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84.91 KB
- 文档页数:1
阑尾炎急诊手术心得体会阑尾炎急诊手术是一项常见但也颇为重要的外科手术。
作为一个医学生,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多次阑尾炎急诊手术。
通过这些经历,我对手术过程和对患者的关怀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下面是我对阑尾炎急诊手术的心得体会。
首先,术前准备十分关键。
在阑尾炎急诊手术之前,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疼痛程度和血液检查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体检,以确定腹部的压痛点和反跳痛等症状。
这些评估结果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工作。
其次,手术中的团队合作非常重要。
阑尾炎急诊手术一般是由一个主刀医生和一名助手共同完成的。
作为主刀医生,我必须和助手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
在手术中,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和指导,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护士和麻醉师也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协助。
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够完成这项手术。
然后,手术中的安全措施极为重要。
阑尾炎急诊手术是一项外科手术,风险性较高。
在手术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循消毒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区域的无菌。
另外,我们还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手术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经过严密的把关,以防止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只有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才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并保护患者的健康。
最后,对患者的关怀和安慰同样重要。
阑尾炎急诊手术疼痛程度较大,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作为医生,我们要时刻关心患者的感受,并在手术前后给予他们充分的安慰和支持。
在手术中,我们要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术后,我们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并向他们解释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
通过这些关怀和安慰,我们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从而更好地恢复。
在我参与的几次阑尾炎急诊手术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手术的重要性和难度。
通过这些经历,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团队合作、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关心患者并有效沟通等技巧。
阑尾周围脓肿外科治疗的体会摘要】目的讨论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方法。
方法总结35例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
结果对32例进行了急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无并发症。
结论阑尾周围脓肿行急诊手术是一种积极治疗手段,可及时消除感染源,缩短治疗时间,节省费用,避免并发症,疗效满意。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急性阑尾炎【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332-02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appendiceal abscess surgerySichuan Province Sheho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Wang Chenggen zip code 6292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operation method of periappendiceal abscess. Methods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of 35 cases of appendiceal abscess. Results of 32 cases of emergency operation treatment, the effect is good, no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appendiceal abscess underwent emergency operation is an active treatment, can eliminate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shorten treatment time, save the cost, avoid the complications, curative effect satisfaction.【Key words】 acute appendicitis appendiceal abscess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但是存在住院时间长,愈后容易复发,病程长,需再次手术治疗等缺点,我科自2003年至2013年共收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0例,其中28例施行了期阑尾切除术占9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阑尾周围脓肿的处理体会摘要目的: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早期、中期、晚期的病情变化进行细致观察分析,探讨其处理原则与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方法:对1996~2010年收治的7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结果:一期手术治疗53例,其中术后肠瘘3例,其余治愈。
