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桥的诊断和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8
心肌桥病理生理及诊疗策略(综述)2014-07-04 12:06来源:丁香园作者:iang字体大小:心肌桥往往无临床症状,但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律失常、晕厥或心脏性猝死都可能与其相关。
本篇综述主要讨论心肌桥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诊疗策略。
尸检发现40%-80%病例存在冠脉从心肌中通过(即所谓的心肌桥)的现象,但冠脉造影显示功能性心肌桥较少见,仅占0.5%-16%,其长度从4mm至80mm不等。
尽管任意一支心外膜动脉表面均可形成心肌桥,但大部分发生在左前降支,占67%-98%。
心肌桥深度从0.3mm至28mm不等,解剖结构上而言,心肌桥由横跨左前降支的表浅心肌纤维或环绕左前降支的深部纤维组成,深度>5mm的心肌桥较少适合外科肌肉切开术。
心肌桥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取决于心肌桥的厚度和长度,其走行方向与心肌纤维相关,另外,心肌桥周围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疏松。
病理生理:尸检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心肌桥血管位于心肌内部和远端的节段一般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近端节段往往倾向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对于这一点,生物力学或许可以给出合理解释。
心肌桥起始段近血管壁血流模式紊乱,而紊乱的血流模式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空间分布的核心因素。
低且不稳定的管壁剪切应力(WSS)增加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活性氧以及促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表型产生。
事实上,尸检检查已发现临近心肌桥起始冠脉节段存在结构功能不全,内皮细胞呈平面多边形,而心肌桥冠脉阶段内皮细胞结构保持完整。
图示为计算机流体动力学模型,展示了舒张末期左前降支心肌桥近端和远端相对低WSS区域以及心肌桥内部冠脉阶段高WSS区域。
心肌桥起始处心肌压力增加也会导致向前传递的收缩波突然中断,干扰血流模式,进一步减小WSS,加剧内皮损伤,从而刺激斑块形成。
另外,冠脉树的移动以及心肌特质的改变形成坚实的机械应力可能也促成了近端粥样斑块的形成。
更确切而言,心肌桥内部的压力和心肌桥连接处数条血管形成一定角度导致了近端节段形成非均匀应力场,而这些产生的应力可能有助于近端节段斑块形成和破裂。
一、心肌桥简介: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
心脏收缩时被心肌桥覆盖的这段冠状动脉受到压迫,出现收缩期狭窄,而心脏舒张时冠状动脉压迫被解除,冠状动脉狭窄也被解除。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当一段冠脉被心肌所包绕,该段心肌称为心肌桥,该段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
心肌桥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局部因素有关,也可能引起心肌缺血。
心肌桥从出生后即开始存在,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解剖畸形。
多在中年以后才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
其发展与邻近动脉生长密切相关。
心肌桥出现率男性略多于女性,50个心肌桥患者中,男性占32个,女性占18个。
心肌桥不属于传染病也不会遗传。
心肌桥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以外仍然有赖于冠脉造影及冠脉内多普勒和超声检查。
二、治疗:1、药物治疗:收缩期壁冠状动脉受压引起的心绞痛对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药,如维拉帕米(异搏定)和地尔硫卓可能有效。
2、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者应行手术治疗。
有两种术式即心肌桥切除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
(1)心肌桥切除术:适用于表浅型,在常温全麻下找到心肌桥予以切除彻底解除对冠状动脉的压迫,恢复其远端血流。
单纯型心肌桥切除术者很少往往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时进行。
(2)冠状动脉搭桥术:适用于纵深型或合并动脉硬化性狭窄者。
可在常温全麻下、常温体外循环下或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移植材料可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
三、检查1、冠脉造影若发现冠脉收缩期狭窄或合并舒张期松弛延迟现象,则提示有心肌桥存在。
但冠脉造影只能检出那些对冠脉血流产生显著影响的心肌桥。
心肌桥的检出与其长度、肌桥纤维的走行方向、心肌桥与相关动脉间的组织有关有些心肌桥由于其近端的冠脉几乎完全闭塞或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固定性狭窄限制了冠脉的血流灌注而掩盖了其收缩期狭窄,或由于血管痉挛的存在,造影很难发现。
