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流体力学第六章(6-2)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57
第六章 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实际流体都是有粘性的,只有当粘性力与惯性力相比很小时,才能忽略粘性力而采用“理想流体”这个简单的理想模型。
支配粘性流体运动的方程比理想流体的基本方程复杂得多,因此粘性流体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比理想流体动力学问题更加复杂、困难。
本章的目的在于介绍粘性流体动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1 雷诺数(Re )——粘性对于流动的影响的大小的度量粘性流体运动方程为:⎪⎪⎭⎫ ⎝⎛∂∂+∂∂+∂∂+=z y x Dt D z y x p p p f V ρ1 在x 方向的投影为:⎪⎪⎭⎫ ⎝⎛∂∂+∂∂+∂∂+=∂∂+∂∂+∂∂+∂∂z p y p x p f z u w y u v x u u t u zx yx xx x ρ1 这里以xu u ∂∂作为惯性力的代表; y p yx ∂∂ρ1作为粘性力项的代表,其大小为⎪⎪⎭⎫ ⎝⎛∂∂∂∂y u y μρ1。
下面以圆球的粘性流体绕流为例,来估算作用在单位质量流体上的惯性力和粘性力的量阶:(插圆球绕流图)L 为所研究问题的特征长度;∞V 为特征速度;∞ρ为特征密度;∞μ为特征粘性系数。
u 的量阶为∞V ;x u ∂∂的量阶为L V ∞; 22yu ∂∂的量阶为L V 2∞, 则: 作用在单位质量流体上的惯性力的量阶为:LV 2∞ 作用在单位质量流体上的粘性力的量阶为:2L V ∞∞∞ρμ 粘性力惯性力~22L V L V ∞∞∞∞ρμ=∞∞v L V =∞Re Re 称为雷诺数(Reynolds 数),它的物理意义是作用在流体上的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的度量。
Re 数是粘性流体动力学中最重要的无量纲参数,它在粘性流体动力学中所占地位与无粘气体动力学的M 数相当。
在不同Re 数范围内的粘性流体运动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下面以圆柱绕流为例看不同Re 数范围内的圆柱绕流运动。
(插圆柱绕流图)总之:Re 增加,粘性影响变弱,当Re 》1时,对于某些问题,如无分离绕流物体的升力问题,可忽略粘性影响,采用“理想流体”模型。
第六章流动阻力及能量损失本章主要研究恒定流动时,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规律。
对于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与紊流,通常可用下临界雷诺数来判别,它在管道与渠道内流动的阻力规律和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对于流速,圆管层流为旋转抛物面分布,而圆管紊流的粘性底层为线性分布,紊流核心区为对数规律分布或指数规律分布。
对于水头损失的计算,层流不用分区,而紊流通常需分为水力光滑管区、水力粗糙管区及过渡区来考虑。
本章最后还阐述了有关的边界层、绕流阻力及紊流扩散等概念。
第一节流态判别一、两种流态的运动特征1883年英国物理学家雷诺(Reynolds O.)通过试验观察到液体中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
1.层流层流(laminar flow),亦称片流:是指流体质点不相互混杂,流体作有序的成层流动。
特点:(1)有序性。
水流呈层状流动,各层的质点互不混掺,质点作有序的直线运动。
(2)粘性占主要作用,遵循。
(3)能量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
(4)在流速较小且Re较小时发生。
2.紊流紊流(turbulent flow),亦称湍流:是指局部速度、压力等力学量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不规则脉动的流体运动。
特点:(1)无序性、随机性、有旋性、混掺性。
流体质点不再成层流动,而是呈现不规则紊动,流层间质点相互混掺,为无序的随机运动。
(2)紊流受粘性和紊动的共同作用。
(3)水头损失与流速的~2次方成正比。
(4)在流速较大且雷诺数较大时发生。
二、雷诺实验如图6-1所示,实验曲线分为三部分:(1)ab段:当υ<υc时,流动为稳定的层流。