二期手术治疗12例(炎症消退后2~3个月行阑尾切除术)治愈。
保守治疗13例,好转出院,交代病情后未再就诊。
结论: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重视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手术处理得当,可明显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阑尾脓肿手术并发症对我科14年来收治的7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各种治疗方法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①一般资料:本组共78例,男55例,女23例,年龄18岁以下5例,18~60岁65例,60岁以上8例。
②发病时间:腹痛3天以内就诊者12例,3~7天者53例,7天以上者13例。
③临床表现与诊断:多以右下腹痛为主,部分病人以右侧中腹或全腹痛为主。
病人可伴有发热,腹胀,呕吐等。
查体,右下腹充实,饱满,可触及压痛性肿块。
化验WBC计数升高。
B超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结果对53例急性期患者进行一期手术切除阑尾,均予置管引流,经抗炎治疗大部分治愈。
对于阑尾完全坏死,无法荷包包埋的,将根部适当缝扎,用大网膜覆盖包裹。
其中术后肠瘘3例,经积极换药处理愈合。
对于病情平稳,无腹膜炎体征,无明显发热患者进行保守治疗,2~3个月后再行手术切除。
讨论手术时机的选择:阑尾脓肿一旦诊断明确,需要积极治疗。
处理不当,往往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如脓肿破溃后导致全腹膜炎,腹腔残余脓肿,化脓性门静脉炎等等。
以往以为急性阑尾炎病程超过3天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待炎症消退3个月后再行手术治疗切除阑尾,其理由主要是避免肠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但非手术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切,部分患者可出现脓肿破溃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残余脓肿等,而且非手术治疗不能避免阑尾炎的复发和阑尾周围炎性肿块及脓肿引起的并发症。
阑尾炎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探讨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急性期的手术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4月~2009年8月收治的3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32例患者无围术期死亡,均于急性期行Ⅰ期手术切除,发生切口感染2例,腹壁窦道形成1例,腹腔残余脓肿1例,平均住院天数15.8 d。
结论:阑尾周围脓肿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及早控制炎症,缩短病程,节省治疗费用,消除感染源,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追求Ⅰ期手术切除率,以避免复发和保守治疗带来的并发症。
标签: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急性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急性阑尾炎未及时治疗,阑尾有渗出、坏死、穿孔时,网膜与附近肠管会趋向阑尾形成包绕,胀肿并不是一个腔隙的积脓,常是一个网膜和小肠包绕的炎性团块,患者多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边界不清,压痛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如手术处理不当,并发症较多[1]。
笔者对本院2005年4月~2009年8月收治的3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4月~2009年8月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0~68岁,平均42岁。
患者均有阑尾炎病史及体征,辅助检查支持诊断,并全部得到手术证实。
发病时间3~12 d,有80%以上的患者入院前做过不同程度的抗感染治疗。
15例行麦氏点切口手术,17例行下腹部腹直肌切口手术,术中发现阑尾根部穿孔者10例。
1.2手术方法取右下腹麦氏点切口行阑尾切除术,保护切口,探查见一个约 4 cm×3 cm×3 cm大小的包块,与大网膜、肠系膜粘连包裹,用手指在直视下仔细钝性分离粘连,见包块内有淡黄色黏稠脓液流出,量约10 ml,吸净脓液,包块内见阑尾呈暗褐色,化脓穿孔,阑尾根部充血肿胀,常规处理阑尾系膜、切除阑尾、消毒残端、荷包缝合,并用网膜将其覆盖缝扎;同时消除坏死物,用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并吸净,腹腔不留残余液体,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15.8 d后痊愈出院。
阑尾脓肿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阑尾脓肿(保守、手术)二种不同治疗的不同适应症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我院22例阑尾脓肿病人,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均取得良好效果;结果:阑尾脓肿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人体质及病情,灵活机动,随机应变,根据病情发展变化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才能做到治疗得当,疗效良好。