冠脉造影常不能发现心肌桥处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2、冠脉内多普勒检查发现心肌桥部分冠脉血流速度在舒张早期显著升高呈一峰值,很快又下降继之呈一平台直至收缩期再次下降。
心肌桥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
心脏收缩时被心肌桥覆盖的这段冠状动脉受到压迫,出现收缩期狭窄,而心脏舒张时冠状动脉压迫被解除,冠状动脉狭窄也被解除。
1960年postsmann和wig首先描述了活体血管造影下的肌桥,主要通过血管造影中看到“收缩期狭窄或挤奶效应”来辨认,其临床意义一直争论不休。
心肌桥1、心肌桥的出现率:由于研究的方法不同,其检出率差异很大。
在病理检查系列中,其发生率有很大差异,为15%~85%,而在血管造影检查系列中,其发生率为0.51%~25%。
Yetman等认为造成这两种出现率差异较大的原因依赖于几个方面:心肌桥的长度、与左前降支相关的桥纤维准确定位、心肌桥与毗邻动脉间的关系,血管造影心肌桥发生率的不相称依赖于心肌桥的长度,而血管造影仅察觉深部肌桥,而浅部肌桥在血管造影时不容易发现。
有报告应用硝酸甘油能增加左前降支肌桥收缩期狭窄的检出,从而提高心肌桥的检出率。
心肌桥在肥厚型心肌病病人中检出率高,为30%~50%,儿童肥厚型心肌病中心肌桥的发生率为28%。
然而在Juilliere等报道的7467例连续性冠脉造影中,发现心肌桥61例,其中26例有冠心病,4例有心瓣膜病,3例有肥厚型心肌病,其余为孤立性心肌桥。
检出的心肌桥患者中,心肌病并非占主要地位。
2、心肌桥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心肌桥从出生后即开始存在,其发展与邻近动脉生长密切相关。
心肌桥出现率男性略多于女性,但也有作者认为无明显性别差异。
Ferreira等报告连续90个心脏尸检结果,发现50个心脏有心肌桥存在,其中男性32个,女性18个,年龄范围从死产婴儿到84岁,既往均无心脏疾病史,死亡病人均非心脏疾病所致。
3、心肌桥出现的部位及数量:心肌桥最常出现在左前降支,且多位于该支血管的近、中1/3之间,心肌桥可单个,也可多个出现,多个出现的肌桥可位于同一血管或不同冠脉或它们的分支。
Ferreira等报道50个心肌桥尸检中,35个心脏系单个肌桥,累及左前降支,10个心脏系2个肌桥,另外5个心脏系3个肌桥。
心肌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走行于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中或心外膜下,如果一段冠状动脉行走于心肌纤维中,在心肌内行走,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段称为壁冠状动脉,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称为心肌桥(MB)。
以往认为心肌桥是一种良性解剖变异,但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影像技术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可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
1.临床表现心肌桥在不同个体中有各种各样的症状,例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晕厥甚至猝死。
多数患者年轻时可无症状,到中年时出现胸闷、胸痛等类似心绞痛症状,可能与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氧供、血管结构随年龄增长改变有关。
因此,对冠心病风险低的患者,若出现类似心绞痛或心肌缺血症状时要考虑到心肌桥。
2.诊断目前诊断心肌桥的主要方法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血管内超声及多普勒超声。
1冠状动脉造影最早应用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诊断标准为至少在一个投影位置上发现冠状动脉典型的收缩期一过性狭窄(可呈线状、串珠状或显影不清或显影中断),而舒张期病变段血管完全或部分恢复正常,即所谓“挤奶效应”。
学者Noble等依据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MB分为三级:一级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50%;二级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50%~70%;三级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70%,并认为二级以上者易导致心肌缺血及相应临床症状。
2多层螺旋CT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使MB的诊断摆脱了冠状动脉造影依赖于管腔受压缩情况所做的间接判断,而是依靠客观地显示壁冠状动脉本身同心肌间相互关系加以诊断,因此比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心肌桥更敏感。
3血管内超声及多普勒超声血管内超声(IVUS)和多普勒超声敏感性高,大大提高了心肌桥的临床检出率。
Ge等通过IVUS和多普勒血流测定研究了MB的超声学特征。
IVUS发现所有MB均有特征性的半月形无回声区,其位于心外膜和血管壁之间,且存在于整个心动周期,被称为“半月现象”。
心肌桥的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穿过心肌形成桥梁状的畸形结构,是一种心血管疾病。