(2)ef段:当υ>υ''时,流动只能是紊流。
(3)be段:当υc<υ<υ''时,流动可能是层流(bc段),也可能是紊流(bde段),取决于水流的原来状态。
图6-1图6-2实验结果(图6-2)的数学表达式层流:m1=, h f=k1v , 即沿程水头损失与流线的一次方成正比。
第六章 液体力学6-1 有一个长方体形的水库,长200 m ,宽150 m ,水深10 m ,求水对水库底面和侧面的压力。
解:水对水库底面的压力为:()()391 1.0109.810150200 2.910F ghS N ρ==⨯⨯⨯⨯⨯=⨯侧面的压力应如下求得:在侧面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在y 处取侧面窄条dy ,此侧面窄条所受的压力为:dF glydy ρ=整个侧面所受的压力可以表示为:2012hF glydy glh ρρ==⎰对于10h m =、200l m =的侧面:()2721'9.8102F glh N ρ==⨯ 对于10h m =、150l m =的侧面:()2721''7.4102F glh N ρ==⨯侧面的总压力为:()82222'2'' 3.410F F F N =+=⨯6-2 有三个底面积相同但形状各异的容器,分别盛上高度相同的水,如题图所示,根据静止流体压强的概念,三个容器底面的压强是相同的,所以每个容器底面所受的水的压力也是相同的,水对底面压力是由水的重量引起的,但是三个容器中所盛的水的重量显然不等,请对这个似乎矛盾的结果作出解释。
答:三个容器底面的压强是相同的,但流体对容器内壁的压强并不是容器对其支撑面的压强,容器对其支撑面的压力等于水与容器本身重量之和。
因此,容器对其支撑面的压强是不同的。
如蓝球内壁的压强要比蓝球对支撑面的压强要大得多。
6-3 在35.010s ⨯的时间内通过管子截面的二氧化碳气体(看作为理想流体)的质量为0.51 kg 。
已知该气体的密度为37.5kg m -⋅ ,管子的直径为2.0 cm ,求二氧化碳气体在管子里的平均流速。
解: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子截面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即流量为:53130.511.36107.5 5.010V m Q m s t ρ--===⨯⋅⨯⨯平均流速为:()521221.3610 4.3103.14 1.010V Q v m s S ----⨯===⨯⋅⨯⨯ 6-4 当水从水笼头缓慢流出而自由下落时,水流随位置的下降而变细,何故?如果水笼头管口的内直径为d ,水流出的速率为0v ,求在水笼头出口以下h 处水流的直径。
第六章 孔口、管嘴出流与有压管流6-1 在水箱侧壁上有一直径50mm d =的小孔口,如图所示。
在水头H 的作用下,收缩断面流速为 6.86m/s C V =,经过孔口的水头损失0.165m w h =,如果流量系数0.61μ=,试求流速系数ϕ和水股直径c d 。
解:根据伯努利方程:22.51m 2c w V H h g=+= 流速系数0.9672c cV V V gHϕ=== 2c c Q A gH AV μ==,39.71mm cd = 6-2 图示一船闸闸室,闸室横断面面积2800m A =,有一高2m h =、宽4m b =的矩形放水孔。
该孔用一个速度0.05m/s v =匀速上升的闸门开启。
假设初始水头15m H =,孔口流量系数0.65μ=,孔口出流时下游水位保持不变。
试求(1)闸门开启完毕时闸室中水位降低值y ;(2)闸室水位与下游平齐所需要的总时间T 。
解:(1)闸门完全开启所用的时间:40s ht v== 此段时间内孔口的面积可用孔的平均面积来表示:24m A =因为40s T ==所以:2 3.796m H =,12 1.204m y H H =-=(2)闸门完全打开后,防水孔的面积:28m A bh '== 液面降到与下游液面平齐所需要的时间因为135.41s T '==所以175.41s T t T '=+=6-3 贮液箱中水深保持为 1.8m h =,液面上的压强070kPa p =(相对压强),箱底开一孔,孔直径50mm d =。
流量系数0.61μ=,求此底孔排出的液流流量。
解:根据伯努利方程:202p V h g gρ+= 215.9L/s 4Q d V πμ==6-4 用隔板将矩形水池中的水体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右半部分水面保持恒定,隔板上有直径10.1m d =的圆形孔口,位于右半部液面下1 4.8m H =处。
在左半部分的侧面与前一孔口相同的高度处开有直径20.125m d =的圆形孔口,当水池两半部分的水面稳定后,试求左半部水面高度计孔口出流流量。