【关键词】阑尾脓肿治疗方法体会阑尾脓肿的治疗,是手术治疗好还是保守治疗好,多年来一直有较多学术争论,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22例阑尾脓肿病例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并进行治疗后1年后随访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治疗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6-82岁,其中12岁以下4例,60岁以上3例,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21天,平均6.5天。
1.2治疗方法:根据病史特点、年龄、血常规、B超、腹部体征、全身情况等,明确诊断为阑尾脓肿,立即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加替硝唑二联抗生素静脉输液治疗,并结合禁食,补充液体、能量及电解质、抑制胃肠液分泌等综合保守治疗,其中13例经保守治疗后腹痛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全身情况好转,病情稳定,治疗观察一周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B超示右下腹包块缩小,治疗效果良好,出院休养三月后再次来院择期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
其中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2-3天,体温不降反升,部分患者高热,右下腹痛不缓解,并有加重、扩展趋势,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加重,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考虑保守治疗无效,立即手术治疗。
另外7例患者入院时根据病史特点、发病时间短(不超过72小时)、年龄特点(12岁以下、60岁以上)、腹部体征(腹膜炎体征重)、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较高)、B超(阑尾区肿块部不特别明显)等病情特点评估保守治疗风险较大,在保守治疗补液抗炎的同时,当天立即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充分术前讨论分析后,拟定术中可能发生不同情况所采取不同手术方案,立即剖腹探查,进腹后探查右下腹,如果阑尾周围脓肿为单纯性大网膜包裹,分离大网膜,游离阑尾并切除,周边包绕炎性大网膜切除,如果脓腔局限于阑尾周围,充分游离后切除坏死组织,脓肿开窗吸取脓液,切除阑尾,阑尾残端依情况采用荷包包埋缝合或8字缝合关闭阑尾残端,并游离周围血流良好大网膜覆盖残端,关腹前使用替硝唑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局部腹腔,彻底清除周围炎性组织,放置腹腔引流,保证术后引流通畅,术后继续补充体液抗感染(二联抗生素)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一年,无术后肠粘连、肠间脓肿等后遗症。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阑尾周围脓肿在基层医院,尤其是山区农村发病率较高。
多年来,本病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近5年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487例,其中阑尾周围脓肿52例(10.6%),合并有心脏病、严重糖尿病不能耐受手术4例,行保守治疗,剩余4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并Ⅰ期阑尾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收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5~76岁,平均47.2岁;病程3~7d。
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9例,发热32例,右下腹可扪及压痛性包块37例,右下腹固定压痛48例,明显反跳痛32例。
全组病例血象均升高,超声探查提示右下腹阑尾区见混合性光团,以液区为主,CT 提示右下腹可见混合性肿块,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其中行钡灌肠排除肠道占位性病变15例。
女性病例术前均行妇检及彩超探查子宫、附件,排除妇科疾病。
手术方法:48例全部行阑尾脓肿引流、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术后联合抗感染治疗。
手术方法:一般经右下腹阑尾切口进入腹腔,对腹壁比较厚且脂肪多的患者可行右腹直肌旁切口,开始切口不要过大,可酌情延长,注意保护切口,进腹后手指探查阑尾及脓肿与周围粘连情况,钝性分离疏松粘连,对于粘连紧密可锐性多部位分离脓腔,吸净脓液,清除脓腔中坏死组织、阑尾粪石及炎症明显的大网膜,行Ⅰ期阑尾切除。
对于回盲部水肿严重、阑尾坏疽明显、阑尾残端包埋不理想者可给予“8”字缝合并行大网膜覆盖。
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反复冲洗腹腔,并于右下腹置引流管1根引出固定。
缝合腹膜后,用甲硝唑冲洗腹壁切口后缝合切口。
重要的是阑尾系膜缝扎牢固,残端包埋或大网膜覆盖满意,保持引流通畅。
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出院44例,发生切口感染4例,经换药后行Ⅱ期缝合治愈出院。
48例中无1例发生肠瘘、腹腔脓肿,术后病检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
随访2例发生肠粘连,经保守治疗后好转。
讨论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标准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发热;体检右下腹固定压痛、反跳痛,多数右下腹可扪及压痛性肿块,固定,界限不清;血象升高,超声探查可发现右下腹包块[1],CT 扫描亦可发现右下腹炎性包块。
小儿阑尾脓肿手术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小儿阑尾脓肿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观察。