心肌桥的诊断标准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关于心肌桥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是心肌桥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可能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
心绞痛是心肌桥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胸痛或不适感,可呈发作性,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心肌桥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力衰竭患者可能表现为气促、乏力、水肿等症状。
这些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可以为心肌桥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影像学检查也是心肌桥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检查心肌桥时主要观察冠状动脉在心肌中的位置和变化。
冠状动脉造影是金标准,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对心肌桥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清晰显示心脏和冠状动脉的三维形态,对心肌桥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心电图也是心肌桥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心电图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判断心肌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心肌桥常常表现为ST段改变、T波倒置、QRS波群变化等电生理改变,这些表现可以为心肌桥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除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心电图外,心肌桥的诊断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风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诊断心肌桥时,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通过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最终做出合理的诊断。
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应该将心肌桥与其他心血管疾病鉴别,如心绞痛、冠心病等,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心肌桥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冠群心肌桥分度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在心肌中穿行的情况,常见于左前降支和左旋支。
治疗心脏肌桥最好药关于《治疗心脏肌桥最好药》,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脏肌桥便是心脏肌桥综合症,归属于先天的亚急性,由于是心脏层面的出现异常,一旦生病得话,通常影响较为大。
轻度的心脏肌桥主要表现出胸口痛和心绞痛,假如病情恶化得话,对导致病人心律失常而卒死。
因而,生病以后务必要立即的开展医治。
那麼,医治心脏肌桥最好是药是啥?下边我们就看来一下吧。
心肌桥病人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为ST 段下沉,胸口导联T 波波低或颠倒。
20 %的病人主要表现为早期复极综合症:QRS 综合性波J 点处ST 段拉高,ST 段拉高呈球面往上型,常见于V1~V3导联伴T 波耸立,可持续很多年。
现阶段关键依据冠脉造影检查,发觉典型性的收缩期一过性狭小迹象来诊断心肌桥。
但要留意有时候心肌桥所侵及的冠脉段地区产生粥样硬化变病。
可能遮盖这类典型性迹象,而经皮腔内冠脉修补术(PTCA) 后才出現显著的心肌桥迹象。
用药治疗β阻断剂能缓解血管被压迫使收缩期、左室期冠脉狭小水平均缓解,其负性传输功效使左室期增加,也可以改进冠脉血液注浆。
钠离子抗剂对改进心脏桥病人的病症亦有毫无疑问的功效。
心绞痛发病时可应用硝酸酯类药减轻病症,产生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时可应用抗凝、抗血小板及栓塞治疗。
心肌桥摘除术或冠脉松解术1975 年第一例心肌桥摘除术,手术后病人病症消退,心肌缺血减轻,心电图检查恢复过来,观查多年不见发作。
现阶段觉得对用药治疗后缺血性病症仍持续存有的病人,外科手术医治是合理的,但应警醒出現左心室室壁瘤的病发症。
冠脉内支撑架置入术对持续心绞痛而β阻断剂功效较差时,可做为医治的关键方式。
试验证实:冠脉内支撑架置入术7 星期过后血液速率、血管腔內径、冠脉内工作压力恢复过来,冠脉血液贮备亦世界多极化。
支撑架挑选上一般选用柔韧度强、承受力大的支撑架,如Multi2Link 支撑架。
支撑架缓解压力为12 个大气压力。
一般应用髙压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