用纱条短暂压迫效果较好,切不可以电凝钩或超声刀盲目烧灼以免意外损伤。
(2)阑尾动脉出血:应用纱条压迫3~5min,吸尽血液,缓慢移开纱条后,采用超声刀夹住出血点进行慢档电凝止血。
(3)阑尾根部碎裂:距阑尾根部5~8mm处回盲部以1号丝线缝合1~2针,闭合阑尾腔并用网膜覆盖,常规留置盆腔引流管。
虽然脓肿悬吊法腹腔镜阑尾一期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在少数特殊情况下,仍然会面临风险。
当阑尾位于回肠系膜间、形成巨大的扁平型脓肿时,因分离阑尾脓肿时容易导致小肠系膜破裂及系膜血管出血,建议不要强求一期切除阑尾;少数巨大的腹膜后阑尾周围脓肿,应认真结合术前CT评估手术难度,如无法确认阑尾脓肿与右侧输尿管、生殖血管及髂血管的毗邻关系,建议仅行脓肿引流术,二期切除阑尾,以免引起意外损伤或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
参考文献[1]KimJK,RyooS,OhHK,etal.Managementofappendicitispresentingwithabscessormass[J].JKoreanSocColoproctol,2010,26(6):413鄄419.DOI:10.3393/jksc.2010.26.6.413.[2]陈孝平.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66鄄571.[3]KligerM,StahlS,HaddadM,etal.MeasuringtheIntensityofChronicPain:AretheVisualAnalogueScaleandtheVerbal表2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的比较组别开腹组腹腔镜组统计值P 值例数5749手术时间(min,x±s)57.8±26.950.7±31.2t=1.2580.211术中出血量(ml,x±s)18.6±13.516.3±10.1t=0.9800.329首次排气时间(h,x±s)54.7±25.342.7±17.7t=2.7850.006术后疼痛评分a(x±s)6.5±1.54.5±2.5t=5.0730.000切口感染[例(%)]15(26.3)4(8.2)χ2=4.7320.030残端瘘[例(%)]3(5.3)2(4.1)χ2=0.0300.862住院时间(d,x±s)10.9±3.28.7±2.6t=3.8530.000住院费用(元,x±s)14653.6±4826.214279.1±3965.8t=0.4320.667注:a术后至疼痛明显缓解期间每日的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3]【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指导对胃癌首次化疗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