方法 20例小儿阑尾脓肿均行一期阑尾切除术。
结果20例阑尾手术全部治愈,无肠瘘及肠梗阻发生。
结论小儿阑尾脓肿行一期阑尾切除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小儿阑尾脓肿手术小儿阑尾脓肿可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保守治疗,认为一期手术治疗操作困难,多只能行脓肿切开引流,阑尾切除率低,且感染扩散概率高,并发症多,急性炎症控制后,择期切除阑尾更安全可行。
对20例阑尾脓肿的病儿行一期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病儿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住入院治疗,男12例,女8例,年龄1—12岁,发病时间1—10天,有急性阑尾病史者16例。
入院前均行抗菌素抗菌治疗,主要临床表现:患儿阵发性哭闹,右下腹疼痛,发烧,右下腹压痛,腹肌紧张,血项升高,伴右下包块。
B超证实者占80%。
治疗:20例阑尾脓肿均行一期阑尾切除术,取右下腹麦氏切口,开腹后注意保护切口,吸尽腹腔内的脓液,并仔细分离粘连,切除阑尾,并放置腹腔引流管。
2 结果20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2例切口感染,撑开引流后换药治愈。
无肠瘘肠梗阻发生。
3 讨论小儿阑尾炎是小儿腹部常见的急腹症,病情进展快,阑尾化脓、穿孔、坏疽发生率高,且出现早,易早期形成脓肿。
小儿阑尾脓肿可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保守治疗,认为一期手术治疗操作困难,阑尾切除率底,且感染扩散几率高,并发症多,急性炎症控制后,择期切除阑尾更安全可行。
但是小儿急性阑尾炎,多由于大网膜功能不全,对炎症阑尾多包裹不全,脓肿的脓壁多由大网膜、腹膜、肠管及期系膜共同形成,不但容易出现脓液的渗漏,导致感染扩散,而且肠粘连出现概率高,且范围较广。
另外,保守治疗疗程长且疗效不确定。
因此保守治疗存在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手术治疗可通过适合的手术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于阑尾脓肿手术治疗体会各位朋友啊,今儿我就跟你们唠唠我那次阑尾脓肿手术的事儿。
这事儿啊,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那阵子啊,我总觉得肚子不太对劲。
刚开始吧,就是偶尔有点隐隐作痛,我还没当回事儿,以为就是吃坏了肚子。
我跟我那损友小李说:“我这肚子啊,时不时就抽抽疼,估计是前儿吃那顿火锅太辣了。
”小李那家伙,斜着眼睛看我,撇撇嘴说:“你可别不当回事儿啊,万一有啥大毛病呢,赶紧上医院瞅瞅去。
”我心里寻思着,能有啥大事儿啊,就没听他的。
可这肚子啊,就跟跟我较上劲了似的,疼得越来越厉害。
疼得我直冒汗,走路都得弓着腰。
我妈瞅见我这模样,着急得不行,一个劲儿地催我:“我的儿啊,你可别再硬撑着了,赶紧上医院啊!”没办法,我就乖乖地跟着老妈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一通检查下来,医生表情严肃地跟我说:“小伙子,你这是阑尾脓肿啊,得做手术。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手术?我可从来没经历过这玩意儿啊!我有点害怕,就问医生:“医生啊,这手术疼不疼啊?会不会有啥后遗症啊?”医生笑着安慰我:“放心吧,小伙子,现在的医疗技术很先进的,手术过程会打麻药,不会让你疼的。
至于后遗症嘛,只要术后恢复得好,一般不会有啥问题的。
”听了医生的话,我心里稍微踏实了点儿。
手术那天啊,我躺在手术台上,心里还是有点紧张。
护士姐姐看出来了,就跟我聊天,想分散我的注意力。
她笑着说:“小伙子,别紧张啊,一会儿就好了。
你就想着,做完手术,以后就没这烦恼了,多好啊!”我苦笑着说:“护士姐姐,我这心里还是有点怕怕的啊。
”护士姐姐拍拍我的手说:“没事儿,有我们在呢,你就安心吧。
”打麻药的时候,我感觉屁股上像被蚊子叮了一下,有点凉凉的。
然后,我就渐渐没了知觉。
等我再有意识的时候,手术已经做完了,我被推回了病房。
回到病房后,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我爸妈和小李都在床边守着我。
我妈眼眶红红的,看到我醒了,赶紧凑过来问:“儿子,你感觉怎么样啊?疼不疼啊?”我有气无力地说:“妈,我没事儿,就是有点累。
阑尾周围脓肿外科治疗的体会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通常采取保守治疗,但存在住院时间长,愈后易复发,需再次手术治疗等缺点,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阑尾周围脓肿外科治疗的体会。
我科自1998年至2008年共收治阑尾周围脓肿患者61例,其中57例施行了一期阑尾切除术,占95%,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7例,其中男38例,女19例;年龄8~82岁,平均45岁。
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3 d,最长12 d,平均7.5 d。
术中见阑尾坏疽穿孔大膜及周围组织包裹形成单一脓腔22例,占38%;化脓性阑尾炎,大网膜及周围组织包裹形成炎性团块34例,占59%。
1.2 手术方法 麦氏切口35例,右下腹直切口22例。
阑尾残端处理:阑尾根部结扎+荷包缝合包埋31例,单纯阑尾根部结扎或加缝扎22例。
全层缝合肓肠壁4例。
放置腹腔引流25例,32例未放置引流。
2 结果 术后常规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57例患者全部治愈,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肠痿发生,平均住院时间8 d。
手指背皮肤缺损修复的理想皮瓣应该是带血管蒂、微小化、薄型化的皮瓣。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皮肤缺损。
掌背部作为皮瓣的供区,用于修复手指背小面积皮肤缺损,自1990年国外学者maruyama 提出以掌背动脉为血管蒂的逆行手背皮瓣修复手指背创面之后,1991年国内学者路来金等[3] 对其作了进一步研究,使其成为修复手指和手掌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主要方法之一。
我们自1996年1月以来,参照maruyama报道的方法,采用带第2或第3掌背动脉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皮肤缺损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皮瓣的应用解剖 掌背动脉属知名小动脉[4] ,共有4条,第1掌背动脉由桡动脉发出,第2、3、4掌背动脉由掌深弓的近侧穿支与腕背动脉网的分支汇合发出,位于手背伸肌腱的深面,走行于各骨间背侧肌的浅面,至近节指骨底分成2条指背动脉,达各指近节毗邻缘背侧。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体会【关键词】急性化脓阑尾炎和阑尾周围的脓肿,切口感染。
体会: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切除术后感染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切口感染,如何降低切口感染提高治愈率,是普通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院外科从1996年3月至今,对120例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行手术治疗,在手术中注重切口感染和处理有效地控制切口感染,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6年3月至今共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20例,男性75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5:3,平均年龄42岁,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11天,均有阑尾炎病史和体征,辅助检查支持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3例,穿孔24例,形成阑尾周围脓肿47例。
其中5例伴肠梗阻,全部病例均行一期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1.2.1切口选择临床表现典型者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不典型者取腹直肌旁或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切口大小视术中情况定,尽量用腹膜保护切口。
1.2.2手术中处理单纯阑尾炎化脓穿孔者,吸净脓液,无粘连,常规切除阑尾,残端包埋,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包裹,可用手指钝性分离机化大网膜,切除炎症浸润大网膜,分离粘连,剥至脓腔,吸净脓液,尽量游离化脓穿孔阑尾,于根部结扎切除,盲肠壁水肿明显,无法包埋者,可行“8”字缝合包埋残端或单纯结扎阑尾根部,也可用大网膜覆盖保护。
局限性腹膜炎,将局部擦净不宜广泛冲洗,于皮下应用庆大霉素冲洗,弥漫性腹膜炎者,可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后以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腹腔,于右髂窝内放置胶管引流,均于皮下应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后缝合皮肤。
1.3结果术后6例切口感染,3例出现腹腔积液,1例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治愈。
其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时间5~15天,平均7天,无腹腔脓肿、出血、肠瘘等严重并发症。
2 讨论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
阑尾脓肿明显,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脓性)渗出物。
急诊处理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腹膜炎21例临床体会储群歆;王宇;季寅【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16(0)4【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处理阑尾周围脓肿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急诊手术处理的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腹膜炎患者21例,对其进行急诊阑尾切除术以及腹腔引流. 结果术后联合抗生素对进行抗感染治疗,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肠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5d,平均引流时间为(3.76 ±0.83)d,其术后住院天数为6 ~lld,平均住院天数为(7.67±1.28)d.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5.27 ±0.68)分下降到了(3.06±0.4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合并腹膜炎的患者,早期进行急诊阑尾切除手术与脓肿引流是一种积极可靠的方法,且具有较好的疗效.【总页数】3页(P267-269)【作者】储群歆;王宇;季寅【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普外科,常熟215511;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普外科,常熟215511;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普外科,常熟2155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8【相关文献】1.儿童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 [J], 席錾2.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一期行阑尾切除体会 [J], 郭玉波;王霆;陈洪杰3.Ⅰ期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体会 [J], 李龙振;韩昌范;李成学4.儿童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 [J], 席錾5.急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分析 [J], 康政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